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新人指南|投诉删帖|广告合作|地信网APP下载

楼主: max
收起左侧

[活动] 【跟帖有奖】迎接端午节,回帖发“粽子”

     关闭 [复制链接]

2

主题

1807

铜板

46

好友

高级工程师

刚刚步入地质行业,多多指教,多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788
发表于 2011-6-6 0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个铜板

端午抢粽子。。。。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0

主题

613

铜板

7

好友

技术员

Rank: 3Rank: 3

积分
91
发表于 2011-6-6 08: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个铜板

哈哈,节日里大家共同快乐,这个最重要的。

0

主题

1万

铜板

0

好友

高级工程师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994
发表于 2011-6-6 08: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个铜板

祝大家节日快乐!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4

主题

2万

铜板

15

好友

地信院士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2327
发表于 2011-6-6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个铜板

万水千山粽是情,
糖馅肉馅啥都行,
糯米粘着红枣香,
棕叶包着朋友情,
鸡蛋伴着艾叶煮,
平安健康永一生,
祝端午节快乐!

1

主题

3529

铜板

3

好友

助理工程师

Rank: 5Rank: 5

积分
307
发表于 2011-6-6 0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个铜板

端午节快乐

4

主题

2万

铜板

10

好友

至尊VIP

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Rank: 24

积分
1925
发表于 2011-6-6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个铜板

粽叶飘香鼻尖传。片片芦苇片片情,点点红豆寄情谊。粒粒红枣心欢喜,滴滴雄黄吉祥意。年年岁岁端午节,分分秒秒幸福时。

0

主题

2万

铜板

59

好友

黄金会员

阿弥陀佛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积分
4027
发表于 2011-6-6 08: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个铜板

端午的卫生习俗   ①采药。这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夏小正》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后魏《齐民要术·杂记》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记载,亦是制药用。后来有不少地区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如江苏于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沫,制作中药蟾酥;杭州人还给小孩子吃蛤蟆,说是可以消火清凉、夏无疮疖。还有在五日于蛤蟆口中塞墨锭,悬挂起来晾干,即成蛤蟆锭,涂于脓疮上可使消散。这种捉蛤蟆制药之俗,源于汉代“蟾蜍辟兵”之传说。又如湖北监利于端午“采百草”,亦采药草之俗。采药是因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好,才于此日形成此俗。   ②沐兰汤,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当时的兰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广东,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③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荆楚岁时记》:“以菖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在水边,地下有淡红色根茎,叶子形状像剑,肉穗花序。根茎可做香料,也可入药)或镂或屑,以冷酒。”蒲酒味芳香,有爽口之感,后来又在酒中加入雄黄、朱砂等。明谢肇淛《五杂咀》:“饮菖蒲酒也……而又以雄黄入酒饮之。”明冯应京《月令广义》:“五日用朱砂酒,辟邪解毒,用酒染额胸手足心,无会虺(古书上说的一种毒蛇)蛇之患。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此俗流传较广。至今,如广西宾阳,逢端午时便有一包包的药料出售,包括雄黄、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另外有的地区还用雄黄酒末在小孩额上画“王”字,使小孩带有虎的印记,以用虎辟邪。这些活动,从卫生角度来看,还是有科学道理的。雄黄加水和酒洒于室内可消毒杀菌,饮蒲洒也颇有益。   ④采茶、制凉茶。北方一些地区,喜于端午采嫩树叶、野菜叶蒸晾,制成茶叶。广东潮州一带,人们去郊外山野采草药,熬凉茶喝。这对健康也有好处。
挂艾草、菖蒲、榕枝
  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都有其它原因。通常将  挂艾草、菖蒲、榕枝
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为菖蒲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因为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   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插在门口,可使身体健康。在 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是它具备医药的功能而来,像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曰“鸡未鸣时,采艾似人形者,揽而取之,收以灸病,甚验。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   躲端午,时端午节习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归家躲端午之俗。此俗宋代似已形成,陆游《丰岁》诗有“羊腔酒担争迎妇,遣鼓龙船共赛神”之句。《嘉靖隆庆志》亦记云:“已嫁之女召还过节”。又,《滦州志》:“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归,谓之‘躲端午’”。   端午雨,时民间岁时占验习俗。俗信端午节下雨,不吉;反之则吉。此种俗信在宋代即已存在。陈元靓《岁时广记》引《提要录》云:“五月五日哨,人曝药,岁无灾。雨则鬼曝药,人多病。此闽中谚语。”又许月卿《次韵蜀人李施州芾端午》自注云:“临川人谓端午日雨,鬼旺人灾。清赵怀玉诗自注亦引有“端阳无雨是丰年”的谚语。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6

主题

3万

铜板

45

好友

资深会员

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Rank: 18

积分
3849
发表于 2011-6-6 08: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个铜板

节日快乐!!!!!!吃粽子了!
该会员没有填写今日想说内容.

1

主题

4万

铜板

24

好友

黄金会员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积分
5048
发表于 2011-6-6 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个铜板

祝大家节日快乐:ztgggg
轻轻的我来签到了,想带走一堆铜板...

1

主题

4万

铜板

24

好友

黄金会员

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Rank: 23

积分
5048
发表于 2011-6-6 0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2 个铜板

自2008年开始,端午节正式列入国家法定节日。:(
轻轻的我来签到了,想带走一堆铜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