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雄梅铜矿深部见多层铜矿体6 E0 ?7 F J3 S' d i
2015年09月19日 来源: 中国矿业报
: u# g1 r7 U9 h- A( @3 t! M2 H( I& E2 ?
: P$ C2 U; K) l. b( w) D O0 h3 F 日前从中国地质科学院资源所获悉,该所承担的青藏专项工作项目“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中段铜矿调查评价”在申扎县雄梅铜矿区取得重要找矿突破,有望为整个班公湖-怒江成矿带的地质找矿工作打开新局面。
, L) D: w* r4 F6 B% e# W% \% v 西藏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作为青藏高原的主缝合带,构造演化历史复杂,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雄梅铜矿是项目组在承担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期间,在空白区通过遥感异常检查发现的地表矿。2013年,通过大比例尺填图及物化探异常,项目组初步查明了雄梅铜矿地表出露的矿体规模、展布范围、矿化类型及不同矿化体之间的关系。矿区铜矿化由含矿花岗闪长斑岩、孔雀石化次生石英岩及含矿角岩化砂板岩三部分组成,含矿石英岩具粒状变晶结构,孔雀石呈他形充填在石英晶隙之间,构成富铜矿体。为更好地了解矿体向深部的延伸情况,近年来,项目组布署施工了3个钻孔,均见到多层铜矿体。
! J# I" U/ l; h# d/ ~# N+ [ 下一步,项目组计划继续开展1∶1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大比例尺激电剖面测量,采用大功率物探方法以及1000米以上的深钻探测深部矿体。, J: p) A/ Q5 b* j' x- [, C- t: M3 B
* b9 x' {: M5 P' i, S3 t
+ P: u' @& G.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