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目 录
1 主要内容及适用范围... 5
2 参考标准或引用标准... 5
3 术语定义... 5
3.1.1 图类... 5
3.1.2 图层... 5
3.1.3 图元... 5
3.1.4 数据项... 5
3.1.5 数据类型... 5
3.1.6 属性表... 5
4 数据确定... 5
4.1 基本数据源... 5
5 图形信息分类与编码的原则和方法... 6
5.1 图形信息分类与编码原则... 6
5.2 图层命名规则... 6
5.3 图元编号规则... 7
5.4 图元分类码编码规则... 7
6 图形信息分类与图层划分... 7
6.1 图形数据分类... 7
6.2 图层划分... 7
6.2.1 图层划分原则... 7
6.2.2 基本地理地质图形信息分层与描述... 8
6.2.3 水文地质图形信息分层与描述... 9
6.2.4 工程地质图形信息分层与描述... 10
6.2.5 环境地质图形信息分层与描述... 11
6.2.6 图幅基本信息图层... 12
7 图层属性分类及图元属性表格式... 12
7.1 基本地理类属性表结构... 12
7.1.1 水系专题的图层属性表结构... 12
7.1.2 交通专题的图层属性表结构... 12
7.1.3 境界专题的图层属性表结构... 12
7.1.4 居民地专题的图层属性表结构... 13
7.1.5 地形地貌专题的图层属性表结构... 13
7.1.6 其他专题的图层属性表结构... 13
7.2 基本地质类图层属性表结构... 13
7.2.1 地层界线属性表结构... 13
7.2.2 地层类型分布属性表结构... 14
7.2.3 地质构造断层图层属性表结构... 14
7.2.4 主要矿产资源分布属性表结构... 14
7.3 水文地质类属性表结构... 15
7.3.1 含水层系统专题的图层属性表结构... 15
7.3.2 含水层富水性专题的图层属性表结构... 15
7.3.3 地下水流系统专题的图层属性表结构... 15
7.3.4 地下水动力特征专题的图层属性表结构... 16
7.3.5 地下水水化学特征专题的图层属性表结构... 16
7.3.6 地下水资源评价专题的图层属性表结构... 17
7.3.7 水文地质特征线专题的图层属性表结构... 17
7.3.8 水文地质特征点专题的图层属性表结构... 17
7.4 工程地质类属性表结构... 18
7.4.1 工程地质稳定性专题的图层属性表结构... 18
7.4.2 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结构专题的图层属性表结构... 19
7.4.3 外动力地质现象专题的图层属性表结构... 20
7.4.4 工程地质特征线专题的图层属性表结构... 20
7.4.5 工程地质特征点专题的图层属性表结构... 21
7.4.6 天然建筑材料专题的图层属性表结构... 21
7.5 环境地质类属性表结构... 22
7.5.1 地下水环境污染专题的图层属性表结构... 22
7.5.2 水土地球化学环境与地方病专题的图层属性表... 22
7.5.3 山地突变地质灾害专题的图层属性表结构... 23
7.5.4 缓变地质灾害专题的图层属性表结构... 24
7.5.5 矿山与地下工程灾害专题的图层属性表结构... 25
7.5.6 其他地质灾害专题的图层属性表结构... 25
7.5.7 海水入侵与海岸带变迁专题的图层属性表结构... 26
7.5.8 土壤盐沼化专题的图层属性表结构... 27
7.5.9 土地砂化与水土流失专题的图层属性表结构... 28
8 附录A—图元分类与编码... 29
8.1 基本地理信息图层、图元分类编码... 29
8.2 基本地质信息图层、图元分类编码... 31
8.3 水文地质图形信息图层、图元分类编码... 31
8.4 工程地质图形信息图层、图元分类编码... 34
8.5 环境地质图形信息图层、图元分类编码... 36
前言
在我国,特别是一些重点城市和经济开发区,为了适应经济建设的和农业开发需要,相继完成了1:5万及以上比例尺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的综合勘查,以及许多中—大比例尺的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勘查、地质灾害调查、城市工程地质勘查等,取得一大批勘查成果。这些成果对指导我国区域开发、经济建设、综合规划等具有积极意义。作为国土资源部数字化国土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5万重点城市及经济开发区水工环综合空间数据库的建设,能够充分利用这些水工环方面的成果,按照空间数据库的数据格式要求和图层划分原则,对以往勘查成果资料进行数字化,形成1:5万重点城市及经济开发区水工环地质空间数据库,对于将来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字制图,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国际上,许多国家已经制定了自己的空间数据库标准,有的已经比较完善。在国内空间数据库建设的工作也早已起步,尤其是基础地理信息空间数据库的建设极其标准已经成为行业标准。近几年我部逐步开展了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工作,初步形成了信息化工作的一系列标准,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在水文地质信息化工作方面主要有:“水文地质钻孔数据文件格式”行业标准、“地下水资源数据文件格式”行业标准、“区域地下水资源调查及环境地质调查空间数据格式与图示图例”工作标准等。这些标准为此次项目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指导。但是,目前对于水工环综合空间数据库的标准,尚无可以完全引用的标准。尤其是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工程建设中,有关空间数据库建设的一系列控制标准尚无定论,大大增加了此项工作的难度。
1:5万重点城市及经济开发区水工环综合空间数据库图层及属性文件格式本标准的编制,主要参照“数字化地质图图层及属性文件格式[DZ/T0197-1997]”国家行业标准,同时参考“区域地下水资源调查及环境地质调查空间数据格式与图式图例标准”。图元分类编码主要引用地质矿产名词术语代码标准[GB/T 9649]和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代码[GB/T13923-92]。工作指南参照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的“空间数据库工作指南”编制;在专业方面,主要参照的规范或标准有:综合水文地质图编图方法与图例、GB958区域地质图图例(1:50000)、GBJ27-88供水水文地质勘察规范、T/14848-93地下水质量标准、地质灾害调查技术规范(1:25000—1:50000)、ZB/TD10004-89城市地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技术要求(1:50000)、1:50000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查规范(GB/T14158-93)等。另外,在标准编写过程中,分别请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方面的专家进行咨询,力图在标准中覆盖水工环方面的所有专业内容。
本标准中的分类编码基本遵循引用原则,在标准中规定的编码,主要引用于地质矿产名词术语代码标准[GB/T 9649]和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代码[GB/T13923-92]。对于已有标准中未包含的内容,根据相应的原则进行补充。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负责组织起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