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马居士 于 2012-12-18 07:06 编辑
附录期刊论文6篇目录: 1、新疆金山金矿床硫铅碳同位素组成及对成矿物质的示踪(朱亿广,刘家军,朱炳玉,杨隆勃,《黄金》2011.11) 2、新疆金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条件(朱炳玉,朱亿广,夏斌等,《资源与产业》2009.6) 3、新疆金山金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评价标志研究(朱炳玉,杨隆勃,朱亿广等,《中国地质》2011.1) 4、新疆金山金矿床中Cu-Zn合金矿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杨隆勃,刘家军,朱亿广,朱炳玉,《矿物学报》2011.1) 5、新疆伊宁金山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朱炳玉,刘家军,朱亿广等,《地质通报》2010.7) 6、新疆金山金矿床构造控矿模式探讨(朱炳玉,杨隆勃,夏斌,朱亿广等,《黄金》2010.5)
硕士论文标题:新疆伊宁县金山金矿地质特征及其成因
论文作者:朱亿广 论文导师:刘家军 论文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论文专业:矿产普查与勘探 论文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硕士论文页数:63 格式:硕士论文KDH、期刊论文pdf,KDH需在中国知网下载CAJViewer阅读器 附件:3
硕士论文摘要:
新疆金山金矿床是中国西天山地区一个大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金山金矿产于早石炭系大哈拉军山组下部,容矿岩层受热液蚀变和构造角砾岩化形成了热液角砾岩。矿体呈似层状,与围岩呈渐变关系。矿石具角砾状构造、浸染状和网脉状构造。矿石矿物以黄铁矿为主,其次为自然金、含金自然银,脉石矿物以石英为主,次为重晶石、迪开石、高岭石、绢云母等。矿区围岩蚀变作用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高岭土化、绿泥石化和碳酸盐化。成矿阶段主要有三期:原始沉积富集成矿期,浅成低温热液成矿期和表生淋滤富集期。浅成低温热液成矿期又分为4个阶段:面状玉髓-黄铁矿阶段、脉状石英-黄铁矿-毒砂阶段、雄黄-雌黄-辉锑矿阶段和碳酸盐-石英阶段。成矿流体以大气水为主,含有少量岩浆水,热液演化过程中流体性质发生过急剧变化,由早期的酸性水变为晚期的中性水。对矿床的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矿床中δ34S值变化较大-12.7‰~17.4‰,且不具明显塔式分布特征,表明其不仅与成矿物理化学条件有关,而且具有多来源的性质;铅同位素研究表明,该金矿床中矿石铅的组成变化较大;在铅同位素组成图解中,线性分布明显。矿石铅属壳、幔混合铅。成矿作用应发生于开放体系之中,深部幔源物质可能参与了金的成矿作用;矿床中的碳的来源一是中酸性岩浆热液;二是海相碳酸盐岩的溶解。矿床中金元素的富集与As、Sb、Hg、Pb、Ni等元素关系较为紧密,显示热液成矿作用中雄黄-辉锑矿阶段可能为最主要的成矿阶段。矿体受地层、断裂构造、不整合面和热液角砾岩等控制,其中以断裂控矿最为重要。 关键词:地质特征 地球化学 流体特征 控矿因素
硕士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项目依托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4 研究内容 1.5 完成工作量与主要认识 1.5.1 完成工作量 1.5.2 成果和认识 2 成矿地质背景 2.1 地层 2.1.1 基底 2.1.2 盖层 2.2 侵入岩 2.3 构造 2.3.1 褶皱构造 2.3.2 断裂构造 3 矿床地质特征 3.1 矿体特征 3.2 矿石特征 3.2.1 矿物组成 3.2.2 结构构造 3.3 围岩蚀变 3.4 金的赋存状态 3.5 成矿阶段 4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4.1 微量元素 4.2 流体包裹体 4.2.1 岩相学特征 4.2.2 流体包裹体测温 4.2.3 流体包裹体成分 4.2.4 成矿流体性质探讨 4.3 同位素 4.3.1 样品采集及测试方法 4.3.2 硫同位素组成 4.3.3 铅同位素组成 4.3.4 碳同位素组成 5 矿床成因探讨 5.1 物质来源、流体来源 5.2 成矿年龄 5.3 成矿过程分析 6 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 6.1 地层控矿 6.2 次火山岩控矿 6.3 构造控矿 6.3.1 断裂控矿 6.3.2 火山塌陷控矿 6.3.3 同生断裂控矿 6.3.4 不整合面控矿 6.4 找矿标志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 附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