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刘红杰 于 2012-5-15 08:10 编辑
多年来,国内外地质工作者做了大量研究工作,开拓了一系列化探新方法、新技术。其中,原生晕法—原生叠加晕法—构造叠加晕法,包裹体气晕、离子晕及其叠 加晕法,矿物地球化学法及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等是被实践证实有效的方法;而在厚覆盖矿区找隐伏矿或隐伏盲矿则更要重视汞蒸气测量法、地电化学法、地气法、 综合气体地球化学方法、烃类测量、相态分折、元素活动态测量、卤素地球化学法等。
谢学锦、邵跃、欧阳宗圻等中国化探专家几乎与苏联学者同时 发现了热液矿床的原生晕具有明显轴(垂)向分带,即每个矿体都有自己的前缘晕、近矿晕和尾晕,矿体的前缘晕向上延伸达200~300米,可为预测深部盲矿 提供直接信息。
我国研究较多并取得较好效果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是汞气测量方法。主要是研究壤中气汞测量、土壤吸附汞测量找隐伏矿方法,主要应用于普查、详查和矿山及其外围找隐伏矿,效果显著,如广东厚婆坳多金属矿山外围覆盖区发现了一个铅锌银大矿,使该矿生产起死回生,得到可持续发展。
二是地电化学方法。地电化学找矿方法包括多种方法,其中对地电提取方法、土壤电吸咐提取法、土壤离子电导率测量方法研究和应用较多。我国地矿、有色、冶 金系统对此方法的研究都取得了?水平成果。其中,我国桂林工学院罗先熔教授的研究团队在这方面研究成果最多,总结了该方法的理论、成晕机制及模拟实验证 据,在30余个矿区开展了方法可行性研究及在20多个矿区外围及深部找矿预测研究,获得比较好的找矿效果;桂林矿产地质研究院周奇明教授等对电吸附法研究 取得了显著成果。
三是深穿透—地气法。20多年来,我国很多专家对地气进行了研究,并将地气法称为深穿透法、纳米离子法、金属气体法。其中,谢学锦、王学求等几十年来对地气法形成机制作了大量研究,并在不同矿种不同覆盖区作了试验,取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成果。
四 是应用卤素找隐伏矿和盲矿。我国地矿、冶金、有色等系统应用卤素找盲矿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也取得较好找矿效果。1979年,首次系统研究和总结了两江热 液型铜矿床的卤素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标志,根据地表土壤卤素(I、F)预测基岩200米以下深部盲矿,取得很好的找矿效果。1980年以后,又开创性地研 究了土壤热释卤素法。这种方法可有效消除干扰异常,是在应用卤素找隐伏矿方法后的又是一次飞跃。
王-深穿透地球化学新进展.rar
(21.92 KB, 下载次数: 1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