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勘查工作要求 二、工程控制要求 三、报告种类和名称 四、普查报告、生产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的不同要求 五、矿区范围和矿区范围内矿体的勘查 六、矿区地形测绘 七、化验分析成果和内、外检 八、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和矿石体重 九、勘查工程网度和矿体外推 十、工业指标 十一、矿体的圈连 十二、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十三、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和预测资源量(334)?的确定 十四、矿山开采技术条件 十五、报告章节和附图、附表 十六、关于矿产资源储量报告送审申报材料
小型金属、非金属矿普查报告,其数量近年来不断增加,但普遍存在编制质量不高的问题。主要表现是工程控制程度过低,尤其是深部缺少控制,地质研究程度较差,资料不齐备,编制不规范 。这本小册子是我们近年来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工作中的一些体会。它不是对规范的解释,仅是我们对几个问题的认识。不全面,也不一定准确。写出来供有兴趣的同行参考。在工作中一切还是要以规范为准。 一、勘查工作要求 小型金属、非金属矿普查报告的用途按规范规定是为进一步勘查提供地质依据,在实际工作中又常常用来作为编制矿山开发利用方案的依据。因此,不能因矿小而降低勘查要求,不论矿多么小,规范规定要作的工作都得做,该有的内容都得有。重点是: 1、大致查明区域地质和成矿地质条件; 2、大致查明矿区的地质构造特征; 3、大致查明矿区内矿体的数量、矿体的形态、规模、产状和空间分布情况; 4、大致查明矿石的结构、构造,矿物组成,矿石类型,矿石品位及其变化,矿石的有益、有害组份;通过采样试验或类比大致查明矿石的加工技术性能; 5、大致了解矿山的开采技术条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 6、估算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 7、对矿床开发的经济意义进行概略研究。 二、工程控制要求。 要执行规范的要求“对矿体在地表或浅部沿走向有工程稀疏控制,沿倾向有工程证实”。 对于地形起伏较大,只估算最低侵蚀面以上矿产资源储量的可视非金属矿产,如石灰岩,石材矿等,可只有地表工程,不要求深部有工程验证。 地表沿走向应加密工程控制,并用工程控制矿体尖灭端。 三、报告种类和名称 (一)普查地质报告: 1、勘查区第一次提交的普查报告 2、原来提交过普查报告,但没有经过储量评审机构评审,也没有上过自治区的矿产储量表,在原报告基础上重编的或补作地质工作后编的报告; (二)生产地质报告:已开采矿区, 但没有经过储量评审机构评审,也没有上过自治区的矿产储量表,利用开采工程、资料和原有的勘查工程、资料编写的普查报告; (三)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原报告经过储量评审机构评审,或上过自治区的矿产储量表的开采矿区,矿产资源储量发生重大变化,为核实保有矿产资源储量而编写的报告。 (四)矿产资源储量分割报告:在已经过评审通过报告的矿区内由于矿界变动需要按矿界对矿产资源储量进行分割而编制的报告;若矿区在报告评审通过后已经开采,则报告要称为矿产资源储量分割核实报告。 (五)年度检测报告:年度矿产资源储量检测报告是在已经作过正规地质工作,其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经过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评审的基础上,按年度检测年度动用矿产资源储量,得出保有矿产资源储量而编制的报告。 (六)报告名称的组成:报告名称由新疆+县名+地名+矿种名+勘查程度组成。矿山企业名称一般不出现在报告名称中。一个矿区内有多个矿山时,为了区别,可以在地名后在括号内注明企业名。 要用《普查报告》,不要用《地质普查报告》 四、普查报告、生产地质报告、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分割报告的不同要求 (一)普查报告:资料来源为地质勘查,报告编写要按《固体矿勘查报告编写提纲》要求编写; (二)生产地质报告:总体仍然是要按《固体矿勘查报告编写提纲》要求编写。要突出论述矿山的开采和生产情况。重点是估算保有的矿产资源储量,但也要对采空区和矿山开采技术条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及其他开采技术条件)进行叙述,有可能时要估算采空区内已消耗的矿产资源储量; (三)矿产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总体仍然是要按《固体矿勘查报告编写提纲》要求编写。其重点是核实采空区以下现保有的矿产资源储量。编制方法有两种: 1、在原报告的基础上,若矿体变化不大并且矿山新的地质资料和原报告差别不大,可以在原报告的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图上估算采空区的矿产资源储量。扣除采空区的矿产资源储量后得出保有矿产资源储量; 2、若矿体变化比较大,应在原报告的基础上,用矿山工程和资料(及已有的勘查工程和资料)直接估算采空区以下的保有矿产资源储量; 不论哪种方法都要进行探采对比,说明矿产资源储量的增减数及原因;报告最后要附表说明原报告(原批准)矿产资源储量、采空区(摊销)矿产资源储量、勘查增减矿产资源储量、保有矿产资源储量; (四)矿产资源储量分割报告:要在已经评审通过的报告基础上进行。在原有的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图上按矿界分割。估算方法、块段划分不要变动。矿界未通过的块段可以照搬原结果,仅对矿界通过的块段进行分割。分割后矿界内、外矿产资源储量之和要等于原报告的矿产资源储量。 对于已开采矿区则要编制矿产资源储量分割核实报告.要先分割后核实。 矿产资源储量分割报告的内容要突出矿产资源储量的量。区域地质、矿区地质、矿石质量、开采技术条件等内容可以从简,只要讲明与原报告有何不同即可。 矿产资源储量分割报告一般不单独使用,要和原报告同时使用。 五、矿区范围和矿区范围内矿体的勘查 有以下几件事值得注意: 1、报告的矿区范围要与采矿证、勘查许可证确定的矿区范围一致。不一致的,要明确关系。 2、矿产资源储量估算范围和矿区范围要相协调。矿产资源储量估算范围一定不能超出矿界,超出则有可能造成越界开采;矿区内也不允许有大片的无矿空白区;矿区范围要标示在有关的图件上(地质图、剖面图、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图); 3、报告中要附矿区范围拐点坐标表(最好3度带直角坐标)。矿区的中心点用经纬度表示,注意要落在矿界内; 4、矿区内的所有矿体都要进行勘查,不可有选择的勘查。够工业指标的都要估算矿产资源储量;不够工业指标要求的也要有工程和样品来说明其规模和矿石质量,报告中还要说明不估算矿产资源储量的原因; 5、矿区范围内不能有地质工作空白区。 六、矿区地形测绘 规范对矿区地形测绘没有明确提出要求。但对于准备作为编制开发利用方案依据的普查报告则应该作矿区的正规地形测绘。既是为开发利用方案服务也便于更直观表示矿体的形态、产状。 对于主要的探矿工程和采空区范围均应测其坐标并附坐标表。 地形测绘要和国家的控制点连网,不允许用独立坐标系统。
七、化验分析成果和内、外检 化验分析要由有资质的单位来作。要有内、外检,质量要附合规范要求。报告要附化验分析测试单位资质复印件、分析成果表、内外检结果表,并对化验分析质量进行评述。 很小的矿区,样品数量很少,未作内、外检时,要附有资质单位的原始分析化验单的复印件。 八、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和矿石体重 有条件的矿区以及周围没有类似矿山的矿区,要作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和矿石体重测试(对饰面石材要作“试采”),并附测试结果。周围有类似矿山的,其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和矿石体重可以用类比来确定。 类比要详细比较矿石的类似程度,从矿石类型、矿石结构、构造、矿石矿物、脉石矿物组成、嵌布特征、粒度大小、化学成份、品位等方面来论述其相似程度,作出可不可以类比的结论并评述本矿区的矿石加工技术性能,选择合理的体重值。 九、勘查工程网度和矿体外推 作为小型矿,勘查工程的网度(间距)的确定可不必用地质统计学或SD方法来估算,参照规范执行就可以了。规范只给出了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的网度,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的网度可以在控制的网度基础上放稀一倍。 地表工程按规范要求要在确定的工程网度基础上加密一倍。 对于矿体长度很小的小矿,其工程间距应比确定的工程间距小,以保证沿走向有两个以上见矿工程控制。 矿体的尖灭端要用不见矿工程来控制。 工程外矿体的外推(无限外推)的原则是:工程间距的1/2尖推或1/4平推。这里说的工程间距不是实际形成的工程间距,是报告确定的勘查工程网度(间距)。 工程间(一工程见矿,一工程不见矿)矿体的有限外推:按实际工程间距的1/2尖推或1/4平推。 不要采用按矿体长度进行矿体外推的方法。 十、工业指标 工业指标一般采用规范中的参考工业指标。 开采矿区可以采用矿山实际应用的指标。 采用的工业指标若高于规范的指标,应按有关程序论证和报审; 采用的工业指标若低于规范的指标,应征得矿山企业同意,并由企业出具认可文件。 十一、矿体的圈连 1、要用工业指标来圈矿,够工业指标的才能算矿; 2、研究成矿地质条件,按地质规律圈矿,如层状矿体要进行矿层对比,不可穿层圈矿;构造控矿的要按构造特点圈矿; 3、工程外推测的矿体厚度要小于工程控制的厚度;工程内被夹石分开的矿体在工程外不能合并; 4、矿体顶、底板要用样品控制。对矿体和围岩界限清晰、肉眼可以判断矿与非矿的矿石,在有样品验证的情况下,顶、底板可以不作系统采样,并要在文字中论述清楚; 5、对可以分品级估算矿产资源储量的矿石,要先圈矿体,再在矿体内圈品级界限; 6、对多种元素共、伴生的矿体,要根据选矿结果来确定矿体的圈定方法:若选矿时可以同时回收、采矿时不要求单独开采的矿石,则不必分圈分算; 7、正确运用“穿鞋戴帽”的原则。对矿体内和顶、底达到边界品位、低于工业品位的样品,在不影响块段平均品位的情况下应尽量圈入矿体,以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对可以连片的工业品位以下样品才可以圈为低品位矿石(2S22)。 十二、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 因为是小型矿,工程比较少,无法采用地质统计学或SD方法估算矿产资源储量;用算术平均法则过于简单,一般不要采用;一般是采用断面法或地质块段法。 断面法要求有比较多的地质剖面图,一般是用在形态复杂的矿体,特别是形态复杂,厚度变化大的、有较多工程控制的囊状、块状矿体。 我们建议:在一般情况下,形态较规则的板状、脉状、层状、长透镜状矿体还是采用地质块段法为好。它简单、直观,便于随着资料集累不断修改、补充,便利于矿山使用 。矿体产状平缓的采用水平投影,产状陡的采用垂直纵投影。 十三、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和预测资源量(334)?的确定 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从工程控制来讲应该是在地表或浅部沿走向有工程稀疏控制,沿倾向有工程验证。 对于小型的金属、非金属矿产,为了编制开发利用方案,在达到以下工程控制要求时:地表沿走向应加密工程控制,并用工程控制住矿体的尖灭端,深部要有工程验证,可以从见矿工程向外、向下平推相应工程网度(间距)的1/4估算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再向下、向外不宜连续外推预测资源量(334)?。 对于地形起伏较大,只估算最低侵蚀面以上矿产资源储量的可视非金属矿产,如石灰岩,石材矿等,在有地表工程控制的情况下,可以估算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 十四、矿山开采技术条件 规范规定普查要达到了解区域和矿区范围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条件。对开采技求条件简单的矿床,可以与同类型矿山进行类比。对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的矿床,应进行适当的水文地质工作,了解地下水埋藏深度、水质、水量以及近矿围岩强度。 在实际工作中,对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可以不作抽水试验和岩石力学性质测试,但要通过调查了解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和方向,了解地下水的排泄方向,了解矿区的含水层和隔水层,对未来矿坑的涌水量有一个定性的评价;要了解近矿围岩的完整性、断裂、节理发育程度等工程地质条件,对工程地质条件作出定性的评价。 十五、报告章节和附图、附表 1、报告的基本图件应有:交通位置图、区域地质图、矿区地形地质图(含矿区范围)、采样平面图、矿体剖面图(小矿体要有一个,稍大矿体<走向上有3个以上工程控制的>的应有2个以上)、见矿工程编录图、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图等; 2、报告的基本附表应有:矿区范围坐标表、探矿工程坐标表、样品测试(基本分析、组合分析、小体重)结果表、工程、工作质量评定表、工作量表、厚度计算表、单工程、块段、矿体平均品位、平均厚度计算表、矿产资源储量估算表等; 3、报告章节要按规范要求。报告文字要规范(常见的不规范用语有:计算<估算>、储量<资源储量>、比重〈体重〉、批准〈评审通过〉等)、宽度(厚度)。 十六、关于矿产资源储量报告送审申报材料。 关于矿产资源储量报告送审申报材料,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认定办法》中有明确的规定,主要的有: (1)矿产资源储量评审申报表; (2)有效勘查(或采矿)许可证复印件; (3)承担勘查工作的勘查单位资格证书复印件; (4)勘查单位和探矿权人(或采矿权人)双方对送审资料真实性的承诺; (5)正式的矿产资源储量报告。小型矿一般4份,中型矿5-6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