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空中的云朵像棉花糖一样冲着我们微笑,阳光洒满中原大地,从颇有仿古建筑风格的赭色大门进入,两侧的厚德大道和天健大道可以贯穿整个校区,路名得自于《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沿着厚德大道前行,眉湖是蜿蜒于校区内的一汪清水,如龙之睛,充满灵气。厚德、天健两大道间的核心教学区呈半圆形,是学校实施教学工作的“主战场”。56米的钟楼默然而立在元和广场,让人对“晨钟暮鼓”有着无限的遐想和期待,而伴着朝阳和晚霞在这里读书的一个个身影也成为了校园里最美的风景。
脑海中还在不停的把所见和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原文化联系起来,我们已经来到了此行的目的地——郑州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在三楼的会议室里,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文中简称地信专业)的师生们热情地接待了我们。这是一个团结、优秀的集体,在全国高校GIS技能大赛上取得的成绩令人赞叹。在接近三个小时的交流中,我们感受到了他们的智慧、活力、执着与梦想。
优秀团队是怎样炼成的
在2012年11月初结束的第四届全国高校GIS技能大赛上,郑州大学取得了1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16个优秀奖,最佳组织奖,指导老师奖及唯一的最佳指导教师奖,可谓全面开花,成果颇丰。不过正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道理,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学校、学院的政策,老师和同学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从大赛开始举办的第一届郑大就组织同学参加,在以往4届的比赛中,共获得了数十个奖项。
郑大的地信专业每届有两个班近80名同学,加上其他专业对GIS感兴趣的同学,大一时学校会采取动员强调式推进所有同学参赛,强调哪怕最后没有成功提交作品,也是一次经历、一笔财富。大一的同学还在懵懂期,参加比赛后会对专业的理解有更深体会,以后的学习也会有的放矢。到二、三年级采取自主参赛策略,自主参赛的比例也在90%以上,可见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系主任会跟队一、二年级,指导老师起指导作用,大部分的工作都由学生独立完成。郑大的参赛队伍还有一个好传统,每个团队会由以往得过奖或参加过大赛的同学与没有参加过大赛的同学共同组成,以老带新,这样大一、大二、大三形成了一个坚实的梯队,在良性循环中,取得这样突出的成绩就可以预见了。
参赛题目选择上,老师也给予同学们充分的自主性。既可以选择老师的课题,虽然有基础数据,但具体的内容要自己完成。也可以完全自由选题,包括基础数据等完全需要团队自己获取,很考验同学们的思维灵活性及实践动手能力。比如这次大赛获得二次开发初级B组一等奖的获奖作品,就是结合了当前的GIS热点,移动和三维而开发的产品。同时,大赛设置了开发组、操作组,遥感等很多组别,学生参加哪个组别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点,这次参加开发组,下次可以参加遥感组,能学到不同的东西,一次次历练后找到适合自己的,也是为就业做准备。
郑大的地信专业之所以能形成这样一个良好的参赛氛围,与学院的相关政策与领导的关怀也是密不可分的。有了“大政策”,才会有“大范围”的参与。一是在学生方面,实行创新学分制。何为创新学分?它不是一门课程,而是要求学生在四年的本科学习中,通过参加大赛、发表论文、参与项目等活动实现创新,得到老师的认可而获得的学分。这是对学生平时学习情况的有效考察,如果没有创新学分,会影响学生最后的毕业。这项政策的实施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学生一旦在各种大赛上获得奖项,学院会有相应的奖励措施,也是对同学们的有效激励。二是在老师方面。因为地信专业老师少,学生多的实际情况,每次的参赛队伍有几十个组,老师在其他科研、教育方面的任务也很重,如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学院也推出了相应政策。比如指导学生参赛的老师会在他的工作量上有所体现,指导出一个一等奖,相当于授一门课,其他在职称评定等方面也都有具体的奖励措施,鼓励力度很大。这样会使老师的积极性也被调动起来。三是学院方面大力支持。在大赛进行中,学生需要场地,学院从用房紧张的情况下,专门找场地给予解决。学生出去比赛和领奖学院给予全部经费支持,有时院领导还会亲自带队,如王秀林副书记就多次带队出去,这些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学生的参赛热情。学院、老师、同学上下一心,才成就了技能大赛五届历史中最优秀的参赛队伍之一。
团结与自信是无价之宝
谈到参赛感受,虽然比赛已经结束了一段时间,但从同学们的话语中我们感受到了参赛的日子好像就在昨天。崔云帆是这次大赛二次开发初级B组一等奖的获得者之一,这是他第二次参加技能大赛,“第一次是大一,那时好多东西都不太明白。这次继续做开发,渐渐学到了很多东西。整个暑假都在做这个系统,切身体会到了项目开发的具体过程。我们的参赛题目是校园系统,第一次参赛时做的比较简单,只有放大、缩小、查看等一些基础功能,而这次完成的系统可以安装在智能手机上,并且包含一些社交元素,功能上有了很大提升。”
郭姗姗是二次开发初级A组二等奖获奖小组的一个可爱姑娘,她的最大感受是,没有参加比赛前是学什么做什么,参加比赛后是做什么学什么,自主学习方面有了很大改变,对专业的了解更深入了,各方面的视野都比以前开阔很多。比如说大赛中实现最短路径,在MapGIS里面可以直接完成,但是如果自己来实现,却不是想的那么简单。通过大赛使得专业更精深,而不是附在表面的概念和书本上的东西。
张鸿雁是个很开朗的姑娘,她在这次比赛中获得了二次开发初级B组的三等奖,谈到比赛感受,她觉得最重要的是团队精神。“系统做下来,从不知道到知道一点,再到慢慢全面熟知,这个过程是不容易的。一个多月的时间,4个人的团队,大家一起在一个小屋子里,热也热过,苦也苦过,一起走过来的。团队成员团结一心,相互鼓励,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同学们畅所欲言,几位指导老师也加入了进来。赫晓慧老师是这次大赛的最佳指导教师,她指导的小组分别获得了二次开发初级A组的二等奖和二次开发初级B组的一等奖,可谓“明星导师”。她觉得参加大赛对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升都非常大。但最为主要的是使他们获得了自信心,这是比其他任何东西都重要的。将来无论找工作还是考研,获过奖的同学都会比没有获过奖的同学自信很多。有了工作机会,参加过技能大赛的同学就敢于去抓住机会;考研报考学校,获过奖的同学就敢于报北大、武大、中科院等重点学校和科研院所。这种自信心上的区别是很明显的。
王金鑫老师也是这次大赛的指导老师,他举了一个例子。“2008年我在武汉开会时得到了一个消息,当地有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招聘会正在举行。我打电话给学生,鼓励大家去试试,结果最后只有两个学生去了。后来我问大家为什么最后只有两个人去了。一个学生和我说了心里话。为什么没人愿意去?他们心里没底。一是动手能力不好,没有底;二是专业知识不够,也不敢去,不敢面对。如果真的动手能力强,或是其他方面优秀,公司是抢着要的。所以参加大赛对提升他们的动手能力,提升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教与学”融合下的提升
技能大赛的优异成绩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郑大地信专业的实力与特色,但这个集体的闪光点却不仅仅限于此,从与老师和同学们的进一步交谈中,我们找到了他们不断进步、取得突破的原因。
大学教育的成功与否主要在于老师的教学水平高低吗?不,当然不是。既然称为“教学”,就是“教”与“学”两方面的事情。学生把学习中的感受和建议反馈给老师,老师积极改变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水平,学生在越来越成熟与完善的教学方式下更快、更好的吸取相关知识,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从郑州大学地信专业2001年成立,到现在10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与学”体系。
赫老师提到,除了参加全国高校GIS技能大赛,GIS的其他开发大赛、制图大赛,建模大赛及创业大赛,也都鼓励学生们参加,还有众多的创新项目及实地实习,使得同学们的学习与实践完全不局限于课堂,还包括大量的课外积累,当然课外的项目是在不影响正常教学基础上进行的。
在大一同学刚入学的时候,会有一门GIS概论课,让他们从一开始就对自己的专业有基本的认识。王老师说到,“日常生活信息85%都和地理信息有关,这85%的行业都是我们的就业方向,水利、环境、国土、农林、气象、城规等等,你既可以向研发方向发展,也可以去做策划、销售、测试。只要与空间信息有关的就有我们的用武之地。”
在课程设置上,郭恒亮老师说到,“我会在开始时把所有的教学计划发给同学们,并告诉他们每门课程之间的关系,比如C语言是数据结构的基础,数据结构又是开发的基础,这样同学们就能知道每门课程的重要程度,如果你一门功课没学好,可能其他功课也会受到影响。同时,每门课程也能够串联起来,使学习更有目的性。”
现场的几位同学也对老师的授课方式提了一些意见,王媛同学说到的是多媒体授课的形式,她觉得多媒体上面的知识应该简单一些,是一个提纲,老师讲课的时候把其他东西串讲进去,这样更能有利的引导同学们认真听讲。左冠涛同学则提到了老师应该多下来走动,更和蔼可亲的和同学们交流,穿插一些小话题和小故事,使课程更生动,也能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
正是这些不断的反馈使得郑大地信专业的教学方式不断改进和完善。郭老师一直从事GIS专业的教学调研工作,他不免感慨的说到,“和学生交流,他们说实话,我们很高兴。GIS这个专业原来叫拼凑,现在叫边缘学科,它是一个新兴的领域,我们的教学过程开始会存在很多问题,现在也有,有很多问题其实是全国性的,但是通过学生不断的反馈,我们也在改进和完善。曾经有一个学生,他参加大赛后和我说了一句话,我当时听了其实很不开心,但是的确有一定道理。他说到参加了大赛以后觉得前面在学校学的很多东西,都没有参加这次大赛学到的有用。这句感想从另外一个层面反映了很多问题,技能大赛不只是一个大赛,参赛过程中可以让同学们把原来觉得很分散的知识串起来。我觉得这点很好,让他们知道应该做什么,另外可以知道往哪方面努力。这也启发我们在教学中,无论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还是遥感、数据库等等,中间要有交叉,没有交叉容易使学生产生疑惑。所以要求老师在上课的时候,相关性的东西,比如说自然地理对编程有没有用处,起码提供了空间概念,地理信息系统不就是空间的概念吗;另外做很多项目,必须有基础数据,可能包括降水、气温、日照等等,这些都是自然地理里的内容。每门课程实际都有关联,学生们多提建议,虽然当时可能不能马上改变,但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对师弟师妹们确是有实际意义的。”
从几位老师的介绍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集体,在教师“教学相长”的统一和学生“学而后思”的综合下不断前行,合二为一。
从教育中窥视GIS发展
产学研的发展方式是中国GIS产业的一大特点,从学校教育的调研中,我们往往能发现产业的发展方向。
郭老师一路伴随郑大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产生和发展,这十年中也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他对GIS的发展有很多感触。“2001年我刚到学校的时候,90%以上的人不知道GIS是什么,包括我们学院的老师。我对报考这个专业的学生也做了连续10年的调查,调查显示,全国的报考率不到10%,郑大报考率也不到10%,前几届的学生几乎没有知道这个专业是做什么的。这两年随着GPS、遥感、摄影测量的发展,像车载导航这样的公共应用的普及,还有神五、神六中GIS的应用等,了解GIS是什么的人越来越多了。同时中学教材中也加入了地理信息系统的介绍,很多学生开始知道GIS是做什么的了,所以就普及方面来说,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也存在很多人认为地理信息系统就是地理的问题,我们知道地理信息系统是地理的二级学科,它和自然地理及人文地理还是有很大差别的,这里有很多技术性问题,要求动手能力更强。所以GIS科普还要持续进行下去。”
“现在GIS用人单位也开始越来越多,企事业单位都有。正如王老师说的,85%的信息都和地理信息有关,各行各业也需要GIS来推进信息化步伐。从我们学校的就业率上也可以看出,前两届大概是90%多一点,但是后来越来越好,现在几乎是100%。目前,河南也正在筹备建设地理信息产业园,建成后,学生的就业和实习机会会更大。同时,现在因为就业压力的减轻,同学们选择的余地也更大,会凭借自己未来的发展来选择工作还是读研,这样会更有利于不同人才的成长。”
GIS从不被人了解到渐渐走入大众应用领域,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同样的,对于报考时不了解这个专业的同学,在进入大学学习后,又有着怎样的转变呢?左冠涛同学是报考时被调剂来的学生,他也坦言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刚开始的时候什么都不知道,后来通过学习,对地理信息系统有了一个全面了解,我觉得地理信息系统是一个很广泛的东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你可以凭借任意一方面的知识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无论是编程还是数据处理、操作,等等。在这个从不了解到了解、从不感兴趣到兴趣盎然的过程中,始终离不开老师的教导,他们始终都是我的领路人。但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自我领悟也是很重要的,既然入了这一行,就要全心全意的投入,而不是遇到困难就抱怨,这样才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老师。”
对于未来的发展,王老师畅想建立一个网络式平台,每个学生在入学后都可以在网络上设置一个自己的账户,大学四年所有做过的东西都可以放在这个网络平台上,包括数据采集、编辑,影像处理,开发应用等等,这样大四毕业的时候,老师可以通过这个网络平台来检查你四年的成果,同时还能防止抄袭。最低的要求也要有一个基本的GIS架构,做一些简单的操作。从最后这个平台里的内容,老师可以衡量出你平时的努力程度,而不是毕业设计几个月能做的了的。事实上四年做的东西,包括一些参赛作品,有的确实做的比较成熟的,不能只发挥它一时的作用,以后如果软件行业进一步发展,学校能和公司联系起来,可以考虑商业化,发挥更大的价值。
蹈厉奋进,竭忠尽智,是郑大的校训,也是郑大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师生的真实写照,从交流中我们了解了这个技能大赛示范高校获得成功的“最优路径”,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GIS未来发展的希望。
郑州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成立于2001年,现有专业教师23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10人。有两个硕士点和一个博士点,每年招收本科生50人(2010年前80人),研究生(博士、硕士)20多人,近几年本科生一次考研率50%左右,就业率近100%,在全国GIS大赛中获一等奖6项,二、三等及优秀奖100多项。现在是河南省重点学科、郑州大学特色专业,并有一个河南省地理信息生产力促进中心(河南省唯一一个)。先后承担国家支撑项目子课题2项,国家自然基金10多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