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应寻求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找矿突破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唐菊兴研究员最新研究提出,对多龙矿集区乃至整个西藏地区基础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进行深度解析,有望进一步寻找到更多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7 D2 l' P0 o8 R! b9 I
据唐菊兴介绍,2014年,西藏多龙矿集区铁格隆南斑岩—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发现,结束了西藏没有典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历史,丰富和完善了特提斯成矿带的成矿作用。根据最新的勘查成果,铁格隆南矿区呈现明显的浅部为浅成低温热液型矿体,深部为斑岩型矿体,两者相互叠加的一套完整的斑岩—浅成低温成矿系统,其铜资源储量有望超过800万吨,成为国内最大的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床。% V6 @, Y7 N4 j- s; e6 [5 Z9 ]- d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不仅具有独树一帜的地质特征,还具有十分重要的找矿标志:从成矿动力学背景而言,挤压环境的板块俯冲带是寻找浅成低温热液矿床重要地质环境;丰富的火山活动为浅成低温热液成矿提供了热动力及最初物质来源,同时中酸性的火山岩—次火山岩是最重要的赋矿岩石;典型的矿物组合、矿石组构是判断浅成低温热液成矿作用过程及矿床类型的关键;大面积的完整的、系统的蚀变分带为找矿勘查工作的进行指明了方向。此外,还有很多特殊的成矿地质条件、地表地貌环境等都为寻找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提供了有利的找矿标注。”唐菊兴介绍说,“从此类矿床理论提出至今,中国陆续出现对此类矿床的报道,如福建紫金山、台湾瓜石山、新疆阿希等。众多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发现不仅为国家及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也为科学研究提供了良好平台。”
: U1 X2 A! X( w2 f0 h 据他介绍,多龙矿集区铁格隆南矿床浅成低温热液矿体主要赋存于中侏罗系碎屑砂岩中,矿化以浸染状矿化为主,含少量的细脉状矿化;主要的金属矿物有黄铁矿、蓝辉铜矿、斑铜矿、铜蓝、硫砷铜矿等;主要的非金属矿物有石英、明矾石、高岭石、地开石、绢云母、绿泥石等;蚀变呈现系统的钾硅化、黄铁绢英岩化、泥化、青磐岩化。
* E L; ?1 O2 P5 ~6 e" Z2 F 唐菊兴表示,从目前的勘查成果来看,多龙矿集区深部还存在巨大的找矿前景。此外,随着对多龙矿集区乃至整个西藏地区基础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的深度解析,有望进一步寻找到更多的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D! {6 P" E9 t' P! {& I
新闻链接
! b. J8 E3 M5 V4 W& ` E1 e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6 a; ]9 k+ D0 }. N v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具有与火山喷气有关、形成于地壳浅部(0~1km)、形成温度较低(50~200℃)、成矿压力中等特征。" V" X7 D1 k; w0 v2 P# o2 C
从20世纪至今,全球针对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的研究不断进步,各类研究成果也层出不穷。最初根据成矿过程中的不同pH值,部分学者将该类矿床划分为“冰长石—绢云母型”和“酸性硫酸盐型”。但随着不断深入的研究发现,此类矿床在大地构造背景、矿物组合、流体特征等方面均表现出较明显的差异性。目前,最为广泛接受的分类方案是将该类矿床划分为“高硫化型”和“低硫化型”,部分学者还将介于两者之间的细分为“中硫化型”。2 N/ \( Y- N( [" I% D {3 t) o
作为最重要的矿床类型之一,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 @9 y' E8 v& ^& G 一是主要形成于板块俯冲带的大陆边缘及岛弧的岩浆弧及弧后张裂带,少数产于后碰撞和裂谷环境,其形成一般受火山口或破火山口构造控制明显。
% P* i; K* p# c& k 二是成矿时代一般较新,主要形成于中—新生代,少数形成于晚古生代。7 W* h: O" W) \! d5 b
三是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深部常可出现斑岩型矿床。
, m; M0 @3 M, Z 四是赋矿围岩以中酸性陆相火山岩为主,部分可能为其他岩石。此外,该类矿床还具有规模大、埋藏浅、品位高、伴生有用组分多、易采选等特征,使其成为最有经济价值的矿床类型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