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附录期刊论文目录:
1、山东招远谢家沟金矿构造特征及其演化模式(张群喜,孙忠实,王建国,刘玉祥,《吉林地质》2003.1)
2、山东夏甸金矿幔源流体初探(张群喜,孙忠实,《地球学报》2003.2)
3、山东谢家沟金矿脉岩特征及其与金矿成矿关系(张群喜,王生龙,《安徽地质》2007.1)
4、山东招远谢家沟金矿围岩蚀变特征及与金矿化关系(张群喜,王建国,孙忠实,《桂林工学院学报》2007.1)pdf和CAJ文档
5、山东招远谢家沟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浅析(张群喜,孙忠实,王建国,《地质找矿论丛》2007.2)
硕士论文标题:山东招远谢家沟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构造演化模式
论文作者:张群喜
论文导师:孙忠实 王建国
论文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论文专业:岩石学、矿物学、矿床学
论文单位:吉林大学
硕士论文页数:正文66,摘要等5
格式:pdf(期刊论文中有一篇CAJ格式,需在中国知网下载CAJViewer阅读器)
附件:2
摘要:
本文首先分析胶东金矿集中区的区域成矿背景,并指出谢家沟金矿的形成与区域地质上的联系,从1:2000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和测制剖面等基础地质工作入手,对矿区地质特征作了比较全面和系统的描述,同时对控矿构造特征及演化模式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认为该矿区的构造活动主要经历了韧性—韧脆性—张性—压扭性四个阶段,与区域上招平断裂带的演化阶段相对应。基于谢家沟矿床地质特征确定了三种金矿化类型,即同韧性剪切带型、网脉与脉浸染型和石英脉型,其中最主要的是同韧性剪切带蚀变岩型矿化。主要工业矿体都集中产出在一走向NE20°左右,宽150m左右的韧脆性剪切带中。随后的工作表明,谢家沟金矿成因比较复杂,可能经历了韧脆性、脆韧性和拉张性三类构造活动所带上来的三期热液成矿作用,最后遭受了表生氧化作用。1:2000大比例尺填图表明,谢家沟矿区的中性脉岩十分发育,并和金矿成矿关系比较密切,通过稀土元素配分表明,该类型脉岩与同走向上的矿体为同源形成。
关键词:谢家沟 矿床地质特征 构造演化模式
目录:
前言
内容提要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第一节 区域地层
1.太古宇胶东群
2.下元古界荆山群
3.中下元古界粉子山群
4.上元古界蓬莱群
5.中生界侏罗系莱阳组
6.中生界白垩系
7.新生界
第二节 区域构造
1.主要构造特征
2.区域地质构造演化
第三节 岩浆岩
第二章 谢家沟金矿矿区地质特征
第一节 矿区地层特征
第二节 矿区岩浆岩
2.1玲珑花岗岩的主要的特征
2.2脉岩的类型及其主要特征
第三节 矿区构造
3.1韧脆性剪切构造
3.2压扭性断裂构造
3.3张剪性断裂构造
第三章 谢家沟金矿区控矿构造基本特征及演化模式
第一节 谢家沟矿区主要控矿构造特征
1.北北东向控矿构造基本特征
2.北北西向控矿构造基本特征
第二节 谢家沟金矿区构造演化模式
1.断裂构造演化对金成矿的控制
2.谢家沟金矿区构造演化模式
第四章 谢家沟金矿矿床地质特征
第一节 矿体地质特征
第二节 矿石特征
1.主要矿石类型
2.矿石组构特征
3.成矿阶段及矿物生成顺序
第三节 围岩蚀变类型及分带性
3.1主要围岩蚀变类型
3.2围岩蚀变分带性
第四节 矿化类型基本特征及成矿期次
4.1谢家沟剪切带特征及控矿
4.2成矿期次
4.3矿化富集规律
第五章 谢家沟金矿成矿条件分析
第一节 金矿与脉岩
1.空间上的一致性
2.脉岩与金矿的同源性—稀土元素标志
3.脉岩的形成时代探讨
第二节 金矿与构造
第三节 谢家沟金矿的成矿模式探讨
第四节 谢家沟金矿成矿远景预测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图版及图版说明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