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新人指南|投诉删帖|广告合作|地信网APP下载

查看: 714|回复: 0
收起左侧

2020年,不屈服的地学

[复制链接]

1

主题

208

铜板

1

好友

实习生

Rank: 1

积分
8
发表于 2020-6-14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20年,不屈服的地学
转自:地学宝

2020年是人间不平凡之年。
新冠肺炎病毒在人间肆虐,世界经济增长几乎停滞,企业停工停产,学校延迟开学,全球累计死亡病例已超过40万。
地学也在艰难中稳步前行。
能捐钱的捐钱,能出力的出力,能提供防疫物资的提供防疫物资,什么也不能做的,居家办公。
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地质学家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在各个方面稳步前行。
小宝在居家办公时,偶尔关注一下地学动态,发现今年地学也有不少重要事件呢。除了地球地质,在行星地质方面也有新的进展。
先来盘一波2020年地学发生的较大新闻事件吧。
1. 美发布首张完整月球地质图
4月份,美国地质调查局发布了迄今为止最最最最最完整的一张月球地质图,比例尺为1∶500万。
是的,这是史上第一份完整的月球地质图,不管它的比例尺多小,这注定是月球研究史上重要的一大步。
这份月球地质图用各种颜色表示出月表的地质结构与年代关系,统一了图例符号,相当于为下一步深入研究月球地质提供了标尺。
地质图上最主要的色块包括红色的“海”,是较近期被岩浆所覆盖的暗色部分;米白色的“高原”,是年代较久远的月球表面;还有蓝色的“东方海”,处于月球正面与背面的交界上(来源:腾讯网)。
其他颜色的是一些小型的圆坑或圆环。总体可以表示出月表构造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
美国在太空探索上一直走在世界前列,这次发布的月球地质图对于未来太空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虽然比例尺稍小,但毕竟是月球首张完整地质图,为下一步深入研究及开展月球探测工程提供了有利的支撑。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上美国地质调查局官网下载原图,能看出月表与地表有哪些区别吗?
2. 第六次物种大灭绝可能在加速
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中,至少已发生过五次生物大灭绝,分别是奥陶纪末(4.43亿年前,约25%科灭绝),晚泥盆世(约3.59亿年前,约22%科灭绝),二叠纪末(约2.51亿年前,约53%科灭绝),三叠纪末(约2亿年前,约22%科灭绝),白垩纪末(约6500万年前,约16%科灭绝)。
已有证据表明白垩纪末的一次突发事件(如行星撞击说)导致了恐龙的灭绝,也是已发现的最近的一次生物大灭绝事件。

然而,早在前几年,就有科学家发出警告:地球可能正在面临自恐龙灭绝以来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事件,即: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研究表明,在整个20世纪,全球至少有543种陆生脊椎动物灭绝了。更可怕的是,这种灭绝过程很可能引发更大范围的连锁反应(来源:搜狐网)。
而根据《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6月1日发表的文章认为,第六次物种大灭绝正在加速,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和大肆捕杀野生动物是导致大灭绝加速的主要原因。
今年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爆发,是人类向野生动物活动范围侵占的附加结果,而侵占野生动物活动范围的另外一个结果就是导致野生动植物灭绝的速度加快。
随着新冠肺炎病毒的爆发,引发了人类对环境保护和野生动物的保护的重新高度重视。对于地质学家们而言,一个重要的议题是固体地球圈层与生物圈、大气圈等的交互作用,如何在人类生存活动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中寻找到平衡点,是人类未来努力的方向。
3. 地球上最老固体物质
被称为“阿卡斯塔”的片麻岩,产于加拿大西北领地阿卡斯塔河,其年龄为40亿年,是地球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岩石,代表了地球形成以来保留的最老的岩石记录。
而最近科学家在地球上找到了一个比最老岩石还老的固体物质。
据芝加哥大学科学家1月13日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文章称,在一块陨石中发现了更加古老的星尘,其年龄可达70亿年,比太阳还要古老,有望揭示银河系中恒星形成的奥秘。研究人员介绍,由于这些颗粒与宇宙射线相互作用,他们可以根据颗粒中存在多少由宇宙射线产生的元素,测量其暴露于宇宙射线的时间,从而确定其年龄。结果发现,大部分颗粒形成于46亿到49亿年前;小部分颗粒的年龄形成超过55亿年。相较之下,太阳的年龄为46亿岁;而地球的年龄约为45亿岁。研究人员期待这些新发现能进一步加深对银河系演化的研究(来源:新浪网)。
外太空行星研究是关乎人类未来发展的前瞻性课题。在这方面,地质学家们有着先天优势和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团结各学科智慧,集思广益,抓住丝毫线索,可能才是破解谜题的关键。
4. 美国黄石火山活动异常引担忧
黄石火山位于美国黄石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超级火山之一,地质历史时期曾经多次大规模爆发,研究发现它平均每隔60-80万年喷发一次,而上一次火山爆发是在64万年前,意味着黄石火山在近期10万年内随时可能爆发。
黄石火山2019年以来地质活动似乎更加活跃了,引发了民众对黄石火山可能再次爆发的担忧。
据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的监测,仅2020年5月份黄石公园就发生了274次地震,虽然地震强度较小,但还是引发了美国民众的广泛担心,他们担心这可能是火山即将爆发的迹象(来源:国际论点)。
但也有人对此表示相反的态度,他们认为黄石公园地质活动频繁是正常现象。美国地质勘探局也指出这样的地震现象很常见。
小宝认为,预测火山爆发和预测地震一样难,但给予一定的观测和研究还是有必要的,毕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纵观全球,近期全球地震、火山活动确实有活跃的趋势,如我国西藏、云南、四川等地的地震,日本的地震,菲律宾的火山大爆发,是否预示着地球构造运动变得活跃了仍需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科学家的工作必须严谨,至于公众的担忧,让观察证据和研究结果来说话比较靠谱。
5. 我国珠峰测高
现代的科技可以把探测器送出太阳系,可以把人送上月球。但是我们对于我们生活的星球,仍然有很多谜题等待我们去探寻。
如电影《攀登者》所展示的登山的艰险,大部分人很难体会到攀登珠峰-世界第一高峰的艰难与极其危险性。而登峰者中,也只有极少数人能成功登顶。
要靠人力将测量仪器搬运到峰顶,还要在上面开展持续几小时的测量工作,更是难上加难。而今年的5月27日,我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再一次做到了。
据自然资源部官网报道,今年5月27日,我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成功从北坡登上峰顶,利用最新测量技术完成了珠峰新一轮的高程测量。
这无疑是今年地学界最值得期待的事之一,据说,高程测量初步结果大概在810日左右出炉,让我们拭目以待。
小宝觉得,光是登上珠峰去,就已经很难了,这次珠峰测量团队都是勇士。而这次测量所使用的高精度仪器和卫星定位系统,无疑又一次彰显了我国日益增强的科技实力。
6. 火星探测计划
2020年是火星探测的关键年。
这是因为,由于运行轨道和周期的差异性,火星每隔26个月与地球的距离达到最近,大概为5500万公里。
因此,每隔26个月就是人类探测火星的最佳时期,也称为窗口期。而今年就是这个重要的窗口期。错过了今年就得再等26个月。
已有两个国家确定今年发射火星探测器。分别是NASA的“毅力号”火星探测器将于20207月发射升空,以及中国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将于2020年的7~8月份发射升空。
如果这两个探测器成功到达火星,将在火星上开展生命信息、环境、大气、岩石、水和内部构造等的探测研究,未来,地质学家们也许就能去火星上开展“地质”研究了。
2015年的一部科幻电影《火星救援》让我们对火星移民充满了好奇和期待,网上也一直流传着招聘火星移民志愿者的帖子。
小宝认为,人类对于火星的探索既是出于好奇,也是出于本能。好奇的是个体,本能是针对全人类。对于人类来说,思考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后人类的命运,就是生命群体的本能反应。
而前期工作就是漫长的探测期,航空航天学家和地质学家们任重而道远。
7. 地球磁场研究新动态
英国《自然·通讯》杂志2月25日发表的一项地球科学模型,首次详细分析了地球早期磁场是如何产生的。
现今的地磁场,是由富含铁的液态地核外核产生的,但在地球演化早期,应该很难维持,因为地核的冷却速度不够快。早期地核周围有一层熔融硅酸盐,但此前对硅酸盐液体的导电率测量显示,其无法形成有效“发电机”。(来源:科技日报)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研究人员拉斯·斯特里克斯路德和同事进行了一系列模拟,对条件近似早期地球基底熔融岩浆的硅酸盐液体的导电率进行了预测,并计算了其磁场强度,发现与太古宙(约40亿年至25亿年前)古地磁记录中的磁场强度相似。结论是,早期磁场是由基底熔融硅酸盐岩浆产生的,并认为宇宙中其他类地天体可能也存在硅酸盐发电机。(来源:科技日报)
另外一项成果是针对地磁北极移动速度的研究。
地球的地磁北极与世界地图上的北极并不完全一致,自1831年首次发现地磁北极以来,地磁北极以冰川般的速度漂移了约1400英里。
而现在,科学观测表明,地磁北极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西伯利亚漂移。(来源:中国科学技术馆)
这两项地磁研究成果吸引了小宝的注意,因为这两项都是地磁方面的重要课题。而对地磁历史演化特征的研究,对现今地磁极性移动规律有什么启发,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8. 塔里木盆地深层油气获重大突破
随着我国加大油气勘探投入进程,国内各大油田相继取得不错的油气新突破。
而这其中,当属塔里木盆地深层油气突破最为典型。
330日,中石化西北油田部署在塔里木盆地的重点探井——顺北52A井获得油气突破,日产原油150吨、天然气5.9万立方米,是西北油田复工复产后首口取得重要油气突破的探井。(来源:搜狐网)
48日,中石油塔里木油田满深1井用10毫米油嘴测试求产,日产原油624立方米,日产天然气37.1万立方米,标志着盆地腹部超深层油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开辟出一个新的油气战略接替区。这是中石油在克服疫情影响,复工复产后在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取得的重大突破。(来源:搜狐网)
需要注意的是,顺北52A井、满深1井此次都是在碳酸盐岩油气藏中取得的突破。
9.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第二轮试采成功
据《人民日报》报道,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的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第二轮试采取得重大突破。
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试采创造了总气量86.14万立方米,接近百万方燃气喷涌而出,日均产气量达到2.87万立方米,创造两项世界纪录,同时,攻克了深海浅软地层水平井钻采核心技术,实现了从探索性试采试验性试采的重大跨越。
小宝认为,我国在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已然走在了世界前列,但仍需继续努力,在未来实现商业化开采之路上稳步前进。
题外话:油价暴跌事件
为什么最后要说油气和天然气水合物的事,其实有个重要原因是今年3月份发生的国际油价暴跌事件,小宝希望广大地学家们多多关注一下国内能源安全问题。
受疫情和产油大国之间激烈的价格战影响,3月9日,国际油价剧烈杀跌,跌幅超过30%
油价暴跌与新冠肺炎疫情对金融市场进一步产生冲击,引发美国股市暴跌,并在3月份接连发生4次熔断,并在420号触发了让国内投资者损失惨重“原油宝穿仓事件”。
  
我们国家油气对外依存度高,在原油生产大国之间的价格战里,我国没有发言权。
短期来看,我国可以在国际油价低迷时期大量购入原油,从长远来,加大国内的油气勘探开发投入,特别是页岩气、致密油、页岩油,甚至是天然气水合物等的勘探开发,提高国内原油生产能力,才是不在原油进口上受制于人的根本解决之道。
这仍需要石油地质学家们在理论和技术上持续发力,提高自身油气探明率和产能,增加抵抗油价涨跌风险的能力。
  
结束语
今年地学相关热点还有很多,地学家们面对疫情展现的不屈精神风貌体现在方方面面。
希望新冠肺炎疫情赶紧控制住!
加油,地学!
  
地学宝:地学环球观察、科技动态、周边推荐。
微信号:geologicaljewel
扫码_搜索联合传播样式-白色版.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