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马居士 于 2013-3-8 06:59 编辑
硕士论文标题: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铜(金)、铁矿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论文作者:田毅 论文导师:孙国胜,赵元艺 论文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论文专业: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论文单位:吉林大学 硕士论文页数:78 格式:pdf 附件:1
硕士论文摘要:
研究区位于青藏高原的西部地区。这里的地质工作程度低,空白区较多,已知的矿床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还不足以真正反映成矿作用的本来面目。西藏的铜矿在中国占有重要地位,藏东的玉龙斑岩型铜矿带是中国新生代最重要的内生矿床集中产地,而班公湖—怒江碰撞构造带也具有类似的成矿条件,虽然已知的成型矿床还不多,但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 本文以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的多不杂、尕尔穷铜矿和弗野、材玛铁矿四个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含矿岩浆岩的常量、微量、稀土元素等化学成分的研究,确定了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与成矿有关的岩浆岩的岩石类型、岩石系列、源区性质和岩石形成构造环境等;通过对含矿岩浆岩及矿化蚀变岩石流体包裹体成分、Si-O和C-O同位素测试数据的统计及图解分析,探讨了铜、铁矿床成矿流体的成分和物理化学环境特点;通过对材玛铁矿的岩浆岩锆石U—Pb的SHRIMP年龄测试,确定了对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西段的弗野和材玛铁矿床的成矿时代。 关键词:班公湖—怒江成矿带 地球化学 锆石SHRIMP测年 西藏
硕士论文目录:
内容提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区地理位置、交通概况及气候特征
1.3 以往研究及研究现状概况
1.4 本次研究概况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
2.2 地层
2.3 构造
2.4 岩浆岩
第三章 矿床地质概况
3.1 多不杂铜矿矿区
3.2 尕尔穷铜金矿矿区
3.3 弗野铁矿矿床
3.4 材玛铁多金属矿床
第四章 研究区地球化学研究
4.1 常量、微量元素分析
4.2 锆石SHRIMP 测年
第五章 研究区包裹体成分研究
5.1 材玛矿区
5.2 弗野矿区
5.3 尕尔穷矿区
5.4 多不杂矿区
第六章 研究区同位素示踪
6.1 Si—O 同位素
6.2 C—O 同位素
结论
参考文献
摘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