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马居士 于 2012-11-24 07:04 编辑
课 件 名:低温热液矿床 2个ppt课件
作 者:不详
日 期:不详
单 位:不详 格 式:ppt 片 数:57~58 附 件:1
内容简介:
一、低温热液矿床概述 低温热液矿床是形成温度在200~50℃左右,形成深度大多在2km至地表范围内,矿体主要受各种断裂系统、角砾岩筒、层间破碎带等构造控制的热液矿床。 二、低温热液矿床分类 低温热液矿床分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卡林型金矿床、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以及似层状汞、锑矿床。 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是指产于陆相火山岩系中或相邻岩石中,形成温度为<150~300℃,形成深度为地表到地下1~2km,成矿流体主要为大气降水与岩浆水的混合热液的金、银(多金属)矿床。根据根据成矿流体特点分高硫化型和低硫化型两类。总体挤压地球动力学背景下的局部拉张环境、拉张环境。受区域性深大断裂控制,深大断裂与破火山口的环状断裂的交汇部位等。大多数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区,见不到深部侵入体与金矿成矿作用的直接联系。现代地热体系在3km左右深部还见不到侵入体,深部侵入体可能至少在5km左右。围岩主要为陆相火山岩。大部分矿床产于火山活动中心(破火山口或火山锥)附近。成矿时代为中-新生代,少数形成于晚古生代。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形成于相对较低温度(<150~300℃)和较浅深度(距地表到地下1~2km),虽然是在浅处,但仍有证据表明流体中存在岩浆成分。 卡林型金矿床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于美国西部内华达州的卡林镇被发现而得名的,是一种主要产于碳酸盐岩建造中的微细浸染型金矿床,主要产于美国内华达州和犹他州及中国的滇黔桂和川陕甘两个“金三角”内。大地构造环境为裂谷带和弧后盆地。岩浆活动较弱,很多证据显示卡林型金矿和地幔柱引起的热点活动有关。围岩时代广泛,主要为富含炭质不纯碳酸盐岩和细碎屑岩。北美西部卡林型金矿床的矿化严格受构造控制,矿化一般由受高角度正(逆)断层控制的强烈蚀变(通道)带和其上部的层状矿化组成。在脆性岩石中,矿体赋存于高角度断层及次级断裂中;我国黔西南卡林型金矿床主要形成于压性或压扭性断裂带、区域不整合面和假整合面、两套差别较大的岩性接触面内,层间虚脱和张裂部位是金矿体赋存的重要部位。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金是以羟基对硫配合物的形式搬运的。含金流体是高度演化的大气降水与岩浆水的混合流体。矿床具有呈带状分布的现象。矿体一般呈不规则的似层状、透镜状、脉状、条带状。围岩蚀变主要为去碳酸盐化、硅化、泥化、硫化物化和重晶石化等。矿石矿物为黄铁矿、毒砂、辉锑矿、雄黄、雌黄及辰砂等,缺少其它贱金属硫化物。金微细浸染型,金颗粒呈显微和亚显微级(几微米到0.5微米,很少达0.1毫米),称为微细浸染型。As呈三种矿物形式存在,它们与金矿化关系又有差别。一般认为主要由浅成侵入体提供矿源和热源,在岩浆热液系统的远端(以大气降水为主)交代成矿;也有认为矿源主要来自地层(或浅变质地层。 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简称MVT),以其品位低、规模大、地质构造比较简单、埋藏较浅和易于开采为特点。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流域,金属量(Pb+Zn)从几千吨到几百万吨不等,一般成群成带分布,密西西比河谷地区就有近400个矿床。加拿大、前苏联、中欧阿尔卑斯地区以及北非等;我国湘、黔、桂、粤、川西、辽宁以及秦岭等地,储量居我国铅锌矿床的首位。矿床产于克拉通边缘沉积盆地中。矿床产于一定层位地层中。MVT矿体大多以开放空隙充填方式形成,具后生成矿特征。金属矿物——闪锌矿(含铁较低)、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呈浸染状沿岩层微层理分布。脉石矿物主要有白云石、方解石、石英、萤石和重晶石等。围岩蚀变以硅化、白云岩化为主。成矿流体为地下热卤水。硫化物的δ34S为8.03~+31.36‰,矿床的硫主要来源于海相蒸发岩。我国和美国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特征的差异主要有:形成温度不同、矿床受断裂控制的程度不同、蚀变带的规模不同。成因机制是矿床中的铅、锌矿化在沉积和成岩时已初步富集,后经地下热卤水对富含铅、锌的沉积层进行溶滤和搬运,在有利的地层和构造环境中充填、交代而成矿床。 似层状汞、锑矿床是汞、锑的最重要矿床类型,我国湘黔一带的汞、锑矿床都属于这一类型。矿区内一般无岩浆岩出露。矿体产于薄-中厚层灰岩、白云岩中,矿体之上常常是页岩、泥灰岩和泥质白云岩等。结晶灰岩及白云岩中的角砾岩与矿床的形成有密切关系。矿体多为层状、似层状、透境状,沿层断续分布,以褶皱轴部或层间剥离处矿化最厚,向两侧逐渐变薄而尖灭。围岩蚀变比较简单,以硅化和碳酸盐化为主。锑矿床—辉锑矿,很少见有其它金属矿物伴生;汞矿床中的金属矿物——辰砂,闪锌矿、辉锑矿、黄铁矿、雌黄和雄黄。矿石构造以角砾状、晶洞状为主,辉锑矿大多晶形良好,他形晶较为少见;辰砂大多呈他形晶产出,只有晶洞中的辰砂可出现极完美的晶形。沉积地层中汞的初步富集,后期的构造和热液使矿化得到聚集和富化,矿床具有明显的层控特征,属地下水热液矿床。
目录:
一、低温热液矿床概述 二、低温热液矿床分类 低温热液型矿床—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 (一)成矿条件 1.成矿地球动力学背景 2. 构造条件 3. 岩浆岩条件 4. 地层条件 5. 成矿时代 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高硫化型 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低硫化型 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成因机制 低温热液型矿床—卡林型金矿床 (一)成矿条件 1.大地构造环境 2.岩浆岩条件 3.赋矿围岩条件 4.控矿构造 5.成矿物理化学条件 (二)矿床地质特征 1.矿体特征 2.围岩蚀变 3.矿石特征 4.矿床成因 低温热液型矿床—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 (一)矿床地质特征 (二)我国和美国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的差异 (三)成因机制 (四)实例 似层状汞、锑矿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