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学前缘》 1999年02期
变质作用矿床概述
董申保
【摘要】:近代矿床学研究已初步摆脱经典和相对立的内生及外生作用矿床的研究范围,走向一个以整体地质环境为背景,以各种地质作用相互联系为基础的动力学研究方向,并从矿床的源区和源岩出发,在不同的地质作用下特别是与挥发组分的参与相结合,追溯其矿床的形成过程。变质作用矿床是一类中间型的矿床,属于近源迁移型。在原有地壳中含矿建造和矿源层的基础上,经历了变质作用和它的后期混合岩作用过程,并通过变质作用传导体制的不同阶段中出现的流体的参与,形成一系列由前变质矿床直至混合岩化期后矿床。文中对影响变质作用矿床的控制因素及其地位作了扼要的叙述,进行了变质作用分类的探讨,并从其传导体制中出现的热流及其形成环境上,与岩浆型花岗岩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关键词】: 含矿建造 矿源层 变质作用流体 变质作用矿床分类 变质矿床 混合岩化矿床
【分类号】:P611.3
【正文快照】:引言20世纪60年代以来,大量的研究资料显示出矿床学已开始冲出经典的、受某一地质作用限制的相对立的假说———内生作用对外生作用、岩浆矿床对沉积矿床[1]的影响,而转向一个以整体地质环境为背景、相互地质作用的变化为主线的地球动力学方向(geodynami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