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视频|新人指南|投诉删帖|广告合作|地信网APP下载

查看: 2838|回复: 6
收起左侧

灵长类为何灵长

[复制链接]

7658

主题

1160

铜板

2299

好友

技术员

为地信喝彩!

积分
106249
QQ
发表于 2010-5-27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人类,我们多么自豪!
  我们种植庄稼、养育禽畜,因而不必象别的动物那样为了寻找食物而在原野和丛林中游荡;我们盖起房屋,因此可以躲避雨雪风霜的侵袭;我们拥有语言和智慧,从而能够建立起复杂的社会、发明创造出越来越高明的技术来服务于人类的需求和开拓人类的未来--从火的使用到蒸汽机车的发明、从登上月球到克隆羊的诞生……。
  但是,无论人类的文明前进了多远,我们却永远无法回避这样的事实:象所有的生物一样,人类生老病死;象所有的动物一样,人类需要食物;象所有的陆生脊椎动物一样,人类呼吸、饮水;象所有的哺乳动物一样,人类的婴儿需要母亲的乳汁养大……。人类是生命的一种形式,人类是动物界的一个物种,人类在地球生态系统中拥有一个特定的位置。一句话,人类是自然的一分子。
栖息在树上的灵长类 1.jpg
       现代人类在生物分类系统中的地位是:动物界、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动物纲、灵长目、类人猿亚目、狭鼻猴次目、人猿超科、人科、人属、智人种。
灵长类灵活的手部动作 2.jpg
  可以说,我们人类能够最终发展到今天所依赖的生物学特征,最初是在灵长类动物中出现的。那么,灵长类与其它的哺乳动物有什么不同呢?换句话说,灵长类为何“灵长”呢?对现生的灵长类动物的观察和研究为我们认识这个问题提供了一定的解答。
首先,绝大多数灵长类都栖息在树上,这一点与大多数哺乳动物不同。在树上生活对于灵长类来说是不同寻常的。它们脚下没有土地可支撑,因此必须用四肢抓握树干。与此相适应,它们的四肢末端由早期哺乳动物的爪子逐渐转变为每个手指都能够单独活动的手;最后,拇指还能够与其余的各个手指对握。可想而知,这样的演化必定能够改善灵长类在树枝间活动所需要的抓握能力;更重要的是,拇指和食指指尖的对握可以形成环状,从而大大提高了手掌抓握物体的准确度。这一进化特征的出现不仅对早期灵长类搜寻昆虫等食物非常有利,而且对于后来灵长类可以用手灵巧地摆弄各种物体、直至最后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打下了基础。
灵长类眼手配合摆弄东西 prm10103b_pic.jpg
  与手部的灵巧活动相配合,灵长类发展了立体的视觉。双眼向前望着几乎是相同的目标,脑部就可以接受一对视觉的影象。经过了大脑的处理,影象就产生了深度、形象和距离的感觉。这样对灵长类在林间腾越行进是非常重要的。灵巧的手加上立体视觉,就使得灵长类能够从三维空间观察物体,用手把物体任意移动和拨弄。这都是灵长类充分掌握四周环境特质的先决条件,也是激发好奇心的原动力。
灵长类还发展出辨认颜色的能力,这很可能与它起源于大眼睛的早期夜行性哺乳动物有关。早期夜行性哺乳动物的大眼睛是为了在夜间增强对光线的敏感性的,但是当灵长类起源后,它们在白天越来越活跃,大眼睛内的视网膜就转变为能够接受不同的色彩。能够分辨颜色有助于灵长类分辨若干食物,特别是热带雨林茂密树枝上的果子。
  这样,灵长类具备了一套独特的感觉器,能够把触觉、味觉、听觉、尤其是色觉和立体视觉感受到的各种信息输入脑中。脑接收外界的信息与日俱增,进而能够把各种信息分类排比,最终产生了智力的发展。这样的智慧,是任何其它动物都没有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把这类动物叫做“灵长类”的原因。
地质啷http://weibo.com/943569550

214

主题

6587

铜板

151

好友

版主

考试快到了..&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5766

斑竹勋章优秀斑主地信元老宣传勋章灌水勋章

发表于 2010-5-27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灵长目大脑聪明嘛.....人也属于灵长目的 [s:204]

221

主题

9万

铜板

238

好友

版主

游遍天下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6405

宣传勋章斑竹勋章地信元老精华勋章爱心勋章活跃勋章

发表于 2010-5-27 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郡斋得无事,放舟下南湖。湖中见仙邸,果与心赏俱。
不远风物变,忽如寰宇殊。背云视层崖,别是登蓬壶。
突兀盘水府,参差沓天衢。回瞻平芜尽,洪流豁中区。
气吞江山势,色净氛霭无。灵长习水德,胜势当地枢。
朝宗动归心,万里思鸿途。
欢迎甘肃地质人加入甘肃地勘群197636682
欢迎地质专业人士加入地质之家群38381346
身在国外的朋友欢迎加入国外地质群170706498
岩矿鉴定的朋友欢迎入岩矿鉴定乐园群217432911

221

主题

9万

铜板

238

好友

版主

游遍天下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积分
6405

宣传勋章斑竹勋章地信元老精华勋章爱心勋章活跃勋章

发表于 2010-5-27 15:42 | 显示全部楼层
“灵”与“长”的汉字本义与猴都不相关,“灵长”一词在汉语中则是广远绵长之意,《后汉纪》中有“夫天地灵长,不能无否泰之变;父子自然,不能无天绝之异”的说法。分类学家却把“灵长”(长,音掌)一词作为一个分类单元,即灵长目,来涵盖所有猴子一类的动物,这里所用的“灵长”很可能是泊来之词。灵长目正式的拉丁学名是Primates,是由分类学鼻祖林奈于1758年建立的。Primates来源于拉丁同Primas的复数形式,本义是“第一位的”或“最高级的”。在林奈生活的时代,人们相信所有物种都是上帝创造的,而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又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林奈将他命名的猴类、猿类和人类本身都置于Primates这个目下,正反映了当时人们的自然观。Primates一词最初被严复先生引人中国时并没有被翻译成“灵长目”,而是音译成“布拉默特”,严复在他所译的《天演论上篇第十二章的译案中说“生学分类,皆人猿为一宗,号布拉默特,布拉默特者,秦言第一类也”。(可巧的是,严复翻译《天演论》的那一年恰是光绪丙申年,也就是108年前的一个猴年。)及至1922年,中国第一部动物学辞典一《动物学大辞典》出版时,Primates已经被改译为“灵长类”。这本巨著的编纂者之一----杜亚泉先生在序言中称,该辞典参考了当时英、德、日的相关著作。“灵长类”的译法很可能就是直接使用了日文中的译词,因为那时日文中已经在使用“霊长类”一词了。有人考证,中文的“灵长”作为分类单元源自日本学者使用汉字对Pimates的意译,乃有万灵之长的含义.   将灵长类动物置于演化最高阶段的观点由来以久,这种观念的根源在于认为人类是演化历史的最高产物,人类居于万类生灵之上,达尔文在《人类的由来》书中曾经这样表述:“……全世界的生物有机结构,总起来看,似乎是通过了缓慢与间断的步骤而一直有所发展。在庞大的脊椎动物一界里,这种发展终于达到了以人为归宿的顶点”.   现在的研究表明,灵长类动物并不是高度特化的哺乳动物,事实上这类动物还保留着许多真兽类的一般特征。形态学研究根据对灵长类动物骨骼和牙齿特征的分析认为,在现生动物世界中,灵长类动物与树鼩和鼯猴的亲缘关系较近,而后两类动物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哺乳动物中也是相对原始的类群。新近的基于遗传物质DNA序列分析的分子系统发生学研究成果也支持灵长类动物、树和鼯猴作为一个单系类群的观点,而且,分子系统发生学的研究还进一步认为这个单系类群在哺乳动物演化树上的分校点十分靠近基干部。 “深林沓以冥冥兮,乃猿秋之所居”,这是屈原《九章·涉江》中的诗句。我们现在已经知道,绝大多数的灵长类动物都是栖息在森林环境中的,并且多数都是以树栖生活为主。有些在森林中生活的种类,如大猩猩,虽然主要在地面上生活,但仍然有较强的攀援能力。只有少数种类完全走出丛林,这些动物包括狒狒和我们人类自己。即使是那些完全在地面上生活的灵长类动物,在身体结构上,它们仍然保留有许多适于树栖生活的形态特征。实际上,灵长类动物所具有的区别于其它类群的特化的身体结构特征,或者以更专业一些的术语来说,即支持灵长类动物作为单系的衍征,差不多都和适应于树栖生活相关。 与其它的树栖哺乳动物,比如松鼠相比,灵长类动物的四肢更为灵活,各个关节都有比较大的旋转能力。其前肢的近端与躯干相连的部分,存在十分发达的锁骨。锁骨对于哺乳动物来说,是一个相对原始的结构,总体上来说,在哺乳动物中,锁骨是趋于退化的,特别是在那些适于奔跑的类群中,锁骨退化成了一根埋在肌肉中的小骨棒,甚至完全消失。然而,在灵长类动物中,这根骨头的存在却是上肢灵活运动的结构基础之一,对于灵长类动物的树栖攀援生活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人类已经来到地面上生活,通常情况下不再作攀援运动,但我们仍然保留了发达的锁骨,这是两块略呈“S”形的骨头,由两侧肩峰横着向中央延伸,并与胸骨相关节,除非异常肥胖,否则可以很容易地在体表摸到它。锁骨和肩胛骨一同形成一个既牢固又可以有一定的活动范围的支架,这个支架将上肢支离在身体的两侧,使得前肢有足够的空间在多个方向上做出外展和内收的动作。前肢远端的桡骨和尺骨,也就是前臂的部分,是两根差不多同等发育的杆状骨,桡骨靠近肘部的一端和尺骨靠近手部的一端各有一个光滑的轴面,分别与尺骨或桡骨形成车轴一样的关节,从而使桡骨可以围绕一个倾斜的长轴旋转并与尺骨作交叉,交叉的结果是使得手部可以沿着上肢的长轴翻转180度,这正是我们玩儿手心手背游戏的结构基础。如果配合肩关节的运动,手部的翻转可以近乎达到360度。   灵长类动物前肢的末端发育成手,手实际上是灵长类动物适应于树栖生活的最具特征的器官。如果亲爱的读者朋友已经耐心地读到了这里并且还没有厌烦,那么,我请您欣赏一下您的双手。我们时常为我们的双手感到骄傲,因为我们用我们“勤劳的双手建设出了美好的家园”。不管我们的手是擅长于挥铁锤,还是擅长于弹钢琴,从结构上看,它们与其它灵长类动物的手相比并没有本质的区别。 所有灵长类动物的手都可以分成三部分,即手腕、手掌和手指,手腕内的骨骼最复杂,由8或9块骨头组成,排成两排。手掌内有5根较长骨头,一端关节到腕骨,一端连接指骨。手的末端是5根手指,除了拇指有两个指节外,其余四指各有3个指节,每个指节内都有一节指骨。灵长类动物手的这种骨头装配方式,在哺乳动物中可以说是很一般的形式,或者说是非常原始的形式。但是灵长类动物手的特化特征也十分明显,最为突出之处在于拇指和指甲。多数灵长类动物的拇指都可以和其它四指对握,这是其它哺乳动物所不能做到的。与拇指相连的掌骨以马鞍状的关节和腕骨相连,这也是灵长类动物所特有的,这样的结构使得拇指可以在多个方向上屈或伸,而且支配拇指的肌肉比支配其它四指的都要多,从而使拇指的灵活性大为提高。拇指与其它四指的对握能力,是灵长类动物适应于栖息在森林环境的结果,灵长类动物这样的手可以很好地抓握和把持细小的树枝,借此在树冠层中自由地穿行跳跃。绝大多数灵长类动物的手指末端具有扁平的指甲,这也为灵长类动物所特有,现生的其它哺乳动物在指或趾的末端通常具有爪或蹄。指甲在灵长类动物中的出现,与攀援运动可能没有直接关系,因为许多善于攀爬的哺乳动物,比如树栖的啮齿类动物和猫科动物,都是具有爪而不是指甲,从某种意义上说,爪可能更有利于抓住树干,而且某些完全树栖的灵长类动物在一些手指上也次生性地发展了瓜。指甲的出现也许与指腹的发展有关系。指腹,即手指肚儿,其皮肤中有丰富的神经末梢,特别是感受触觉的触觉小体的数量较多,这有利于灵长类动物使用手来探究和抓取食物。 与前肢相比,灵长类动物的后肢在结构上则远没有那么灵活。运动方式不同的灵长类动物其后肢的形态也有很大差别。有些灵长类动物善于跳跃,比如生活在南亚热带岛屿丛林中的眼镜猴和生活在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大狐猴,它们的后肢都明显加长,可以产生很强的弹跳力;有些灵长类动物以悬吊运动为主,比如生活在南亚热带森林和从林地带的长臂猿和猩猩,它们的后肢则相对较短,明显不及前肢发达,而它们前肢的肩周 和腕关行却变得更为灵活,活动范围比一般灵长类动物的都大;另外一些灵长类动物,通常以四肢行走,它们的后肢比前肢略强壮,可以比较快速地四肢奔跑,也能够敏捷地攀爬,这样的灵长类动物包括很多种,比如树栖的松鼠猴、金丝猴、叶猴、婴猴、半树栖的黑猩猩、猕猴以及完全地栖的狒狒、大猩猩等等。人类是唯一完全直立行走的灵长类动物,人类的下肢(即后肢)变得很强壮,下肢的骨骼明显比上肢的粗硕,肌肉发达,关节韧带也很牢固。人类的脚与手的形态明显不同,脚的拇趾与其它四趾排在一排,虽然脚拇趾的活动能力比其它四趾强一些,但是拇趾不能与其余四趾对握,这一点是与其它灵长类动物明显不同的。除人之外的灵长类动物,其脚和手都一样可以抓握东西,即使是那些在地面生活的种类也有这种能力。18世纪法国著名的解剖学家居维叶,曾经坚决反对把人类放在灵长目中,他认为人类直立行走,手和脚明显不同,应该放在单独的一个目,他称为“两手目”,而其它灵长类动物他则放在“四手目”中。当然,我们现在知道,居维时的观点是很片面的。 灵长类动物适应于树栖生活,不仅表现在四肢结构的特化_上,更重要的是灵长类头部的感官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树冠层的枝叶间敏捷快速地运动,视力的高度发展似乎是必然的。相对于体型大小来说,灵长类动物的眼睛在哺乳动物中是最大的。多数哺乳动物的双眼都位于头部的两侧,而灵长类动物的双眼则向前移,相互靠近,两眼间的距离很窄,双眼的视野范围有很大的重叠,从而产生立体视觉,这使得灵长类动物具有很强的辨别空间位置的能力。旧大陆猴类、新大陆猴类的部分个体以及少数狐猴类能够分辨色彩,这是其它哺乳动物都不具备的能力。人类的祖先源自旧大陆猴类,并且继承了分辨彩色视觉的能力,因此,人类眼中的世界才是五彩缤纷的。多数的哺乳动物都具备发达的嗅觉系统,而灵长类动物的嗅觉器官却大大退化了。灵长类动物的鼻子通常都比较短,而且较窄,鼻子里边支撑鼻粘膜的鼻甲骨也不是很发达。 在汉语中,猴字常常和机灵联系在一起。灵长类动物多数都敏而好动,警觉而反应迅速,并且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表现出比一般动物都高的智力发展水平。这类动物的脑颅都很大,虽然大多数种类脑子控制嗅觉的区域都很退化,但是其它部分,特别是大脑的部分却增大了。大脑的增大伴随着智力的增长,这可能是灵长类动物适应于树栖生活的间接产物。灵长类动物的眼睛是它们探索周围世界的主要器官,发达的视觉可能获得比其它哺乳动物更多的影像信息,同时灵长类动物以手来探究、抓取和操纵物体,手和眼的密切配合需要更精密的神经控制,大脑的发展则成为手眼配合的基础。双眼视力所获得的立体视觉又通过手部的触摸而感知,来自不同器官的关于同一事物的抽象信息在大脑中加以整合,这可能是促进灵长类动物智力发展的重要方面。   灵长类动物对于树栖生活的适应,以及手、眼、脑的协调发展,可以说贯穿着这类动物演化的全部历史。
欢迎甘肃地质人加入甘肃地勘群197636682
欢迎地质专业人士加入地质之家群38381346
身在国外的朋友欢迎加入国外地质群170706498
岩矿鉴定的朋友欢迎入岩矿鉴定乐园群217432911

7658

主题

1160

铜板

2299

好友

技术员

为地信喝彩!

积分
106249
QQ
 楼主| 发表于 2010-5-27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 3楼(矿山游侠) 的帖子

谢谢您的补充  又学到了不少哦 [s:195]
地质啷http://weibo.com/943569550

22

主题

5万

铜板

18

好友

传奇会员

YK

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Rank: 30

积分
37689

灌水勋章

发表于 2019-11-27 13: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1万

铜板

0

好友

钻石会员

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Rank: 26

积分
6020
发表于 2022-5-21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在线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