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11月4日)
5 P% F7 N! |! H/ S5 M. E6 z, f+ X 据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累计投入地勘费近7000亿元,在为资源、环境、工程工作提供直接支撑的同时,形成各类成果地质资料百万余种(截至2010年底,含部、省馆藏机构保管38.1万余种)、原始地质资料数亿件、重要钻孔岩心数亿米,以及数千TB的数字化资源,为推进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产业化建设奠定了资源基础。0 Z" J* R7 D4 a- D5 `
一是建立了较完善的地质资料信息管理服务法规制度。目前,我国已经制定颁布了一系列地质资料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如:《矿产资源法》、《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全国地质勘查规划》、《关于加强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的若干规定》等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为“两化”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 p, b' H, D+ n! c 二是建立了较齐全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机构。全国形成了国家和省两级汇交管理体制,设立了部、省两级地质资料馆藏机构,开展社会化服务工作。
( o6 W1 i6 f- U4 h" G; {; J: n 三是具备了较成熟的地质资料信息服务技术能力。地质资料图文数字化、目录查询及电子阅览服务系统、数字填图、基于SIG的网络共享服务等一批成熟的技术方法,为地质资料信息集聚、挖掘与共享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撑。% f$ X7 B' [! y: h3 F# W! N
四是地质资料信息社会化服务水平逐步提高。
5 W. t' O8 Y$ k' t 课题组认为,“两化”工作下一步重点是,以建设国家地质资料数据中心为重点,建立健全地质资料信息集群服务体系,包括组织体系、网络服务体系、汇聚体系、数据库体系、产品体系、制度体系、标准体系、技术体系、应用服务系统体系九大体系,关键是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组织体系和网络服务体系,基础是汇聚体系、数据库体系、产品体系,保障是制度体系、标准体系、技术体系、应用服务系统体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