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1.清理样位,备齐采样工具;2.刻取样品,用刻槽样板随时检查样槽规格;3.样袋编号、收取样品、填写采样标签并随样品装袋;4.样品称重,若超过理论重量允许误差,则查找原因或返工重采;5.包装、保管、备送 |  | 
|  | 按采样原始编录规范要求填写采样登记表,要求数据准确,字迹清晰 | 1.根据采样标签存根填写采样登记表;2.作采样部位的大比例尺素描图;3.补充矿化特征描述 |  | 
|  |  | 1.对照采样登记表,检查核对样品及包装;2.填写送样单,并根据地质矿化类型、特征、元素地球化学组合或光谱分析结果确定分析项目;3.根据矿化类型及矿化分布特点以类比方法或试验方法确定样品加工缩分系数;4.提出分析报告提交日期,填写送样单 |  | 
|  |  | 1.对照送样单逐一查对样品数量、编号(包括采样标签的查对)及包装安全;2.在送样单上双方签名认可无误;3.送样单由送样和收样单位各持一份 |  | 
|  |  | 1.样品加工要遵照切乔特公式(Q=Kd2)并编制加工流程图和建立作业生产线;2.样品加工流程中要建立作业流水卡片记录;3.加工损失率<5%;4.在加工缩分废弃副样中应提取3%~5%进行内部检查 | 检查样要另编注记,避免与正样混淆;加工损失率和副样检查分析误差计算要定期呈报送样单位接受监控 | 
|  |  | 1.收到分析报告后及时提取内外检样品,内检比例不小于10%,外检比例不小于5%;2.内、外检样品由送样单位从副样库中提取,并编密码送出;3.送样单位收到内、外检分析结果后及时进行误差计算;4.向测试单位及时反馈内、外检误差情况,并提出处理意见 | 内、外检样品按批次提取并注意不同品级的分布,边界品位以上的样品应占主要比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