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受全球经济增长缓慢的影响,全球矿业发展势头放缓,矿业经济遭遇‘寒流’,国际国内矿产勘查市场呈进一步下滑的趋势,我国矿业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推进地勘单位分类改革,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依靠深化改革、创新驱动,积极应对地勘市场下滑的严峻挑战。”日前召开的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地质矿产分会三届四次秘书长会议介绍了当前地勘工作形势。
! B. ^2 Z# n. c2 E( O1 N 困境下抓住国家战略发展机遇
, _- X/ p+ m @) |# B& D& B; A
目前,国内外矿产品普遍需求不足,消化产能及去库存压力较大,主要矿产品价格震荡走低,矿业形势总体低迷。与此同时,由于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地勘单位的项目造价被不断压低,利润空间越来越小。另外,随着地勘单位的市场和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项目分布呈现出面广线长的特点,进而带来运输成本的增加,以及劳动力、原材料等成本的增加。一系列成本的叠加致使项目的盈利压力越来越大,这对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 ]% E7 U( l- R- A
“另一方面,从地勘单位内部来看,随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一些深层次问题也开始显现。”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三局企业管理处副处长赵义泽分析,一是市场梯次不够完善。有的单位市场结构不合理,经营业务或地域较单一,尚未形成能够支撑单位持续发展的安全稳定的后续市场梯次,能够彰显单位经营特色和亮点、提升单位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影响力的市场份额较少。二是经营管理任重道远,尤其是项目成本的管理,还有许多工作需要更加扎实认真地去做。
6 T, W. B( N, R! m7 K: ^
尽管矿业大环境不利,但一些地勘单位紧紧抓住国家重点发展战略实施的机遇,取得了佳绩。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下,一些地勘单位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技术优势,积极稳妥地实施地质工作“走出去”战略。其中,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境外项目实现了低成本、高效率运营。澳大利亚项目取得了较好的勘查成果,通过钻探验证,两处金矿钻探见矿率均为100%,共计新增金资源量2.34吨,扩展了厚富矿体规模。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采取为中资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合作勘查等办法,坚持境外矿产勘查,推进境外资源合作。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坦桑尼亚、赞比亚、南美洲智利和中亚土耳其等国家承担地质勘查项目,并取得了阶段性找矿成果,坦桑尼亚金矿、马达加斯加铝土矿和铁矿均有望探获大中型矿产地。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局属地勘单位共开展境外商业地质勘查项目5个,分布在刚果(金)、玻利维亚、印尼和纳米比亚等国家,项目合同总额4038万元。在新常态下,全国地质勘查单位实现了一批重大找矿突破,2015年新增了一批重要矿产资源储量。
1 D) {* B- l$ F5 ~! Y/ i 既要发展也要规避风险
6 s1 o- P8 q: n: I' q, S1 C/ d7 Y
我国地勘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可谓几起几落,说起影响地勘单位发展的因素,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三局企业管理处副处长赵义泽以多年的沉积,从规避市场风险的角度,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2 Z. s) L0 S; D# {. M" x. J
一是必须要注重规模、速度与质量、效益的协同发展。只注重发展规模和速度,不注重发展质量和效益,这种粗放式发展常常会使地勘单位因“血亏”或“造血功能”逐步衰竭而举步维艰,甚至因各种风险隐患的显现而陷入绝境。
$ S0 P6 v- [& w. A3 H: o. X/ e 二是必须处理好多元化和专业化的关系。多元化发展主要是通过产业梯次建设分散经营风险,实现规模化和持续化发展。专业化发展主要是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最具发展潜力的核心业务,打造产业特色和亮点,提升核心竞争力。目前,许多地勘单位的资源规模与总承包或一些大型企业集团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在综合实力上还不具有竞争优势,但可以在某些产业或专业上寻求突破,打造自身优势,提升竞争能力。在此基础上,努力向总承包方向发展,或逐步延伸产业链,在相关产业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 A+ v y' I$ Y( b: A& b6 ?
三是必须重视合作经营战略的实施。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抱团打天下”已是趋势,大鱼吃小鱼将逐渐演变为群鱼吃大鱼,拥有伙伴才能拥有市场和未来。目前许多地勘单位的自身资源还很有限,经营能力不足,因此在内部集中优势、整合资源的基础上,必须寻求、联合外部力量,借船出海,借力发展。
" F. d0 C$ H( X
四是必须加快市场开发。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积极进行市场开发战略的研究和创新,完善市场开发梯次;努力提升高技术含量,实现扩大高利润率、高附加值、低经营风险项目市场份额的目标,这样地勘单位能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 d; B$ `2 ^4 \ 不同领域转型调整的发展路径
( p, e/ w. z3 O1 o8 C3 d
如果说赵义泽是从规避市场风险的角度来躲开发展道路的暗礁,那么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一局战略发展部陈小怀则从地勘工作的其他领域阐述了其发展路径。
1 `; v! g$ c3 j* J “新常态下,国有地勘单位产业发展和转型调整的重点应从3个方面抓好业务发展转型。”对此,陈小怀进一步解释,3个方面是指地质勘查产业、矿业开发产业、地质灾害治理产业,并从这3方面分别进行了解读。
' ~" @5 W# e5 z3 R% f 在地质勘查产业方面,国有地勘单位应该围绕“358”找矿行动目标和全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纲要,争取中央、地方各级政府财政勘查资金,大力吸引社会风险勘查资金,力争尽快取得一批找矿成果。一是调整地质找矿区域布局。根据国家战略布局、产业优势嫁接方向和自身装备技术实力等,固化可触范围内的保障资源,强化并提升装备能力、技术水平,打造可触及能源矿产、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全方位的地质勘查市场;二是重视矿权的获取工作,主动参与所在区域、边远地区的区调和矿调项目,抢登矿权或者以收购的方式获取适量优质的矿权;三是拓展地质勘查业务范围和服务领域。由单一的固体金属矿产勘查向非金属矿产勘查延伸,在矿种结构上向气体(重点是页岩气)、铀、建材等矿种延伸,全面开拓并站稳海洋地质业务。四是坚持“走出去”战略,积极打造资源开发平台,精心组织、强化管理,以“一带一路”等国家重点战略布局内的项目为市场转型的主攻重点,稳抓稳打,力求突破。
* ^4 L. h( M3 w# [
在矿业开发产业方面,一是对于目前已列入重点勘查的自主矿权项目,要确定时限,集中投入,加快勘查评价,尽快转入开发。通过广泛收集信息、充分考察论证,采取收购采矿权或股权的方式快速进入自主矿山开发领域。二是积极参与国际矿业合作,提高矿业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引进国外矿业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石油、天然气、铬、锰、铜和钾盐等矿产为重点,实现矿业开发共赢发展。
7 Z" N; j7 S, ?8 D; B" u0 L 在地质灾害治理产业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由地质构造条件、人类工程活动等综合因素引起的生态地质环境恶化已日益显露,引发的各类地质灾害也日渐突出。未来几年既是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防治工程和应急体系建设的战略机遇期,也是为地质环境脆弱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的关键时期。为此,地勘单位要以地质灾害治理为契机,全面建成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和应急体系,基本消除特大型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威胁,加大这方面业务也是实现转型调整的发展路径。
/ f( b6 w+ {6 N' X3 C1 d V 国家战略的实施将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 F* u. r1 w% ^4 b# [9 z/ \- E% X
“从近期形势看,中国的地质勘查行业整体仍将保持理性回归态势,作为投资主力的社会资金,在投资矿产勘查上将更加理性、谨慎。从长期来看,未来10年到20年,将是中国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
农业现代化、绿色化同步发展的关键时期,完成‘两个百年’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均需要能源资源、环境生态及其地质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强劲支持与支撑。”中国地调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齐亚彬认为,能源与矿产资源需求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将带动地质勘查行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我国将着力优化能源结构,把发展清洁低碳作为调整能源结构的主攻方向,推动油气、页岩气、天然气化合物、铀、地热等清洁能源发展。
" {5 K0 T/ A4 H0 v0 l6 q; k1 \ “国家重点发展战略的实施将为地勘单位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赵义泽进一步解释。
% w" b, I3 i+ X
一是新型城镇化建设。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深入推进,将进一步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巨大投资需求,也将给地勘单位带来发展的空间和机遇。二是“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的实施,覆盖面广,涉及的项目更是不计其数,这些都需要地质工作提供服务和支撑。三是地下基础设施建设。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就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理管廊建设做出部署。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范围包括地下商场、地铁、隧道、高层建筑地基、地下管网等,更涉及基础地质调查,即区域地壳稳定性、区域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和区域地质环境调查等。
, `5 r. P2 T- Y
在赵义泽看来,地勘单位应密切关注上述国家重点发展战略下的一些具体项目的市场动态,结合自身优势,及早选好突破口,积极拓展相关业务,这对其未来的战略发展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