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引子
贺董事长是一位收藏爱好者,他对收藏的东西总想通过科学的方法,弄个明白,尤其对古瓷、夜明球等更是钟爱无比,于是我们就成了老朋友了。2003年4月9日,贺董事长从舟山群岛乘上快船来到了上海,直奔地矿珠宝玉石检测中心,这次,他带来了一件名叫“九龙夜明石”的球体样品委托进行检验。
二、有关报道
1、报道之一
在台湾“乡野D·E·SO·SOCIETY 传奇 社会”小刊上曾专刊报道,标题广告词述:“传奇说法真不少··亲身感受才知道··台湾神秘古物收藏家献宝·· 慈禧太后夜明珠千万亮相··小说中经看见的宝物夜明珠是真的吗· 除了能在黑夜中放出光茫之外,又有什么神奇的功用· 百闻不如一见··就让大家看看真正”。
文中描述:相传,夜明珠具有灵性,会自己“找主人”,古代才德兼备的帝王将相、王公贵族,非得等到福分至,才够资格拥有一颗夜明珠,如果福薄德浅,任慿你再有钱,勉强得到,也会招来杀身的横祸。
文中又述:夜明珠珍贵之处,在于它可让主人家趋吉避凶,甚至有派学者认为,夜明珠磁场如此之强,如果要治一般人的身体病痛,相信应不是难事。
文中又述:这么珍贵的宝物,能得者绝非泛泛之辈,本刊在三百二十期曾经报导,当时成吉思汗拥有的“九龙夜明石”,随着他的逝去,直到清朝慈禧太后时,九龙夜明石才再度出现,而且正是镶在太后每天顶戴的凤冠上头! 民国以来九龙夜明石四处流散,没有人再有福分能全数拥有。谣传军阀盗了慈禧的坟墓,两颗夜明石流入权贵,四颗仍在大陆高层,两颗现在台湾国民党高层手里,最后一颗,自从三年前本刊报导完之后,已不知流落何方。
文中描述:姑且先不论它的历史意义,当时专家鉴定,该颗夜明石价格已经四千万到七千万之谱,还要视它的磁场、保存状况与种类而定,虽说后来仅以五千万台币成交,但这也让国内喧腾了好一阵子。
另图释说明中述:林先生拥有传说中的“九龙夜明石”其中两颗(图片1),又称为“万紫宝珠”,直径7cm,在民初四散,传说国民党高层人士也有。并附有照,一张是实体,另一张是发光时情况(图片2)(注:应该是紫外照射下的发光时情况)。
2、报道之二
台湾的另一标题广告词述:它曾伴随君王长眠·· 也曾贵为皇族嫁妆··当真是无价之宝··千年夜光明石重现世间稀世古宝叫价四千万一手··先睹为快··万年蕴藏、百年历錬的九龙夜光石再度出现,它不仅能收日月菁华,散发七彩炫光,还能趋吉避凶、升官封爵哩!
文中描述:在公元1206年,中国出现了一位雄材大略的君主,他不识一字,也没有接受过任何教育,但是他以向个人的雄心和壮志,居然创造出一个疆域东抵日本海、南连越南、北到西伯利亚、西北跨越欧洲的大帝国,统治了中国、蒙古、高丽、吐蕃、安南等地,他的名字叫:铁木真,也就是日后的成吉思汗。
文中描述:据说在他死后,他的后代子孙将他埋在沙漠里,没有任何的墓碑、记号,只有一根枯枝,表示这个伟大的人物长眠于此,不用任何文字,不用任何图腾,在历史上,自然会记上他东征西讨、风云叱咤的一生。
文中又述:在他的墓内里,除了一长年陪伴他的军刀外,还有一顶帽子,上面有着九颗珠子。这九颗珠子,是成吉思汗生前的最爱,他不止一次的告诉周边的人,这九颗珠子让他在这戎马倥偬、催坚陷阵时,不但让他心神安宁,甚至逃过数劫、遇危转安,因此无论如何,这九粒珠子,就是所谓的“九龙夜明石”,尽管成吉思汗在漫漫戈壁里,但是他的墓地还是被一位长年行经沙漠的商人给找了出来,这“九龙夜明石”也同时随之出土,但是没多久,就下落不明了。
三、“九龙夜明石”鉴定
1、鉴定特征
1)、球体直径:7.3cm (图片3)
2)、颜色:花斑块状,由乳白色、浅乳黄色、棕褐色三部分间夹组成。
3)、结构构造:半自形粗晶粒状嵌镶结构,乳白色方解石可见菱面体解理纹和双片双晶纹,浅乳黄色白钨矿多成浑圆粒状单晶或晶粒集合,棕红色锡石成浑圆粒状单晶,褐黑色黑钨矿粗晶粒状,晶粒中显示裂理。
4)、荧旋光性:在长波、短波紫外线照射下,方解石显示弱―中粉红、红色,白钨矿显示强亮黄绿色,黑钨矿无荧光,锡石无荧光。
5)、磷旋光性:无
6)、球体密度:5.3g/cm3 (计)
鉴定结果:由白钨矿、黑钨矿、锡石、方解石等组合的自然矿物集合体。
2、台湾相关测定
台湾 “经济部标准检验局”于1991年11月25日对“九龙夜明石”仅作了部分元素测定,末作出检验名称确定,其结果如下:
Al 0.17%,Fe 16.5%,Ca 13.0%,Mn 4.6% (Fe以螯合滴定试验,其余各项以ICP-AES试验) 。
四、矿物特征
1、矿物测定参数
l)、白钨矿
化学分子式:Ca[WO4];晶系:四方;颜色:乳黄色;镜下颜色:无色;折光率:Ne=1.934、No=1.918;旋光性:一轴晶(十);特性:晶形板状,双晶(100)(110),解理{111}清晰 ;摩氏硬度: 5;密度:6g/cm3 。
2)、黑钨矿(钨锰铁矿)
化学分子式:(MnFe)WO4;晶系:斜方;颜色:褐黑;镜下颜色:棕红;折光率:Ng=2.30、Nm=2.22、 Np=2.17;旋光性:二轴晶(十);特性:晶形板状,解理{010}完全 ;摩氏硬度: 5;密度:7.2g/cm3 。
3)、锡石
化学分子式:SnO2;晶系:四方;颜色:棕红;镜下颜色:棕黄色;折光率:Ne=2.097、No=2.001;旋光性:一轴晶(十);多色性:No―浅褐 、Ne―浅黄褐;特性:晶形粒状,解理{010}清晰; 摩氏硬度:6.5;密度:6.9g/cm3 。
4)、方解石
化学分子式:CaCO3;晶系:三方;颜色:乳白色、浅乳黄色;镜下颜色:无色;折光率:Ne=1.485、No=1.659;旋光性:一轴晶(―);特性:晶形菱面体,闪突起假吸收性,双晶(0001)(0112),解理{1010}夹角75°;摩氏硬度:4;密度:2.71g / cm3 。
2、矿床类型
白钨矿―黑钨矿―锡石―方解石组合的矿床形成机理有下列三种:
1)、接触交代型矿床,产于花岗岩与大理岩的外接触带,可形成大型硅卡岩型白钨矿床。
2)、高―中温热液裂隙充填矿床,可形成硫化物型白钨矿―黑钨矿床。
3)、热液石英脉型矿床,白钨矿多附生于黑钨矿床中。
五、鉴定结论
“九龙夜明石”的科学结论应该是“白钨矿―黑钨矿―锡石―方解石荧光球”,不是夜明(珠)球。“九龙夜明石”是由白钨矿、黑钨矿、锡石、方解石等组合的自然矿物集合体,在矿物原料上称为钨、锡矿石。
“九龙夜明石”在紫外光线的激发下,显示色彩斑斓的荧光,具强烈的荧光效应,激发光源停止后就不再发光了,无磷光效应,因此不具“夜明”现象。这是由于方解石、白钨矿是强荧光矿物,加上有规律的嵌布,使发光更加美丽。在紫外光线下荧光矿物各具特征,白钨矿荧旋光性很强,十分普遍。方解石荧旋光性不普遍,绝大多数无荧旋光性,不发光,此处的方解石发弱―中粉红、红色荧光,是十分少见的。由这种矿物组合形成的“九龙夜明石”也就显得“神奇”了。
依据上述“报道”所述,这次委托检测的“九龙夜明石”球体是其中之一,与“报道”中的描述和照片是相吻合的,也就是委托检测的夜明石球就是所谓的“九龙夜明石”。
有关它的来龙去脉和它的神秘性,可各持已见、任由判别,是否是慈禧时代相传的夜明珠,同属一物有待文物考证,是否是成吉思汗曾拥有的九颗夜明石球,本文不作探讨,那是文物考古的范畴。“九龙夜明石”球是否“有灵性”,会自己“找主人”,“九龙夜明石”具有“心神安宁,甚至逃过数劫、遇危转安”之说的特异功能,诸如此类,一句话,信则灵,不信则不灵,是否具科学依据尚需研究,反过来物质世界千奇百怪,深奥莫测,至今我们还有很多的现象、事物有待认识,有的还不曾认识呢!
“九龙夜明石”无疑是一种人工磨制的球体,不是天外来物,不是自然形成的球体,它是一种自然矿物的集合体。不知那年那月那日那时那地,制作球体的工匠们,利用了这种特定矿石中矿物的物理性质,荧光发光的特征,做成了供人们观赏的东西,加上了美妙的“九龙夜明石”称号,这也是一个再创造过程。此过程的实现,以及此后所依附于其上的各种人文传说,也进一步体现出它的“神奇”来了。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