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新人指南|投诉删帖|广告合作|地信网APP下载

楼主: 后勤部长
收起左侧

[技巧] AutoCAD操作技巧汇集帖,欢迎大家跟帖!

    [复制链接]

7656

主题

1178

铜板

2299

好友

技术员

为地信喝彩!

积分
106237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2-3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不能显示汉字?或输入的汉字变成了问号?

原因可能是:
1. 对应的字型没有使用汉字字体,如HZTXT.SHX等;
2. 当前系统中没有汉字字体形文件;应将所用到的形文件复制到AutoCAD的字体目录中(一般为...\FONTS\);
3. 对于某些符号,如希腊字母等,同样必须使用对应的字体形文件,否则会显示成?号。

地质啷http://weibo.com/943569550

7656

主题

1178

铜板

2299

好友

技术员

为地信喝彩!

积分
106237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2-3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快捷

dra:半径标注

  ddi:直径标注

  dal:对齐标注

  dan:角度标注

  Ctrl+C: 将选择的对象复制到剪切板上

  Ctrl+F: 控制是否实现对象自动捕捉(f3)

  Ctrl+G: 栅格显示模式控制(F7)

  Ctrl+J: 重复执行上一步命令

  Ctrl+K: 超级链接

  Ctrl+N: 新建图形文件

  Ctrl+M: 打开选项对话框

  AA: 测量区域和周长(area)

  AL: 对齐(align)

  AR: 阵列(array)

  AP: 加载*lsp程系

  AV: 打开视图对话框(dsviewer)

  SE: 打开对相自动捕捉对话框

  ST: 打开字体设置对话框(style)

  SO: 绘制二围面( 2d solid)

  SP: 拼音的校核(spell)

  SC: 缩放比例 (scale)

  SN: 栅格捕捉模式设置(snap)

  DT: 文本的设置(dtext)

  DI: 测量两点间的距离

  OI:插入外部对相

  Ctrl+1: 打开特性对话框

  Ctrl+2: 打开图象资源管理器

  Ctrl+6: 打开图象数据原子

  Ctrl+O: 打开图象文件

  Ctrl+P: 打开打印对说框

  Ctrl+S: 保存文件

  Ctrl+U: 极轴模式控制(F10)

  Ctrl+v: 粘贴剪贴板上的内容

  Ctrl+W: 对象追 踪式控制(F11)

  Ctrl+X: 剪切所选择的内容

  Ctrl+Y: 重做

  Ctrl+Z: 取消前一步的操作

  A: 绘圆弧

  B: 定义块

  C: 画圆

  D: 尺寸资源管理器

  E: 删除

  F: 倒圆角

  G: 对相组合

  H: 填充

  I: 插入

  S: 拉伸

  T: 文本输入

  W: 定义块并保存到硬盘中

  L: 直线

  M: 移动

  X: 炸开

  V: 设置当前坐标

  U: 恢复上一次操做

  O: 偏移

  P: 移动

  Z: 缩放

  显示降级适配(开关) 【O】

  适应透视图格点 【Shift】+【Ctrl】+【A】

  排列 【Alt】+【A】

  角度捕捉(开关) 【A】

  动画模式 (开关) 【N】

  改变到后视图 【K】

  背景锁定(开关) 【Alt】+【Ctrl】+【B】

  前一时间单位 【.】

  下一时间单位 【,】

  改变到上(Top)视图 【T】

  改变到底(Bottom)视图 【B】

  改变到相机(Camera)视图 【C】

  改变到前(Front)视图 【F】

  改变到等大的用户(User)视图 【U】

  改变到右(Right)视图 【R】

  改变到透视(Perspective)图 【P】

  循环改变选择方式 【Ctrl】+【F】

  默认灯光(开关) 【Ctrl】+【L】

  删除物体 【DEL】

  当前视图暂时失效 【D】

  是否显示几何体内框(开关) 【Ctrl】+【E】

  显示第一个工具条 【Alt】+【1】

  专家模式�全屏(开关) 【Ctrl】+【X】

  暂存(Hold)场景 【Alt】+【Ctrl】+【H】

  取回(Fetch)场景 【Alt】+【Ctrl】+【F】

  冻结所选物体 【6】

  跳到最后一帧 【END】

  跳到第一帧 【HOME】

  显示/隐藏相机(Cameras) 【Shift】+【C】

  显示/隐藏几何体(Geometry) 【Shift】+【O】

  显示/隐藏网格(Grids) 【G】

  显示/隐藏帮助(Helpers)物体 【Shift】+【H】

  显示/隐藏光源(Lights) 【Shift】+【L】

  显示/隐藏粒子系统(Particle Systems) 【Shift】+【P】

  显示/隐藏空间扭曲(Space Warps)物体 【Shift】+【W】

  锁定用户界面(开关) 【Alt】+【0】

  匹配到相机(Camera)视图 【Ctrl】+【C】

  材质(Material)编辑器 【M】

  最大化当前视图 (开关) 【W】

  脚本编辑器 【F11】

  新的场景 【Ctrl】+【N】

  法线(Normal)对齐 【Alt】+【N】

  向下轻推网格 小键盘【-】

  向上轻推网格 小键盘【+】

  NURBS表面显示方式【Alt】+【L】或【Ctrl】+【4】

  NURBS调整方格1 【Ctrl】+【1】

  NURBS调整方格2 【Ctrl】+【2】

  NURBS调整方格3 【Ctrl】+【3】

  偏移捕捉 【Alt】+【Ctrl】+【空格】

  打开一个MAX文件 【Ctrl】+【O】

  平移视图 【Ctrl】+【P】

  交互式平移视图 【I】

  放置高光(Highlight) 【Ctrl】+【H】

  播放/停止动画 【/】

  快速(Quick)渲染 【Shift】+【Q】

  回到上一场景*作 【Ctrl】+【A】

  回到上一视图*作 【Shift】+【A】

  撤消场景*作 【Ctrl】+【Z】

  撤消视图*作 【Shift】+【Z】

  刷新所有视图 【1】

  用前一次的参数进行渲染 【Shift】+【E】或【F9】

  渲染配置 【Shift】+【R】或【F10】

  在xy/yz/zx锁定中循环改变 【F8】

  约束到X轴 【F5】

  约束到Y轴 【F6】

  约束到Z轴 【F7】

  旋转(Rotate)视图模式 【Ctrl】+【R】或【V】

  保存(Save)文件 【Ctrl】+【S】

  透明显示所选物体(开关) 【Alt】+【X】

  选择父物体 【PageUp】

  选择子物体 【PageDown】

  根据名称选择物体 【H】

  选择锁定(开关) 【空格】

  减淡所选物体的面(开关) 【F2】

  显示所有视图网格(Grids)(开关) 【Shift】+【G】

  显示/隐藏命令面板 【3】

  显示/隐藏浮动工具条 【4】

  显示最后一次渲染的图画 【Ctrl】+【I】

  显示/隐藏主要工具栏 【Alt】+【6】

  显示/隐藏安全框 【Shift】+【F】

  *显示/隐藏所选物体的支架 【J】

  显示/隐藏工具条 【Y】/【2】

  百分比(Percent)捕捉(开关) 【Shift】+【Ctrl】+【P】

  打开/关闭捕捉(Snap) 【S】

  循环通过捕捉点 【Alt】+【空格】

  声音(开关) 【\】

  间隔放置物体 【Shift】+【I】

  改变到光线视图 【Shift】+【4】

  循环改变子物体层级 【Ins】

  子物体选择(开关) 【Ctrl】+【B】

  帖图材质(Texture)修正 【Ctrl】+【T】

  加大动态坐标 【+】

  减小动态坐标 【-】

  激活动态坐标(开关) 【X】

  精确输入转变量 【F12】

  全部解冻 【7】

  根据名字显示隐藏的物体 【5】

  刷新背景图像(Background) 【Alt】+【Shift】+【Ctrl】+【B】

  显示几何体外框(开关) 【F4】

  视图背景(Background) 【Alt】+【B】

  用方框(Box)快显几何体(开关) 【Shift】+【B】

  打开虚拟现实 数字键盘【1】

  虚拟视图向下移动 数字键盘【2】

  虚拟视图向左移动 数字键盘【4】

  虚拟视图向右移动 数字键盘【6】

  虚拟视图向中移动 数字键盘【8】

  虚拟视图放大 数字键盘【7】

  虚拟视图缩小 数字键盘【9】

  实色显示场景中的几何体(开关) 【F3】

  全部视图显示所有物体 【Shift】+【Ctrl】+【Z】

  *视窗缩放到选择物体范围(Extents) 【E】

  缩放范围 【Alt】+【Ctrl】+【Z】

  视窗放大两倍 【Shift】+数字键盘【+】

  放大镜工具 【Z】

  视窗缩小两倍 【Shift】+数字键盘【-】

  根据框选进行放大 【Ctrl】+【w】

  视窗交互式放大 【[】

  视窗交互式缩小 【]】

  轨迹视图

  加入(Add)关键帧 【A】

  前一时间单位 【<】

  下一时间单位 【>】

  编辑(Edit)关键帧模式 【E】

  编辑区域模式 【F3】

  编辑时间模式 【F2】

  展开对象(Object)切换 【O】

  展开轨迹(Track)切换 【T】

  函数(Function)曲线模式 【F5】或【F】

  锁定所选物体 【空格】

  向上移动高亮显示 【↓】

  向下移动高亮显示 【↑】

  向左轻移关键帧 【←】

  向右轻移关键帧 【→】

  位置区域模式 【F4】

  回到上一场景*作 【Ctrl】+【A】

  撤消场景*作 【Ctrl】+【Z】

  用前一次的配置进行渲染 【F9】

  渲染配置 【F10】

  向下收拢 【Ctrl】+【↓】

  向上收拢 【Ctrl】+【↑】

  材质编辑器

  用前一次的配置进行渲染 【F9】

  渲染配置 【F10】

  撤消场景*作 【Ctrl】+【Z】

  示意(Schematic)视图

  下一时间单位 【>】

  前一时间单位 【<】

  回到上一场景*作 【Ctrl】+【A】

  撤消场景*作 【Ctrl】+【Z】

  Active Shade

  绘制(Draw)区域 【D】

  渲染(Render) 【R】

  锁定工具栏(泊坞窗) 【空格】

  视频编辑

  加入过滤器(Filter)项目 【Ctrl】+【F】

  加入输入(Input)项目 【Ctrl】+【I】

  加入图层(Layer)项目 【Ctrl】+【L】

  加入输出(Output)项目 【Ctrl】+【O】

  加入(Add)新的项目 【Ctrl】+【A】

  加入场景(Scene)事件 【Ctrl】+【s】

  编辑(Edit)当前事件 【Ctrl】+【E】

  执行(Run)序列 【Ctrl】+【R】

  新(New)的序列 【Ctrl】+【N】

  撤消场景*作 【Ctrl】+【Z】

  NURBS编辑

  CV 约束法线(Normal)移动 【Alt】+【N】

  CV 约束到U向移动 【Alt】+【U】

  CV 约束到V向移动 【Alt】+【V】

  显示曲线(Curves) 【Shift】+【Ctrl】+【C】

  显示控制点(Dependents) 【Ctrl】+【D】

  显示格子(Lattices) 【Ctrl】+【L】

  NURBS面显示方式切换【Alt】+【L】

  显示表面(Surfaces) 【Shift】+【Ctrl】+【s】

  显示工具箱(Toolbox) 【Ctrl】+【T】

  显示表面整齐(Trims) 【Shift】+【Ctrl】+【T】

  根据名字选择本物体的子层级 【Ctrl】+【H】

  锁定2D 所选物体 【空格】

  选择U向的下一点 【Ctrl】+【→】

  选择V向的下一点 【Ctrl】+【↑】

  选择U向的前一点 【Ctrl】+【←】

  选择V向的前一点 【Ctrl】+【↓】

  根据名字选择子物体 【H】

  柔软所选物体 【Ctrl】+【s】

  转换到Curve CV 层级 【Alt】+【Shift】+【Z】

  转换到Curve 层级 【Alt】+【Shift】+【C】

  转换到Imports 层级 【Alt】+【Shift】+【I】

  转换到Point 层级 【Alt】+【Shift】+【P】

  转换到Surface CV 层级 【Alt】+【Shift】+【V】

  转换到Surface 层级 【Alt】+【Shift】+【S】

  转换到上一层级 【Alt】+【Shift】+【T】

  转换降级 【Ctrl】+【X】

  FFD

  转换到控制点(Control Point)层级 【Alt】+【Shift】+【C】

  到格点(Lattice)层级 【Alt】+【Shift】+【L】

  到设置体积(Volume)层级 【Alt】+【Shift】+【S】

  转换到上层级 【Alt】+【Shift】+【T】

  打开的UVW贴图

  进入编辑(Edit)UVW模式 【Ctrl】+【E】

  调用*.uvw文件 【Alt】+【Shift】+【Ctrl】+【L】

  保存UVW为*.uvw格式的文件 【Alt】+【Shift】+【Ctrl】+【S】

  打断(Break)选择点 【Ctrl】+【B】

  分离(Detach)边界点 【Ctrl】+【D】

  过滤选择面 【Ctrl】+【空格】

  水平翻转 【Alt】+【Shift】+【Ctrl】+【B】

  垂直(Vertical)翻转 【Alt】+【Shift】+【Ctrl】+【V】

  冻结(Freeze)所选材质点 【Ctrl】+【F】

  隐藏(Hide)所选材质点 【Ctrl】+【H】

  全部解冻(unFreeze) 【Alt】+【F】

  全部取消隐藏(unHide) 【Alt】+【H】

  从堆栈中获取面选集 【Alt】+【Shift】+【Ctrl】+【F】

  从面获取选集 【Alt】+【Shift】+【Ctrl】+【V】

  锁定所选顶点 【空格】

  水平镜象 【Alt】+【Shift】+【Ctrl】+【N】

  垂直镜象 【Alt】+【Shift】+【Ctrl】+【M】

  水平移动 【Alt】+【Shift】+【Ctrl】+【J】

  垂直移动 【Alt】+【Shift】+【Ctrl】+【K】

  平移视图 【Ctrl】+【P】

  象素捕捉 【S】

  平面贴图面/重设UVW 【Alt】+【Shift】+【Ctrl】+【R】

  水平缩放 【Alt】+【Shift】+【Ctrl】+【I】

  垂直缩放 【Alt】+【Shift】+【Ctrl】+【O】

  移动材质点 【Q】

  旋转材质点 【W】

  等比例缩放材质点 【E】

  焊接(Weld)所选的材质点 【Alt】+【Ctrl】+【W】

  焊接(Weld)到目标材质点 【Ctrl】+【W】

  Unwrap的选项(Options) 【Ctrl】+【O】

  更新贴图(Map) 【Alt】+【Shift】+【Ctrl】+【M】

  将Unwrap视图扩展到全部显示 【Alt】+【Ctrl】+【Z】

  框选放大Unwrap视图 【Ctrl】+【Z】

  将Unwrap视图扩展到所选材质点的大小 【Alt】+【Shift】+【Ctrl】+【Z】

  缩放到Gizmo大小 【Shift】+【空格】

  缩放(Zoom)工具 【Z】

  反应堆(Reactor)

  建立(Create)反应(Reaction) 【Alt】+【Ctrl】+【C】

  删除(Delete)反应(Reaction) 【Alt】+【Ctrl】+【D】

  编辑状态(State)切换 【Alt】+【Ctrl】+【s】

  设置最大影响(Influence) 【Ctrl】+【I】

  设置最小影响(Influence) 【Alt】+【I】

  设置影响值(Value) 【Alt】+【Ctrl】+【V】

  ActiveShade (Scanline)

  初始化 【P】

  更新 【U】

  宏编辑器

  累积计数器 【Q】
地质啷http://weibo.com/943569550

7656

主题

1178

铜板

2299

好友

技术员

为地信喝彩!

积分
106237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2-3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选择技巧

在选择编辑中,有时不小心多选了某个图元,此时在命令未结束下并不需要取消命令而重来,只须在"选择目标"的提示后输入remove回车,再在提示下逐一选择哪些多选的图元(当然别太多,否则难选啊!)即可搞定.也可以按住shift键选择多选的图元,取消选择。在选择时,随便输入两个字母,如mn,这时你会发现command命令行出现一大串提示,包括fence、wc、wf等,很方便的。
地质啷http://weibo.com/943569550

7656

主题

1178

铜板

2299

好友

技术员

为地信喝彩!

积分
106237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2-3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AutoCAD裁剪技巧

如要对部分圆(可以是其他边框)外的直线进行裁剪,普通办法就是选择裁剪边界后再选择要裁剪的线段即可,实际上AutoCAD还有较为简捷的办法,其做法如下:  
1.按常规执行裁剪命令,选择裁剪边界(回车确认);  
2.在提示选择要裁剪的线段元素时输入“f”(即fence),回车确认;  
3.在提示:First Fence point下绘制与要裁剪线段相交的连续橡皮筋直线,回车确认即可。
尚需注意两点:1.橡皮筋直线无需闭合;2.橡皮筋直线与要裁剪线段重复相交时,则剪去以后一次的部分(这点很重要哦)。
地质啷http://weibo.com/943569550

7656

主题

1178

铜板

2299

好友

技术员

为地信喝彩!

积分
106237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2-3 1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在WORD表格中引用ACAD的形位公差?

其实也简单,但就怕部分新手不敢一试!  
1.将ACAD的背景设为白色,否则在WORD中不能处理背景色;  
2.在ACAD中单独直接标注形位公差图框,尽量放大显示至整个绘图区;  
3.使用ACAD的copyclip(拷贝至粘贴板)命令,选中形位公差图框;  
4.切换至WORD的表格中,粘贴即可,但此时整个表格会被挤得很乱,此时可耐点性子,利用WORD自带的图片编辑功能将形位公差图框多余的边剪去,并直接拖放形位公差图框图片至表格范围内的合适大小.为利于操作,可将文档显示放大。
地质啷http://weibo.com/943569550

7656

主题

1178

铜板

2299

好友

技术员

为地信喝彩!

积分
106237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2-3 13:16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给ACAD工具条添加命令及相应图标

以cad2004为例  
cad的工具条并没有显示所有可用命令,在需要时用户要自己添加。  
例如绘图工具条中默认没有多线命令(mline),就要自己添加。  
做法如下:  
视图->工具栏->命令选项卡,选中绘图右侧窗口显示相应命令  
这时找到“多线”,点左键把它脱出,若不放到任何已有工具条中,则它以单独工具条出现;否则成为已有工具条一员。  

这时又发现刚拖出的“多线”命令没有图标!!就要为他添加图标。  
做法如下:  
把命令拖出后,不要关闭自定义窗口,单击“多线”命令,在弹出的面板的右下角,给它选择相应的图标!  

这时,我们还可以发现,cad允许我们给每个命令自定义图标。这样作个个性化工具条就变得easy了!!  

最后,要删除命令,重复以上操作,把要删除命令拖回,然后在确认要求中选“是”就行了  
地质啷http://weibo.com/943569550

7656

主题

1178

铜板

2299

好友

技术员

为地信喝彩!

积分
106237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2-3 13:17 | 显示全部楼层

AutoCAD字体替换技巧

AutoCAD文件在交流过程中,往往会因设计者使用和拥有不同的字体(特别是早期版本必须使用的单线字体),而需为其指定替换字体,如电脑中没有UMHZ.shx字体,它就会提示为其指定电脑中存在的字体hzkt.shx。  
这种提示在每次启动AutoCAD后,打开已有文件都会出现。其实,这种字体替换可以在配置中一次指定:  
执行config命令,在对话框的指定替换字体文件处输入字体文件及其完整目录,ok后,下次启动AutoCAD打开已有文件时,字体替换提示将不在出现。
地质啷http://weibo.com/943569550

7656

主题

1178

铜板

2299

好友

技术员

为地信喝彩!

积分
106237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2-3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巧妙使用AutoCAD

1、 十字光标尺寸改变  
---- 工程图绘制时,要按投影规律绘图。为了便于“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绘图时,可调整十字光标尺寸。即用options命令、在命令行处点右键选择option或选择下拉菜单 Tools(工具)/ Options(系统配置),打开Options 对话框,找到Display(显示)选项卡,通过修改Crosshair Size(十字光标大小)区中的光标与屏幕大小的百分比或拖动滑块,可改变缺省值5%,使绘图窗口十字光标尺寸变大。  
2、 画粗实线  
---- 技术制图国家标准对机械图样中的线型有规定。用AutoCAD 2000画粗实线有多种办法,最简便的办法是使用lweight命令。此命令可在命令行直接键入,或选择下拉菜单Format(格式)/Lineweight(线宽),在出现的对话框中,设置所需线宽,缺省线宽为0.25mm,并可用滑块调整屏幕上线宽显示比例,该命令为透明命令。也可单击对象属性工具栏工具图标layers,在图层特性管理对话框中如同设置颜色、线型一样来设置线宽。因此在绘图仪出图时,不用再调整笔宽或线宽。  
3、 画曲线  
---- 在绘制图样时,经常遇到画截交线、相贯线及其他曲线的问题。手工绘制很麻烦,要找特殊点和一定数量一般点,且连出的曲线误差大。用AutoCAD 2000绘制平面曲线或空间曲线却很容易。  
---- 方法一:用Pline命令画2D图形上通过特殊点的折线,经Pedit命令中Fit或Spline曲线拟合,可变成光滑的平面曲线。用3Dpoly命令画3D图形上通过特殊点的折线,经Pedit命令中Spline曲线拟合,可变成光滑的空间曲线。  
---- 方法二:用Solids命令创建三维基本实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球等),再经Boolean(布尔)组合运算:交、并、差和干涉等获得各种复杂实体,然后利用下拉菜单View(视图)/3D Viewpoint(三维视点),选择不同视点来产生标准视图,得到曲线的不同视图投影。  
4、 控制实体显示  
---- AutoCAD 2000 常用键盘输入三个系统变量控制实体的显示。  
ISOLINES:缺省时实体以线框方式显示,实体上每个曲面以分格线的形式表述。分格线数目由该系统变量控制,有效值为0—2047,初始值为4。分格线数值越大,实体越易于观察,但是等待显示时间加长。  
DISPSILH:该变量控制实体轮廓边的显示,取值0或1,缺省值为0,不显示轮廓边,设置为1,则显示轮廓边。  
FACETRES:该变量调节经HIDE(消隐)、SHADE(着色)、RENDER(渲染)后的实体的平滑度,有效值为0.01—10.0,缺省值为0.5。其值越大,显示越光滑,但执行HIDE、SHADE、RENDER命令时等待显示时间加长。通常在进行最终输出时,才增大其值。  
5、 同时打开多个图形文件  
---- 绘图过程中,用户需要同时观察多个图形文件,AutoCAD 2000提供了在一个窗口中同时打开多个图形文件的功能(见图5)。选择下拉菜单Window(窗口)并选择重叠、水平或垂直排列图形文件即可。还提供了一个图形文件中的图形可直接用鼠标拖到另一个图形文件中, 极大地方便了设计工作。  
6、 修改图形属性  
---- 绘图中,利用特性窗口,可容易方便地修改图形中某一对象的属性。用properties命令或选择下拉菜单 Tools(工具)/ Properties(特性),也可用热键Ctrl+1,打开Properties 对话框,按表选择修改项修改。  
7、 设计中心管理  
---- 用AutoCAD 2000进行设计工作, 借助全新的设计中心管理, 可方便地进行预览、选择、查找、利用已有的全部设计成果,即可从你的已有文件、局域网甚至互联网上获得所需的图形图像资源放到设计中心或直接拖至当前图形。可用adcenter命令或选择下拉菜单 Tools(工具)/ AutoCAD DesignCenter(AutoCAD设计中心),也可用热键Ctrl+1,打开设计中心管理窗口。  
---- AutoCAD 2000不但提供了object ARX,具有面向对象特征的C++应用程序编程接口,还提供了Microsoft 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s (VBA),可使开发人员用来开发相应模块,以定制和扩充AutoCAD功能。(请参阅AutoCAD帮助中的 ActiveX and VBA Developer's Guide)。并比Autocad R14具有更强的三维造型、编辑修改功能和网络功能。
12.cad中特殊符号的输入  

我们知道表示直径的“Ф”、表示地平面的“±”、标注度符号“°”都可以用控制码%%C、%%P、%%D来输入,但是如要输入其他符号怎么办呢?我们可以通过“字符映射表”来输入特殊字符,具体步骤如下:  
1.输入“MText”命令,然后建立一个文本框,之后就会打开“Multiline Text Editor”对话框,在这个对话框中,我们可以看到右侧四个按钮中有一个是[Symbol]按钮;  
2.单击这个按钮右下角的箭头,打开一个下拉列表,我们可以看到有“Degress %%d”、“Plus/Minus %%p”、“Diameter %%c”、“Non-breaking Space”、“Other”四个选项,选择前三个的某一选项可直接输入“°、”、“±”、“Φ”符号,这样就免去了我们记不住特殊控制码的苦处。  
3.单击“Other”时,会打开“字符映射表”对话框,该对话框包含更多的符号供用户选用,其当前内容取决于用户在“字体”下拉列表中选择的字体,它的界面完全是我们所熟悉的中文界面,相信各位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4.在“字符映射表”对话框中,选择要使用的字符,然后双击被选取的字符或单击“选择”按钮,再单击“复制”按钮,将字符拷贝到剪贴板上,点“关闭”返回原来的对话框,将光标放置在要插入字符的位置,用“Ctrl+V”就可将字符从剪贴板上粘贴到当前窗口中。  
13.模拟空间与图纸空间介绍  
Auto CAD有两个不同的空间:即模型空间和图纸空间(通过使用LAYOUT标签)。可能有很多CAD的高手对于这两个概念也不是很理解,那么,下面就让我们先从它们的特征开始了解一下吧:  
??  
?? 模型空间中视口的特征:  
?? 1、在模型空间中,可以绘制全比例的二维图形和三维模型,并带有尺寸标注。  
?? 2、模型空间中,每个视口都包含对象的一个视图。例如:设置不同的视口会得到俯视图、正视图、侧视图和立体图等。  
?? 3、用VPORTS命令创建视口和视口设置,并可以保存起来,以备后用。  
?? 4、视口是平铺的,它们不能重叠,总是彼此相邻。  
?? 5、在某一时刻只有一个视口处于激活状态,十字光标只能出现在一个视口中,并且也只能编辑该活动的视口(平移、缩放等)。  
?? 6、只能打印活动的视口;如果UCS图标设置为ON,该图标就会出现在每个视口中。  
?? 7、系统变量MAXACTVP决定了视口的范围是2到64。  
??  
?? 图纸空间中视口的特征:  
?? 1、状态栏上的PAPER取代了MODEL。  
?? 2、VPORTS、PS、MS、和VPLAYER命令处于激活状态。(只有激活了MS命令后,才可使用PLAN、VPOINT和DVIEW命令)。  
?? 3、视口的边界是实体。可以删除、移动、缩放、拉伸视口。  
?? 4、视口的形状没有限制。例如:可以创建圆形视口、多边形视口等。  
?? 5、视口不是平铺的,可以用各种方法将它们重叠、分离。
6、每个视口都在创建它的图层上,视口边界与层的颜色相同,但边界的线型总是实线。出图时如不想打印视口, 可将其单独置于一图层上,冻结即可。  
?? 7、可以同时打印多个视口。  
?? 8、十字光标可以不断延伸,穿过整个图形屏幕,与每个视口无关。  
?? 9、可以通过MVIEW命令打开或关闭视口;SOLVIEW命令创建视口或者用VPORTS命令恢复在模型空间中保存的视口。在缺省状态下,视口创建后都处于激活状态。关闭一些视口可以提高重绘速度。  
?? 10、在打印图形且需要隐藏三维图形的隐藏线时,可以使用MVIEW命令>HIDEPLOT拾取要隐藏的视口边界,即可。  
?? 11、系统变量MAXACTVP决定了活动状态下的视口数是64。  
??  
?? 通过上述的讲解,相信大家对这两个空间已经有了明确的认识,但切记:当我们第一次进入图纸空间时,看不见视口,必须用VPORTS或MVIEW命令创建新视口或者恢复已有的视口配置(一般在模型空间保存)。可以利用MS和PS命令在模型空间和LAYOUT(图纸空间)中来回切换。  
14.[TAB]键在AutoCAD捕捉功能中的巧妙利用  
当需要捕捉一个物体上的点时,只要将鼠标靠近某个或某物体,不断的按TAb键,这个或这些物体的某些特殊点(如直线的端点、中间点、垂直点、与物体的交点、圆的四分圆点、中心点、切点、垂直点、交点)就回轮换显示出来,选择需要的点左键单击即可以捕中这些点。  
??注意当鼠标靠近两个物体的交点附近时这两个物体的特殊点将先后轮换显示出来(其所属物体会变为虚线),这对于在图形局部较为复杂时捕捉点很有用。  
??另外,对于R14版的圆中心点、R14及R2000版的原切点、垂直在该直线的延长线上时的垂直点,仅使用自动捕捉(Object Snap)难以实现,若使用上述“按TAB键辅助捕捉”的方法,这几个点的捕捉将变得较为容易。

15.可以利用 acad.lsp 编辑命令,提高工作效率  
比如:  
(DEFUN C:3 () (COMMAND "ZOOM" "0.50X") (PRINC))  
我按3就直接缩小屏幕了  
再如:  
(DEFUN C () (COMMAND "PURGE" "A" "*" "N") (PRINC))  
16.cad中导如excel中的表格  
1.选中excel中的表格,表格的边框要用细线,复制。
2.在cad中在编辑中的选择性粘贴中选autocad图元。
3.选择插入点,你会发现插入的表格线没有对齐,用反选选中全部的竖线(有很多横线也被选进来了,下一步我们将去选他们),按住shift正选表格,注意不要把竖线全部包在里面,那样竖线也要被你去选了,现在只剩下竖线了,move他门对齐,trim到左上角那根长出去的线,表格画好了,而且和你手动一根一根画线,再填数字的一模一样。  
4.现在还不是完美的,因为字的大小和你的图没有统一,现在我们来解决这个问题。选择表格中的一个文字,看一下他的高度,用windows自带的计算器计算一下它和你想要的字的比例差多少,用scale缩放的你想要的文字大小。如果你还想设制文字的宽度系数,为了制作出和你在excel里面看到对齐方式一样的数据,那就把表格先定义为块,插入块的时候选择x方向的系数,就是文字的宽度系数,一切ok。


1、如果在AUTOCAD中的工具栏不见了时,在工具栏处点右键,或者工具——选项——配置——重置,也可用命令:MENULOAD命令,然后点击浏览,选择ACAD.MNC加载即可。
2、在标注时,使标注离图有一定的距离时,执行DIMEXO命令,再输入数字调整距离。
3、用break命令时,输入第二点时,可以输入@,这样可以在第一点打断。
4、AUTOCAD中,文件可以作为块插入其他文件中,但这会使文件过于庞大,可以用PURGE命令来清除它们。
5、在AUTOCAD中,修改ACAD.CNT文件,可以在帮助中加入自己的帮助链接。
6、在AUTOCAD中菜单源文件为.MNU文件,将其修改可将自己的命令加入菜单中,再用MENU命令装入,可参考AUTOCAD帮助了解菜单文件格式。图标工具条中加入自己的命令相对简单,可在工具条上点右键,在TOOLBAR对话框中点NEW,输入工具条名后,再选CUSTOMIZE,选定CUSTOM,将空按钮拖入工具条中,再在空按钮上点右键,定义它的属性,图标可以进行个性化的设置。
7、在用AUTOCAD(2002和2004)在XP系统下打印时出现致命错误时的解决方法:
在AUTOCAD中不开启打印戳记功能,如已开起,则需将AUTOCAD根目录下的ACPLTSTAMP.ARX文件改为其它的名称或者删除。
但是在删除时不能运行AUTOCAD,而且要具有管理员权限,否则不能删除。
8、如果当AUTOCAD发生错误强行关闭后重新启动AUTOCAD时,出现以下现象:文件——打开命令无法弹出窗口让选择文件了,输出文件时也类似时,应该修改FILEDIA变量。
9、将文字排列成圆弧形的方法:用ARCTEXT命令,但是前提是必须安装了EXPRESS。
10、如何插入非矩形的图片:用CLIPIT命令,前提也是必须安装了EXPRESS。
11、命令前加“-”与不加“-”的区别:
    “-”与不加“-”在AUTOCAD中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加“-”是AUTOCAD2000以后为了使各种语言版本的指令有统一的写法而制定的相容指令。
    命令前加“-”是该命令的命令行模式,不加就是对话框模式,具体一点说:前面加“-”后,命令运行时不出现对话框模式,所有的命令都是在命令行中输入的,不加“-”命令运行时会出现对话框,参数的输入在对话框中进行。
12、在修改完ACAD.PGP文件后,不必重新启动AUTOCAD,只要键入REINIT命令,钩选PGP,再确定,就能立刻加载刚刚修改过的ACAD.PGP文件。
13、在修改完ACAD.LSP后,它不能自动加载,每次新建文档或者打开AUTOCAD都必须手动加载ACAD.LSP文件,若要想每次启动或者新建都能自动加载LISP文件,那么可以将ACADLSPASDOC的系统变量修改为1。
14、如何关闭CAD中的*BAK文件:
    (1)工具——选项,选“打开和保存”选项卡,再在对话框中将“每次保存均创建备份”即“CREAT BACKUP COPY WITH EACH SAVES”前的对钩去掉。
    (2)也可以用命令ISAVEBAK,将ISAVEBAK的系统变量修改为0,系统变量为1时,每次保存都会创建“*BAK”备份文件。
15、从备份文件中恢复图形:
   首先要在工具——文件夹选项——显示文件扩展名,然后找到备份文件将其重命名为“.DWG”格式,最后用打开其他CAD文件的方法将其打开即可。
16、在快速选择时,可以用FI命令来设置快速选择的类型样式,并用命令FI来筛选所需对象。
17、如果在一个图里,图层1的内容被图层2的内容给遮住了,用TOOL——DISPLAY ORDER——BRING TO FRONT即可将遮住的内容显示出来。
18、如将图中所有的STANDADN样式的标注文字改为SIMPLEX样式,可在ACAD.LSP中加一句:
(vl-cmdf ".style" "standadn" "simplex.shx")
19、在AUTOCAD中插入EXCEL的方法:  
    复制EXCEL中的内容,然后在CAD中利用EDIT——PASTE SPECIAL的第三个选项“AUTOCAD ENTITIES”(选择性粘贴),然后一路空格即可。当然还要选择缩放比例,最后炸开。
20、在标注文字时,标注上下标的方法:
    (1)上标:编辑文字时,输入2^,然后选中2^,点a/b按键,即可。
    (2)下标:编辑文字时,输入^2,然后选中^2,点a/b按键,即可。
    (3)上下标:编辑文字时,输入2^2,然后选中2^2,点a/b按键,即可。
21、将文字对齐方式修改而不改变文字的位置的方法:MODIFY——OBJECT——TEXT——JUSTIFY,改变对齐方式,文字的位置不会改变。
22、AUTOCAD中绘图区左下方显示坐标的框,有时变为灰色,当鼠标在绘图区移动时,显示的坐标没有变化,这时需按F6键或者将COORDS的系统变量修改为1或者2。
系统变量为0时,是指用定点设备指定点时更新坐标显示。
系统变量为1时,是指不断更新坐标显示。
系统变量为2时,是指不断更新坐标显示,当需要距离和角度时,显示到上一点的距离和角度。
23、当绘图时没有虚线框显示,比如画一个矩形,取一点后,拖动鼠标时没有矩形虚框跟着变化,这时需修改DRAGMODE的系统变量,推荐修改为AUTO。
系统变量为ON时,再选定要拖动的对象后,仅当在命令行中输入DRAG后才在拖动时显示对象的轮廓。
系统变量为OFF时,在拖动时不显示对象的轮廓。
系统变量位AUTO时,在拖动时总是显示对象的轮廓。
24、当选取对象时,拖动鼠标产生的虚框变为实线框且选取后留下两个交叉的点时,将BLIPMODE的系统变量修改为OFF即可。
25、如果命令中的对话框变为命令提示行,那么将CMDDIA的系统变量修改为1。
系统变量为0时,为命令行;
系统变量为1时,为对话框。

AutoCAD 高级技巧
1.dimzin系统变量最好要设定为8,这时尺寸标注中的缺省值不会带几个尾零,用户直接接受缺省值十分方便快捷。
2.在多行文字(mtext)命令中使用Word97编辑文本。 Mtext多行 文字编辑器是AutoCAD R14中的新增功能,它提供了Windows文字处理 软件所具备的界面和工作方式,它甚至可以利用Word97的强大功能编 辑文本,这一功能可以用如下方法实现: 打开“Tools”菜单选“Preferences” 命令,“Preferences”对话 框弹出后,打开“Files/Text Editor,Dictionary,and Font File Name/Text Editor Application/Internal”,双击“Internal”, 出现“Select a file”对话框,接着找到“Winword.exe”应用程序 文件,击“打开”钮,最后单击“OK”返回。完成以上设置后,用户 如再使用mtext命令时系统将自动调用我们熟悉的Word97应用程序, 为AutoCAD中的文本锦上添花。  
3.巧用工具按钮自定义。AutoCAD中有许多lsp文件能为我们提供非常实用的命令,如chtext.lsp就是一个很好的文字修改命令,尤其适用于大批文字的修改,但在使用这样的命令之前必须先把lsp文件载 入。一般你可以通过选取“Tools”菜单中“Load Application ...” 选项,再利用对话框打开AutoCAD R14/Support下的Chtext.lsp文 件,然后击 “Load”钮,或者也可以直接在命令行中键入“(load “chtext”)” 以达到载入的目的,如此做总有些繁琐。下面我们用自定义工具按钮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右击任意工具钮,弹出“Toolbars”对话框,击“Customize...”钮,在“Categories:” 中选“Custom”项,将出现的空按钮拖到工具条中目标位置,击 “Close”钮返回,接着右击空按钮,出现“Button Properties”对 话框,在“Name:”栏中为命令钮命名,“Help:”栏中你可写入或不写入内容,然后在“Macro:”中键入“(load “chtext”) cht”,至于“Button Icon",用户可选系统提供的图标,也可以点 “Edit...”自行绘制或者直接调用已有的bmp文件,最后点 “Apply”钮并依次关闭对话框返回。这样你自己的工作按钮就做成 了。由于在后面增加了“cht”(注意:前面要有空格),所以你只要按下工具钮便可以直接去选择要编辑的目标文件。
4.“Stretch”命令也是一个常用命令,但输入命令后,系统总要提示“select object to stretch by crossing_window or crossing_polygon...”,要求你再输入一个“C”后才能用鼠标去选择目标。为了使操作简化,用户只需将系统提供的工具按钮做些小小的修改即可。右击任意工具按钮弹出“Toolbars”对话框,再右击 “stretch”工具钮弹出“Button Proporties”对话框,在 “Macro:”框中的“^c^c_stretch”后键入空格和“C”。以后你再点击处理后的工具钮就可以直接选择目标进行操作。
5.AutoCAD R14用户通常均采用系统给出的缺省格式存盘,这种格式存盘的缺点是文件所占空间大,不能用低版本的应用程序(如: AutoCAD R12、AutoCAD R13)打开,为避免磁盘空间的浪费,你可以在“Save Drawing As”对话框的“保存类型”中选“AutoCAD R12 /LT2 Drawing”格式存盘。例如:同一dwg文件用两种方式存盘,它们的大小分别是87KB、58KB。可见差别还是很可观的。而且后者文件可以在R12、R13版本的应用程序中打开。这种方法对配置较低的用户尤为实用。
6.有时在打开dwg文件时,系统弹出“AutoCAD Message”对话框提示“Drawing file is not valid”,告诉用户文件不能打开。这种情况下你可以先退出打开操作,然后打开“File”菜单,选 “Drawing Utilities/Recover”命令,或者在命令行直接用键盘输 入“recover”,接着在“Select File” 对话框中输入要恢复的文件,确认后系统开始执行恢复文件操作,不过不一定能恢复,但是一般能预览到的文件都能恢复。
7.汉化菜单。将support目录下的acad.mnu文件复制为 chinese.mnu。用写字板打开chinese.mnu。仔细观察会发现其中有许 多类似“***POP”的条目,每一条目定义了一列下拉菜单。将引号中的英文命令名称改为中文,存盘退出。再在R14中输入“menu” 命令,将chinese.mnu菜单文件装入,下拉菜单就变成了中文。还可以再装入acad.mnu 文件将菜单还原。  
8.R14默认的“命令取消”键是“ESC”键,如果你已经习惯了R12 的“Ctrl+C”怎么办呢?点击菜单Tools preferences compatibility priority for accelerator keysautoCAD classic,然后就可以用“Ctrl+C”取消命令了,同时“ESC”键仍然有效。  
9.trim命令中提示选取要剪切的图形时,不支持常用的window和 crossing选取方式。当要剪切多条线段时,要选取多次才能完成。这时可以使用fence选取方式。当trim命令提示选择要剪除的图形时, 输入“f”,然后在屏幕上画出一条虚线,回车,这时被该虚线接触到的图形全部被剪切掉。
10.单击“Object Propertys”工具条上的“Make objects' layer current”按钮,然后在作图区选择要去的图层上的任一图形,当前层立刻变换到选取的图形所在层。  
11.用R14打开R12的文件时,即使正确地选择了汉字字形文件,还是会出现汉字乱码,原因是R14与R12采用的代码页不同。可到AutoDesk 公司主页下载代码页转换工具wnewcp。运行wnewcp 后,首先选中 “R11/R12”复选框,再单击“Browse”按钮,选择要转换的文件或目录,然后选择新的代码页,ANSI936或GB2312均可,单击“Start Conversion”即开始转换。转换后,在R14中就能正确地显示汉字。
12.AutoCAD中ACAD.pgp文件十分重要,它记录命令缩写内容,用户可自定义它们,格式如下:<命令缩写> *命令名称。也可定义系统命令,AutoCAD R14提供了sh命令,可执行DOS命令,但在Windows下作用不大。  
13.AutoCAD R14中用NOTEPAD、EDIT、DIR、DEL等系统命令,笔者认为其中NOTEPAD对自定义CAD用途较大,但使用起来会发现屏幕一闪 (进了DOS),又返回,十分让人不愉快,让我们来编一个小程序,取名为
note.lsp:
(defun c:notepad()
(startapp "notepad")
)
先将ACAD.pgp中的NOTEPAD命令定义行删除,重入CAD后,再将此程序用命令:(load "note")装入,下一次用NOTEPAD命令会有更好效果,最好将(load "note")加入Support子目录下的ACADR14.lsp 中。
14.AutoCAD R14中打印线宽可由颜色设定,这样机械制图中的各种线型不同、线宽不同的线条可放入不同的层,在层中定义了线型和颜色,而在打印设置中设定线型与颜色的关系,效果良好。
15.AutoCAD R14的Support中ACAD.dwt为缺省模板,要好好加工它, 把常用的层、块、标注类型定义好,再加上标准图框,可省去大量重复工作。
16.AutoCAD中有不少外部Lisp命令文件,可以直接观察它们,如果学习开发Lisp应用程序,注意:R14可是最后一版Lisp文件内容公开 的AUTOCAD,在CAD2000中Lisp文件内容是加密的。
17.AutoCAD二次开发工具很多,Lisp早就有了,R11提供了ADS (Acad Develop system),R12中提供了ADS对实模式下C编译器(如 BC,MS C)的支持,R13提供ARX(Acad Runtime eXtend),R14提供了 VB Automation,这个Automation使VB编写CAD程序成为可能,渴望 CAD编程的人有了一个最好的选择,不必学习ADS、ARX、Object ARX,和AutoLisp,一起加入AutoCAD编程的世界。  
18.用户自定义的Lisp文件一定要自动装入AutoCAD,这样就需要在 acadr14.lsp中加入用户Lisp文件的装入语句,acadr14.lsp(早期版本为acad.lsp),好似DOS的Autoexec.bat,一定要好好利用,在其中如定义了名为S::STARTUP()的函数可自动运行它(给CAD加个启用画面如何,可用STARTUP加startapp函数,也可加登录密码)。
19.将AutoCAD中的图形插入WORD中,有时会发现圆变成了正多边形,用一下VIEWRES命令,将它设得大一些,可改变图形质量。
20.形如?30H11( )的标注如何去标注呢,请在文本内容中输入“%% c30{H11(}{H0.7x;S+0.1^-0.2;})”,可以实现,如嫌太麻烦,就编个程序来简化操作。
21.AutoCAD中文件可当作块插入其他文件中,但这样一来过多的块使文件过于庞大,用PURGE来清除它们吧。
22.AutoCAD R14的帮助文件内容十分丰富,由很多本“书”组成, 一层层打开,多看它们用处是很大的,其中包括了CAD的各方面,比任何CAD大全还全,你是否想您的帮助加入其中,请修改acad.cnt, 加入自己帮助的链接。  
23.在CAD中可按规定编定.ahp的CAD帮助文件,在R14下用 ahp2hlp.exe将其转变为.hpj的文件和 .rtf的文件,再用 HelpWorkshop工具(在VC5中有)将其项目打开,编译为.hlp文件。
24.在AutoCAD中有一些DOS下的exe文件在R14中仍有用途,用 Slidelib.exe可将幻灯片作库,mc.exe可实现菜单的编译。
25.在作完零件图进行组装时,可将零件图块插入后炸开,再用 group成组后组装,这时用ddselect命令控制组选取处于何种状态, 取消组选取时可将组内成员删除、剪切、修改,要移动零件时再打开组状态。
26.在AutoCAD中的菜单源文件为.mnu文件,将其修改可将自己的命令加入菜单中,再用menu命令装入,可参加AutoCAD帮助了解菜单文 件格式。图标工具条中加入自己的命令相对简单,可在工具条上点右 键,在toolbar对话中,点new按钮,输入工具条后,一个新工具条产 生,再选Customize按钮,选定custom,将空按钮拖入工具条中,再 在空按钮上按右键,这样就可定义自己的按钮图标和命令。
27.AutoCAD的状态行也可自定义,用DIESEL语言可以访问它,最简 单的方法用modemacro命令,后输入$(getvar,clayer),以后当前层 名就显示在状态行上,用户化可谓无孔不入吧!
28.AutoCAD的图形格式为.dwg,也可导出为.bmp及 .wmf 或.eps、 .dxf、 .3ds,如果用render命令可存为 .pcx、 .tga、 .tif格 式,AutoCAD还可将文件直接存为这几种格式,要为系统装一个名为 “Raster file export”的打印机,用它打印到文件,ACAD2000还可 将文件存为JPG格式。
29.render 进行着色时,render无关闭按钮,用户可用: (arxunload "render"),因为它是ARX文件扩展的功能。
30.dimzin系统变量最好要设定为8,这时尺寸标注中的缺省值不会 带几个尾零,用户直接接受缺省值十分方便快捷。
31.在AutoCAD中有时有交叉点标记在鼠标点击处产生,用BLIPMODE命令,在提示行下输入OFF可消除它。
32.有的用户使用AutoCAD时会发现命令中的对话框会变成提示行,如打印命令,控制它的是系统变量CMDDIA,关掉它就行了。
33.椭圆命令生成的椭圆是以多义线还是以椭圆为实体是由系统变量 PELLIPSE决定,当其为1时,生成的椭圆是PLINE。
34.CMDECHO变量决定了命令行回显是否产生,其在程序执行中应设为0。
35.DIMSCALE决定了尺寸标注的比例,其值为整数,缺省为1,在图形有了一定比例缩放时应最好将其改为缩放比例。
36.BREAK将实体两点截开,在选取第二点时如用“@”来回答,可由第一点将实体分。
37.CAD的较高版本中提供了形位公差标注,但圆度及同轴度中的圆不够圆,其实,AutoCAD中常见符号定义都在AutoCAD安装目录下SUPPORT子目录下的gdt.shp文件中,其中2号和4号字符定义了圆形的形状,圆的弧度竟为127°,但不太好改正之(如改为90°更不好看) 。
38.空心汉字字形如使用AutoCAD R14中的BONUS功能(一定要完全安装AutoCAD,或自定义安装时选了它),有一个TXTEXP命令,可将文本炸为线,对做立体字十分有用。
39.AutoCAD R14的BONUS中有一个ARCTEXT命令,可实现弧形文本输出,使用方法为先选圆弧,再输入文本内容,按OK。
40.BONUS中还有一个有用的命令,即MPEDIT,用它将多个线一齐修改为多义线,再改它的线宽。
41.image命令在R14中代替了R13中的BMPIN、PCXIN之类命令,它将位图嵌入文件中,只用来显示,如炸开就成了空框架,如何使PCXIN 等命令重现?请将R13安装目录下的RASTERIN.EXE拷入R14下,用 appload将其装入,然后就可以将位图导入(可编缉,可炸开)了。
42.BREAK命令用来打断实体,用户也可以一点断开实体,用法是在 第一点选择后,输入“@”。常用一条线一段为点划线,另一段为实线时。
43.AutoCAD R14中提供了大量的命令缩写,许多R13中无缩写的命令也有了缩写,如:A:ARC, B:Bmake, C:Circle, Z:zoo,可大量使用之,使用后会发现比鼠标点取快(尤其在1s输5个字符的速度下)。AutoCAD R14大量扩充了简化命令,不仅增加了以首字母简化 的命令(这里不列出),而且增加了用前两个字母简化的命令,常用 的如:array、copy、dist、donut、dtext、filter、mirror、 pline、rotate、trim、scale、snap、style、units等,更加提高了 用键盘输入命令的速度,对熟悉键盘的朋友来说简直是如虎添翼。
44.AutoCAD R14的命令缩写也可用在R13,方法是将AutoCAD R14下 Support子目录下的ACAD.pgp拷贝至AutoCAD R13的Support子目录 下。







地质啷http://weibo.com/943569550

7656

主题

1178

铜板

2299

好友

技术员

为地信喝彩!

积分
106237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2-3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10年CAD使用技巧(转)

翻过很多CAD的教材,觉得如果对照那些教材学习CAD的话,确实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掌握这个软件,如果到设计院或事务所,也都能勉勉强强的开始画图。但是,我觉得这远远不够,从书本到实战,还有一大段距离。
本人早年毕业于同济,目前早已是一级注册建筑师,在公司里照看着一大堆的小朋友。虽然这些小朋友都能够完成绘图和简单的设计工作,但我感觉距离真正的掌握和运用CAD,还有很多距离。至于公司里的其他专业,更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因此,我将连续编写有关CAD的一系列的心得体会,将会在我公司的刊物上发表,同时,我也在这里发表,以飨大家。
AUTOCAD使用心得连载之
使用的三个基本方面
目前,我公司的设计文件,特别是图纸,都是用AUTOCAD软件绘制的。但是,现在还有很多人对CAD并不是非常熟悉,或者说使用起来并非得心应手,以至于效率并不是很高,可以说,在我们公司,绘制同样的一张图纸,速度快的和慢的在耗时上可能会相差好几倍。同时,每个人绘制出来的图纸看上去感觉都不经相同,有些图纸看上去一目了然、清晰漂亮,而有些图纸不但表达不清,过分点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从本期工程设计开始,本人会将十几年绘图经验的点点滴滴作为连载,以飨大家,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借鉴,从中能吸取一二,养成良好的绘图习惯、提高绘图速度。同时,本人也希望这是抛砖引玉,借助这个机会和载体,能够使得大家对CAD的使用展开一次交流和讨论,相互提高。

另外,因为本人是建筑专业的,对其他专业不胜了解,因此,今后的举例将主要是和建筑专业有关的,希望大家能举一反三。

不知大家认为,使用CAD画图,最重要的是什么?对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可能理解不同,但在我看来,最重要的是时时刻刻记住自己使用CAD画图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进行工程设计,不管是什么专业、什么阶段,实际上都是要将某些设计思想或者是设计内容,表达、反映到设计文件上。而图纸,就是一种直观、准确、醒目、易于交流的表达形式。所以我们完成的东西(不管是最终完成的设计文件,还是作为条件提交给其他专业的过程文件,一定需要能够很好的帮助我们表达自己的设计思想、设计内容。

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就应该明白,好的计算机绘制的图纸应该具有以下两个特征:清晰、准确。

清晰:我们要表达的东西必须清晰,好的图纸,看上去一目了然。一眼看上去,就能分得清哪是墙、哪是窗、哪是留洞、哪是管线、哪是设备;尺寸标注、文字说明等清清楚楚,互不重叠……。除了图纸打印出来很清晰以外,在显示器上显示时也必须清晰。图面清晰除了能清楚的表达设计思路和设计内容外,也是提高绘图速度的基石。

准确:200宽的墙体不能画成240;留洞不能尺寸上标注的是1000X2000,而实际量量是1250X2100;更常见的错误是分明是3000宽的一条线,量出来却是2999.87。制图准确不仅是为了好看,更重要的是可以直观的反映一些图面问题,对于提高绘图速度也有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图纸修改时。我们在使用CAD绘图时,无时无刻都应该把以上两点铭刻在心。只有做到这两点,才能够说绘图方面基本过关了。

图面要“清晰”、“准确”,在绘图过程中,同样重要的一点就是“高效”了。能够高效绘图,好处不用多说,如果每人都能提高20%的绘图效率,可能每个项目经理和部室主管都会笑不动了。

清晰、准确、高效是CAD软件使用的三个基本点。在CAD软件中,除了一些最基本的绘图命令外,其他的各种编辑命令、各种设置定义,可以说都是围绕着清晰、准确、高效这三方面来编排的。我们在学习CAD中的各项命令、各种设置时,都要思考一下,它们能在这三个方面起到那些作用;在使用时应该注重什么;在什么情况和条件下,使用这些命令最为合适。



第一次就和大家谈这些,关键是要每位同仁都认识到“清晰”、“准确”这两点的重要性(“高效”这一点,大家平常都认识得到,而且也都在努力提高,而“清晰”“准确” ,就我平时的观察,还有很多同仁都还没能够认识,或者说还没放到足够的重视程度上来)。如果大家有什么不同看法和其他高见,希望能够一起交流。在今后,我将从不同的角度、方面来给大家分享如何在制图过程中,能够清晰、准确、高效。

上次,我们探讨了AUTOCAD软件使用的三个最基本的原则,“清晰”、“准确”、“高效”。可能大家觉得有点虚,从这一次开始,我们就开始来实战了。

接到一个任务,准备开始画图了,不知各位第一步做什么。可能有很多人,直接就开始画图,但这不正确。应该是进行各种设置,包括图层、线形、字体、标注等等。进行各方面的设置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各项设置合理了,才为我们接下来的绘图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才有可能使接下来“清晰”、“准确”、“高效”。

首先来谈谈图层。可以说,图层的定义,是整个 AUTOCAD软件最为关键的设置,而我发现,我们公司的员工图层设置清晰条例的并不多。有时候打开某些同事的DWG图纸,一看,几十个图层,再一看,大部分图元都是在0层上,不禁哭笑不得。至于应该在不同的图层上的在一个图层上了,应该在一个图层上的又不在一个图层上,类似的问题比比皆是。图层的设置有哪些原则呢?

第一, 在够用的基础上越少越好。

不管是什么专业,什么阶段的图纸,图纸上所有的图元可以用一定的规律来组织整理。比如说,建筑专业的图纸,就平面图而言,可以分为:柱、墙、轴线、尺寸标注、一般标注、门窗看线、家具等。也就是说,建筑专业的平面图,就按照柱、墙、轴线、尺寸标注、一般汉字、门窗看线、家具等来定义图层,然后,在画图的时候,分别应该在哪个类别的,就把该图元放到相应得图层中去。

只要图纸中所有的图元都能有适当的归类办法了,那么图层设置的基础就搭建好了。但是,图元分类是不是越细越好呢?不对。比如说,建筑平面图上,有门和窗,还有很多台阶、楼梯等的看线,那是不是就分成门层、窗层、台阶层、楼梯层呢?不对。图层太多的话,会给我们接下来在绘制过程中反而造成不便。就像门、窗、台阶、楼梯,虽然不是同一类的东西,但又都属于看线,那么就可以用同一个图层来管理。

因此,图层设置的第一原则是在够用的基础上越少越好。两层含义,1、够用;2、精简。每个专业的情况不一样,大家可以自己琢磨,怎么样是相对最合理的。第二, 0层的使用。
很多同事喜欢在0层上画图,因为0层是默认层,白色是0层的默认色,因此,有时候看上去,显示屏上白花花一片。这样做,绝对不可取。0层上是不可以用来画图的,那0层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是用来定义块的。定义块时,先将所有图元均设置为0层(有特殊时除外),然后再定义块,这样,在插入块时,插入时是哪个层,块就是那个层了。

第三, 图层颜色的定义。

图层的设置有很多属性,除了图名外,还有颜色、线形、线宽等。我们在设置图层时,就要定义好相应的颜色、线形、线宽。
现在很多同事在定义图层的颜色时,都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喜欢什么颜色就用什么颜色,这样做并不合理。

图层的颜色定义要注意两点,一是不同的图层一般来说要用不同的颜色。这样做,我们在画图时,才能够在颜色上就很明显的进行区分。如果两个层是同一个颜色,那么在显示时,就很难判断正在操作的图元是在哪一个层上。

图层颜色定义的第二点是,颜色的选择应该根据打印时线宽的粗细来选择。打印时,线形设置越宽的,该图层就应该选用越亮的颜色;反之,如果打印时,该线的宽度仅为0.09mm,那么该图层的颜色就应该选用8号或类似的颜色。 为什么要这样?这样可以在屏幕上就直观的反映出线形的粗细。举个例子,大家看附图。柱子层(ZU)和墙层(WA)打印出来是最粗的,那么一个用黄色,一个用青色,这两个颜色在AUTOCAD中是比较亮的。填充层(h)和家具层(fur)在打印时线宽定义为0.13mm,那么,在选择颜色时,也用较暗的8号和83号色。这样做的好处,大家在使用中,慢慢体会。

另外,白色是属于0层和DEFPOINTS层的,我们不要让其它层使用白色。第四, 线形和线宽的设置。

在图层的线形设置前,先提到LTSCALE这个命令。一般来说,LTSCALE的设置值均应设为1,这样在进行图纸交流时,才不会乱套。常用的线形有三种,一是Continous连续线,二是ACAD_IS002W100点划线,三是ACAD_IS004W100虚线。象以前14版CAD时用到的hidden、dot等,不建议大家使用。

线宽的设置又有讲究了。一张图纸是否好看、是否清晰,其中重要的一条因素之一,就是是否层次分明。一张图里,有 0.13的细线,有0.25的中等宽度线,有0.35的粗线,这样就丰富了。打印出来的图纸,一眼看上去,也就能够根据线的粗细来区分不同类型的图元,什么地方是墙,什么地方是门窗,什么地方是标注。

因此,我们在线宽设置时,一定要将粗细明确。如果一张图,全是一种线宽还能够用马马虎虎看得过去来形容的话,门窗线比墙线还粗就可以说是错误了。
另外还有一点,我们要注意。现在我们打图有两种规格,一是按照比例打印,这时候,我们的线宽可以用0.13\0.25\0.4这种粗细规格。如果我们是不按照比例打印A3规格,这时候线宽设置要比按比例的小一号0.09\0.15\0.3,这样才能使小图看上去清晰分明。

图层设置时,主要有以上几方面要注意的地方。另外,在画图时,也还有一点要注意,就是所有的图元的各种属性都尽量跟层走。不要这根线是WA层的,颜色却是黄色,线形又变成了点划线。尽量保持图元的属性和图层的一致,也就是说尽可能的图元属性都是Bylayer。这样,有助于我们图面的清晰、准确和效率的提高。以上是连载一和连载二,目前也就写了那么多(4000字),看看大家反应,回帖多的话,我将陆续的将后面的内容帖上来。(估计写完的话,还有10000字)。如果大家反应不好,以后就不再继续了。希望大家多多支持鼓励。

前两天到苏州搞活动去了,回来后看到帖子已经置顶精华,回帖也很多,十分高兴。回帖中,有两位提到我写的东西太浅了,的确如此。我写这篇东西的目的,是让一个会用CAD软件的人,如何能够结合自己的工作,将CAD运用的更加合理。所码的文字,也都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因为,在我周围到最合理。因此,我想我的这篇东西并非降龙十八掌,而是最为基础的运气吐纳。对内功掌握透彻了,再练高深武功,自然水到渠成。
AUTOCAD使用心得连载之三

--字体、标注的设置与CAD模版文件



上次,我们探讨了AUTOCAD软件中图层设置的几个原则,接下来,我们再探讨一下其他几个我认为需要掌握的设置。

字体的设置(Style)。

在AUTOCAD软件中,可以利用的字库有两类。一类是存放在AUTOCAD目录下的Fonts中,字库的后缀名为shx,这一类是CAD的专有字库,英语字母和汉字分属于不同的字库。第二类是存放在WINNT或WINXP等(看系统采用何种操作系统)的目录下的Fonts中,字库的后缀名为ttf,这一类是windows系统的通用字库,除了CAD以外,其他,如Word、Excel等软件,也都是采用的这个字库。其中,汉字字库都已包含了英文字母。

我们在CAD中定义字体时,两种字库都可以采用,但它们分别有各自的特点,我们要区别使用。第一类后缀名为shx的字库,这一类字库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占用系统资源少。因此,一般情况下,我都推荐使用这类字库。我们公司提供了sceic.shx、sceie.shx、sceist01.shx三个字库,其中sceic.shx是汉字字库,sceie.shx是英文字库,sceist01.shx是带有常见结构专业符号的英文字库。我强烈建议,我公司的图纸,除特殊情况外,全都采用sceic.shx、sceie.shx、sceist01.shx这三个字库文件,这样,图纸才能统一化,格式化。

那后缀名为ttf的字库什么时候采用呢?有两种情况。一是你的图纸文件要与其他公司交流,这样,采用宋体、黑体这样的字库,可以保证其他公司在打开你的文件时,不会发生任何问题。第二种情况就是在做方案、封面等情况时。因为这一类的字库文件非常多,各种样式都有,五花八门,而且比较好看。因此,在需要教美观效果的字样时,就可以采用这一类字库。我们在定义字体时,还有一些要注意。

首先,同样是在够用情况下,越少越好的原则。这一点,应该适用于CAD中所有的设置。不管什么类型的设置,都是越多就会造成CAD文件越大,在运行软件时,也可能会给运算速度带来影响。更为关键的是,设置越多,越容易在图元的归类上发生错误。

我在使用CAD时,除了默认的Standard字体外,一般只有两种字体定义。一种是常规定义,字体宽度为0.75。一般所有的汉字、英文字都采用这种字体。第二种字体定义采用与第一种同样的字库,但是字体宽度为0.5。这一种字体,是我在尺寸标注时所采用的专用字体。因为,在大多数施工图中,有很多细小的尺寸挤在一起。这时候,采用较窄的字体,标注就会减少很多相互重叠的情况发生。标注的设置(Dimstyle)。

标注定义里面的选项多了一点,不过要注意的地方倒是不多。我一般情况下会定义一种设置,对于有特殊的情况,我会单独修改其属性,然后其他的用格式刷来刷。介绍一下我常用的标注定义的设置吧(1:100比例出图, )。

直线和箭头:所有颜色和线宽的选择均为Bylayer,箭头大小150,其他几个数据一般在100~200。

文字:文字样式要选择前面提到的宽度定义为0.5的字体,颜色仍旧是Bylayer,文字高度350,文字位置垂直为上方,水平为置中,从尺寸线偏移60,文字与尺寸线对齐。
其它一些选项根据需要调整,无需注意地方。
单位的设置(Units)。

单位设置的选项中,我发现有人喜欢在长度的精度选项上选用0,即是以个位来作为单位。对这点,我建议改为小数点后3~4位。在最开始的篇章里,我强调过准确是AUTOCAD使用的三大基本点之一。如果我们把长度精度定义为个位,那将会忽略掉许多微小的错误,比如1000的线段,实际上却被画成了999.97。在每次画图之前都进行以上的定义,比较麻烦,所以AUTOCAD公司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就是dwt模版。每次在新建一张图纸的时候,CAD软件都会让我们打开一张dwt模版文件,默认的是acad.dwt。而我们在创建好自己的一套习惯设置后,就可以建立自己的模版文件,以保存所有的设置和定义。我的dwt模版是我花了几个小时,精心选择的一些图,包括有简单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楼梯大样各一张,常用的图块几十个(当然是归类整理好的)。这样,我在每次新做一个项目时,就可以打开这张模块,开始工作了。可能会有人问道如何创建dwt文件,很简单,在保存文件时,选择另存为,然后在文件类型中选择dwt就可以了。



讲完了AUTOCAD中的各项设置,最后再讲一下Purge这个命令。Purge这个命令可以清除掉图中所有的没有用到的设置、图块等信息,建议大家多多使用,我是几乎每次存盘前都要Purge一下的。



最后总结一下,AUTOCAD中的各项清晰条理的设置,是达到CAD软件使用中“清晰、准确、高效”三个基本点的基石。因此,我强烈呼吁公司的各个部室专业,都尽快建立起适用于本部门本专业的一套标准设置,并加以落实。如果能过做到每个专业都条例化、标准化,那不但对于专业内部,在各专业的衔接,资料的提交上,一定可以提高不少的效率。

AUTOCAD使用心得连载之四

--常用命令与快捷键设置原则



AUTOCAD软件中有非常多的命令,如何才能掌握主要的一些命令,并且合理的运用呢?我常和别人探讨,在CAD中,要绘制或者编辑某一个图元,一般来说都有好几种方法,作为一个合格的cad-drawer,应该合理的运用最为恰当的方法。

我们先来看看CAD中有哪些命令?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几类。一类是绘图类,二类是编辑类,三类是设置类,四类是其它类,包括标注、视图等。我们一类一类分析。
第一类,绘图类。常用的命令有:

Line 直线

xline 构造线(用来画辅助线)

mline 双线(在画墙线时常用到,也可自己定义使用其它线型)

pline 多义线(大部分由线段组成的图元,能够定义为多义线的就定义为多义线,这样在选择时比较方便)

rectang 矩形(实际上就是四段围合的多义线)

arc 圆弧

circle 圆

hatch 填充(要注意图案的比例)

boundary 边界(在计算面积、填充等情况会用到)

block 定义块(需将准备用于定义块的所有图元放到0层,其它所有属性均改为bylayer)

insert 插入快(与-insert相比较,一个会调出对话框,一个不会)
第二类,编辑类。常用的命令有:

Matchprop 特性匹配(相当于word中的格式刷,常用于将正在操作的图元刷成正确的图层)

Hatchedit 填充图案编辑(鼠标左键双击填充的图案即可)

Pedit 多义线编辑(也可用于将几段首尾相接的线段连接成多义线)

Erase 擦除

Copy 拷贝

Mirror 镜像

Offset 平移

Array 阵列

Move 移动

Rotate 旋转

Scale 缩放

Stretch 拉伸

Lengthen 拉长(不常用,但在需要延长非水平或垂直的线段时很方便;!也可实现同样的功能,大家先自己琢磨看看)

Trim 裁减

Extend 延伸

Break 打断

Fillet 倒圆角

Explode 打碎(可用于打碎块、多义线、双线等)

Align 对齐(不常用,但在画一些倾斜的图形时很有用,可以把图对正了画,画好了再调整回原来的角度。和UCS是两个概念)

Properties 属性(同14版时的ddmodify,可调出属性表,在其中可查看和修改该图元的几乎所有属性,很有用)



就绘图类和编辑类的命令再进行一些说明。

第一,我们在绘制中,一般来说,能用编辑命令完成的,就不要用绘图命令完成。在CAD软件的使用过程中,虽然一直说是画图,但实际上大部分都是在编辑图。因为编辑图元可以大量减少绘制图元不准确的几率,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效率。

第二,在使用绘图命令时,一定要设置捕捉(捕捉的设置,以后再讲),F3切换。

第三,在使用绘图和编辑命令时,大部分情况下,都要采用正交模式,F8切换。

第四,以上我罗列出来的绘图和编辑命令,作为一个cad-drawer,是必须精通并能熟练运用的,其它没有列出的绘图和编辑命令,应该了解,在适当的时候使用。



第三类,设置类。前面讲了很多,不再重复

第四类,其它。这里面的内容又有很多,我们再分别描述。(这里面会涉及到Express里面的命令)



接下来谈谈如何自定义快捷键。

快捷键的定义是保存在acad.pgp文件中,2004版后(也可能是02版后,记不清了)改变了放置的目录,大家自己在windows里面搜索一下就知道了。快捷键是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喜好,自由定义的。但,我认为自由不等于随便,也应该有一些原则。

一、不产生歧义,尽量不要采用完全不相干的字母。比如说,copy这个命令,就不要用v这个字母来定义快捷键。这样容易造成误解、遗忘。就算自己背熟了,别人一到你的机器上来,就绝对晕倒了。

二、根据各个命令的出现频率来定义快捷键,定义时,依次采用“1个字母--1个字母重复两遍--两个相邻或相近字母--其他”的原则。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copy和circle。在cad的默认设置中,copy是co/cp,circle是c。这样的安排绝对不合理。一般说来,copy使用的频率比circle要高得多,所以,首先应该是将c定义为copy的快捷键。然后,对于circle,可以采用cc(第一和第四个字母),也可采用ce(首尾两个字母),这两个都被占用了或者不习惯,再采用ci。



对于常用命令,我的建议是一定要采用快捷键,使用快捷键比用鼠标点取图标,或在菜单上选择命令要快上非常多的时间。一定要养成左手键盘,右手鼠标的习惯。什么算是常用命令呢?我建议平均每天出现5次以上的命令,都应该归结于常用命令。

大家根据这样的原则来定义好快捷键后,经过1~2天的练习,一定能够提高不少的效率。
上次,我们探讨了AUTOCAD软件使用的三个最基本的原则,“清晰”、“准确”、“高效”。可能大家觉得有点虚,从这一次开始,我们就开始来实战了。
接到一个任务,准备开始画图了,不知各位第一步做什么。可能有很多人,直接就开始画图,但这不正确。应该是进行各种设置,包括图层、线形、字体、标注等等。进行各方面的设置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各项设置合理了,才为我们接下来的绘图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才有可能使接下来“清晰”、“准确”、“高效”。
首先来谈谈图层。可以说,图层的定义,是整个 AUTOCAD软件最为关键的设置,而我发现,我们公司的员工图层设置清晰条例的并不多。有时候打开某些同事的DWG图纸,一看,几十个图层,再一看,大部分图元都是在0层上,不禁哭笑不得。至于应该在不同的图层上的在一个图层上了,应该在一个图层上的又不在一个图层上,类似的问题比比皆是。图层的设置有哪些原则呢?
第一, 在够用的基础上越少越好。
不管是什么专业,什么阶段的图纸,图纸上所有的图元可以用一定的规律来组织整理。比如说,建筑专业的图纸,就平面图而言,可以分为:柱、墙、轴线、尺寸标注、一般标注、门窗看线、家具等。也就是说,建筑专业的平面图,就按照柱、墙、轴线、尺寸标注、一般汉字、门窗看线、家具等来定义图层,然后,在画图的时候,分别应该在哪个类别的,就把该图元放到相应得图层中去。
只要图纸中所有的图元都能有适当的归类办法了,那么图层设置的基础就搭建好了。但是,图元分类是不是越细越好呢?不对。比如说,建筑平面图上,有门和窗,还有很多台阶、楼梯等的看线,那是不是就分成门层、窗层、台阶层、楼梯层呢?不对。图层太多的话,会给我们接下来在绘制过程中反而造成不便。就像门、窗、台阶、楼梯,虽然不是同一类的东西,但又都属于看线,那么就可以用同一个图层来管理。
因此,图层设置的第一原则是在够用的基础上越少越好。两层含义,1、够用;2、精简。每个专业的情况不一样,大家可以自己琢磨,怎么样是相对最合理的。第二, 0层的使用。
很多同事喜欢在0层上画图,因为0层是默认层,白色是0层的默认色,因此,有时候看上去,显示屏上白花花一片。这样做,绝对不可取。0层上是不可以用来画图的,那0层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是用来定义块的。定义块时,先将所有图元均设置为0层(有特殊时除外),然后再定义块,这样,在插入块时,插入时是哪个层,块就是那个层了。
第三, 图层颜色的定义。
图层的设置有很多属性,除了图名外,还有颜色、线形、线宽等。我们在设置图层时,就要定义好相应的颜色、线形、线宽。
现在很多同事在定义图层的颜色时,都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喜欢什么颜色就用什么颜色,这样做并不合理。
图层的颜色定义要注意两点,一是不同的图层一般来说要用不同的颜色。这样做,我们在画图时,才能够在颜色上就很明显的进行区分。如果两个层是同一个颜色,那么在显示时,就很难判断正在操作的图元是在哪一个层上。
图层颜色定义的第二点是,颜色的选择应该根据打印时线宽的粗细来选择。打印时,线形设置越宽的,该图层就应该选用越亮的颜色;反之,如果打印时,该线的宽度仅为0.09mm,那么该图层的颜色就应该选用8号或类似的颜色。 为什么要这样?这样可以在屏幕上就直观的反映出线形的粗细。举个例子,大家看附图。柱子层(ZU)和墙层(WA)打印出来是最粗的,那么一个用黄色,一个用青色,这两个颜色在AUTOCAD中是比较亮的。填充层(h)和家具层(fur)在打印时线宽定义为0.13mm,那么,在选择颜色时,也用较暗的8号和83号色。这样做的好处,大家在使用中,慢慢体会。
另外,白色是属于0层和DEFPOINTS层的,我们不要让其它层使用白色。第四, 线形和线宽的设置。
在图层的线形设置前,先提到LTSCALE这个命令。一般来说,LTSCALE的设置值均应设为1,这样在进行图纸交流时,才不会乱套。常用的线形有三种,一是Continous连续线,二是ACAD_IS002W100点划线,三是ACAD_IS004W100虚线。象以前14版CAD时用到的hidden、dot等,不建议大家使用。
线宽的设置又有讲究了。一张图纸是否好看、是否清晰,其中重要的一条因素之一,就是是否层次分明。一张图里,有 0.13的细线,有0.25的中等宽度线,有0.35的粗线,这样就丰富了。打印出来的图纸,一眼看上去,也就能够根据线的粗细来区分不同类型的图元,什么地方是墙,什么地方是门窗,什么地方是标注。
因此,我们在线宽设置时,一定要将粗细明确。如果一张图,全是一种线宽还能够用马马虎虎看得过去来形容的话,门窗线比墙线还粗就可以说是错误了。
另外还有一点,我们要注意。现在我们打图有两种规格,一是按照比例打印,这时候,我们的线宽可以用0.13\0.25\0.4这种粗细规格。如果我们是不按照比例打印A3规格,这时候线宽设置要比按比例的小一号0.09\0.15\0.3,这样才能使小图看上去清晰分明。

图层设置时,主要有以上几方面要注意的地方。另外,在画图时,也还有一点要注意,就是所有的图元的各种属性都尽量跟层走。不要这根线是WA层的,颜色却是黄色,线形又变成了点划线。尽量保持图元的属性和图层的一致,也就是说尽可能的图元属性都是Bylayer。这样,有助于我们图面的清晰、准确和效率的提高。以上是连载一和连载二,目前也就写了那么多(4000字),看看大家反应,回帖多的话,我将陆续的将后面的内容帖上来。(估计写完的话,还有10000字)。如果大家反应不好,以后就不再继续了。希望大家多多支持鼓励。
AUTOCAD使用心得连载之三
--字体、标注的设置与CAD模版文件

上次,我们探讨了AUTOCAD软件中图层设置的几个原则,接下来,我们再探讨一下其他几个我认为需要掌握的设置。
字体的设置(Style)。
在AUTOCAD软件中,可以利用的字库有两类。一类是存放在AUTOCAD目录下的Fonts中,字库的后缀名为shx,这一类是CAD的专有字库,英语字母和汉字分属于不同的字库。第二类是存放在WINNT或WINXP等(看系统采用何种操作系统)的目录下的Fonts中,字库的后缀名为ttf,这一类是windows系统的通用字库,除了CAD以外,其他,如Word、Excel等软件,也都是采用的这个字库。其中,汉字字库都已包含了英文字母。
我们在CAD中定义字体时,两种字库都可以采用,但它们分别有各自的特点,我们要区别使用。第一类后缀名为shx的字库,这一类字库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占用系统资源少。因此,一般情况下,我都推荐使用这类字库。我们公司提供了sceic.shx、sceie.shx、sceist01.shx三个字库,其中sceic.shx是汉字字库,sceie.shx是英文字库,sceist01.shx是带有常见结构专业符号的英文字库。我强烈建议,我公司的图纸,除特殊情况外,全都采用sceic.shx、sceie.shx、sceist01.shx这三个字库文件,这样,图纸才能统一化,格式化。
那后缀名为ttf的字库什么时候采用呢?有两种情况。一是你的图纸文件要与其他公司交流,这样,采用宋体、黑体这样的字库,可以保证其他公司在打开你的文件时,不会发生任何问题。第二种情况就是在做方案、封面等情况时。因为这一类的字库文件非常多,各种样式都有,五花八门,而且比较好看。因此,在需要教美观效果的字样时,就可以采用这一类字库。我们在定义字体时,还有一些要注意。
首先,同样是在够用情况下,越少越好的原则。这一点,应该适用于CAD中所有的设置。不管什么类型的设置,都是越多就会造成CAD文件越大,在运行软件时,也可能会给运算速度带来影响。更为关键的是,设置越多,越容易在图元的归类上发生错误。
我在使用CAD时,除了默认的Standard字体外,一般只有两种字体定义。一种是常规定义,字体宽度为0.75。一般所有的汉字、英文字都采用这种字体。第二种字体定义采用与第一种同样的字库,但是字体宽度为0.5。这一种字体,是我在尺寸标注时所采用的专用字体。因为,在大多数施工图中,有很多细小的尺寸挤在一起。这时候,采用较窄的字体,标注就会减少很多相互重叠的情况发生。标注的设置(Dimstyle)。
标注定义里面的选项多了一点,不过要注意的地方倒是不多。我一般情况下会定义一种设置,对于有特殊的情况,我会单独修改其属性,然后其他的用格式刷来刷。介绍一下我常用的标注定义的设置吧(1:100比例出图)。
直线和箭头:所有颜色和线宽的选择均为Bylayer,箭头大小150,其他几个数据一般在100~200。
文字:文字样式要选择前面提到的宽度定义为0.5的字体,颜色仍旧是Bylayer,文字高度350,文字位置垂直为上方,水平为置中,从尺寸线偏移60,文字与尺寸线对齐。
其它一些选项根据需要调整,无需注意地方。

单位的设置(Units)。
单位设置的选项中,我发现有人喜欢在长度的精度选项上选用0,即是以个位来作为单位。对这点,我建议改为小数点后3~4位。在最开始的篇章里,我强调过准确是AUTOCAD使用的三大基本点之一。如果我们把长度精度定义为个位,那将会忽略掉许多微小的错误,比如1000的线段,实际上却被画成了999.97。在每次画图之前都进行以上的定义,比较麻烦,所以AUTOCAD公司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就是dwt模版。每次在新建一张图纸的时候,CAD软件都会让我们打开一张dwt模版文件,默认的是acad.dwt。而我们在创建好自己的一套习惯设置后,就可以建立自己的模版文件,以保存所有的设置和定义。我的dwt模版是我花了几个小时,精心选择的一些图,包括有简单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楼梯大样各一张,常用的图块几十个(当然是归类整理好的)。这样,我在每次新做一个项目时,就可以打开这张模块,开始工作了。可能会有人问道如何创建dwt文件,很简单,在保存文件时,选择另存为,然后在文件类型中选择dwt就可以了。

讲完了AUTOCAD中的各项设置,最后再讲一下Purge这个命令。Purge这个命令可以清除掉图中所有的没有用到的设置、图块等信息,建议大家多多使用,我是几乎每次存盘前都要Purge一下的。

最后总结一下,AUTOCAD中的各项清晰条理的设置,是达到CAD软件使用中“清晰、准确、高效”三个基本点的基石。因此,我强烈呼吁公司的各个部室专业,都尽快建立起适用于本部门本专业的一套标准设置,并加以落实。如果能过做到每个专业都条例化、标准化,那不但对于专业内部,在各专业的衔接,资料的提交上,一定可以提高不少的效率。
AUTOCAD使用心得连载之四
--常用命令与快捷键设置原则

AUTOCAD软件中有非常多的命令,如何才能掌握主要的一些命令,并且合理的运用呢?我常和别人探讨,在CAD中,要绘制或者编辑某一个图元,一般来说都有好几种方法,作为一个合格的cad-drawer,应该合理的运用最为恰当的方法。
我们先来看看CAD中有哪些命令?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几类。一类是绘图类,二类是编辑类,三类是设置类,四类是其它类,包括标注、视图等。我们一类一类分析。
第一类,绘图类。常用的命令有:
Line 直线
xline 构造线(用来画辅助线)
mline 双线(在画墙线时常用到,也可自己定义使用其它线型)
pline 多义线(大部分由线段组成的图元,能够定义为多义线的就定义为多义线,这样在选择时比较方便)
rectang 矩形(实际上就是四段围合的多义线)
arc 圆弧
circle 圆
hatch 填充(要注意图案的比例)
boundary 边界(在计算面积、填充等情况会用到)
block 定义块(需将准备用于定义块的所有图元放到0层,其它所有属性均改为bylayer)
insert 插入快(与-insert相比较,一个会调出对话框,一个不会)

第二类,编辑类。常用的命令有:
Matchprop 特性匹配(相当于word中的格式刷,常用于将正在操作的图元刷成正确的图层)
Hatchedit 填充图案编辑(鼠标左键双击填充的图案即可)
Pedit 多义线编辑(也可用于将几段首尾相接的线段连接成多义线)
Erase 擦除
Copy 拷贝
Mirror 镜像
Offset 平移
Array 阵列
Move 移动
Rotate 旋转
Scale 缩放
Stretch 拉伸
Lengthen 拉长(不常用,但在需要延长非水平或垂直的线段时很方便;!也可实现同样的功能,大家先自己琢磨看看)
Trim 裁减
Extend 延伸
Break 打断
Fillet 倒圆角
Explode 打碎(可用于打碎块、多义线、双线等)
Align 对齐(不常用,但在画一些倾斜的图形时很有用,可以把图对正了画,画好了再调整回原来的角度。和UCS是两个概念)
Properties 属性(同14版时的ddmodify,可调出属性表,在其中可查看和修改该图元的几乎所有属性,很有用)
就绘图类和编辑类的命令再进行一些说明。
第一,我们在绘制中,一般来说,能用编辑命令完成的,就不要用绘图命令完成。在CAD软件的使用过程中,虽然一直说是画图,但实际上大部分都是在编辑图。因为编辑图元可以大量减少绘制图元不准确的几率,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效率。
第二,在使用绘图命令时,一定要设置捕捉(捕捉的设置,以后再讲),F3切换。
第三,在使用绘图和编辑命令时,大部分情况下,都要采用正交模式,F8切换。
第四,以上我罗列出来的绘图和编辑命令,作为一个cad-drawer,是必须精通并能熟练运用的,其它没有列出的绘图和编辑命令,应该了解,在适当的时候使用。
第三类,设置类。前面讲了很多,不再重复
第四类,其它。这里面的内容又有很多,我们再分别描述。(这里面会涉及到Express里面的命令)

接下来谈谈如何自定义快捷键。
快捷键的定义是保存在acad.pgp文件中,2004版后(也可能是02版后,记不清了)改变了放置的目录,大家自己在windows里面搜索一下就知道了。快捷键是可以根据每个人的喜好,自由定义的。但,我认为自由不等于随便,也应该有一些原则。
一、不产生歧义,尽量不要采用完全不相干的字母。比如说,copy这个命令,就不要用v这个字母来定义快捷键。这样容易造成误解、遗忘。就算自己背熟了,别人一到你的机器上来,就绝对晕倒了。
二、根据各个命令的出现频率来定义快捷键,定义时,依次采用“1个字母--1个字母重复两遍--两个相邻或相近字母--其他”的原则。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copy和circle。在cad的默认设置中,copy是co/cp,circle是c。这样的安排绝对不合理。一般说来,copy使用的频率比circle要高得多,所以,首先应该是将c定义为copy的快捷键。然后,对于circle,可以采用cc(第一和第四个字母),也可采用ce(首尾两个字母),这两个都被占用了或者不习惯,再采用ci。
对于常用命令,我的建议是一定要采用快捷键,使用快捷键比用鼠标点取图标,或在菜单上选择命令要快上非常多的时间。一定要养成左手键盘,右手鼠标的习惯。什么算是常用命令呢?我建议平均每天出现5次以上的命令,都应该归结于常用命令。
大家根据这样的原则来定义好快捷键后,经过1~2天的练习,一定能够提高不少的效率。
AUTOCAD使用心得连载之五
--图层控制命令、视图命令、图元选择方式
图层控制命令和视图命令都是辅助绘图的命令,但是这些命令非常的关键,是否熟练,将会极大地影响到绘图的效率。
先来看看和图层有关的命令。和图层有关的命令实际上大部分是在Express(02版中好像是在Bonus)中,在安装AUTOCAD时,要完全安装才能出现。
图层命令中,第一个,当然是layer,图层属性管理器。里面的具体内容以前已较为详细的谈过,这次不再重复。和图层控制有关的其他命令,则都是让我们在绘图过程中如何方便的来控制图层的“开关(显示)”、“锁定”、“当前层”,方便的转换所绘制图元的层属性。
和“当前层”有关的命令。
ai_molc 改变当前层为所选择图元所属层。这个命令在工具栏里就有,大家应该都已经比较熟悉了。
laycur (change to current layer) 改变所选择图元所属层为当前层。
和“开关”有关的命令。
layoff (layer off) 关掉选择层。
Layiso* (layer isolate) 图面显示仅保留所选层(孤立层)。
Layon* (turn all layers on) 打开所有层。
和“锁定”有关的命令。
laylck (layer lock) 锁定选择层
layulk (layer unlock) 解开选择的锁定层
layerlckiso* 除选择层外,其它层均锁定(插件“免费迷你建筑工具”中的命令)

其它图层控制命令
layerp 恢复至上一个图层状态
laymch (layer match)改变选择图元所属层为最后选择的图元的层(类似于matchprop,但选择图元的顺序正好相反)
图层命令希望大家能花一点时间熟悉并掌握,当然,前提条件是图纸中的图元图层设置归类条例清晰。这点做不到的话,一切免谈。上面有三个命令,打* 号的,是大家平常可能忽视掉,但非常管用的命令。
视图命令有三类。
第一类:redraw (redrawall) 重画,regen 重生成。常用的是redraw,在一些辅助显示点、辅助显示线用redraw无法清除时,用regen试试看。
第二类是视图缩放类。这一类主要是围绕着zoom的各个分支命令。常用的有:
zoom-默认 实时缩放
zoom-p 回到上一次视图范围
zoom-d 动态缩放视图
zoom-a 显示全部视图
zoom-w 显示所选择窗口的视图范围
第三类是视图平移类。就是pan和其分支命令。
不知大家在视图控制时,是用鼠标选择工具栏里的图标,还是用键盘输入命令?想想以前,为了方便的进行视图控制,还经常使用透明命令。在00版本以上的AUTOCAD和三键鼠标(中键为滚轴)出现后,视图的缩放和平移,使用鼠标的滚轴中键就基本可以满足要求了。
鼠标中键上下滚动就是zoom的实时缩放,中键按下后就是pan。而且这些都是透明命令,即可以插在其它命令进行过程中执行的命令。利用三键鼠标来进行的视图控制,大家一定要熟练掌握。
既然提到了鼠标的使用,就在谈一下和鼠标也密切相关的图元选择方式。
我们在进行编辑命令的操作时,不可避免的要进行图元的选择。就编辑命令和图元选择来说,常用的有两种方式。我习惯的是第二种。
第一种,选用鼠标点选或框选图元,此时,所选择图元呈高亮状态。然后键盘输入编辑命令进行操作。采用这种方式,可利用Shift键来去除多余选择的图元。
第二种,先用键盘输入编辑命令,确认后再选择需操作的图元,选择完毕需操作的图元后再次确认进行编辑操作。这种方式,我觉得在选择需操作的图元这一环节上更为方便灵活,可以通过辅助键来帮助选择。
P - previous,选择上一次操作的图元。
R - remove,去除已选择图元。
A - add,增加选择图元(用于使用了remove后)。
这两种方式都牵扯到同样的一些和鼠标使用有关的地方。
鼠标左键。鼠标左键用来选择物体。
一是直接左键点取图元。
二是鼠标左键点下后,向右上或右下侧拖动鼠标,然后松开。这时出现的是实线选择框,只有完全处于实线框内的图元才能被选中。
三是鼠标左键点下后,向左上或左下侧拖动鼠标,然后松开。这时出现的是虚线选择框,只要有一部分处于虚线框内的图元,都能被选中。
鼠标右键。
鼠标右键的作用也很大,我们先要来改一下AUTOCAD的系统配置。在“用户系统配置”中,有个“自定义右键单击”的选项。在“默认模式”和“编辑模式”中,选择“重复上一个命令”;在命令模式中,选择“确认”。
键盘中的回车键和空格键同样可以达到在“默认模式”和“编辑模式”中,重复上一个命令;在命令模式中,进行确认。但在速度上肯定要慢于用鼠标右键来达到同样的目的。建议大家试试看,琢磨琢磨。
AUTOCAD使用心得连载之六
--绘图与打印比例控制、套用图框、标注命令
在绘制图纸完毕后,我们都要将图纸打印出来,只有当图纸打印出来(白图或硫酸纸晒蓝图)后,才可以认为我们的绘图工作基本完毕(当然还有整理归档等)。打印时,有一环不可回避,就是比例问题。打印比例和绘图比例合理,那么最后完成的图纸就清晰美观漂亮。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图纸密密麻麻,有的图纸空空荡荡,这些都是属于比例控制不当。那么就打印比例和绘图比例而言,我们在绘图时和绘图初期又应该注意什么呢?
一般来说,我们最终打印的图纸有按照比例和不按照比例两种。按照比例的,一般是施工图;不按照比例的情况有很多,一般有方案文本、过程图(自己看的)、条件图等,最近几年的初步设计(扩初设计)文本也逐渐变成不按照比例打印成A3大小。
先来看看按照比例打印的施工图。施工图基本上都是按比例出图的,但是在出图时会有不同的比例设置。比如说,平立剖一般都是1:100,楼梯间、卫生间是1:50,节点大样是1:20,装修图中的节点大样则可能会有1:10、1:5、1:2等的比例,总图的常用比例是1:500,有时候也会有1:1000、1:2000等。我接下来以一套包括平立剖面图、楼梯间、卫生间大样和节点大样的常规的建筑施工图来举例说明。
首先,我们一开始绘制的一般都是平面图,这时我们应该以实际每1MM对应AUTOCAD中的每个标准单位1来绘制,接下来的其他立剖面也同样。这时,我们有两个地方应该要注意的,一是所有的字体基本上都应设置为350高度左右,房间名可稍大些,图纸名称等专用字体高度另定。第二,就是在进行尺寸标注后,将该尺寸标注的“标注全局比例”设置成100(我已修改了前文有关标注设置中的一些内容,大家注意观看)。其他的设置,按照前文所述。
接下来是1:50比例的楼梯大样和卫生间大样。在绘制这样的图时,我一般先将平面图中的相关部分拷贝到原来图纸旁边,然后删除和剪接掉多余的部分。接下来要修改一些东西了。一是线性比例,除实线外,其他的如虚线、点划线等都改为原来一半的线性比例。二是字大小、标高大小、轴线号大小同样的Scale为原来的0.5比例。三是标注设置,将这一部分的所有标注中的“标注全局比例”修改为50。这样的话,按照1:50的比例打印出来时,各部分的大小尺寸都会比较合适。
1:20的节点大样绘制方法一样,不再啰嗦。
图纸绘制完毕后,要做的就是套图框。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图框,而且不同的图幅应该都有。图框在制作时,大多都会按照1:1的比例:A0—1194*840;A1—840*597;A2—597*420;A3—420*297;A4—297*210。其中,A1和A2图幅的还经常用到竖图框。还有,我们需要用到加长图框时,应该是在图框的长边方向,按照图框长边1/4的模数增加。每个图框不管图幅是多少,按照一定的比例打印出来时,图签栏的大小都应该是一样的。我们把不同大小的图框按照我们要出图的比例Scale大,将图套在其中即可。
关于施工图按照比例出图,还有两点要说。一是并非所有的平立剖面图都要按照1:100的比例来,对于一些没什么细部的仓库、厂房时,也可以考虑用到1:150或1:200的比例。这样才能够使图纸饱满。
第二点,就是不管是什么图,绘制时都切记以实际每1MM对应AUTOCAD中的每个标准单位1来绘制(总图可以除外),不同比例的出图只是在字体大小、线性比例、标注的标注全局比例等地方不同。
当然,以上情况是针对同一比例的图都放到同一个图框中出图的情况。对于不同比例的图要放到一个图框中时,稍微有一点不同。我们以一张1:100平面图中要放一张1:20的节点大样来举例。
首先确定1:100为这张图中的主打比例,1:100的平面图按照以上方法绘制完毕,1:20的节点大样,也按照上述方法绘制好,并修改好各个设置。当发现要将其并入1:100的图中出图时,把1:20的节点拷贝一份到1:100的图框内,Scale5倍,然后需要修改两样东西。一是线性比例,二是标注中的两个参数。其中之一是标注全局比例改为1:100(即主打比例),第二是标注线性比例,改为0.2。这样就OK了。当然,在绘制其他比例的图纸时,如果一开始就确定其要和其他不同比例的图纸放在一起,上面的有些顺序可以调整,可以减少一些步骤,较少耗时。
对于不按照比例出的图,也同样有些东西要注意,同样也要注意比例问题。
下面我们以一个方案来举例说明。
我们在进行一个方案设计时,到了整理出图阶段,就要注意比例问题了。首先要确定一下最终出图的图幅,以前的方案文本都是A3的,现在也常用A2的了(即两个竖版A3拼)。在确定了最终出图比例后,我们要预估一下大概的出图比例,然后按照打印出来的字高为2.5MM左右(方案文本的比例一般在1:200以上,除非是做别墅、小住宅、小公建,字体大小和标注尺寸可以适当小些)凡推出在图纸中的字体大小和标注尺寸的合适数值。有必要时,可以在整理初期先将第一张画得差不多的图打出来看看,确认没问题后,再继续其他图纸的整理完善。图纸全部整理完毕,套好图框,交给打印公司—OK。
在这里,稍微提一下图纸空间。图纸空间是一样很有意思的东西,在图纸的比例设置、批量打印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不过,在试用了一段时间的图纸空间这个东东后,我放弃了,因为,我们建筑专业绘制的图纸不光是我们自己出图用的,还要作为其他专业的条件图。在我将图纸空间中的图纸提给其他专业后,结果是一个个不断的电话询问,我发现,不光我自己要掌握图纸空间,我还要教会其他所有的专业掌握图纸空间……于是,我放弃不再用了……呵呵。不过,我发现在一些国外公司,除了在方案,在施工图中,也大量运用到图纸空间,不知他们是如何解决掉上面所述的我的困惑的,也许是对公司的所有员工都进行有关的培训吧(当公司的员工较多,而且有很多是中老年员工时,这是很痛苦的)。
AUTOCAD使用心得连载之七
--AUTOCAD与其他软件的交互
从事设计工作,除了要使用到AUTOCAD外,还经常要使用到其他软件,如Sketchup、Photoshop、Lightcape、3dMax、CorelDraw、Word、Excel等,有时会碰到各个软件的交互。这一部分,谈谈我在这方面的经验。
一、Sketchup
Sketchup这个软件出来的时间不长,但应该说深受广大建筑设计人员的喜爱,因为它可以很方便的将平面的图形立起来,进行体块的研究,或者是细部的推敲。在很多设计公司,现在都是先将建筑设计(包括装修、规划、城市设计等)用Sketchup竖起来,推敲好,再提给效果图公司建模绘效果图。这样也有利于效果图公司能够比较直观地了解需要建模的对象。我建议所有的建筑师,特别是年轻的建筑师,都要一定程度的了解Sketchup。建筑设计绝对不是平面设计,除了在平面中考虑流线、功能外,其他都要3维的考虑。国外的好的设计都是经过一轮轮不同比例的模型推敲的。
Sketchup与Autocad的交互很简单,在Autocad中绘制到一定程度,需要SU时,整理一下dwg文件,删除掉一些没用的东西,保留下基本的平面图,并选中所有图元,将其中的某个基准点Move到0,0,0坐标(不这样做的话,你在SU中会找不到图形的),保存,SU中导入即可。
二、3dMax
3dMax,最常规也最常用的效果图绘制软件,建模非常方便(与Sketchup建模不同,不多叙述,反正一般建筑师用Sketchup,效果图制作者用3dMax就对了,两者的建模思路不同)。现在也经常使用一些渲染器如VRay、巴西等等来配合进行好的效果的渲染。

Autocad中的平立面图,在3dmax的建模过程中都需要,导入过程都比较简单,不罗嗦了。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图层设置合理,图元绘制精确的cad图纸导入3dmax要比“乱七八糟”(原谅我使用这个词)的图节省建模者的很多时间。
三、Lightcape
Lightcape,我个人觉得室内效果图的效果,使用Lightcape比3dmax渲染出来好的多。一般先在3dmax里建好模型,并初步贴上图并打上灯光,再导入Lightcape中调整贴图、灯光,并渲染。也有高手直接在Lightcape中建模的,呵呵。具体哪个步骤在3dmax或Lightcape里完成,关键看操作者对哪个软件更加熟悉一些了。
四、CorelDraw
CorelDraw,在好几年以前,平面上色(平渲)时经常会使用到这个软件,最大的好处是出来的东西都是矢量文件。不过现在好象一般都PS来平面上色了。
五、Photoshop
Photoshop,这个行业最主要有三个地方会用到这个软件。一是方案的文本制作阶段;二是效果图的后处理,三是用来扫描一些图纸、照片等。
就Photoshop和Autocad的交互而言,两种,一是将Autocad的图纸导成位图文件(即后缀名为jpg、bmp等),以用于文本制作等;另一是将位图文件倒入Autocad中,常见的是将扫描的地形图导入以便绘制成电子文档。
先说第二种简单的,将位图文件倒入Autocad中。在Autocad的菜单中,选择“插入”,再选择“光栅图像”,然后按照提示一步步操作即可。
对于导入地形图,也可以使用一些软件,如Vpstudio、R2V等来辅助矢量化。
将Autocad的图纸导成位图文件有三种方法,最简单的是利用“Print Sceen”键进行屏幕拷贝,然后到PS中新开一个文件,粘贴即可。第二种是在Autocad的菜单中,选择“输出”,再选择bmp的后缀存储。这样,同样可以把Autocad的屏幕显示内容变成位图文件。
在我们需要将Autocad中的图纸转变成为较大分辨率的位图文件时,需要用到第三种方法。先需要设置一下。菜单中“工具”—“选项”—打印和发布,“添加或配置绘图仪”—“添加绘图仪向导”。出来一张“添加绘图仪”的菜单,左侧是阶段,右侧是选择内容。“开始”阶段选择“我的电脑”,“绘图仪型号”阶段选择生产商为“光栅文件格式”,最右侧的表格中基本上每个都可以,我习惯于选择bmp。一路选择“下一步”。在“完成”阶段选择“编辑绘图仪配置”,出现“编辑绘图仪配置”菜单,在这个菜单中自定义一个图纸尺寸,做文本的话,4000*3000足够用了。确定后,我们便完成了一个类似于打印机的的设置。当我们需要转换位图文件时,采用类似于打印的方法即可。
六、Word
在说Word之前,先说一下Autocad中的文字输入方法。Autocad中的文字输入方法有两种,一是输入为“text”,即单行文字。对于少量的文字,推荐使用这种方法。二是输入为“mtext”,即多行文字。对于长篇大论,如设计说明等,推荐使用这种方法。
在Word中,将长篇大论写好,“Ctrl+A” “Ctrl+C”,在Autocad中选择“绘图”—“文字”—“多行文字”,框选将要写入文字的区域,在跳出来的菜单中“Ctrl+V”,修改顶上的一些设置即可。
 Autocad中的图纸要插入Word中,须先将其转换为位图文件即可,方法如前所述。注意一点,就是图片的分辨率不用太大了。
七、Excel
在Autocad中制作表格,以前的版本比较苯,是用一笔一笔画出来,最近几个版本的Autocad有了表格制作功能,但我觉得还是不方便不灵活,于是有时候还是一笔一笔画出来(我也比较苯)。Excel制作表格非常方便,最近发现一个小插件—AutoXlsTable,非常好用,将Excel中的表格导入到Autocad中,大家不妨试试。有关标注的设置那一部分,修改如下:
标注的设置(Dimstyle)。
标注定义里面的选项多了一点,不过要注意的地方倒是不多。我一般情况下会定义一种设置,对于有特殊的情况,我会单独修改其属性,然后其他的用格式刷来刷。介绍一下我常用的标注定义的设置吧。
直线和箭头:所有颜色和线宽的选择均为Bylayer,箭头大小1.5,其他几个数据一般在1~2。
文字:文字样式要选择前面提到的宽度定义为0.5的字体,颜色仍旧是Bylayer,文字高度3.5,文字位置垂直为上方,水平为置中,从尺寸线偏移0.6,文字与尺寸线对齐。
其它一些选项根据需要调整,无需注意地方。
这样的标注设置是整张图纸的所有标注的基础设置,在绘制不同比例的图纸时,需要将其中的“标注全局比例”根据出图比例进行调整。1:100出的图,需要将其“标注全局比例”调整为100;1:150出的图,需要将其“标注全局比例”调整为50。这点在后面的第六部分还会详细讲道。
AUTOCAD使用心得连载之八
--方案、初步设计和施工图的设计和绘图思路
前面有朋友提到在做方案的时候,对图元的精度控制不需要太高,的确是这样。现在,由于使用计算机绘图,而方案、初步设计和施工图的设计思路是不太一样的,自然相对应的绘图思路也不太一样。前面还有朋友提到,作为一个绘图员,感觉有些委屈,觉得前途并不是很光明。但我觉得,不管任何设计的任何阶段,绘图的过程都是设计的过程,画上去的任何一笔,任何一个图元,都是在设计。设计的东西有很多,功能、流线、体块、虚实、尺度、人性化等等等等,都需要通过方案、初步设计直到施工图不断的深化、落实。因此,我觉得不管从事哪个阶段的哪部分工作,都需要仔细的琢磨推敲,认真对待,认真的将每一笔画出来。(又啰嗦了)这一部分,我谈谈不同设计阶段的设计过程,以及如何利用计算机,特别是Autocad来配合。可能这一部分和Autocad的关系不是太密切。
首先是方案设计,方案设计的过程大致有三个阶段。
一、一草阶段
“气泡图”—“方块图”—“体块研究”
“气泡图”是指对建筑物的功能流线以及周边环境关系进行研究。每个气泡都是一个功能分区,根据流线关系串在一起。在“气泡图”中,要确定最基本的功能关系,建筑物/群中有哪些功能分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在流线中应处于一个怎样的顺序关系;建筑物/群中有哪些流线,不同的人流关系、车流关系等,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如何减少或避免交*点;建筑物/群与周边关系如何,周边有哪些道路,哪些建筑物,朝向如何,退让如何等等。
“方块图”是将面积关系放到“气泡图”中。这一步,是建立在气泡图的基础上,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将各功能区的面积在气泡图中落实,即把每个气泡都按照实际的面积要求来画。
“方块图”完成后就要进行初步的“体块研究”。根据方块图,已基本可以将大的体块关系竖起来。这一步中,要推敲体块与周边的关系是否合适,体块本身的大小、体量(长宽高与形状)是否合适。体块与体块之间又是怎样的一种能关系,相交、相切、重叠还是脱离。
“气泡图”的研究应该徒手绘制草图来完成,确定后,可以利用 Autocad来绘制“方块图”。这时,Autocad绘制的“方块图”还完全用不着考虑到柱网等关系。然后,应该使用Sketchup来研究体块,而且一定要推敲,看看有哪些可能的体块关系,各有什么优缺点,什么样的是最好的。对一个方案,可以有好几种体块关系。
一草阶段完成时,应该有一个项目组来进行讨论,这种讨论,可以将公司和身边的高手多请两个来,各抒己见。如果发生问题,如功能、流线、朝向不合理等,应该马上调整。这一阶段,特别要集思广益,为将来的深化打下好的基础。可以说在评标时,评委首先就看方案的大关系是否合理,不合理的话直接枪毙掉,基本不用再看下去了。
二、二草阶段
“初步平立剖面”—“带虚实关系与局部细部的体块研究”
这一阶段,是建立在一草的基础上的,是对一草的继续深化。首先,在 Autocad中,根据方块图和体块模型,绘制简单的平面图,不过,这时要将轴网,也就是结构关系考虑在里面了。这时的平面图,门窗都不用表达,只要将房间、楼梯、走道等内容画出来即可。画完简单平面后接下来画剖面,这时的剖面也很简单,确定一下层高,或者一些较复杂的空间的剖面关系。
将简单的平面图导入SU中,将体块再次竖起来,但这时,需要3维的来考虑几个面的虚实关系,将它们都在SU的模型中表达出来,推敲—推敲—再推敲。关键部位和一些有想法的细部处理,在这时候也可以在SU中表达出来。
对照着简单平面、简单剖面和体块模型,将立面画出来就OK了。不过,立面的推敲也是必然的,立面的推敲和SU中模型的推敲,交替进行,相辅相成。
将这些东西整理一下,就是二草。对于二草的成果,同样建议仔细讨论一次。有时候做到了二草阶段,但觉得不对劲的话,会重新回到一草阶段,从头再开始一次。一直记得以前的老师教导“捏捏紧,再打打散;再捏捏紧,再打打散”。有时间和精力的话,多捏几次,做出来的东西一定不会差的。
一草和二草阶段,都是方案设计的基础阶段。在这个阶段,思维是最重要的,Autocad中画得不准确,绝对没关系,将主要意思表达出来就行了。另外,在这个阶段,徒手绘制的思考和利用计算机进行的思考是交替进行的。比如,在排平面时,我遇到较复杂的地方,会将其打印出来,用手勾一勾,不满意,就蒙上一张拷贝纸,再勾一遍,一遍一遍,直到勾满意为止,最后在在Autocad中画出来。立面、虚实关系等也一样。
三、方案整理与制作阶段
在经过仔细推敲和充分讨论的二草的基础上,就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这个阶段主要就是将设计内容整理、细化,漂亮的表达出来。
赶时间的话,这时候可以分成两条线走。一条线是继续完善SU的模型,将来文本中的很多图纸,比如小透视等等,比较细致的SU模型,还可以用来渲立面。当SU模型比较完善后,就可以提交给效果图公司了。
另一条路就是平立剖面图的深化、完善。这时候,用Autocad绘制的图形相对而言就需要比较准确了,特别是轴线、外墙开窗等,但是有些小问题并不要紧,比如门垛,画成149、218、356等等都没有关系。在方案阶段,没有必要为了图元的精确浪费太多的时间。不过,向立面,特别是对称的或有连续图案的立面,最好还是画准确点;图层关系也要比较合理,否则在导入PS后,上色时会吃苦头的(做过的同志心里应该清楚);还有就是该闭合、该连接的线条一定要闭合、连接,否则同样在PS中会比较痛苦。
在Autocad中绘制完毕,将图导成位图文件。这里有个小窍门,如果前面图层关系合理的话,同一张图可以关掉一些图层,分两次导成位图文件。为什么这样做?呵呵,不多说了,有心者自己慢慢发掘。
PS中上色、套图框……方案设计告一段落。

接着谈谈初步设计。对初步设计,我的理解不是太深,总体来说,我觉得初步设计有以下几条作用:
一、 各个专业的配合。
在方案设计阶段,各个专业的配合是比较浅薄的。在初步设计阶段,各个专业就开始较为深入的参与了。这时,要解决好各个专业的配合,也就是相互的条件关系。比如,电气专业要告诉建筑专业需要多大的配电室;暖通专业告诉电气需要多大的用电量。结构专业也开始建模,并初步计算,它将提给建筑专业梁的高度,柱子的断面尺寸。其它,不一一而言。
二、 进行概算。
工程造价专业接收到各专业的条件后,进行概算。概算的作用很多,比如控制投资等,另有一点就是可能会作为施工招标的标底依据之一。因为工程预算是要另花一笔钞票的,不是每个项目都会做。
三、 解决掉一些技术难点。
前个月,有幸和一位参与了国家大剧院(就是那个大玻璃弹子)设计全过程的设计师聊了几句。国家大剧院的初步设计是在法国的安德鲁建筑师事务所做的,参与的建筑师有六十多位,他作为中方代表(了解的人应该猜出来他是谁了吧,再给点提示,清华的)参与。据他谈,有很多重大的技术问题都是在初步设计阶段研究并解决的。比如说,在北京,大玻璃弹子下的水面到了冬天肯定结冰,结冰后体积会膨胀,如何不破坏和影响建筑物与水池?当水池的局部发生问题时,怎样可以不把整个水池的水抽干就可以检修,玻璃弹子上如何设置搽窗机轨道等等。
四、 对于建筑专业,我觉得有以下问题需解决:
1、 规范的落实,比如防火分区、疏散距离等;
2、 平面、剖面的关系是否合理,特别是复杂的地方。楼梯是否碰头?是否足够距离跑到上一层,等等。
3、 这时,在Autocad中的绘图,应该做到细致、准确、规范了。充分利用电脑比人脑精确、严谨的特点,将每一个图元都画对。
4、 ……
在初步设计阶段绘制图纸,同样平立剖面应该是对照起来同步画,平面细化到一定程度,就细化一下立剖面,再反过来画画平面,这样辗转反侧的进行。
最后谈谈施工图。
施工图是可以用来施工的图纸,因此,图纸上的每一根线条,每一个图元都应该有着准确而且清楚的表达,明确到底是什么?绝对不能象方案一样,给人高深的感觉,或则含含糊糊。平面图还好,但是立面图就会经常出现表达不清的错误。
不同规模的项目,复杂程度不一样,施工图阶段参与的人员数量也都不一样,但思路也基本一致。就是从整体到局部的不断完善,深化,落实每一堵墙、每一扇门窗、每一个节点处理。 一个人做一栋5000平方米的小项目是这样,一个团队做一个几十万平方米的大项目也是这样。
越是复杂的项目,越是参与人员多的项目,越需要在项目的前期,有个好的项目实施计划,有个好的设计标准,有个好的绘图标准,这样才能打好一个集团军进行的大仗。而对于每一个建筑师,每一个cad-drawer,一定要有着良好的绘图习惯,然后遵照一定的标准,认认真真、仔仔细细的做好一个团队中的每一颗螺丝钉。前面就提到过,大玻璃弹子的初步设计有六十多位建筑师一起完成,想想管理和协调的难度,有点可怕。但相信,只要有了比较好的基础、系统和制度,不断地贯彻、落实、贯彻、落实,任何难啃的骨头都能够啃下来。(唉,没想到居然是用了一句口号来结束我这篇文章。)
后言:
在开篇时有前言,现在还有些话要说,算是后言吧。
这篇文章从开始到现在,陆陆续续写了三个月,其实其中有时候也不是特别忙,我为我的懈怠向支持我的兄弟姐妹说声对不起了。不过,终于在今天落笔,也算是有了个交待吧。在结束时,还有几点向大家啰嗦。
一、我不是Autocad高手,在用12版的时候,学了一点LSP文件,现在也早就忘光了。我在这里,并不是想教给大家多么高深的软件知识、编程技巧等等,只想结合实际的使用经验,和大家分享一些基本的,但也是很重要的东西。而且,我知道,我说的很多东西并不一定正确,在这里,只想把我的一些想法和经验说出来,大家愿意采纳便采纳之,觉得可笑便可笑之。
二、对于专门软件,如天正、圆方等,首先我很佩服并且尊重他们的劳动,但是我觉得做软件出身的人有时候不是太能够理解建筑,就像我对软件也只懂一点点一样。因此,我希望,专门的软件公司,能够找一些做过十几年建筑有稍微懂一点软件的人来做做顾问。很多东西是没有对错之分的,但是不是非常的地道,就很难说了。我想如果有一套非常上手的软件来辅助设计工作,这是每一个建筑师的盼望。
三、关于软件的三维化。前面有仁兄提到过,所以我也啰嗦两句。现在有的软件已经三维化了,比如说Autodesk Revit Building,画平面的时候,立面就出来了,修改平面的时候,立面同时也在修改。但是,我觉得问题同样,软件工程师还没能够真正的按照建筑师的思路来地道的设计软件。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当然,如果发现一套好的软件,我想我是会改变自己的一些习惯做法和思路来配合软件的。
四、这篇文章开始写的时候拟定的提纲,和最后完成时并不一致。比如,一开始,准备将Autocad的变量进行整理,但后来发现,这样做稍微有点背离了我的初衷。我本意是要和大家分享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最为基本的东西,至于软件深层次的东西,自有高手去研究。这方面,我只是个非常低的低手。
五、要做好合格的建筑师,必须要有踏踏实实、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待工作一定要有自己的追求,用自己的心血来完成每一个设计。为了赚钱而马马虎虎做设计的同仁,是不会有长足的进步的。而每一个绘图员,也应该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在每一个有自己参与的项目中,努力学习设计知识,点点滴滴的逐渐积累,以成长为设计师为目标。
六、最后,由于“徐佑然”兄在前面屡次对我在言语上的不尊重,我在这里稍微嘲笑他一下。他的新作由于缺乏人气,居然还又跑到我这里,我这个他非常看不起的小角色这里来做广告,可笑、可笑。大家一笑了之吧。(徐兄,您也别太生气,我又帮您做了一回广告)
文章虽然告一段落,但是大家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希望还是能够贴出来。我将不断地继续观察此帖。对于一些有意思的,我觉得值得回答的问题,我将谈出我的看法,和大家继续探讨。
地质啷http://weibo.com/943569550

7656

主题

1178

铜板

2299

好友

技术员

为地信喝彩!

积分
106237
QQ
 楼主| 发表于 2011-2-3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将地形图中非零高程对象转换为零高程对象

如果你从测绘院拷贝来的地形图上有一些图元(如直线和圆等)的Z坐标不为零,那么有可能产生交点不易捕捉、使用dist命令量取的两点间距离值与实际不合等等问题,下面我介绍两种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法。  (1)命令法(中文为注释):在命令行键入change
Command:CHANGE
选择对象
Select objects: all
键入p选择修改特性
Properties/<Change point>: p
键入e修改标高
Change what property (Color/Elev/LAyer/LType/ltScale/Thickness) e
输入新的Z坐标
New elevation <varies>: 0
选择修改特性,回车结束。
Change what property (Color/Elev/LAyer/LType/ltScale/Thickness)
Commnd:

  (2)移动法:很简单,键入移动命令“move”,将所有实体移至点1,0,1E99,然后再重复“move”命令,将所有实体移至点0,0,-1E99即可。
该方法利用AutoLISP语言编程如下:
;;标高(Z坐标)归零实用程序
(defun C:Z=0 ()
(setvar "cmdecho" 0)
(princ "\n正在处理图形数据,请稍候...")
(command "_.UCS" "")
(command "_.move" "_all" "" '(0 0 1e99) "" "_.move" "_p" "" '(0 0 -1e99) "")
(princ "\nOK,已将所有图元的标高值即Z坐标归零.")
(setvar "cmdecho" 1)
(princ)
)end (defun C:Z=0 ()

地质啷http://weibo.com/94356955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