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新人指南|投诉删帖|广告合作|地信网APP下载

查看: 1192|回复: 0
收起左侧

[中地快讯] 地理信息技术推进地质矿产信息化

[复制链接]

208

主题

4798

铜板

58

好友

版主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3959
发表于 2016-5-20 17: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candy33 于 2016-5-23 12:36 编辑

地理信息技术推进地质矿产信息化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地质矿产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对地质矿产信息化工作的要求也将朝着网络化、分布式存储等更精细的方向发展,拥有更快、多元化的分析处理地理信息系统,才能在城市规划、建设等方面起到科学辅助决策作用,从而真正的服务社会发展。
河南省矿产资源丰富,已发现的矿种达100多种,其中天然碱、钼、蓝石棉等名列全国首位。然而由于经济发展等各方面原因,河南省却一直没有一个综合的地质资料信息系统,使得多年的地质、矿产、工程、环境、市政建设、科研等极具价值地质资料,处于信息分散、综合研究不够,服务能力不强的状态。
      为了加快推进河南省地质资料信息服务集群化和产业化,从2012年开始,河南省地质博物馆、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在河南省桐柏地区和小秦岭地区进行试点,建立河南省地质资料数据中心信息系统,实现对矿产资料数据库的统规范化管理,为区域找矿和矿产开发规划提供决策依据与服务。
1.jpg
系统建设总体路线
       河南省小秦岭地区矿产资源丰富,地质资料成果丰富,有关馆藏区域地质、物化探、矿产勘查开发等资料共210份, 2011年虽完成了全省金矿资源潜力评价项目,但只是针对单矿区或者某个重点成矿区域的局部研究,综合分析程度不高,没有广泛推广应用。针对这一特点,中地数码集团mapgis K9为基础,将数据服务和应用管理综合为一体,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充分收集河南省以及小秦岭地区地形地质数据、专题勘查资料、报表报告以及多媒体等资料数据,完成矿产勘查工程数据录入共3315条记录,样品分析结果数据31136条记录,对85个矿权的新立、变更,注销历程进行整理,改变了地质资料的传统管理模式,既达到了对所有矿区矿产资源数据的组织管理与维护,也满足了各级和不同部门之间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的需要。
同时该系统利用现代数据库技术、GIS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选取大湖矿区、四范沟矿区两个重点矿区的三维矿体建模,开发河南省固体矿产资源勘查与三维建模系统,重现矿区的三维场景。其中采用了矿床三维模型自动及半自动建模创新技术,使得在矿体的轮廓拼接、模型构建等方面可以进行快速、自动构建,极大地节省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精准度,指导矿山的深、边部找矿工作和矿山生产。
      不仅如此,该系统还特意加强了三维刨析应用分析功能,例如基于三维模型包含的几何和拓扑信息应用三角网相交处理算法,通过剖切面与被切割地质实体之间的切割,实现任意方位平面斜切等多种切割方式,从而进行成矿分析、控矿信息提取、矿产资源评价模型等方面扩展分析,对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矿产开采设计、安全矿山管理、深部找矿提供科学服务。
地质资料数据中心信息系统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加强地质矿产数据库标准的研究及对多源、异构的地质矿产信息的整合、挖掘及利用,实现数据深度应用,是地质矿产信息集成管理变革的关键。河南省地质资料数据中心信息系统的成功经验将促使更多的地理信息软件开发商和用户在地质信息化进程的道路上激发更多的火花,为系统软件技术发展的变革贡献力量。
      相关产品:地质数据建库工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