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后勤部长 于 2011-2-21 11:43 编辑 
 中文名: 北海盆地石油地质特征与勘探实践
 作者: 叶德燎
 易大同
 图书分类: 科技
 资源格式: PDF
 版本: 文字版
 出版社: 石油工业出版社
 书号: 7502145613
 发行时间: 2004年02月
 地区: 大陆
 语言: 简体中文
 简介:
 内容简介:
 
 北海盆地作为一个整体,石油产量排在世界的第四位,天然气产量居世界第三位。本书通过对北海盆地的勘探发展史、油气地质背景、油源岩、油气运移、油气远景区及盆地内各油气田的详细剖析,从多方面、多角度综合分析了北海盆地,期望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我国类似的含油气盆地,提高勘探成功率。
 
 本书可供广大地质学、石油勘探开发科技工作者及高等院校有关专业师生参考。
 
 
 目录:
 
 
 第一章概论第二章勘探发展简史
 一、1964年以前
 二、1964-1970年大规模勘探时期
 三、1971-1976年全面勘探和大发现阶段
 四、1977年以后的勘探概况
 第三章盆地油气地质背景
 第一节构造格架及其演变
 一、不同时期的演变概况
 二、盆地古应力场与构造模式讨论
 三、盆地深层地震资料的解释
 第二节地层和沉积古地理
 一、早二迭世地层-赤底统
 二、晚二迭世-蔡希斯坦统
 三、三迭系地层
 四、侏罗纪地层
 五、白垩纪地层
 六、新生代地层
 第三节盆地沉降的初步分析
 一、盆地(构造)沉降研究的基本方法
 二、中央地堑的演化分析
 三、维京地堑的演化分析
 四、问题讨论
 五、小结
 第四节北部盆地主要储层的沉积成岩作用
 一、下二迭统赤底砂岩与前二迭系的储层概貌
 二、三迭系的储集层发育概貌
 三、下、中侏罗统砂岩储层的沉积成岩作用
 四、上侏罗统砂岩储层的沉积成岩作用
 五、第三纪砂岩储层沉积概貌
 第四章北北海盆地油源岩
 第一节油源岩的鉴别和生油量的估算
 一、有机质的数量和类型
 二、生成作用和成熟作用
 第二节烃源岩的地层分布
 一、寒武系-奥陶系
 二、泥盆系
 三、石炭系
 四、二迭系
 五、三迭系
 六、侏罗系
 七、白垩系
 八、第三系
 第三节北北海地区的烃类特征
 第五章北北海盆地的油气运移
 第一节中央地堑区油气运移的讨论
 第二节挪威海域奥塞贝格地区的油气生成及运移
 第三节维京地堑的油气生成和运移
 第四节中北海区(英属海域)启莫里阶粘土岩组中石油的排出
 第五节小结
 第六章北北海盆地的油气远景区
 第一节下第三系砂岩油气远景区带
 第二节白垩系和下第三系白垩层油气远景区带
 第三节上侏罗统砂岩油气远景区带
 一、上侏罗统浅海相砂岩油气远景区带
 二、上侏罗统海底扇/浊流砂岩油气远景区带
 第四节中、下侏罗统砂岩油气远景区带
 第五节地堑边缘古生代油气远景区带
 第七章油气田各论
 第一节英国所辖海域中的油气田
 一、阿尔文(Aiwyn油田
 二、克莱莫尔(Claymore)油田
 三、斯卡巴(Scapa)油田
 四、布雷(Brae)油田
 五、甘尼特(Gannet)油田
 六、克莱德(Clyde)油田
 七、阿盖尔(Argyll)油田
 八、北海B/22区块重油油藏
 九、福蒂斯(forties)油田
 第二节挪威海域中的油气田
 一、特洛尔(Trool)油田
 二、奥丁(Odin)气田
 三、海姆达尔(Heimdal凝析气田
 四、挪威2/2区块的气田
 五、埃达(Edda)油田
 六、霍德(Hod)油田"
 七、托尔(Tor)油田
 八、尤拉(Ula)油田
 九、瓦尔霍尔(Valhall)油田
 十、古尔法克斯(Gullfaks))油田
 十一、默其松(Murchison)油田
 十二、奥塞贝格(Oseberg)油田
 十三、贝里姆(Bream)和布里斯林(Brisling)油田
 十四、科德(Cod)油气田
 第三节丹麦所辖海域油气勘探及油气田概况
 一、丹(Dan)油田
 二、格罗姆(Gorm)油田
 三、阿达(Adda)油气田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