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1质量管理体系
(1)质量控制体系内容
项目实施过程全面执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对调查实行全过程检查。在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框架内,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加大监督和执行力度。项目部认真贯彻公司的质量方针,严格执行规程、细则和程序,确保ISO9001质量体系的运行管理贯穿于工程的全过程。具体作法是随时分析和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以预防为主,防检结合,出现问题及时解决。认真执行“测绘工程过程控制”程序文件,将责任层层落实到人,努力使“按照程序文件的规定开展各项工作”成为每一个员工的自觉行动。作好相应质量记录,这是保证作业质量和成果质量的重要措施。
1、制定合理可行的技术设计和施工方案,保障后期施工的科学性和操作性,为整体工程质量控制奠定良好的基础。
2、做好过程控制,建立健全跟踪监控机制。配备专职检查员,深入研究技术方案和相关数据生产规定及相关部门临时下发的各种文件,保证质检工作准确运行。明确各工序成果水平,将质量关口前移,扼制问题连锁化。
(2)质量控制体系的流程图
2.2质量控制措施
(1)质量保证体系
我们将把本项目作为重点工程实施。为了保证产出优质成果,项目部严格执行公司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人员由项目负责人、总工办、质检部、项目质检员组成。建立以质量为中心的经济责任制,明确岗位职责,制定考核办法,确保产品质量。
项目经理为项目质量负责人,各质量检查人员,在规定的职权范围内,负责质量管理的日常工作。编制项目的质量计划,对作业过程进行现场监督和检查,处理质量问题;各级质量检查人员对其所检查的产品质量负责,有权予以质量否决,有权越级反映质量问题。
我公司对蓬莱市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完成的成果实行两级检查,即项目部过程检查和公司最终检查,项目部负责成果的过程检查,公司质检部对成果进行最终检查。成果采用分阶段检查,即每一阶段成果需经过检查合格后方可转入下一阶段。最终检查形成检查报告,要求全部整改完善后,提交甲方进行验收,并对调查成果质量终身负责。
加强过程控制,建立健全跟踪监控机制。制定成果资料的跟踪档案,每一份成果从任务下达到作业生产至最终成果提交,清楚地记录每一步工序中出现的各类质量问题及相关作业信息,明确各工序成果水平,将质量关口前移,扼制问题连锁化。
过程检查包含自检、互检和项目部专检。质检部是公司的质量主管部门,负责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查、提出整改意见、检查落实情况,并对工程产品进行最终检查。
1、过程检查
过程检查贯穿于项目始终,在进行工序转换之前,项目部组织人员对上道工序进行全面检查,整改后进入下道工序,下道工序在进行过程中如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上道工序修改。对数据整合成果进行自检、互检、专检和抽检。
过程检查包括作业组自检、互检和项目专检。
(1)自检:作业组内对自己的成果资料必须进行自检,自检比例100%,合格后方能上交成果;
(2)互检:后一工序的作业组对前一工序作业组的成果也必须进行检查,互检比例100%,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返回前一工序作业组进行改正,直到修改合格后方可接收成果并开始自己这一工序的工作;
(3)专检:由工程负责人及专职的质量负责人带领各工种质量检查员对所有的成果资料进行系统检查,内业组检查比例100%,外业组检查比例不低于50%,并做好专检记录。对需要修改纠正的问题会同作业人员确认后进行修改。
2、最终检查
最终检查是由公司质量检查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抽检:由公司质检部负责对所有成果资料进行抽查,抽查样本合格的提交验收,不合格的进行全面整改至合格。各级检查后整改合格的成果方可正式提交甲方验收。主要采取内业100%的审查,外业进行不低于30%抽样检查,以确保调查成果整体质量。在调查成果完整性和规范性检查的基础上,重点检查成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根据三次调查要求,采用计算机自动比对和人机交互检查方法,对调查成果进行逐图斑内业比对,比对提取三次调查初步成果、上年度基础数据库和国家内业判读结果之间的差异图斑,重点检查差异图斑调查地类与影像及地方举证照片的一致性,根据内业检查结果开展外业实地核查,对外业图斑进行认定,并利用移动外业设备拍摄图斑实地照片。根据内外业检查结果,组织调查成果整改。
(2)质量控制程序
项目部要认真贯彻公司的质量方针,严格执行规程、细则和程序,确保ISO9001质量体系的运行管理贯穿于工程的全过程。做到对各项调查成果有检查、有记录,有溯源可查性,并建立项目部、小组、个人的作业质量档案,由项目部统一管理,当项目结束后上报公司。公司级的成果最终检查后应进行质量评定,并贯彻公司的测绘成果成图奖惩条例。以预防为主,防检结合,出现问题及时解决,认真执行“测绘工程过程控制”程序文件,将责任层层落实到人,努力使“按照程序文件的规定开展各项工作”成为每一个员工的自觉行动。分级管理控制量的措施如下:
1、编制合理可行的技术设计书。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共同起草技术设计书,并报公司总工办审定,报采购方审批。
2、做好技术交底。各工序开工前,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技术负责人针对该工序制定详细的技术补充规定发放给每名作业人员。各工序开工前,项目负责人和项目技术负责人针对该工序的技术要求和技术要点对每名参与该工序的作业员进行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工作,认真学习本项目技术设计书和补充规定的相关技术要求。做好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的相关记录。并常态化组织开展问题讨论和技术交流,不断改进技术流程,保证技术标准的统一,提高工作效率。在施工过程中,定期组织召开由技术骨干参加的技术研讨会,针对施工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展开讨论,统一认识,统一标准。
3、加强过程控制,建立健全跟踪监控机制。严把本工序质量关、做好工序衔接。制定成果资料的跟踪档案,每一份成果从任务下达到作业生产至最终成果提交,清楚地记录每一步工序中出现的各类质量问题及相关作业信息,明确各工序成果水平,将质量关口前移,扼制问题连锁化。检查过程中严禁不合格成果流入下一道工序,下道工序有权不接受上一道工序的不合格成果,并对其造成的成果质量和工期延后要予以一定的经济处罚。
4、加强质量意识教育,提高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自身素质,从而保证项目的总体质量目标。
5、建立健全各项质量管理岗位责任制和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制定“质量管理目标对策表”,将质量责任按多级划分,大家共同承担质量责任。做到职责明确,各负其责,奖罚分明。
6、在生产阶段,现场核查仪器性能,使各种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强制周检的设备必须在有效检定周期内,未经检定的设备,不投入使用。
(3)质量检查原则
1、全过程质量管理原则:质量监督管理工作贯穿到生产的全过程;
2、标准统一原则:严格执行第三次土地调查技术规范标准等;
3、科学质量评价原则:质检尺度一致,评判标准统一;
4、质量追溯原则:加大数据生产过程管控力度,强调过程记录。
(4)质量检查方法
内业主要采用计算机自动比对和人机交互检查方法,检查调查地类与影像及地方举证照片的一致性,利用全国统一的数据库质量检查软件检查数据库及相关表格成果的规范性。
根据内业核查情况,全面图斑利用“互联网+”举证技术进行抽取一定比例外业核查,外业检查工作主要采用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巡视检查,主要检查图斑地类、权属及相关调查内容的正确性,并利用测量设备检查权属界线和图斑边界等调查精度是否满足要求。
逐图斑进行内业核查,重点核查三调初步成果与上年度变更调查基础数据库、影像纹理及举证照片的一致性。对原有耕地内部二级类变化图斑、新增建设用地图斑、原农用地调查为未利用地图斑等,以及三调地类与国家内业提取地类不一致的图斑,进行重点检查。对数据库地类与遥感影像及照片一致的,通过核查;对数据库地类与遥感影像及照片不一致、未提供举证照片、以及提供的举证照片不符合要求的,不通过核查。对农用地调查为未利用地、推土区调查为建设用地,以及调查为临时用地的,除提供举证照片外,还需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外业实地检查:确保外业调查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外业调查主要分为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地权属调查、基本农田调查、专项调查、线状地物调查、在线举证。对国家下发的不一致图斑、偏移图斑、在建图斑,以及自主提取的自主变更图斑进行100%实地调查,调查内容为地类、权属、范围等信息,并利用在线核查软件进行在线举证。自主变更调查分为两部分,一是对内业提取的不一致图斑进行调查及举证;二是对外业调查过程中发现的不一致图斑进行调查及举证。对城镇村的土地利用现状开展细化调查,查清城镇内部商服、工业、采矿、仓储、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和特殊用地等地类的土地利用情况。与此同时对作业区内的全部线状地物进行内业处理及外业调查,最后线状地物图斑化上图。
检查内容
1、原始调查图件检查
2、平面控制测量、地物测量、补测地物的原始记录
3、土地权属调查成果
4、土地调查图件编制与专项调查图件编制
5、数据库检查
6、文字报告检查
(5)质量保证流程与管理措施
质量控制方法以及成果质量检查内容流程图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