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忆新中国第一炉铜的诞生 人的一生有许多难忘之事。每当回忆起新中国第一炉铜诞生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我的心就像那沸腾的铜水一样,久久不能平静……* s# X7 A# h/ h& P/ Z& P8 e" @; L
1951年新中国诞生不久,为了满足新中国国防和经济建设对铜的需求,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决定在有着悠久采矿历史的铜官山下,建设一座粗铜冶炼厂。
4 }4 g2 }' l C 1952年12月,我从老家辽宁沈阳冶炼厂调到铜官山冶炼厂吹炉班当了一名操作工。当时,由于客观条件所限,既没有现成建厂经验,又没有外界的指导和帮助,我们凭着对新中国的一片赤诚,风餐露宿,人拉肩扛,在一片荒芜的芦苇滩上,打响了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第一座粗铜冶炼厂的战斗。从厂房建设到设备安装调试,全靠我们自己摸索。经过二十四个月紧张施工建设,一座年产2000吨粗铜的冶炼厂建成投产了!它的诞生,不仅奏响了共和国冶炼史上的开篇序曲,更创造了中国工人阶级炼铜史上的奇迹。
+ D+ {' S3 Y" v 1953年5月1日,是一个令国外惊叹、国人骄傲、我们自豪并永远也忘记不了的日子。为能确保新中国第一炉铜顺利产出,从4月30日晚上开始,我们就全方位地做好了出铜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当时,我担任吹炉班副班长,负责熔炉与吹炉生产工序之间的具体协调工作。其他14名同志,有8人在炉后操作、6人在炉前操作,大家密切配合,各负其责。
3 }# X# m+ j' v 一批批铜精砂、石灰石、焦炭等从原料仓进入熔炉炼成冰铜,再由5吨桥式行车将一煲煲冰铜缓缓吊起倒入吹炉吹炼。从4月30日晚上6点至5月1日凌晨3点,行车共向吹炉倒入了18煲冰铜。时间在分分秒秒过去,冰铜经去渣吹炼逐渐炼成了粗铜。我们的心情也随同熊熊炉火和沸腾的铜水在燃烧、翻滚……大家一点倦意都没有,心中暗暗默念:新中国第一炉铜水就要出来了!
( D) c. d3 k$ G) [ 大约在凌晨4点,我们从炉口飞溅的铜花来分辨和判断是否可以出铜了。因为在当时特定的情况下,没有精密仪器,只能凭实际经验操作,当我们看到飞溅的铜花似天女散花那样轻飘,说明铜水里含有铜炉渣;当看到飞溅的铜花颗粒开始变小,说明快要炼成粗铜了;当飞溅的铜花颗料更小且发亮并开花,直到收花,说明已经炼成粗铜了。
& K: E T. e; I. ^3 F. k( A' |/ W 到了5点18分,也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刻,随着指挥员一声清脆的哨声,设计能力为5吨的吹炉张开大嘴吐出了稠红的铜水,以百川归大海的磅礴气势直泻到模具里。当时,在场的每个人都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相互拥抱着高喊:出铜了!出铜了!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怕了,好日子就要来临了,我们要继续加油鼓劲,多产铜出好铜,为国家的国防和经济建设多作贡献。
) I) @: @2 k# u* K5 k* |* B 当一块块橙黄色的铜锭经过检验,一级品率达到99.5%,铜锭完全达到标准的消息传来时,欢笑声、喜庆声、祝贺声响彻了整个厂房,传到了铜官山矿务局,传到了中央,响遍了全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