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地学基础研究优先发展11个方向 ) |2 I! l7 Y5 t$ A1 h4 Z: p& O) M, ~
1 F3 R+ ], }% X3 D
国土资源报 作者:甲 丁】 + ]. N5 P+ k! n8 U' q/ U' D& }
7 q3 m& I b5 I. r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二五”发展规划》日前正式发布。面向能源、资源、环境、海洋等领域,我国地学基础研究将优先发展大陆形成演化与地球动力学,矿产资源、化石能源的形成机制与探测理论等11个方向。 ! G( p/ d6 V- D- o, s
9 c+ |- U: }0 B$ k: b 《规划》显示,“十二五”时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将更加侧重基础和前沿,更加侧重人才的战略导向。 6 D; Q; t0 w7 v
0 m5 y7 S6 P, l6 a; s/ w
在地球科学领域,加强前沿性、基础性分支学科的发展,扶持与实验、观测、数据集成和模拟密切相关的分支学科的发展,重视与其他学科的交叉研究。
# x% v" ]( k( d% y6 f9 k) ~3 @7 R: P0 A: r' [0 B0 A; c' Z
在环境科学领域,将继续加强环境地学等优势学科,不断完善土壤环境学等传统学科,重点支持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水、土、气污染环境污染机理与区域环境过程,灾害风险与减灾等重大前沿问题的研究,加强数据共享机制与观测体系建设。 . e1 q |# l. g
d' a5 W+ t$ v2 w1 O/ W8 K$ a8 _
在海洋科学领域,将加强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学等优势学科,扶持极地海洋学等薄弱和交叉学科;加强对海洋共享航次及海洋观测、调查仪器设备的支持;重点支持海陆相互作用、海底深部过程等重大前沿问题研究。 . t( K) D5 f+ l+ l/ S/ S
- h0 T+ @4 F# n% j% x: D
在能源科学领域,将重点支持节能减排领域的若干基础研究、煤的清洁高效综合利用、碳捕获与封存领域的基础研究,重视能源与地球科学等学科的综合交叉研究。
$ u+ S' e- m$ V. h5 X3 j, g4 p; \0 o8 d6 c# X0 z: X3 ^4 L
根据《规划》的总体部署,地球科学优先发展领域为:
" T) [4 H* J% u7 j1 \6 i i# I6 t& F# s; u
——行星地球环境演化与生命过程。主要研究方向为重要化石门类古生物学、生物宏演化和高分辨率综合地层学,关键全球变化时期的环境背景,极端环境下的生命特征,地质微生物学、生物标志物及其环境效应,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地球表面环境的演化。 3 E% G k2 n/ o$ i
6 U% ?% m$ b, _: B' ~+ v0 \ ——大陆形成演化与地球动力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壳—幔的结构、组成及相互作用,大陆的形成、演化与陆内地质过程,大陆碰撞过程与造山带动力学,大洋板块与大陆边缘的相互作用,地球深部过程与表层过程的耦合关系。
- B6 @. ^( F) m& L4 ]$ `% O: @8 H! }- H& w$ m* i, s
——矿产资源、化石能源的形成机制与探测理论。主要研究方向为大陆地质与成矿作用,成矿模型、成矿系统与成矿机理,盆地动力学与成藏作用,区域地下水循环和环境地质演化,深部大型矿床(藏)含矿信息探测与提取。 ! U( @0 r& X7 g/ _3 n- S: C
1 l1 {/ T9 y t" R7 G% c- Q6 [/ e/ t ——全球环境变化与地球圈层相互作用。主要研究方向为亚洲季风—干旱环境系统与全球环境变化,区域水循环(含冰冻圈)与气候变化,海平面和海陆过渡带变化的动力学及趋势,生物圈的关键过程及与其他圈层的互馈、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地球系统,全球环境变化的自然和人类因素,地球系统模拟的关键科学问题。 : W; h5 C/ c# m( v/ k9 W0 {5 W2 K
8 C& m8 V6 P m0 k& t
——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机理。主要研究方向为地球工程与全球变化,资源利用的环境效应,重大地质灾害和大规模人类工程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机理,区域环境过程与调控,自然过程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区域可持续发展。
# c$ Z9 m2 {5 A+ ]9 f; P! l: i- ^2 U9 f
——陆地表层系统变化过程与机理。主要研究方向为陆地表层关键自然要素相互作用与界面过程,物质迁移转化过程,自然与人文要素的耦合过程,系统综合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等。 ) c q4 h$ `% N0 T% Z6 p
9 ]" Q# [6 E" X: e& k" s ——水土资源演变与调控。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壤过程与演变,土壤质量与资源效应,区域水资源的形成机制,区域水、土资源耦合与可持续利用。
6 c& a( [# L3 _# u" _" x
" X3 Q& A+ f4 ? ——海洋过程及其资源和环境效应。主要研究方向为西太平洋的多尺度过程与高低纬相互作用,我国近海的海陆相互作用,海洋微生物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海底资源的成矿成藏理论。
+ p% ?+ f9 n' u( x9 {( ~% e4 d* Q; G6 y0 s J- M
——地球观测与信息提取的新途径和新技术。主要研究方向为对地观测的新原理和新方法,深部探测和浅层观测的新理论和新技术,微量、微区与高精度和高灵敏度的实验测试分析技术,空间大地测量的理论、方法与技术及其地学应用地球深部过程、表层环境和宇宙过程示踪的新途径,地球系统基础信息采集和应用的理论与技术,观测数据的同化、融合和共享应用理论。 # p# ]0 S J* |" d& G2 Z
# P) Z+ @3 r7 }8 v' l0 I/ q# R ——我国典型地区区域圈层相互作用与资源环境效应。主要研究方向为多板块汇聚和青藏高原形成的深部动力学过程和机制及其资源效应,高原生长(范围和高度)时空变迁及其对海陆气相互作用和亚洲季风干旱环境系统的影响,青藏高原区域圈层(岩石圈、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等)相互作用的过程和发展趋势,西太平洋俯冲与东亚岩石圈演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作用。 * [6 h# \- B. C+ c5 q: }5 ^. e- z/ r
! L. H1 A/ l3 q 工程与材料科学优先发展领域包括: * _5 S3 r" {0 X/ I& ^
4 h( M8 s4 N9 B9 F( f1 z ——资源高效开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规律。主要研究方向:深部裂隙岩体工程力学特性,煤层气与煤共采理论与方法,深部钻井的基础理论,提高煤炭、石油、天然气采收率的物理化学基础理论,资源开采中的重大灾害形成机理及控制,矿区生态保护与复垦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2 J/ T2 x/ ] E( [$ s$ K
2 ]7 O6 X( ?4 i6 q' N
——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主要研究方向:能源动力系统中燃烧前、纯氧燃烧、燃烧后捕获二氧化碳的理论与方法,低能耗捕获二氧化碳的革新技术与方法等。
& z- X y3 W; L4 m7 b- q' _5 ^5 I
1 ]& {+ C5 _0 j' }, d+ m. C0 |* X- t( \7 W
" t! }0 b' H$ G+ [' Q# V. S+ i
6 K4 [& o+ H1 p, `; C! a!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