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老马居士 于 2012-9-14 15:55 编辑
附录期刊论文目录: 1、陕西省双王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刘必政,王建平,汪欢,谢海鹰等,《矿物学报》2011年增刊) 2、陕西省双王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刘必政,王建平,王可新,刘家军,谢海鹰等, 《现代地质》2011.6)
硕士论文标题:陕西双王金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机制
论文作者:谢海鹰 论文导师:刘家军 论文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论文专业:矿物学 岩石学 矿床学 论文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论文页数:71 格式:硕士论文KDH、期刊论文pdf,KDH需在中国知网下载CAJViewer阅读器 附件:1
硕士论文摘要:
双王金矿床是西秦岭地区一个重要的大型金矿床,位于西秦岭东(略)于商(州)-丹(凤)断裂和凤(县)-镇(安)断裂之间.含矿角砾岩体带状分布于这两条断裂之间泥盆统星红铺组浅海相沉积地层中,角砾岩体与矿体没有明显界限,含矿角砾岩的胶结物主要为铁(略).本文在对双王角砾岩型金矿床地质特征进行描述的基础上,探讨了含金角砾岩体的成因,系统的研究了流体包裹体的特征和矿石碳、氢和氧同位素的组成.双王金矿床是在中浅成中低温高压条件下(略)矿流体是以富含H_2O、CO_2、N_2、Mg(略)Ca~(2+)、K~+、SO_4~(2-)和Na~+、Cl~-,且含有一定量的HCO_3~-离子为特征.包裹体测试结果为均一温度范围为93.6~431.7℃、盐度平均值为8.(略)、密度范围为0.60~1.07 g/cm~3、成矿深度2.95~9.11km.成矿主阶段Mg~(2+)~Cl~-型和成矿晚阶段Ca~(2+)~Cl~-型流体,而这种流体类型的不同,推测是由于流体的演化造成的.根据Cl~-、SO_4~(2-)、K~+、Mg~(2+)、Ca~(2+)在各阶段演化规律的分析,推断出成矿的主阶段铁白云石充填胶结。
硕士论文目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