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帖最后由 老马居士 于 2011-8-2 07:57 编辑
论文标题:云南播卡式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分析
论文作者:程辉明
论文导师:李峰、李新仁
论文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论文专业:地质工程
论文单位:昆明理工大学
论文页数:75页
格式:NH,需在中国知网下载CAJViewer阅读器
附件:1
摘要:
长期以来地质工作者对“昆阳裂陷槽”有较系统的研究,对昆阳群争论不断,铁、铜等矿产不断发现和开发,而金矿找矿一直没有重大突破,近年来,随着勘查程度的深入,东川播卡金矿取得了重大进展,相继探明了新山、马家沟矿段(播卡1),七角地、蒋家湾矿段(播卡7)、小水井(播卡11)等矿段,据2005年7月18日,西南资源公司新闻发布:截止2005年4月27日,推定储量10.4Mt,品位2.88g/t,Au=0.97Moz;推测储量45.8Mt,品位2.75g/t,Au=4.05Moz。目前勘探工作仍在进行中,随着今后找矿工作的进一步展开,矿床规模将会不断扩大。金矿区区域上位于扬子准地台西缘滇东台褶带的中部。金矿产于元古代昆阳群的浅变质岩系的陆源细碎屑沉积岩中;赋矿岩系以陆源细碎屑沉积岩为主,夹火山岩或火山碎屑沉积岩,主要为变质砂岩、板岩、砂质板岩、碳质板岩和碳板岩等。金矿化受脆-韧性剪切带控制,并伴随着多期构造变形和多期矿化作用,金矿体就产于脆-韧型剪切带的中部;由于成矿期重复叠加,成矿作用反复发生,矿源多次活化富集,最终孕育了大型、超大型矿床的集中产出,东川地区播卡金矿的突破使东川地区成为真正的矿集区。内岩浆活动强烈,从晋宁期至喜山期均有岩浆活动,主要为基性岩浆岩、中-基性岩浆岩、中性岩浆岩及火山岩等,早期的岩浆岩受构造作用已变形;金矿床显示出成岩改造-变质热液的成因特征,与岩浆岩有密切的空间关系。矿床类型为变质碎屑岩型金矿床。矿床规模较大,其特征与乌兹别克斯坦的穆龙套金矿十分相似。矿化产于岩体与碳质板岩外接触带的次级裂隙、地层岩性界面、节理中及局部岩体内接触带,层控型是播卡金矿的主要矿化类型,为该成矿带中较典型的金矿化类型。围岩蚀变有硅化、黄铁矿化、碳酸盐化、褐铁矿化、黄铜矿化、绿泥石化等。川播卡式金矿床具有明显的新生古储的特征。金矿虽产于元古代地层中,但其成矿年龄为主要形成于喜马拉雅期,新生古储的特点十分明显。昆阳裂陷槽”是大规模变质碎屑岩型金矿形成的主要环境。本文通过对东川播卡金矿特征的研究,提出了矿床类型为浅变质岩型金矿床。开拓了我省新的找金领域,给昆阳群找金工作主攻成矿类型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出东川播卡式金矿床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金矿类型,在云南“昆阳裂陷槽”是东川播卡式金矿在云南最有前景的找矿区域。
关键词:东川; 播卡金矿; 成矿条件; 成因分析; 找矿前景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论文选题及研究意义
1.2 课题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论文完成阶段及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
1.6 存在问题及建议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2.1 地层
2.2 地质构造
2.3 岩浆活动和热事件
2.4 岩相古地理条件
2.5 区域金矿分布
第三章 矿床地质特征
3.1 地层
3.2 构造
3.3 岩浆岩
3.4 围岩蚀变
3.5 金矿体形态特征
3.6 金矿化类型特征
3.7 矿石的矿物组合及结构构造
3.8 成矿时代
.9 矿床物理化学特征
第四章 金矿床成因分析及成矿模式
4.1 成因分析
4.2 金矿床成矿模式
4.3 播卡式金矿床的典型地质特征
第五章 找矿前景与找矿方向分析
5.1 播卡式金矿床的找矿标志
5.2 找矿前景
5.3 找矿方向分析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