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题要:运用剥离珍珠质层的聚敛偏光测试方法,能有效的区分珍珠与仿珍珠。
1、珍珠类别
珍珠按成因分为海水珍珠、淡水珍珠,海水养殖珍珠、淡水养殖珍珠四种。
"珠宝玉石鉴定"标准GB/16553―1996确定了六个基本名称,分别为珍珠、海水珍珠、淡水珍珠,养殖珍珠、海水养殖珍珠、淡水养殖珍珠。
常规检测方法不能确定水性质情况下,类别则为珍珠、养殖珍珠。
2、珍珠成分
珍珠化学成分据文献述无机成分占91%以上,有机成分及水占3.5-7%,微量元素以Mg、Na、Mn为主导并含Sr、Al、Fe、Si、Cu、K、Pb等,珍珠中有机质内含有十八种氨基酸。
珍珠矿物成分经取样,珠粒直径10mm合浦海水养殖珍珠及平圹淡水养殖珍珠鉴定,文石含量93.5%,方解石极微量,并常出现在有暇疵的珍珠中。有机物为壳角蛋白(角质蛋白或固蛋白)或称为"珍珠质"。
3、文石及珍珠质层
文石(霰石) Aragonite
晶系: 斜方晶系(假六方);化学分子式:CaCO3, CaO 56%,CO2 44%;颜色:无色;光泽:珍珠光泽,珠面晶莹润泽,彩虹清晰;干涉色:0.155,高级珍珠灰白;结晶轴与光学轴关系:a//Nm、b//Ng、c//Np,光轴面(001),Bxa垂直底面;光性符号:二轴晶负光性;光轴角2V=15°-19°;折光率:Nm'=1.681;解理:在高倍镜下可见{010};晶形:在高倍镜下呈短纤维状,晶粒大小一般为0.001×0.01mm,在电子显微镜下呈柱状平行堆积,成千上万的文石晶体,它们是沿着固有的结晶方向生长,结晶轴、光学轴方向一致;染色试验:在CoNO3溶液中煮沸文石呈红色,方解石不染;X衍射分析:d I值为d 3.390 I 9, d 3.271 I 7,d 2.699 I 8, d 2.325 I 5 , d 1.970 I 10, d 1.870 I 8 ,d 1.735 I 9 , d 1.554 I 2, d 1.360 I 4, d 1.222 I 3。
珍珠质层
珍珠质层是珍珠蚌如三角帆蚌、褶纹冠蚌(淡水),白蝶蚌、黑蝶蚌(海水)受自然或人工的因素将杂质或有核插种进入蚌的外套膜内时,蚌的软组织为了保护自身分泌出珍珠质液,层层包裹外来物逐渐形成赘生物日久成珠。
珍珠质是一种有机壳角蛋白(角质蛋白或固蛋白)系凝胶状物 ,在高倍偏光显微镜下呈现胶体状,具不均匀的非均质性,呈现一级灰干涉色。珍珠质层在珠体内形成层层环状分布,有时厚薄不一,并间断性的形成珍珠质层的浓集,在文石层中亦有分布。
4、剥离珍珠质层的聚敛偏光特征
剥离珍珠质层内结构特征
 | | 图2 聚敛偏光特征 |
剥离珍珠质层是指在珍珠表面或珍珠钻孔部位,用细尖钢针剥离一小片珍珠质层,在高倍偏光显微镜下或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在有机壳角蛋白层内密集均匀穿插有文石晶体,并形成次一层新的结晶生长点(图1),在剥离一小片珍珠质层中单偏光下可见云雾显微粒状集合特征。
剥离珍珠质层的聚敛偏光特征
用油浸法测试,将厚度为0.03mm剥离珍珠质层片放置于载玻片上,上面复上盖玻片,层中滴入相应浸油,在聚敛偏光下测试剥离珍珠质层的干涉图象,均显示二轴晶负光性,光轴角15°-19°,图象清晰(图2),选取任一点测试图象完全一致,进一步证实珍珠质层中包含有机壳角蛋白、文石两部分。
在聚敛偏光下测试剥离珍珠质层的干涉图象,经上千次的检测证实,是区别仿造珍珠的重要依据和方法。
5、仿珍珠
塑料珠:为塑料制品,在珠粒表面涂上一层有机珍珠液膜,剥离膜片在聚敛偏光下测试剥离膜的干涉图象,显示模糊不清晰的二轴晶图象。
玻璃珠:玻璃制品,在珠粒表面涂上一层有机珍珠液膜,,剥离膜片在聚敛偏光下测试剥离膜的干涉图象,显示模糊不清晰的二轴晶图象。
西班牙的Majorica的SA公司生产的一种Majorica珠,也属此类。
贝壳珠:将贝壳研磨成粉再制成珠粒,文石杂乱排列无方向性,在珠粒表面涂上一层有机珍珠液膜或珍珠汁液,珍珠精液,珠光液等,剥离膜片在聚敛偏光下测试剥离膜的干涉图象,显示模糊不清晰的二轴晶图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