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探项目位置在渡头湾,一个金矿普查的化探工作明天全面铺开。今年做化探,采用的是1∶10000构造地球化学剖面测量,线距100,点距50米。 一、工作的目的 这次化探工作的目的,(一)是看看能不能发现(乙2类)异常,缩小下一步工程工作的目标范围;(二)是完成普查设计的任务。本次化探只测Au和Ag两种元素。 二、具体要求 1、记录卡 野外样品一定要每天都整理,整理样品,整理记录,相互对上,这个可以督促小组相互检查。野外标签要留好,标签上要做好记号,便于检查时进行点位和坐标的核对。 2、重分析样 在送样的时候一定要处理好重分析样和重采样,都是分两袋装,做好标签。像我们做剖面的,送样的时候是每条线一个纸箱,如果装不下,原则有一条:一箱可以多线,一线不能多箱。 3、实验数据处理 得到实验数据以后,先要检查一下测试结果,尤其是密码样和各项质量检查指标,看是否符合规范。首先是进行描述统计和直方图,剔除特高值。如果在数据处理时要用到排序,强烈建议在排序前增加一列自然数列,这样不管如何排序,最后都能复原。关于背景值和异常下限的计算,方法有很多种,在此不作说明了。 4、作图 作图,首先是数据的投影转换问题。数据的投影转换是化探数据的处理及各种图形图件生成的核心,利用mapgis投影变换功能中的“用户文件投影转换”来完成,完成之后使生成的点具有属性结构和属性。保存好转换之后生成的点文件。这个点文件一个可以用来做原始数据图,通过“根据属性标注释”功能;另一个可以用来做异常图,通过DTM分析中的TIN模型(不规则三角网)。上述具体步骤可以参考《MAPGIS地理信息系统在化探数据处理中的应用》一文。另一种方法是用DTM分析中的GRID模型(规则格网),具体可以参照《MAPGIS在地质填图及化探数据处理中的应用》和《应用MAPGIS制作地球化学图单元素异常图及综合异常图》。由于我们是剖面测量,用TIN模型更好。不管suffer也好,mapgis也好,在数据网格化的过程中都提供了多种网格化方法,具体哪种适用,我也说不上来,只能结合地质实际,对比多种方法的成图来选定了。在成图的时候,用surfer软件就有一个白化的问题,因为工作区域边界不规整;用mapgis的话,在三角剖分那里可以手动删除一些三角剖分网边,我觉得二者的作用是一样的。而就目前国内实际情况来说,用mapgis处理化探数据绰绰有余,不用surfer什么的效果一样好。尤其是自动生成的化探图需要手工编辑,mapgis虽然烦人,也还是能做的;surfer却完全不能进行编辑,只能导出dxf到autocad,或者coreldraw。所有的异常图,都生成单独的点线区文件,这样便于添加到地质地形图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