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文标题:赤峰—围场地区金矿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预测
论文作者:王磊
论文导师:董国臣
论文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论文专业: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论文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论文页数:69
格式:KDH,需在中国知网下载CAJViewer阅读器
附件:3
摘要:
赤峰-围场地区构造上位于华北地台与天山-兴蒙地槽系两大构造单元的交接带。区域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变质变形作用明显。前人对赤峰地区的区域地质背景、成矿规律、金矿类型以及成矿区带划分做了很多研究,对围场地区虽然研究程度很高但金矿找矿效果并不好。本文把赤峰-围场一带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以现代成矿理论为指导,在研究区运用地质地球化学方法,对研究区以往地质、化探及矿产勘查资料进行综合信息解译分析,以此为基础上进行金矿找矿预测,探讨赤峰一带和围场一带金矿找矿潜力的差异,为地质勘查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研究表明,该区域太古宇地层,尤其是夹有角闪斜长片麻岩类的地层与金矿成矿关系密切,区内花岗岩质侵入体对于区域金矿成矿具有重要作用,构造表现为导矿和容矿构造。 本论文在收集、整理、研究区已有的地球化学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有关区域地质、矿产成果和资料,利用mapgis软件建立了研究区的地质、化探空间信息数据库。并挑出与金矿成矿有关的Au、Ag、As、Sb、Hg、Bi、Cu、Pb、Zn、W、Sn、Mo等12种元素,在GeoExpl软件环境下进行处理、分析,生成不同元素的地球化学等值线图和等值区图。以此为基础,采用85%、95.5%和98%频数值将异常划分为外带、中带、内带3级浓度分带,根据异常下限来绘制地球化学异常图,总结了元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展布规律。其中,Au元素的异常在南部复杂,北部平缓;Ag元素的异常在整个研究区呈两个北东向的条带;As元素则呈现出自北向南递减的渐变场特征;而Sb元素异常基本与区内构造形迹走向一致。还在单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基础上,编制元素组合异常图,分析元素组合异常特征,为成矿预测提供有力的地球化学证据。 本文归纳了研究区域的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地质特征、成矿作用、成矿规律等方面的特点,认为区域金矿成矿的主要控矿因素是太古宇地层、断裂构造、以及燕山期中-酸性侵入岩。通过区内典型矿床的地质特征研究、Au元素地球化学、地球化学组合异常与金矿化的关系分析,确定了找矿预测标志,建立了地质-地球化学成矿预测模型。 根据成矿预测准则及标志,按预测矿种或矿组及矿床类型分别圈定7个不同级别的预测区。运用类比法和面金属量计算方法,通过与已知典型矿床的资源量线性拟合,分别计算不同级别预测区的潜在资源量,分析了研究区东部赤峰一带和西部围场一带的成矿差异,预测了潜在金矿资源量,证实了区域金矿找矿潜力。
关键词:金矿,地球化学,赤峰-围场,成矿预测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研究内容与目的意义
研究内容及科学问题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资料准备与应用工具
技术路线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进展
国内进展
研究区工作程度
本论文工作情况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地层
太古宇
古生界
中生界
新生界
构造
大宝同-赤峰深断裂带
大断裂带
岩浆岩
阜平-吕梁期侵入岩
华力西期侵入岩
燕山期侵入岩
喜山期侵入岩
区域矿产特征
赤峰一带
围场一带
第3章 地球化学数据处理
数据概况
数据网格化
数据评估
数据变换方法
数据分布校验
系统误差校正
元素地球化学图
第4章 地球化学异常特征
异常下限的确定
元素地球化学异常图
Au 元素
Ag 元素
As 元素
Sb 元素
Pb、Bi、Sn、Hg 元素
Cu、Mo、Zn、W 元素
元素地球化学组合异常图
第5章 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地质找矿模型
地层与金矿的关系
断裂构造的控矿作用
岩浆岩与金矿的成矿关系
典型矿床地质特征
地球化学找矿模型
Au 元素地球化学与矿化关系
地球化学组合异常与矿化关系
区域地质、地球化学成矿预测模型
第6章 成矿预测
地球化学成矿预测准则
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成矿预测区的圈定
预测区资源量估算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