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 J- ~' c5 p5 T, s+ e- v
! c3 `# Z" @* E+ x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始作俑者纳税人 6 H: F$ ~) _, x) R, b
郑述平
9 n" {1 H, ?/ ]5 Z2 r! R* j8 S& [ 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高级工程师
! u# Y: v1 |; Q; U1 V
, n; X/ ]& z5 O 2010.18
' U, G) Z$ ]7 c6 y. t- c. ]+ Z 地质事业是找矿事业,地质工作者以找矿为荣,为地质找矿事业,他们是父子兵、夫妻店。五十多年风雨兼程。吃苦不说、受累不算、荣誉不谈、待遇不讲、辉煌就更不提了……。地质找矿队伍的职业荣誉、职业道德、职业素质、个人修养……,是个整体非常优秀的群体,这点是勿容置疑。 + q& C1 Z" L# L/ P! J, W
; i* f$ t8 T. w2 r% o3 Y2 y找好矿、找大矿几代人的梦想,几代人为之付出……。
; Q4 ^% _3 \8 n# o) O- a0 E说具体点: ( v, K, B! J% S8 ^! z
地质事业中地质找矿是头等大事。 ' d! F' M8 {" B p7 Y8 f+ S
地质找矿改革为找矿,不改革也没少找矿。
! z) f1 N1 q! n. D地质找矿发展了能更地找矿、找大矿、找好矿、找深部矿……。
4 M+ s/ q4 h& X+ {( M- h# _3 j/ W1 Y2 k不发展也能找到矿。
* a5 C, @* g: ?9 s4 f( r- Z1 ]五十年实践、三十年改革很清楚证明这一点。
9 i; h5 V+ R$ @2 t! V' i但为什么还提出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
: s1 s, U5 k9 t% I而不是地质事业改革、发展大讨论? 9 d8 @4 U% x ]6 v
也不是地质探矿改革、发展大讨论?……。
+ W7 Y' C; e" K7 m& ^! j. `: n主要是因为纳税人对地质找矿在——发难。 0 e2 v1 [, x7 a7 T/ k3 x
地质事业在国家垄断下:
0 t# D8 R- m. c9 r- z% j' ^1 C" p5 q9 r# x1 R/ w6 a
由于没有理顺投资人、受益人之间关系,造成纳税人买单的国家事业费,不能安全回收。至使国有有形、无形资产大量流失。 % |2 S' S+ [$ i C0 _
纳税人对投入在地质找矿中的利益受到损害产生——质疑!
( X1 k( c' a+ G0 w: t地质事业在国家垄断下:
$ e- c2 ~, b* p# u% T
: {7 Y' j5 z+ f, R) K# Y, S由于受找大矿、找好矿的主导思想支配,至使对资源评价浪费,造成国有无形资产大量流失,国有无形资源大量流失。 6 I' E8 ]' R1 o5 H z
纳税人对此心存——疑虑!!
3 n4 N& C/ { u
& S K) _+ Z: ~* \7 b4 F地质事业在国家垄断下。
; L9 f- N1 d+ l" D5 @0 C" {* i; G$ m7 u+ j T! I5 z( g# Q
战略、战术统筹兼顾,找矿、探矿战线过长,造成队伍庞大,从业人员众多,经济利益不明,经济效益低下。
4 `' |. d0 ^/ E4 f国家虽有明察,但纳税人对此——严重不满!!!
0 {4 r' v6 R) m* c% |3 n' E' J* s" o3 K, j! \4 y
地质事业在国家垄断下。 8 J6 c- h& F/ Y; o
' E: Y/ w6 D) z# a6 B由于没有处置好找矿与探矿的关系,过度投资,把大量民间资本拒之门外,给纳税人造成沉重负担。 _% x/ A I; \' i8 X8 N" E' B6 d
纳税人在——呐喊!!!! / }. {( i- o( M; g9 Y
, O, J. F" C" ^# v) v# N) Z& x* U地质事业在国家垄断下。 % j5 V; ^: y5 A) ^
8 E m j( Y" k. y" @- }2 A% e, \5 k地质找矿改革方向不明确,改革路径不清晰,至使改革力度不足,措施、方案娄娄不能落实、不能到位。 8 Z( O, M4 L7 i
纳税人——已不能容忍!!!!! 5 z1 A+ R% X+ G/ {' }
* ^# D* N, A% V B" r
在充分估计目前世界经济一体化形势,综合国力及社会资源配制的基础上。认为这次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应该是纳税人在始作俑。
5 v! e% O( x0 t8 B是纳税人在向计划经济体系中最后堡垒,地勘经济体制发难。
9 V/ n- @# o" j6 Y5 Y$ e其实找矿和探矿改革己悄然展开,民间资本已为入主找矿和探矿作好入市准备,在局部领域已敲开了市场大门。只是国家猝不及防。应及时采取民进国退方针,在确保国民经济发展基础上,建立市场操作平台、交易规则及配套法律、法规去积极引导市场。 3 R4 b5 O3 Y: b3 B, O
但纳税人己看到市场前景的曙光,迫不急待地向国家——发难。
6 v0 N1 ?, e( t( ?% G% p大势所趋,亡羊补牢。 ' C% t) w1 b# J$ m
地质找矿、改革、发展大讨论的提出,实质性突破应在地质找矿。 % N* Z2 o" D% c6 E3 C( A4 n) m
地质找矿是纲,国家应及时调整政策、策略,必须牢牢抓住地质找矿这个纲,绝对垄断找矿业权设置、研发和创设。 8 d9 H' O" V- A; A' {
民间资本在地质探矿、采矿、冶矿中己成气候,向地质找矿渗透指日可待。弄好了国外游资、港、奥、台资也会接踵而来。地质找矿可不比地质探矿和采矿,探、采范围在测绘上、资源量上局面还好控制。 $ L, U3 s1 S5 Y1 e- h% N* b+ k
地质找矿放开,那可是有跑马圈地之嫌疑,国家地理信息库、测绘信息库、矿产资源总量信息库平台将向社会洞开,向世界敞开,这将给国家安全带来隐患。
' g2 Z% j! `6 e$ Z4 b1 Z A! ]因此,国家应在地质资料社会化服务上慎重,积累了五十年的基础地质、公益地质、商业地质、矿产地质、水文地质成果是国家商业机密,积累了五十年的测绘、地理信息等是国家机密、秘密。 $ C& |3 p. m! `* O+ \
为应对即将到来的民间资本、国外游资、港、奥、台资向地质找矿渗透,特别不怀好意的国外游资、港、奥、台资渗透,国土部应尽快成立国家及各省、市、县地质资料档案机构,接管各地勘单位全部地质资料,特别是配合1/20万、1/5万地质调查所完成的区域地球化学、区域地球物理、水系沉积物、自然重砂测量、水文地质调查……等等,这些都是找矿业权研发、创设的重要依据和必须技术支持。
" N8 D6 B( ^) t, b( t/ Q现今资源配制上,国家完全可以利用基础地质资料独家占有的优势上,去垄断地质找矿业权的设置、研发和创设,从而达到在源头上控制地探矿权和采矿权总量。这样国家既可保全测绘等国家机密、秘密,也可保全矿产资源等国家商业机密、密秘。在可控范围内有选择、有目的地向社会投放地质资料的同时投放国家地理及测绘信息资料。从而不必去考虑地质资料社会化,带来的安全隐患,也可厄制目前地质资料地理及测绘信息资料等国有无形资产流失。为地质资料、地理及测绘信息资料有偿使用提供安全、可靠的可操作性的信息平台。 ^ C( p. R8 c, A
因此,在战略上国家只须掌握基础地质业权、找矿业权的设置研发和创设。将设置研发和创设的业权等地质商品投放到——地质产品及地质衍生品市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