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墓畔哀歌》是英国著名感伤主义诗人托马斯·格雷的代表作.诗人并不把死亡看成悲剧,也不把死亡看成结束,而是抒发了一种向死而生的思想,把死亡上升到一种静谧而优雅的境界。诗中多种感官并用,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文从感官的角度,从听觉、视觉、触觉三个角度出发,来解读诗歌中所表达的向死而生这一主题。
关键词:墓畔哀歌,感官之美,向死而生
一、听觉带来的别样超脱
《墓畔哀歌》中展示了多种自然事物,可贵之处在于诗人并不是对自然事物进行单纯的描写与刻画,他生动形象地把自然事物所特有的声音搬到诗歌中,让诗歌栩栩如生,充分体现了诗歌的听觉之美。
诗歌开篇,就率先引入了“晚钟”(the curfew)的声音,这是“给白昼报丧的声音”(the knell of parting day)。晚钟响起,说明白天结束了,夜晚来临了。而其中更深一层的意蕴则是象征生命的结束,这是为生命而敲响的丧钟。晚钟声带给读者一种悠长深沉的听觉之美,晚钟敲响了他们一种生活的结束,但同时也敲响了另一种生活的开始,所以其实并没有所谓的死亡与结束。
接下来,“ 昏沉的铃声”(drowsy tinklings)又开始充盈读者的耳朵,诗人并未指明这铃声的出处,并不知道它来自何方。也许它是系在牛脖子上的铃铛,也许它是牧牛人手中的铜铃,这些都未可知。只是在空旷的草原上,铃声昏沉地响起,“催眠着远处的羊栏” (lull the distant folds),增强了诗歌的朦胧感,仿佛读者也要在这昏沉的铃声中睡去了。这铃声是催眠的,但却是充满希望的,在这里,铃声表现出了一种朦胧的听觉之美,抒发了向死而生的主题。
同时,诗歌中又引入了风声———“香气四溢的晨风轻松的召唤”(the breezy call of incense-breathing morn)。此处的风是早晨的风,是香气四溢的风,无比鲜活生动。它是拥有自己的声音的,这也正是托马斯·格雷绝妙的感官技巧所在。而下文提到晨风“再不能唤醒他们在地下的长眠”(no more shall rouse them from their lowly bed),他们即那些逝去之人,沉浸在自己静谧的世界里,美妙的晨风的召唤也是徒劳的。此处,晨风的召唤与逝去之人的长眠形成对比,反向突出了逝去之人的永生。
​更多内容,可在(论文课堂网)知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