免费视频|新人指南|投诉删帖|广告合作|地信网APP下载

楼主: cqg1985
收起左侧

[灌水] (系列转载文章另角度看水浒)《水浒人物漫谈》

[复制链接]

689

主题

59万

铜板

90

好友

传奇会员

火影忍者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积分
403483

灌水勋章荣誉会员勋章活跃勋章宣传勋章贡献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说水浒(三十):柴进纳士也因人而异


  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豹子头林冲充军时投奔他庄,庄客是"托出一盘肉,一盘饼,温一壶酒;又一个盘子,托出一斗白米,米上放着十贯钱",可见这是对一般来客的待遇。故柴进回家见了后便责骂庄客:"村夫不知高下!教头到此,如何恁地轻意。"接着,命庄客"先把果盒酒来,随即杀羊相待","安排得食果品海味摆在桌上,抬在各人面前,柴进亲自举杯"陪之共饮。临别时,还以二十五两一锭大银相送,这又是一个档次,而又是另一番样式。
  《水浒传》"横海郡柴进留宾"中写到:"那庄客入去不多时,只见那中间庄门大开,柴大官人引着三五个伴当,慌忙跑将出来,亭子上与宋江相见。柴大官人见了宋江,拜在地下","口称道:‘端的想杀柴进!天幸今日甚风吹得到此,大慰平生渴想之念!多幸!多幸!'......满脸堆下笑来。"这开"大门",柴进迎接,而且是"慌忙跑",又是"拜在地下",这些又是林冲享受不到的待遇。接着又是请宋江兄弟洗浴,又送上两套新衣服、巾帻,丝鞋,净袜,请宋江兄弟更换,邀进后堂深处饮酒,而且还有"十数个近上的庄客并几个主管,轮替着把盏,伏侍欢饮"。从这回书的描写看,接待宋江的酒宴是何等隆重、丰盛,规格又是何等之高。
  武松虽说在柴进庄上住了一年,是根本享受不到宋江、林冲这样的礼遇的。因为,他的地位、声誉远不如他们。尽管《水浒传》中一再交代武松初来柴进庄时,也受礼遇,只因武松脾气不好,喝酒生事打骂庄客,被柴进冷淡,使武松受到冷落。但是书中"也一般接纳管待"几字,就道出这"接纳管待"是低档次的。是一般的,恐怕也就是林冲初到柴进庄时,庄客按常规端出的五个"一"及"米上放着十贯钱"的做法。初次接纳都这样,武松在柴进庄住了一年,这一年的日子会怎样,便可想而知了。也正如此,武松在柴进庄身患疟疾无人过问,只得自己在东廊前找地方烧火御寒。也正因此,当柴进找宋江找到武松面前,谈到宋江时,武松才会直言不讳地说:"他便是真大丈夫,有头有尾,有始有终!我如今只等病好时,便去投奔他。"这一席话,可看出武松的直率,同时也间接地数落了柴进的不是。说宋江是个"真大丈夫",言下之意,不就是说柴进是个"假大丈夫"吗?说宋江"有头有尾,有始有终",不就是批评柴进待人有头无尾,有始无终吗?还好武松初来,接待的规格就一般,如一开始象林冲、宋江初来那样高规格,而后来就完全改变了的话,真不知此时的武松要说出多难听的话来。说病愈后便投奔宋江,更是道出武松一肚子的怨气及不如意,也是对柴进待客因人而异的公开批评。结识宋江后,宋江大喜,抓住武松的手,一同到后堂酒席上,又让武松与自己一同坐上座。酒后宋江又留武松在"西轩下做一处安歇"。这些行动,看似平常,但对长久受人奚落的武松来说就倍感亲切、温暖、真诚。这些举动与柴进因人而异形成鲜明的对比。此后宋江拿钱为武松做衣服,可见武松的衣裳已经破旧。临别时,宋江又"取出一锭十两银子,送与武松"。这一切当然使武松这条硬汉感动的感激涕零。这一切又应证了武松所说的话:"他便是真大丈夫,有头有尾,有始有终。"正因为宋江对其厚爱,武松才寻思道:"结识这般弟兄,也不枉了!"言下之意,不又有贬柴进之意吗?可见像武松这样的平民,柴进的待遇又是另一样规格。这不同的接待方式,也充分反映出这位凤子龙孙待人也是有等级之分的。

历经100天的非洲之旅完成了,回国了..

689

主题

59万

铜板

90

好友

传奇会员

火影忍者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积分
403483

灌水勋章荣誉会员勋章活跃勋章宣传勋章贡献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说水浒(三十一):神奇的蒙汗药


  李逵在沂岭杀死四只老虎,惊动了当地村民,同时也惹来了麻烦,被李鬼之妻告到县衙,因而被沂水县衙抓捕。为救被抓的李逵,朱富知道沂水县来押送的都头李云是不喝酒的,于是把蒙汗药拌在肉里,李云勉强吃了两块,肉刚下肚,眼见随从纷纷跌倒,自己口中急叫"中计了",恰待上前,身不由己也睡倒在地,软做一堆,眼看着李逵被救,也无力去管。
  途经十字坡时,因天气热找口酒喝,便来到孙二娘开的酒店。对这家酒店,武松早有耳闻,知道是家黑店,于是格外谨慎,警惕,故意找茬,故意戏弄孙二娘,激怒孙二娘使出蒙汗药酒来。两个公人因饥渴,端起酒来便喝,而武松是乘孙二娘不备,将酒泼在暗处,口中还故意喊:"好酒!还是这酒冲的人动!"孙二娘拍着手喊:"倒也!倒也!"两个公人,只见天旋地转,禁了口,望后扑地便倒。武松也把眼来虚闭紧了,扑地仰倒在凳边。待孙二娘来抬人时,武松突然将孙二娘放倒在地,压得鬼叫。这时菜园子张青赶到求情,武松才放了孙二娘。孙二娘于是调了一碗解酒药,"张青扯住耳朵灌将下去"。没半个时辰,两个公人,如梦中睡觉的一般,爬将起来,看着武松说道:"我们却如何醉在这里?这家恁么好酒,我们吃恁不多,便乍地醉了。记着他家,回来时再问他买吃。"武松、张青、孙二娘都大笑起来,两个公人如云里雾里,不知笑从何来。哪有不笑之理,因为他俩还蒙在鼓里。
  《水浒传》里的蒙汗药是种什么迷幻药?解药又是什么配成的?《水浒传》毕竟不是医书,所以没有介绍。正因为《水浒传》是小说,故不少读者以为是作者想出来的东西。其实不然,据古书载:蒙汗药即是用曼陀罗花制成。曼陀罗又名风茄儿、洋金茄花、山茄子,产于我国西南各省。为一年生草木,高四五人,茄叶互生,卵圆形,端尖,边缘呈不规则波状分裂。夏秋间开花,花紫色或白色,有漏斗形三合瓣花冠,边缘五裂,果实为卵圆形,有不等长尖刺,熟时四瓣裂开。叶、花和种子含茛菪碱、东茛菪碱等成分,具有麻醉、镇痛作用。现用曼陀罗制成的洋金花制剂,多用于手术麻醉。
  用曼陀罗制成蒙汗药,是何人何时发明,当不知。但古书中有关此药的记载颇多。如宋代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载:"五溪蛮汉,杜杞诱出之,饮以曼陀罗酒,昏醉,尽杀之。"对其制法,明人魏滩在《岭南琐记》及清人吴其濬在《植物名实图考》中都有同样记载:"用风茄为末,投酒中,饮之,即睡去,须酒气尽以寤。"
  蒙汗药为粉末状,下在酒里,成悬浮液,酒色显的浑黄。蒙汗药与酒配伍,真可谓"珠连璧合",麻醉效果更佳,药力见效快,真是出门倒,麻醉程度深,时间也长。
  解药之法,清人程衡在《水浒传注略》中介绍"急以浓甘草汁灌下,解之"。这个说法,也是有根据的。孙思邈《千金方》中说:"甘草解百药毒。"李时珍说的更清楚:"菓中有东茛菪,叶圆而光,有毒,误食令人狂乱,状若中风,或吐血,以甘草煮汁服之,即解。"孙二娘用的解药即可能就是甘草汁。只不过《水浒传》未点明,故弄玄虚而已。
历经100天的非洲之旅完成了,回国了..

689

主题

59万

铜板

90

好友

传奇会员

火影忍者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积分
403483

灌水勋章荣誉会员勋章活跃勋章宣传勋章贡献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说水浒(三十二):李逵的真与假


  其实这仅仅是这位李大哥的一面。李逵大哥还有其他的一面,这就是真。这个真尤其表现在对待宋江及梁山事业上。江州城,李逵第一次与宋江见面。他那高兴的喊爹喊娘、他的跪拜就是出自真心,反映出他见到思慕已久、敬重之人的兴奋真情。接下来,他撒谎从宋江那里借得十两银子,借银子是去赌,赌的目的就是想赢,赢了钱想请宋江吃一顿"也好看",也就是尽地主之谊。面子上也过得去,这也是真心的。谁知事不由人愿,赌输了,一切都泡汤了,不但请不成宋江,连借的钱都还不上,这多丢面子。一向直的人,"今日权且不直一遍",便凶相毕露,撒野抢钱。抢钱时,又被戴宗、宋江发现,"李逵见了,惶恐满面"。一个从来不知道什么是"惶恐"的人,如今却"惶恐满面",这才是羞愧的真情表露。赌钱是真,这抢钱是真,想赢钱是真,想请客是真,这抢钱也是真,处处体现了李逵的真心,毫无做作之意。还有,宋江想吃鲜鱼,他主动去讨,这也是真心。本来赌钱就是想赢钱请宋江一顿。无钱请宋江,讨几条鱼来请宋江,也算还了这人情。谁知又闯祸了。被张顺浸的眼发白,被张顺拖上岸来还"喘做一团,口里只吐白水",说道:"你也淹得我够了!"这都是真正的大实话,一点假都没有。所以宋江才说:"我到敬他真实不假。"
  他的真实不假还表现在对待梁山事业上。当他听说宋江"强抢民女"时,回到梁山,李逵是"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然后"拿了双斧,抢上堂来,迳奔宋江"。这回李逵又动了真格的。尽管此事他错怪了宋江,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梁山事业的忠诚,维护梁山名声的真心,对自己领袖的热爱。他坚决反对招安,多次抵制招安。闹了宋江的菊花会,扯坏了朝廷的招安诏书,打了前来宣诏的陈太尉,提出"杀去东京,夺了鸟位"。尽管他没有什么具体的措施,也不知道"夺了鸟位"以后该干什么,但是,他反对招安是真的,敢于骂皇帝老儿,反皇帝是真的。就是喝下了宋江给他的"御酒",临死之前,他还说:"哥哥,反了罢!我镇江有三千军马,哥哥这里楚州军马,尽点起来,并这百姓,都尽数起去,并气力招军买马杀将去!"他致死都提出个"反"字,可见其彻底的反抗精神,对梁山事业是忠诚、忠心的,这正是李逵可爱、可敬的一面。
  有趣的是,许多假事又偏偏让李逵这位"真人"碰上。接老娘上梁山途中,偏偏遇上假"李逵"。李鬼冒其名拦路抢劫,辱没了自己的江湖名声。按李逵往日的脾气非砍死不可。当李鬼谎称家有九十岁的老母时,李逵动了真心,平生第一次饶恕了一个干坏事、而且是以自己的名字干坏事的强人,还赠银相助,真是一片忠恕。蓟州道上,李逵历尽艰辛,好不容易找到了公孙胜,可是罗真人偏不让其下山。李逵又动了真情,平生第一次"不吃"、"那里睡得着"。难得!真难得!粗人、莽人也急得如此,真想不到。于是,李逵摸黑上山,砍掉了罗真人和道童的两颗假脑袋。有趣的是,李逵素来狼吞虎咽,鼾声如雷,重手重脚。大大咧咧,但是为让公孙胜尽早下山,竟然干出了与自己粗鲁、急躁不相称的事情来,真是妙人妙事,忠孝过人,令人感泣。
  四柳村投宿,狄太公错把李逵当法师,要求李逵"捉鬼"救人。李逵又假道真吹,说自己是罗真人的高足,会腾云驾雾,专能捉鬼。骗得一顿好吃好喝,假戏真做,将假鬼真人砍死;刘太公庄,又是他遇到假宋江抢夺民女之事,这下他可动了真气。大闹了忠义堂,大骂宋江是"畜生",并警告说:"你若不把女儿还他时,我早做早杀了你,晚做晚杀了你。"李逵此举,虽说莽撞,缺乏调查研究,但也表现出他体察民情、爱护宋江之心,粗中见真情。
  李逵还表演过一出滑稽戏,这就是寿张乔坐衙。本来寿张县民就谈虎色变,提起李逵的名字竟能医好小孩子夜啼惊哭症。见到李逵,更是吓得手脚都麻木了。就是这么个"魔王"却穿着知县的官服,假装做起知县,在县衙大堂取乐:要两个衙卒假装告状。李逵的判词也别出心裁,打人者反而是被释放,被打者却是要戴上枷具在衙门前示众。因为这知县是假的,案子是假的,判决也是假的,故县衙外老百姓都敢来看热闹,而众人对判决也忍不住哈哈大笑。李逵真是个"趣人"。
  《水浒传》的作者不但正面写出李逵的"真",而且通过所遇之"假",来反衬其"真"。容与堂本批语道:"只有假李逵,再无李假逵。"写李逵的"真",正是为批判现实社会之"假",奸佞之徒的"假"。有了这真与假,李逵的性格才见丰富多彩。
历经100天的非洲之旅完成了,回国了..

689

主题

59万

铜板

90

好友

传奇会员

火影忍者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积分
403483

灌水勋章荣誉会员勋章活跃勋章宣传勋章贡献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说水浒(三十三):跪拜之中见性情


  江州城初会宋江,他口口声声问戴宗:"这黑汉子是谁?""莫不是山东及时雨黑宋江?"一口一个"黑",全然不知礼貌。戴宗要他下拜,他竟口出粗言:"若真个是宋公明,我便下拜;若是闲人,我却拜甚鸟!"最后,当他弄清楚眼前这个黑汉子真是宋江时,先是像孩子似的拍手,高兴的叫"爷",紧接着是"扑翻身躯便拜"。这一言行,不但充分显示李逵那粗鲁、憨直的性格,同时也生动、深刻地表现了他对宋江的满腔敬重之心,初识宋江兴奋之情。拜的真心,跪的实意。
  梁山英雄劫了江州法场,救了宋江、戴宗。白龙庙前,宋江要李逵与晁盖相见时,李逵仅仅是"望着晁盖跪了一跪",并说道:"大哥,休怪铁牛粗卤。"晁盖与宋江一样,在江湖上都是赫赫有名的人物,李逵与晁盖也是初次见面,其表现就没有初会宋江时那高兴劲儿。这一言一行来得简单、生硬。可见其对晁盖感情不深,跪的也勉强。而打下无为军后,宋江跪劝众好汉上梁山时,李逵见宋江跪、众好汉跪,也跟着跪下。这完全是受众好汉影响,出于礼貌。但当他弄清楚宋江下跪的原由时,他是未等宋江说完,跳起身来又撒野道:"都去!都去!但有不去的,我一鸟斧,砍做两截便罢!"可见这一跪是受蒙蔽,也是受人影响而为,并非出自内心。这一跪还可以看出李逵遇事的简单和率直。
  沧州横海郡杀死小衙内,李逵完完全全是执行吴用"邀请"朱仝上山的命令。任务完成后,朱仝奈宋江不何,就拿李逵出气。逼得李逵有山难上,落难于柴进庄。柴进失陷高唐州后,李逵回梁山报急,朱仝还是不放过他,操起朴刀直奔李逵。晁盖等忙上前劝阻,宋江又逼着李逵向朱仝赔罪。为了顾全大局,以义气为重的李逵一再忍让,"只得撒了双斧,拜了朱仝两拜",并说:"我不是怕你,为是哥哥逼我,没奈何了,与你陪话!"可见这一拜完全不是自愿的,是宋江"逼"所致。这一拜一言充分表明李逵对朱仝的不满,一个"逼"字也道出李逵对宋江处事不公的不服,反映出其赔礼并非理亏,而是出于无奈的心理。
  二清山跪拜罗真人及忠义堂负荆请罪,又有另一番情趣。戴宗、李逵奉宋江之命,经过连日辛苦,好不容易找到了公孙胜,可是公孙胜的师傅罗真人硬不让公孙胜返回梁山。戴宗把这个情况告诉李逵后,李逵是火冒三丈,先是骂罗真人,后是吼道:"莫要引老爷性发,一只手捻碎你这道冠儿,一只手提住腰胯,把那老贼道直撞下山去!"他全然不知罗真人的厉害。星夜李逵摸上山,半夜斧劈了"罗真人"。顺手还砍死了罗真人的青衣童子。他以为大功告成,还觉得自己是"除了一害"。第二日,当他听说罗真人还在时,"吃了一惊,把舌头伸将出来,半日缩不入去"。后是罗真人罚他到蓟州大牢受了几日罪。从蓟州回来后,见到罗真人,他是只管下跪磕头,口里还说:"铁牛不敢了!"这里他不敢拿大,又不敢粗鲁、冒失。这一跪一言,可见他真心、老实,服了罗真人。
  负荆请罪是李逵弄清了是假宋江抢了民女之事后,为了赎罪,燕青为他出了这负荆请罪的计策。李逵老老实实依了。书中这样写道:"只见黑旋风脱得赤条条地,背上负著一把荆杖,跪在堂前,低著头,口里不做一声。"这真是一个陌生的李逵,一个乖乖的李逵,从未见过的李逵。这一跪说明李逵知错悔过之真心。与前面为替民女作主报仇,打上忠义堂,撕碎杏黄旗,要把自己一向敬重的宋大哥抓住治罪,形成强烈对比,充分体现李逵嫉恶如仇、刚正不阿、知错必改的优秀品格。
历经100天的非洲之旅完成了,回国了..

689

主题

59万

铜板

90

好友

传奇会员

火影忍者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积分
403483

灌水勋章荣誉会员勋章活跃勋章宣传勋章贡献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11:02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说水浒(三十四):宋江的跪拜


  宋江的一哭二跪三招安,在《水浒》里的确不少。据统计:他哭过四十回,招安说过十二次,跪拜达四十次之多。这四十次跪拜略加分类,就可发现一些问题。招安后光向道君皇帝就跪拜过十四次。这里有面见天子之跪,有谢天子赐酒赐物之跪,有听诏书之跪,还有包括被皇帝鸩酒毒死后,跪拜梦游蓼儿洼的宋徽宗。从这十四次跪拜皇帝而言,不难看出宋江是比较忠君的,所以他始终不愿做"上逆天理""不忠不孝"的人。就是临死,他明知是皇帝御酒所害,他还是表示"我忠心不负朝廷"。试想这么个忠心耿耿于皇上的人,怎么能领导一支大军去造皇帝的反呢?他的"造反"是迫于无奈,是"暂住水泊"等待时机。一旦条件成熟,他自然而然地去接受招安,把好端端的一支起义队伍、一场轰轰烈烈的事业给断送。
  宋江的另二十六次跪是:一是向朝廷官僚跪拜七次。这七次中,令人最想不通的是两次跪拜高俅。高俅是梁山的大敌,是不少好汉的死对头,不少好汉是因高俅直接、间接迫害上梁山的。他极力主张围剿梁山,破灭这星星之火,并亲自率军进剿,他多次阻止招安,破坏招安,招安后又是他设计将幸存的梁山好汉一个个收拾掉。就是这么一个坏种,当了俘虏,还被宋江当成了座上客,并对其顶礼膜拜。这岂不是本末倒置、滑稽可笑吗?此无他,只不过说明宋江巴结、讨好、乞求招安的本质。还有向父亲跪拜三次,跪拜仙道二次,向被俘的朝廷命官、富豪跪拜过九次。其他五次是:清风山跪求王英释放刘高之妻,梁山寨跪倒地上宁死不入伙,攻打无为军杀掉黄文炳后规劝众好汉上梁山、黄门山跪求欧鹏等放行及排座次后跪拜宣誓等。
  综观以上统计数字可见,宋江对皇帝、朝廷命官及卢俊义、柴进、关胜、李应、呼延灼这样的富豪、将吏才"纳头便拜"的。对皇帝更是五体投地,不然被皇帝"御酒"毒死,灵魂见到皇帝哪还那么服服帖帖呢?而对吴用、阮氏三兄弟、刘唐、武松、鲁智深这样的穷朋友,宋江从来不跪拜的。李逵作为他的知己,在江州城初次见面,李逵是"扑翻身躯便拜"行大礼,而宋江也未出自礼节性的表示表示。别看跪拜这一小小的动作,从这个动作中也看出宋江待人也是有差异的。地位比他高的,他就俯首,显得必恭必敬;出身低微的,他就要摆摆架子托大。虽说在其跪拜中也有五次对象是比他地位还要低下的人,如拜王英、拜欧鹏、拜众人,这都是他有所求,不如此则达不到目的。难怪鲁迅先生在《给姚克的信》中说:"梁山泊中是并不将一切人们都看作兄弟的。"一针见血!从宋江的跪拜看,尤信此语
历经100天的非洲之旅完成了,回国了..

689

主题

59万

铜板

90

好友

传奇会员

火影忍者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积分
403483

灌水勋章荣誉会员勋章活跃勋章宣传勋章贡献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说水浒(三十五):浔阳江张顺早生


  历史上的张顺,是一位农民出身的南宋爱国将领及民族英雄。他的英雄事迹,在南宋确实轰动一时,像《宋会要辑稿》、《齐东野语》及《西湖二集》等书中都有记载,而且有些神化,就连《宋史》第四百五十卷还单独有《忠义张顺传》。综合这些史料,张顺的史迹概是这样的:南宋咸淳三年﹙1
  有趣的是,《水浒传》的作者施耐庵却以历史上的张顺故事为原始素材,移花接木地处理为梁山上的水军头领,又添加了许多本事、故事。比如全身肌肤雪白、水性最好、战功卓著,活捉过挑拨是非、陷害宋江的闲判官黄文炳,生俘过围剿梁山泊的死对头高俅。打方腊攻杭州时,他从水中摸过西湖,欲从水底潜入城去。不料却中了方腊军队的埋伏,"只听得上面一声梆子响,众军一齐起。张顺从半城上跳下水池里去,待要趁水没时,城上踏弩、硬弓、苦竹箭、鹅卵石,一齐都射打下来。可怜张顺英雄,就涌金门外水池中身死。"后来作者也将张顺神化,被西湖震泽龙君收做金华太保,留在龙宫为神。这点又与历史上的张顺有雷同之处。
历经100天的非洲之旅完成了,回国了..

689

主题

59万

铜板

90

好友

传奇会员

火影忍者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积分
403483

灌水勋章荣誉会员勋章活跃勋章宣传勋章贡献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11: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cqg1985 于 2011-6-1 11:06 编辑

细说水浒(三十六):江州的鱼宴为何使宋江腹泻


  江州的鱼宴为何使宋江腹泻呢?读者不难发现,《水浒传》中两次提到腹泻的原因。一次是作者叙述,一次是宋江自述,原因都是:因见鱼新鲜,贪爱爽口多吃了一些,坏了肚腹。那么,多吃鲜鱼怎么会腹泻呢?这是因为鱼中含蛋白质高。据营养学资料介绍:每百克鲤鱼含蛋白质17.3克。宋江吃了大量鲤鱼,使体内蛋白质剧增,而大量的蛋白质在体内不易分解,致使消化功能发生障碍。中医书上曰:"饮食不节,起居不时,以至脾胃多伤,则水反为湿,谷反为常,精华之气不能输化,致合污下降,而泻痢作矣。"(见《景岳全书》)说明宋江是因为饮食过量而引起腹泻的。
  宋江是否完全是因饮食过量而引起腹泻的呢?我看不尽如此。施耐庵忽视了造成腹泻的主要原因:宋江、戴宗、李逵三人在琵琶亭酒楼是先要了三份加辣红白鱼汤。宋江只"呷了两口汁",便放下筷子不吃了,同时觉得这鱼汤"不中吃"。戴宗也说"一定这鱼腌了,不中仁兄意","便是小弟也吃不得。是腌的,不中吃"。而戴宗要酒保另做两碗鱼汤时,酒保答道:"不敢瞒院长说,这鱼端的是昨晚的。今日的活鱼还在船内,等鱼牙主人不来,未曾敢卖动,因此未有好鲜鱼。"宋江等在琵琶亭饮酒正值阴历"五月半天气","一轮红日,将及沉西"之时。阴历五月半,即阳历七月初,气温一般高达摄氏20-30度之间。这个温度,正适合一些食物腐败的微生物和中毒性细菌的繁殖。再说鱼打捞出水后,对鱼体起保护作用的粘液中的氮,逐渐被细菌耗尽,各种细菌便侵入鱼体,加速鱼体逐步变质。昨夜打的鱼,留到第二天下午吃,加了辣椒等佐料,仍然有腌味,可见鱼变质腐败的程度。宋江吃了此鱼汤,那有不因食物变质中毒导致腹泻之理?而施耐庵将宋江腹泻说成是饮食不节所造成的,这就有所偏颇了。

历经100天的非洲之旅完成了,回国了..

689

主题

59万

铜板

90

好友

传奇会员

火影忍者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积分
403483

灌水勋章荣誉会员勋章活跃勋章宣传勋章贡献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说水浒(三十七):闲通判不"闲"


  宋末社会有三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外族的侵扰,二是权奸专横误国,三是宋徽宗骄奢淫逸,不理国事。在当权集团举世皆浊的昏聩中,要不就像方腊等农民起义领袖一样,举旗造反,推翻这腐朽的王朝,要不像一些开明之士一样去实现改革,去挽救这王朝。而黄文炳,要他去造反不可能,因为这如宋江所言,是"上逆天理,下违父教"的勾当;要他去搞变革,他没有这个机会和权力。故此他只能干些力所能及的事,尽显忠心。身处去官闲居之境,处在外扰内乱之秋,黄文炳能如此,还是难能可贵的。
  像黄文炳这样忠心的谋士干才,居然为官场不容,使之丢官,闲居在家,也反映出赵宋王朝的腐朽。从黄文炳处理宋江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看,他并非"心地匾窄,""嫉能妒贤","阿谀谄佞之徒"。如果他真如作者所言的话,那他也不会是个闲通判。至于宋江攻打无为军,杀掉黄文炳,完全是出与个人狭隘的复仇思想作祟。题反诗时的宋江是没有一点反意的。之所以题反诗,是"名又不成,利也不就,倒被文了两颊"的牢骚,他自己也承认是"狂言"。既是"狂言",被人揭发,黄文炳又何罪之有呢?笔者认为:黄文炳有罪就罪在他断送了宋江的"功名",迫使宋江不得不做出"上逆天理,下违父教"的事情来--即上梁山为盗。只有杀掉黄文炳,宋江才能解心头之恨。从另外一个方面讲,黄文炳这么一个闲通判。他又不甘寂寞,时刻伺机表现自己,无事找事,多事生非,惹出事端,最后引火烧身,这也是他必然的下场。

历经100天的非洲之旅完成了,回国了..

689

主题

59万

铜板

90

好友

传奇会员

火影忍者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积分
403483

灌水勋章荣誉会员勋章活跃勋章宣传勋章贡献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说水浒(三十八):无为军在哪里?


  "无为军"究竟在何处?有人说在九江新港附近有一小地方也叫无为。如在九江新港附近就好说多了,因为新港在九江东侧,距九江仅十多华里,又在长江边。从九江去新港可坐船也可走旱路,火烧起来的确可映红江面,江州也许可见其"蒸天霞红"。但是,它却在江南,更不是宋代"军"的建制,显然不是《水浒传》中所说的无为军。据《辞海军》条载:军,"宋地方行政区划名。有二种:一与府、州同级,隶属于路;一与县同级,隶属于府、州。"据何心先生《水浒研究》中解释:"北宋时,无为军属淮南西路,领无为、巢、庐江三县,故治在今安徽省无为县。"又据清人程穆蘅《水浒传注略》中介绍:"无为军、无为州、巢县地,宋置无为军于此。"不管无为军故治是在巢县还是在无为县,反正这两个地方离江州都有数百里之遥,而且这个地方都不靠长江,离长江都有三十至五十公里不等的距离,火势就是冲天也无法映红长江江面,在江州更望不见无为军火起。
  《水浒传》第三十九回介绍无为军时还这样写道:"这江州对岸有个去处,唤做无为军,却是个野去处。"这就更是错上加错了。如在江州对岸,绝非是无为军;如是无为军,不管它是与府州同级还是与县同级,决不是个野去处。再说宋江等在攻打无为军前,再三派人去无为军"城中探听虚实,也要看无为军出没的路径去处","就要认黄文炳那贼的住处了,然后方好下手"。如果是个很小的野去处,这也就多此一举了。攻打无为军时,宋江安排了五只大船,两只小船装载张顺、李俊、三阮等会水的好汉及宋江、晁盖等人,又叫"侯家兄弟引着薛永并白胜"藏作内应,又派石勇、杜迁扮乞丐混入城中埋伏。从宋江布兵攻打无为军的情况看,是动用了梁山来江州劫法场的全部好汉,再加上江州地面上的英雄,像李逵、张顺、李俊等十条好汉,以及梁山带来的八九十个悍勇壮健的喽罗,数数近二百号人。江州这样的大府梁山好汉都敢劫法场,大闹一阵。如果无为军是块弹丸之地,宋江派这么多人去攻打,岂不是小题大做了吗?显然这是《水浒传》作者在地理知识上的又一失误。
历经100天的非洲之旅完成了,回国了..

689

主题

59万

铜板

90

好友

传奇会员

火影忍者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积分
403483

灌水勋章荣誉会员勋章活跃勋章宣传勋章贡献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6-1 11:11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说水浒(三十九):北宋人怎么唱出南宋的曲


  《水浒》第五十一回写了这么一件事:插翅虎雷横从梁山回郓城县后,由李小二陪同到本县勾栏听东京的行院白秀英唱戏。进入勾栏,"便去青龙头上第一位坐了"。这天,白秀英唱的是《豫章城双渐赶苏卿》。这白秀英说了又唱,唱了又说,博得满座喝彩不绝。就在这节骨眼上,其父白玉乔停下板鼓要求女儿向听众收钱。雷横坐了头座,理所当然"先到雷横面前。雷横便去身边袋里摸时,不想并无一文"。这唱戏的白秀英主要是靠听众的赏钱生活的。雷横"坐当其位,可出个标首",按说不但要给钱,而且要多出些银两。说自己忘带钱来,就有听白戏之嫌,这坐首座的不给钱,这后面的钱又怎么收?白秀英很没有面子。于是白秀英父女两个,你一言,我一语的奚落雷横,不干不净的粗话也夹在其中。那雷横在郓城大小是个都头,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人,哪经得起如此羞辱,一气之下动手打伤白玉乔。谁知这白秀英与郓城县知县有染,故此雷横后来被示众受辱。母亲送饭来,又被白秀英"抢向前,只一掌,把那婆婆打个踉跄,那婆婆却待挣扎,白秀英再赶入去,老大耳光子只顾打"。雷横原本就是个孝子,眼见母亲受辱,一时怒不可遏,"扯起枷来,望着白秀英脑盖上,只一枷梢,打个正着,劈开了脑盖,扑地倒了。众人看时,脑浆迸流,眼珠突出,动弹不得,情知死了"。再以后的故事书中讲的很清楚,这里不多说了。
  值得一说的是白秀英唱的《豫章城双渐赶苏卿》,这是一段著名的爱情故事。元人散曲中写这段故事的很多。据明人梅鼎祚《青泥莲花记》中介绍:苏卿,即苏小卿,卢州娼妓,与书生双渐相好,两人山盟海誓要终身为侣。后双渐进京考中进士,被派往临川县为官,久之未还。苏小卿守约不接客,其母(即鸨儿)就把她卖给豫章茶商冯魁。冯魁带苏小卿回家,路过金山寺,苏小卿提诗于寺壁以示双渐。后双渐寻找苏小卿借宿金山寺,发现此诗,便到豫章城,最后苏小卿和双渐终成眷属。
  据叶德均先生《戏曲小说丛考》中载:"《双渐苏卿诸宫调》是张五牛、商政叔二人所编......白秀英在勾栏作场唱《豫章城双渐赶苏卿》,便是《双渐苏卿诸宫调》"。据《辞海张五牛》条说:"张五牛,南宋临安(今浙江杭州)‘唱赚'艺人。生平事迹不详"。叶德均先生《戏曲小说丛考》中说:"商政叔,名道,元人......大约生于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年)左右"。这样,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双渐苏卿诸宫调》既是张五牛、商政叔二人合编,这部作品就应该是南宋及元初的作品。《水浒传》写的是北宋宣和年间的事,白秀英是北宋的说唱艺人,一个是南宋作品,一个是北宋艺人,两者相差近百年,这个在北宋时期的白秀英怎么唱出了南宋人编的故事呢?这不是错误又是什么呢?

历经100天的非洲之旅完成了,回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