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省国土资源厅 ( L6 m$ M7 w8 ^$ d; I( u3 `; m4 n" c
/ P# h) p7 U! g r0 |& c
- B- x; x8 b( D8 j/ D9 n' _ ]9 s
二○○六年五月 ) q) y8 g" L' g- q% ?
; s7 ~: a) C/ }8 z" |& _( A: Y8 W% v: e; B4 G: l
1 z: f% D$ v0 ?& O' I: B: o/ C# V
+ {: V+ Y9 ]/ B- C f" Z- R
6 k' A0 I9 _, o1 P) ?" E
7 i5 F: F- O4 q
, q$ ?8 s( ~2 U8 H+ L8 i" v3 S; L3 M! `+ N/ K/ N
Y0 T: ^6 {% h) _6 ~1 Y目 录 4 k2 x4 }8 k6 q; d0 G6 a
) x0 j7 ^. M8 h5 ?
: w& H0 h2 S2 B一、前言. 1
1 `: {9 D2 m, @# Q5 M' a4 B/ N/ b- H1 z
二、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2
6 O F( {0 m5 q( D) K3 q( U# B# i' g& X7 `( O1 d4 @
(一)发展现状. 3 3 m8 r+ I3 t) u3 p
' ?7 j! ]/ T; w* @3 ?* d3 e(二)存在的问题. 5
( F# Y1 \& ^: j0 S- t$ Y* u4 B( L
三、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 6
3 P8 P9 L$ S7 t5 ~1 Y# F, |" M2 a$ D' J0 y2 O3 f6 C4 T3 r( m
(一)指导思想. 6
( m# r$ _6 j, z& x! U% R, r# `0 k% H6 { A( R9 D- v* T- w2 k1 E
(二)建设原则. 8 ) j8 v% P u% v: K& H- H
! }8 V7 v" g' g四、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 9 9 a7 n' p, g2 [0 V& `. w; J
: g' e z# }# x1 @0 E' V, N
(一)建设目标. 9
4 p5 L" M+ A- \8 @. B; A2 ^8 K" [( O: N4 x8 A- W" v& p. Q
(二)主要任务. 10 * s! o! H4 m: j, l& U0 F2 b1 C
# H- c4 y: U5 g3 u五、保障措施. 17
: L' G& {) z4 J% U6 u) R$ a% y7 a$ ^. R+ ]9 Z+ L' \
(一)加强组织管理. 17 % |+ ~$ V" M' B( h2 p, f5 A
/ F5 W* C7 H0 f0 F1 ]6 z(二)积极筹措资金. 17 & a) d( q4 P0 [: k( \
) Z1 e. l& Z5 `4 W, ~( a- s/ a; V7 S9 q
(三)加快机构建设. 17
. r9 ^, g; t0 m9 ~' l+ g! i4 g# X% e' V2 r2 M3 s- v3 N$ z
(四)重视人才和队伍建设. 18
( h4 ]7 z- i, x2 p8 i' j
3 J3 E6 R8 e- j 1 c$ b, P' W. {0 V' N, k+ R4 V' Q
) e0 I0 Y# T9 ^6 a
9 z. M7 ^0 N' p0 \5 V5 ]1 e. t
, i1 v" K$ m3 \9 T+ {$ U) b $ y! y- p6 B# _4 o& P
9 i; l' J0 n, f4 S% X
! ~, u3 m2 Q) F/ t- e9 Q! d8 L- p9 b+ B/ O6 J
, k- f; n% ^* ] y9 p& z6 F3 R& f
- Y4 b8 n1 s. J+ ~一、前言 + ~, T, d# V! l, ^0 I' [, C6 M
国土资源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国家对土地、矿产、海洋等资源的监测、监管,提高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战略举措,是实现国土资源工作科学化、现代化,加强国土资源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的重要基础。
6 ?2 w. V8 z- @/ d3 k; _ q# ?. L( m" |) X
国土资源信息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作用。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基本构成包括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信息化、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化和国土资源信息服务社会化。 0 {8 h& B2 @3 `( O" u q: v
, l. ], V* m( T国土资源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实现不仅需要大量的投资,而且还需要有一个较长时间的建设过程。按照江西省信息化发展总体规划和全国国土资源信息化的整体框架,结合我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特点,在江西省委、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的统一领导和组织下,统筹规划、统一标准、相互协作,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应用国土资源信息,将我省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等各项工作推向现代化。 : i- i1 N0 ^ ^8 \3 d
0 J8 W: ?7 |% t; K# `9 Y$ h! A% V
要实现我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国土资源工作全局,按照严格保护资源、促进持续发展、维护合法权益、调控资源供应、有效服务社会的思路,不断提高国土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信息化作为促进国土资源高效管理、科学决策、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的重要手段,是做好新形势下国土资源工作的必然选择。国土资源信息化需要积极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国土资源工作的新要求,呈现出与时俱进和发展态势。“十一五”是国土资源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国土资源参与宏观调控将对信息化产生新的需求动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国土资源信息化积极推进电子政务,强化信息资源开发,努力推动信息共享,节约行政成本,消除信息孤岛,避免重复建设;进一步丰富国土资源基础数据的积累,满足国土资源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需要,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提供科学、准确的国土资源数据支撑。 ' S( Z1 Z/ l3 ?9 p4 i7 |# q- r
- H( \5 J6 Z0 ?8 a7 O因此,“十一五”我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要紧紧围绕全省国土资源管理目标,瞄准新时期国土资源工作的新任务、新要求,通过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以实施金土工程为契机,把信息技术全面、深入地应用到全省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范、管理和开发利用的各个环节,大力加强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高对资源的监测、监管能力,为国土资源可持续利用、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提供有力的支持。
1 [" L/ M0 N! L
# N3 R. _" X) @4 {1 H+ C二、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N0 q ?) y2 F
江西省国土资源信息化是全国国土资源信息化的组成部分,并随着全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进程相应开展了各项工作。在江西省委、省政府和国土资源部的领导下,经过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和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我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是计算机应用普及率大幅度提高,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始建立和使用,办公自动化、网络化正在逐步推进。二是机关办公网络建设正在启动,部分单位已建成支持办公业务的内部局域网络。三是初步建设了全省国土资源基础数据体系,积累了一定的电子信息资源。四是全省国土资源部门的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意识得到加强。随着我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全省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办公自动化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政务信息公开进一步加强,促进了领导方式、工作方式的转变,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强了政务工作的透明度。
8 {# ~/ ]; x5 @9 M- P: X4 V3 s5 e& N( c# ~' _; M+ J9 a
(一)发展现状 / Y3 Y# A8 n2 A' X& o! i, \
经过全省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和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我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做了大量的工作: 3 i, x3 W+ ]9 L7 I$ R& u
2 J$ C, C% f0 c z1 h' O& Q0 B
1、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建立了省厅机关办公局域网,配备了交换机、防火墙、服务器、计算机、杀毒软件等,安装了局域网的内外网,建立了与国土资源部连通的视频会议系统。大多数设区市和部分县级国土资源局正在建立机关内部局域网。
$ n8 a3 X; L- O, @
6 N3 b( p$ k% B2、在基础数据库建设方面。编制了江西省省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建设总体设计和建设方案,建立了数据中心运行网络;建立了江西省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江西省大中型矿床数据库、地层数据库、1:20万化探数据库;完成了全省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填图,1:5万区域地质调查填图共完成面积108840km2;完成了全省1:20万和1:50万地质图和矿产图数据库、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1:20万航磁数据库、1:20万重力数据库、1:50万遥感编图基本完成;江西省1:5万地质图数据库、1:20万水文地质图数据库、1:20万自然重砂数据库、1:1万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县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数据库、城镇地籍数据库等数据库建设已经启动。完成了我省省级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库、赣州市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建库。
- k' J" P' I- S/ K; w& l
9 H N1 U8 F3 u2 w |: }3、在应用系统建设方面。省厅开发了建设用地申报登记系统、土地登记发证管理系统、耕地占补情况管理系统、土地整理办公自动化系统,建立了全省矿业权管理系统。大多数设区市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建立了城镇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全省近50个县级城镇地籍管理实现了微机化。部分设区市国土资源局建立了国土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综合信息系统、测图系统等,上栗县完成了土地利用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省厅编制了全省国土资源统一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方案,将建立全省统一的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并将在省厅、两个设区市、两个县(市)进行电子政务建设试点工作。 T- p* \! m8 K" |9 w, ]9 Y
7 Z1 Y" n; u% \) ~! B/ \
4、在信息服务方面。建立了全省统一的国土资源政府门户网站,设立了政务信息公开专栏,建立了查询服务系统和网上交易窗口,使全省所有的市、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都在该网站上拥有自己的页面,可随时在网站上发布本单位的政务信息。建设了中国土地网站,交流国土资源信息,并实现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在网上的招、拍、挂服务。 * N+ s" \+ @% N3 X6 ^( h' c
( k' H4 m# ]" z r4 x7 z0 E* g5、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应用已经起步。
' C, M1 s' O) ?4 L
' p$ j6 u' T1 ?7 C5 R, t# n6、在成果资料存储和管理方面。完成了400多份地质档案扫描、近5千平方公里的1:1万土地利用现状原始数据库、省级1:50万土地利用现状图、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近30个1:5万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近600个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数字化及光盘存储工作。 # ]! A: y: A! L
2 K Y; @5 m0 N" z8 J- {7、在测绘信息化工作方面。全省1:1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进入高潮,正在全面建设江西省综合省情地理信息系统,基本形成了全省基础地理信息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开发和服务的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 , n! F$ r/ L% N2 P
$ @& h/ R) k e- C4 K. |
(二)存在的问题
! g) y3 ?0 m3 w8 o0 O! v$ Y1 m我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先进省市相比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还不能满足我省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需要,我省在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还有大量艰巨的工作要做。 # q) \% s" c- S/ {# C- @5 c6 |
, z- N, V' j9 b* [* E4 V
1、国土资源信息化基础设施落后。全省已建立机关局域网的市县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为数不多,全省国土资源信息主干网也未建立,省级和市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尚未建设,影响了信息资源的共享。
5 [2 D0 P7 C6 h2 d8 y' k
! y/ }: E8 G M, u, u$ f# @: l2、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建设滞后。由于建设资金的匮乏,全省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的建设进展缓慢,尚未建成系统的国土资源基础数据。
p E6 L; I) L) G: b$ A; S% M
2 P: S/ ?+ Q* S I8 R3、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信息化刚起步。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技术的应用已经起步,但国土资源的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等各项工作尚未摆脱手工为主的工作方式,效率低。 4 X. f# A( |! H1 F5 M; a# v
$ q4 ]9 E$ v7 r) x: o4、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急需加快步伐。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化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现代化、科学化的基础,是提高国土资源管理效率的手段,目前我省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还只是处于规划阶段,尚未开始全面建设,需要加快建设的步伐。
: X) n* {9 O' \+ \+ X& p( s) \9 k( w# B2 R/ Q& ~
5、国土资源信息服务社会化有待加强。通过建立全省统一的国土资源政务信息公开网站,使全省大部分市县国土资源部门在网上公开了政务信息,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6 V- i) I) Y9 d6 r' D+ N
: B5 U. K9 x! a/ I8 E; g6、信息系统建设的专业人员不足,技术力量薄弱,不能满足信息系统建设的需要。
7 K+ D7 ^% Q2 Z) ^5 U# |! p$ F6 j' g$ k; |
我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只有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加大投入,统筹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才能使我省国土资源信息化有一个大的进展,进而推进我省国土资源工作现代化的步伐,为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4 F6 H- w ^6 q- U3 } H4 @* o" w; [. I6 c5 [+ o0 s# w M1 a
三、指导思想和建设原则 # U+ J/ ~" p% d! M7 o6 v3 q
(一)指导思想 1 W) x, P- W' O+ g, j5 T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和任务以及国土资源部“十一五”规划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按照全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整体框架和江西省信息化发展重点专项规划的要求,结合江西省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等工作特点,全面推进“金土工程”建设,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我省国土资源信息技术开发和网络管理能力,建立全省统一的国土资源信息基础设施共享平台,形成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信息管理系统,为我省实现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信息化、政务管理信息化和信息服务社会化服务。江西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针是:统一领导、统筹规划,统一标准、信息共享,服务管理、面向社会,整合资源、强化应用。 3 q* d$ y3 x5 y/ \
5 j. U, p, k6 M! b! A6 `
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任务重,范围广,涉及面宽,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一套高效严格的管理机制,实行统一领导和统一管理。统筹规划、通盘考虑,确保全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目标一致、协调统一、有序建设和尽快见效。 & o& C* `; ^; z/ M3 y6 C2 h
, [, \: R& K( |9 ?" B( j! y7 e
统一标准、信息共享。全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必须按照统一的标准,科学、规范地开展各项建设,确保不同系统之间互联、互通与数据共享;在遵守信息共享法规与政策的基础上,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封锁,形成顺畅渠道,实现全省国土资源信息资源的共享。 1 M& n) |1 ]% o
4 j* Z; g4 N5 ]2 K: r) u3 C- B5 [
服务管理、面向社会。我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必须以满足我省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需要为目的,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国土资源管理与决策提供准确、快速、全面、高效的服务;在保障知识产权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向社会公众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信息服务。 ( N$ n x* C# T+ Q$ Z1 m( M
# M' p" y1 O/ u6 l
整合资源、强化应用。加强对信息资源的整合,合理配置各类信息资源,形成有机统一的国土资源信息化体系。围绕国土资源的中心工作开展信息化建设,坚持以“用”为核心,从需求上找切入点,切实提高应用效益。
5 e: H$ z9 p" {0 X- L( s2 Q) n& }- A" [( l
(二)建设原则 + z2 T5 l$ k5 ~2 d* q: W* d9 z
我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原则是:基础先行、需求为主,技术先进、经济实用,分步实施、稳步推进。 ; T. e: k7 i: x
5 W8 i3 l/ L$ m" y, J
基础先行、需求为主。首先做好国土资源信息化的基础工作,建设好全省统一的国土资源信息交换平台和全省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以应用带动建设,促进发展,实现管理、信息、服务三位一体的功能。
& D6 T* r/ t" `7 J) m6 U* s) o1 m2 [
技术先进、经济实用。既要追踪和应用国际信息技术发展的前沿技术,以“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建设我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又要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在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强调物尽其用、经济实惠的原则。 7 B: U; B! ]4 G( p" G
5 K7 L: E) U6 |* {
分步实施、稳步推进。鉴于江西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起步晚、投入少、基础差,与全国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先进省市相比有比较大的差距。因此,我省的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必须基础先行,以需求促建设,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逐步推进。 ; Z: C# C1 z. b7 z S5 ^" H
: {' g R$ X, V! W$ V四、建设目标和主要任务 . M* h* s) V& T. S- Z2 E
(一)建设目标
2 W6 E& H1 R* k7 P; r3 s以“金土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快我省国土资源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先进、实用的国土资源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全省统一的国土资源信息系统框架;加紧建设一批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积累丰富的国土资源基础数据;推广应用以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定位技术为核心的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信息获取技术,建立国土资源动态监测体系,构建全省耕地保护监管、矿产资源安全保障、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应急指挥三大系统;加快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初步实现我省国土资源调查评价、政务管理和信息服务工作主流程的信息化,使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基本适应我省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 Z7 v5 V- S9 l6 k# z9 J* b
# I, M" `% ?+ _3 H) G1、建立起以耕地保护监管系统、矿产资源安全保障系统和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及应急指挥系统为主的“金土工程”总体框架。
, `+ k: d6 c0 ^ c7 Y) i% L) _
' A. _: w9 y) d1 R2、建设并不断完善国土资源信息化基础设施,提高国土资源信息技术开发和网络管理能力,建立统一的国土资源信息基础设施共享平台和信息系统框架,建成初具规模的省级国土资源基础数据中心、系统集成开发中心、网络管理和服务中心。
# b& ?1 P) j! h% Z8 L/ Z2 V1 P) {* |( `) [- P( I- H
3、完成全省县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信息网站建设,建成省市县三级信息网络并与国家国土资源信息网络相连接。
; v, _: n" P$ T
; n6 V8 e) Z3 w/ _) b' d4、基本建立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业务的网上运行系统,初步实现三级政务管理业务的网上审批,大幅提高政府管理的行政效能。 . s- w" q5 ]7 \1 {( ?9 f4 }
# `, Y) t7 R, N9 r5、加强信息资源的积累,完成一批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包括:土地资源基础数据库、矿产资源及地质环境基础数据库、基础地学数据库、基础地理数据库和各类管理数据库;
& [8 l. i4 j2 F) ]7 h
* G5 O3 H6 `4 E3 x6、基本实现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主流程的信息化,建立具有加工、分析、模拟功能的土地资源调查评价信息系统、地质调查信息系统、矿产调查评价信息系统、水工环地质调查评价信息系统及相关监测网站、物化遥信息系统。重点是卫星通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可视化及其集成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中的应用。 k) l2 p7 r1 I
+ J; @% a% v4 r! U. J1 P7、在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加快统一的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全面开展国土资源政务管理系统和国土资源信息服务系统建设。 , M6 O$ X' a4 m9 w9 b
, O- \% L/ A1 U6 O
8、实现重要馆藏国土资源档案资料的数字化,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施对原有国土资源档案资料的二次开发,提高国土资源档案资料的开发利用水平。 . u& W9 h6 p( m; k4 j: p+ F
( M I. F: `0 R9 a% r O) b9、加强我省基础测绘工作,加快我省基础测绘的技术更新,充分利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逐步建立覆盖全省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 4 r, T; X q, g4 r6 s6 v6 J
2 T4 ]# L& V% `
(二)主要任务
; u8 S6 W k) `/ Y+ O: }4 A1、国土资源基础设施建设 * L4 K. y7 n/ B; N
& E$ \ Z8 J; a* M* N2 |- O! \
建设并不断完善国土资源信息化基础设施,提高国土资源信息技术开发和网络管理能力,建立统一的国土资源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共享平台和信息系统框架,建成初具规模的、先进的省级国土资源的网络中心、数据交换中心、信息发布中心、社会化服务中心、动态监测中心。
) x. I- |% n% Y+ r; C5 B0 M! Q7 r! F- a
(1) 建设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机关办公自动化局域网 (内网);
8 R6 l, I, w: p5 i) F# V" |$ ? W" X% i2 ^8 Y% t
(2) 建设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信息共享广域网,即江西省国土资源信息网(专网); ( p) L' z% ?$ c3 t
9 L! `( v- ^& o0 F P6 z6 O(3) 建设省、市、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的信息服务网络(外网);
, }8 s. F/ {1 X5 Q+ Z% L
4 h3 |) ?$ c& d) q4 f# t5 ~- T(4) 建立起“金土工程”建设需要的相关信息化标准体系和系统应用与运行机制,建成覆盖全省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业务运行、信息传输与交换的网络系统。 4 }% _( n1 ^& P7 d3 N5 `+ _- J0 @
+ ^. [+ t; c# Q g9 @5 u2、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建设
M: ]1 Z6 M+ _# A5 F% D6 |) u9 f6 y& y8 [( h# K
我省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建设的目标是按照国土资源部制定的统一的信息化标准,规范信息数据,完成一批重点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完成各种己建、在建主要国土资源数据库的集成、整合和转换,形成较为完整的国土资源基础数据库系列。主要包括: 8 G- M+ d+ E. l w# i, [9 [: @# K
( A- p l, n) P
(1)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 . l, m1 Q( }( Y6 g3 I
4 _( ~6 d. [# d(2)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
3 u$ ?' t5 u- M! l4 E+ O
# R4 ^9 q4 ~' i(3)城镇、农村地籍数据库; 8 t! X* {4 a4 ~% G/ l, P. a
( U- M; V' H7 \& k(4)城镇基准地价数据库; - v- W' D1 a4 u+ v% F+ a9 t
2 c* i7 K! V: k4 n/ L0 p(5)农用土地分等定级数据库;
3 o( R% P/ I. |& x h; e, m, Y1 L# A6 ` x; F
(6)建设项目用地数据库; ]3 `/ h) _% y7 U
! f+ B4 n3 f: n# {% l- ?5 q(7)土地开发、复垦与整理数据库;
' @1 Z' }0 [8 o7 f; v3 u
4 W# ]2 i- ?+ [3 \7 ^- F(8)全省重点城市土地利用动态监测数据库; 3 t# d5 o: r* T5 g# p9 ]" R
7 S9 |2 k& ~: `$ i" B0 ?
(9)省级探矿权登记数据库,省、市、县级采矿权登记数据库; % }; q; y. p$ r* \& T* [
$ z' a& H3 A* u4 l2 E* l& p(10)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矿产资源储量登记数据库;
~6 _& a0 W* |( B, U5 ]' A' x+ |5 b/ c+ K- r9 Q- @' e
(11)矿产资源规划数据库;
5 |0 `+ U. R' \! }3 I
& X0 x7 u( |. a2 M7 E/ p(1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数据库;
9 C# w( x X% D8 ]7 X2 T
1 d4 S0 Y7 f) C+ F: c(13)全省地质环境管理数据库; ! J9 B0 a: L. y
1 b/ u( E. @$ T& I/ n& }0 @(14)全省各级各类地质灾害数据库;
* c+ V% h! Y* c0 O
" M) C- j& r& X b+ T! P: s# q(15)全省重点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动态监测数据库; ) ?+ i, r# k0 z; F/ e/ F
% e& @( Q* {! t
(16)全省基础地学数据库(含地质图空间数据库、水工环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地层、古生物、矿物、岩石、同位素地质与自然重砂数据库、化探、物探和遥感数据库、矿产勘查评价数据库等); 3 l5 D: D/ b+ c4 b5 v: g/ a) B
( X& w# U8 r$ o) Q(17)全省地质资料目录数据库、省级重要馆藏地质资料档案数据库、全省钻孔数据库;
. l$ K2 R! `: B! K1 P6 E' K& ^
3 ~& j- T! q& g( ^(18)全省各种比例尺基础地理数据库。 ! p+ l/ Q* z+ c. v3 d
. b8 x5 X- _$ T, Z+ a9 e3 g8 N在基础上,坚持以数据为核心,依托成熟的数据库管理、网络和信息交换技术,按照统一的标准,建设省、市二级国土资源数据中心体系。同时,建立数据中心基本运行环境,构建数据中心数据处理和整合环境,建立数据中心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等,为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和各类应用系统提供稳定、安全和有效的运动环境,形成集信息资源管理和服务于一体的数据中心体系框架。
! @- X5 p. f' t4 @# W6 r0 [) A2 o$ C7 r: l# T
3、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信息化建设 / v8 h' c( r' b$ R! C0 O
. n( y) V l4 k# @+ g) r要紧紧围绕国土资源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等调查评价工作,运用各种现代化的观测、探测和计算机辅助勘查、调查手段,积极开发、推广和应用调查评价数据信息获取技术,特别是土地资源调查、矿产资源调查、地质灾害监测和地下水资源调查等数据采集、分析与评价系统,形成以数据流为主线的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体系,提高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工作的信息化水平。我省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信息化建设,具体包括:
* _* P1 Q) i4 x1 ]. O4 I1 ?" N D1 R; C) D
(1)采用卫星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农地转用、征地报件,进行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更新;
t6 a; ]( ^! X; g
: ~' p& i. Q+ Q; Y(2)采用卫星遥感与全球定位技术,进行国土资源动态监测,掌握国土资源实时变化信息;
: J% u/ c x0 _3 A: k* W4 X2 k, _% e! t1 w$ P3 ?
(3)利用GPS技术,结合地籍测量,开展城镇地籍调查,进行城镇地籍的数据更新。
' _% @1 P. p+ [! ~# O' l
. H8 K& ]5 w+ t2 V0 r$ P. Q(4)引进或开发野外地质调查、物化遥数据采集的硬件和软件,以及各类专业数据处理的工具软件、建立图层空间数据库的软件等,实现野外地质调查、物化遥数据采集的自动化及成果数字化;
8 R9 \. |7 o/ s
4 @6 B' K0 Y* W, \: a% J4 c(5)引进或开发区域土地、矿产、水、环境、灾害的评价应用软件,进行地学信息综合分析处理,建立综合评价模型,提取评价信息; ) m! u2 H) ~: ?) z
% h, a) E9 y. S. y0 B `% P3 ^(6)引进和开发可视化制图软件,实现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三维可视化。 - {$ ~7 B% D! ?+ c- d
& ~3 }& s$ q8 b& n' U; L+ A
(7)地理信息系统与计算机图示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中的整合与应用;
( h8 N. M3 X9 }4 R/ W9 O% @
8 w6 h" g. Y: z# g1 K(8)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遥感集成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评价中的应用开发;
3 X8 @5 k0 }# d9 w7 j. E& F9 |' _( n5 w; h- |7 ?
(9)区域性地学信息综合管理系统的应用开发。
+ s9 U, Y7 c# x8 q, J. S% ~) ^" \+ U0 A
4、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 [5 w& o& H% I7 P$ y- o
, p+ L4 l4 v6 n; T X
全面推进国土资源电子政务平台建设,全面推进政务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提高国土资源依法行政水平。
! H& V9 B/ \! D* \& v: l! p' `6 ^: a' G( G5 \2 l
(1)根据国土资源政务管理不断变化的需求,继续加强政务信息网上公开工作,建立信息发布和互动式服务的技术环境,增强依法行政的社会服务能力,为社会公众、企业提供网上申报、查询、咨询和网上监督、举报等服务;加强政务信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建立国土资源政务信息宏观分析、辅助决策的技术机制,不断扩大政务信息成果应用的范围和层次,全面提升政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效能。
2 l" P$ U5 @; l& N$ `
7 }8 \) B6 q- m- _ u; ?(2)建立省、市、县三级土地资源规划与计划管理、建设用地审批管理、土地开发整理与复垦管理、土地利用执法监察管理、耕地后备资源管理、土地利用现状变化调查统计及市、县级地籍管理、地价与土地市场管理、土地分等定级管理等土地管理信息系统;建立探矿权管理、采矿权管理,地热矿泉水资源登记管理、矿产资源查明储量登记管理,省、市、县三级矿产资源规划计划管理、矿产资源占用储量登记管理、矿产资源执法监察、矿产资源储量统计、地质环境与灾害管理等地质矿产管理信息系统。 - l/ E# o9 T) V e/ q4 ?
' F& z, r9 `& V8 b(3)加快省、市、县级国土资源部门的机关局域网建设,推进办公自动化系统建设,加强以公文流转、政策法规、信访、人事、党建、财务、外事与科技等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办公业务管理的程序化、自动化建设,提高机关日常事务处理的工作效能,树立国土资源部门勤政、高效、文明的外部形象。
1 }' j1 |1 w/ s8 P; b
+ P& g/ j5 U7 g8 N: b5、国土资源信息服务系统建设 9 j% f) f" E. f; I3 O7 c
! t( m7 K, N( }4 e* ~
国土资源信息服务,是公众了解和获得国土资源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评价和支持国土资源工作的主要依据。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和多元化的服务方式,向社会和决策管理部门提供形式多样、实时快捷的信息服务。 4 l; W" I$ A7 O' @4 i9 A
2 @0 N: v+ i; a3 P! }1、建立全省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外网站,实现市级以上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对外网站的链接。通过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加快推进国土资源政务信息公开,为社会公众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并引进系统安全与数据保密技术,保证系统和信息安全。 . j: l: T v+ G9 J x# e: b
. P, T( k; i& |# c" P
2、利用国土资源网站体系推进政务信息开发利用。通过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加快推进政府信息公开。以国土资源网站体系为平台,增加政务信息公开查询和网上办事功能,充实网上信息内容,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查询、网上申报、电子信访等形式多样的信息服务。 8 ^- L- j L" G" d" U+ `
6 K* K# Y6 r) x! u3、推进多元化的国土资源信息服务。采取有效措施,以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多种终端,满足社会对国土资源信息多元化的信息需求。因地制宜,建立触摸屏、大屏幕、电子阅览室、网络视频会议,提供国土资源信息查询服务、演示服务和远程会商服务。
& F- J" t# H9 r/ H0 N0 c& _; m+ H
4 r @; y$ B& B8 I1 X4、逐步建立信息目录。按照有关标准和程序,运用探索技术、导航技术,建立信息目录和检索系统,实现对分布式的信息进行统一检索和定位,逐步形成信息的联合目录体系。有效实现信息共享,为政府和社会公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 {- x, K( r4 M
: e5 y' M7 q F+ E0 l7 Y. q; q
5、建立和完善信息交换和服务体系。建立由信息交换协议标准、发布服务标准以及信息交换服务平台组成的信息交换和服务体系,提供包括信息检索、信息交换和信息发布等多种形式的服务。
! i/ N6 R. p, U; x: y2 N, L
# R& A: k; k8 z% b( B0 i% H! h6、建立与完善信息分析、发布体系。通过建立反映国土资源管理和运行状况的重要指标体系,定期向社会公众发布国土资源核心指标及相关信息,为全社会了解和关注国土资源形势提供窗口,为提高国土资源管理决策水平提供信息。 % X$ v$ u0 M! r3 q G I# }9 S
8 \2 ~+ x; |( G; ?' T G5 X 五、保障措施
- g* H F1 J7 I& N (一)加强组织管理 & M3 ~- _. o \: n& S( K3 N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工作范围广,涉及面宽,资金投入量大,必须建立一套高效严格的管理机制,实现统一领导、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省、市、县国土资源主管部门要把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列入本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单位一把手负总责的层层责任制,认真贯彻执行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方针、政策,组织本地区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规划的实施、协调、落实。
; ~( }! d w5 a; k5 p( q8 `5 L$ f
(二)积极筹措资金 : Y) T, N* ?/ J; J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投入高、周期长的基础性、公益性工作,稳定、可靠的经费投入是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各级领导必须高度重视,确保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必备资金。要把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的目标、任务纳入本地区、本部门的“十一五”信息化规划和计划,确保国土资源信息化所确定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可从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和矿产资源补偿费中按比例划出一块资金等方式筹措资金,以保证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顺利发展。
" b: M! x! k# i7 y; R% ?$ H. }, \) c
(三)加快机构建设 : A1 |8 l! ?+ E* H
各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建立信息化机构和队伍的重要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机构和人员到位。各设区市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和有条件的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都要建立信息化建设的专门机构和队伍,未建立专门机构和队伍的县级国土资源主管单位,也必须有相应的机构和人员负责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
" S. U. c3 C$ u' I$ M) \3 o9 ^
) Q8 @: a- s1 K2 | (四)重视人才和队伍建设
* B) Z5 {0 j+ m/ M( J4 [8 X 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靠技术支撑,靠技术发展,建立一支长期、稳定的既具有国土资源管理的业务知识又具有计算机专业知识的队伍是我省国土资源信息化顺利发展的关键,这支队伍应当具有信息项目设计人才、系统开发人才、网络管理、维护与操作人才、国土资源专业信息研究人才及复合型人才。应当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加强技术培训,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促进国土资源信息系统建设。要有计划地对全省国土资源系统在职人员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教育,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培训,提高全系统人员应用信息技术和先进设备的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