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用直接还原铁(YB/T 4170-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行业标准
YB/T 4170—2008 2008-02-01发布 2008-07-01实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炼钢用直接还原铁
Direct reducediron for steelmaking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炼钢用直接还原铁(以下简称还原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运输和质量证明书。本标准适用于炼钢用还原铁,包括球状还原铁(金属化球团)、块状(原生态)还原铁、各种压块状还原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007.1散装矿产品取样、制样通则手工取样方法 GB/T 2007.2散装矿产品取样、制样通则手工制样方法 GB/T 2007.7散装矿产品取样、制样通则粒度测定方法手工筛分法 GB/T 6730.6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三氯化钛-重铬酸钾容量法测定全铁量 GB/T 6730.10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重量法测定硅量 GB/T 6730.19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铋磷钼蓝光度法测定磷量 GB/T 6730.36铁矿石化学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铜量 GB/T 8170数值修约规则 GB/T 14202铁矿石(烧结矿、球团矿)容积密度测定方法。
3技术要求
3.1牌号和化学成分
3.1.1牌号
还原铁的牌号由代表“还”字汉语拼音的首位字母“H”和代表全铁含量的百分比数值组成。还原铁的牌号为H88、H90、H92和H94。
3.1.2化学成分
还原铁的化学成分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 1还原铁的化学成分
| 牌 | 号 | | H88 | H90 | H92 | H94 |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 | | 全 | 铁 | ≥88~< 90 | ≥90~< 92 | ≥92~< 94 | ≥94 | | C | | | 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 | P | | | 1级 | | ≤0.020 | | | 2级 | | >0.020~ 0.040 | | | 3级 | | >0.040~ 0.060 | | | 4级 | | >0.060~ 0.080 | |
表 1(续)
牌号 | H88 | H90 | H92 | H94 | 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 | S | 1级 | ≤0.015 | 2级 | >0.015~ 0.020 | 3级 | >0.020~ 0.025 | 4级 | >0.025~ 0.030 | SiO2(酸性脉石 ) | ≤7.50 | ≤6.00 | ≤4.50 | ≤3.00 | As、 Sn、 Sb、 Pb和 Bi | As、 Sn、 Sb、 Pb、 Bi各 ≤0.002 | Cu | ≤0.010 | 注:表中五害元素的化学成分,适于冶炼纯净钢所用的还原铁,根据用途不同,可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
3.2金属化率
金属化率为试样中金属铁占试样全铁的百分数。同一牌号的还原铁按照金属化率分为四级,金属化率及金属化率等级见表2
表2还原铁的金属化率
等级 | 金属化率, % | 1级 | ≥94.0 | 2级 | ≥92.0 | 3级 | ≥90.0 | 4级 | ≥88.0 |
3.3堆比重
同一牌号的还原铁按照堆比重分为三级,堆比重及堆比重等级见表3。
表 3还原铁的堆比重
等级 | | 堆比重, t/m 3 | 球状、块状还原铁 | | 压块状还原铁 | 1级 | ≥1.90 | | ≥2.80 | 2级 | <1.90~1.75 | | <2.80~2.50 | 3级 | <1.75~1.60 | | <2.50~2.00 |
3.4粒度
球状、块状直接还原铁的粒度指标为>4mm,<4mm的数量不允许超过5%。对于压块的粒度指标为>20mm,<20mm~4mm的数量不超过15%,<4mm的数量不允许超过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