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1-6-1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水浒人物漫谈》之好色而不淫的周通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什么东西拿出来一比,优劣、好坏,一眼分明。
前些时,写了一篇"色鬼王英",数落了王英一通。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一个大美女出现在眼前,不看是虚伪,不称赞是假正经,多看几眼是享受,无可厚非,是人之常情。但到了王矮虎那个程度,好色而六亲不认,好色而与朋友火拼,大众搬场那就是色鬼,为人不耻的色鬼了。
桃花山的小霸王周通,在山上的地位于王英相仿,都是二大王。他也有点好色,但不像王英那样色渴、色急、色狂。他懂得"色礼"。他知道男女之间成婚,是人之大事,五常之礼,是要走一定的程式的。不是像王矮虎那样抢到房里、抱在怀里便是老婆了。所以,小霸王周通见了刘太公的女儿,大众搬场公司便一眼相中,一见钟情,"撇下二十两金子,一匹红锦为定礼",也就是俗话说的聘礼,这是第一步程序。第二步程序是选择了黄道吉日去迎亲,这也是现代人通常的做法,选节日,选八、十六、十八、二十八之类的吉祥日子结婚。周通虽自说自话,没有做到明媒,但可是正娶。到了迎亲的日子,他的打扮是"头戴撮尖干红凹面巾;鬓傍边插一枝罗帛像生花;上穿一领围虎体挽金绣绿罗袍,腰系一条狼身销金包肚红搭膊;着一双对掩云跟牛皮靴,骑一匹高头卷毛大白马"。既有新郎官的喜庆劲儿,又不失山大王的气派。迎亲队伍里的小喽啰们"尽把红绿绢帛缚着;小喽罗头上乱插着野花;前面摆着四五对红纱灯笼",既红火热闹,上海大众搬场又隆重排场。来到刘太公跟前,小喽啰齐声贺道:"帽儿光光,今夜做个新郎;衣衫窄窄,今夜做个娇客",有贺有唱,很符合民间娶亲的礼数。这就比王英来的光明正大,又不失传统,不像王英偷偷摸摸,抢到收就成了压寨夫人,名不正言不顺。
刘太公对这门亲事之所以不满意,无非是嫌周通是个强盗,门不当户不对。在他的心目中,以为强盗都不是好人,就像他对鲁智深说的:"他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君"。其实,这是他的看法,有很大的偏见。上海大众搬场公司他忘了周通是条好汉。是好汉就是以"义"字当先,以"情"为重的。结婚是喜事,当新郎当然兴奋,多喝了几杯,满嘴酒话、胡话,在所难免,怎么能与"魔君"对上号呢?当周通摸进黑洞洞的新房时,他说:"你看我那丈人是个做家的人,房里也不点盏灯,由我那夫人黑地里坐地。明日叫小喽罗山寨里扛一桶好油来与他点"。这里有对刘太公不通情理、吝啬的抱怨,有对夫人单坐黑新房的怜惜,有扛一桶好油的承诺,真是有情有义。上海报纸广告被假"娘子"打了,还责问:"做什么便打老公?"完全是闹剧,好笑得很。
新房内被打,兴冲冲而来,扫兴而去。书生商友软件这里的地盘,我做主,还容得一个和尚在此撒野?婚事搅黄了,谁都恼火,打你不赢,当然这口气也咽不下去,回山搬救兵。大头领李忠下山来报仇,上海大众搬家还未交手,就听出对方声音很熟,一报姓名,干戈化玉帛。于是请鲁智深、刘太公一起上了桃花山。周通一见鲁智深坐在上座,当然恼火。"哥哥却不与我报仇,倒请他在寨里,让他上面坐",当然想不通。别说他想不通,此时刘太公也惴惴不安,本来说好是请他解姻缘的,上海大众搬家公司没想到这和尚与强盗是一伙的,女儿的亲事最后会怎样?在他心中还是个沉重的大问号。
李忠笑着介绍眼前这胖和尚便是平日里多次说到的鲁智深时,周通把头摸了摸,叫声"啊呀",扑翻身便翦拂,这个场面真是有点可笑,公兴搬场又多么可爱!就像小孩子做错了事情一样,摸摸头,表示歉意,表示羞愧,一声"啊呀",更是一切都在不言中,天真的很,以前的仇也一切化解了,自然的很。
鲁智深是个急性人,他深知刘太公想知道这门婚事的结局,与周通一见面,鲁智深就提起这门婚事。他的意见是:刘太公只有这个女儿,公兴搬家将来靠她养老送终,承继香火,老人家心里不情愿,建议周通把这门婚事放弃了,再选一个好的。周通的回答也干脆:"并听大哥言语,兄弟再不敢登门。"一是"听"大哥的,通情;二是"再也不敢登门",是誓言,是达理。在这婚事上,周通绝对是个爽快的人。鲁智深还不放心,说:"大丈夫作事,却休要翻悔!"周通折箭为誓,可见其性直,真豪杰、大丈夫也!对女色是色而不淫,可敬。
拿鲁智深与宋江相比较,鲁智深的名声远没宋江大,威信也没宋江高。鲁智深一席话便顺顺当当的解除了婚约。鲁智深没有上纲上线说"要贪女色,不是好汉的勾当",更没有挖苦、讽刺"凡好汉犯了溜骨髓三个字的,上海公兴搬场好生惹人耻笑"这类不得已而言之的话,更没有下跪求情,没有承诺"日后宋江拣一个停当好的,上海公兴搬场公司在下纳财进礼,娶一个服侍贤弟"之类的话。不是鲁智深神通,真有点化解姻缘的法术,二是周通爽快,通情达理。这就是周通可贵可敬之处。他知道刘太公的不悦、不愿,他卖面子给鲁智深,不因女色伤了兄弟的情谊,他豁达,敢于舍己为人,宁愿自己没了压寨夫人,也不让刘太公伤心,让兄弟们失望。
而王英正是犯了这"溜骨髓"这三个字,俗话说:好鼓不用重锤敲。这王英就不是好鼓,是个烂鼓,敲不响的烂鼓,所以宋江重锤敲打,他也只是敢怒而不敢言。杀了刘高那个忘恩负义的妻子后,他还不知好歹,与燕顺反目,视兄弟如仇敌,一点江湖道义都不讲了,与其说是与燕顺反目,不如说是发泄对宋江的极大不满,他最后的"默默无言",是无声的反抗,他与周通最大的不同,就是他好色而淫,上海公兴搬家又不以江湖大义为重,不是条好汉。周通正值娶亲年龄,找个压寨夫人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但为了江湖大义可以放弃,就值得尊敬。
周通这个人物,在《水浒传》中的戏份不多,前前后后加在一起才六回书,而第五回"小霸王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又是唯一集中写他的地方,着墨不多,但形象依旧生动,性格也很突出。强生搬场比方说"醉入销金帐"挨打的那一段,就很精彩。书中写道:"打闹星,那大王扒出房门",哪有大王扒出房门的道理,真是奇文奇事,滑稽可笑。"奔到门前,摸着空马,树上析枝柳条,上海公兴搬家公司托地跳在马背上",可见其慌张,狼狈不堪,也没有来时的欢喜,也顾不上大王的体面,逃命要紧。马鞭没了,折树枝代之,马鞍没了,空马也骑,托地一跳,是迅速、急切、逃之夭夭的心态,"把柳条便打那马,却跑不去",为什么?周通才发现,"原来心慌,不曾解得缰绳,连忙扯断了强生搬家,骑着光马,飞走出得庄门",来时是迎亲人马热闹非凡,走时是慌不择路,一个"飞"字,可见马速之快,道出了慌张、恐惧的状态,对比之下,一喜一悲、一慢一快,读者读读,笑不可言。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周通与李忠可说是天生的一对,李忠吝啬,周通也不慷慨。鲁智深要下山了,李忠放着银子不给,周通定亲时,一下拿出了二十两做定礼,这定礼退了,却不愿意拿出一点给鲁智深作盘缠,非要下山去打劫,将打劫所得给鲁智深。难怪鲁智深会说:"这个不是把官路当人情,只苦别人。"结果鲁智深是打伤了小喽啰,踏扁了桌上的金银酒器,拴在包里,滚下山去。李忠、周通回山,上海公兴搬场公司见此情景,也只好作罢。但周通并不因鲁智深做出这出格的事就反悔,他说话话是算数的,他还是信守誓言,不去纠缠刘太公的女儿。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当时宋江许诺,上海公兴搬家公司日后找一个好的去服侍王英,而最后又没有实现的话,王英会不会反目呢?我想他不敢,因为他看到了宋江的威望所在。他是不是会重操旧业,跟他在清风山当二大王时一样,去抢一个来做压寨夫人呢?这就难说了。因为他毕竟不是周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