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汕高速公路西段边坡病害整治概况
余 钦 发
(广东省地质科学研究所,广州 510080)
摘 要 介绍了深汕高速公路西段地质环境概况和20余处路堑边坡病害的整治措施,对丘陵山区
高等级公路预防边坡病害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高速公路 边坡病害 整治
深(圳)汕(头)高速公路西段起于深圳市龙岗区,经惠阳市、惠东县、海丰县、汕尾城区,止于陆丰市潭西镇,全长146.54 km,属国家“八五”重点工程建设项目。
该路段在施工过程和一年多的试通车期间,曾先后产生几十处不同程度的边坡病害,尤其是二、三合同段,已发生危害性边坡病害20余处,其主要特征是沿岩土不利结构面产生崩塌、滑坡等。
1 地质环境概况
深汕高速公路由南西向北东,横贯粤东沿海地区,沿途大部分为丘陵、台地及平原相间地带,外力作用主要为河流作用,次为海水作用和风力作用,属于剥蚀侵蚀地貌。路线位于新华夏系第二复式隆起区。该区自加里东运动后长期隆起,到燕山期岩浆大规模侵入和喷出,构造运动为差异性断裂和块断运动为主,构成了本区新构造运动的特点。主要构造类型有两种:一为继承性断裂,另一种为新构造运动产生的新断裂。本区主要以继承性断裂为主,是新构造运动继续活动的老断裂,形成规模较大的断裂带。主要断裂方向为NE、NNE、NW向。控制本区的主要断裂为NE向的莲花山大断裂,以及北西向的稔山、平山等断层;新断裂为一些规模较小与大断裂相交的次生小型张扭性断裂。
粤东沿海地区为广东地震活动带,历史上地震多而且强烈,根据广东省地震局《活动性构造和强震震中分布图》资料,沿线地震基本烈度为6~8度。
本地区处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足,四季常青,夏秋常有台风侵袭。年平均降水量为1 692~2 399 mm,日最大降水量242.7~271.8 mm,局部地区年降水量达3 000~4 000 mm,日最大降水量达350 mm。降雨集中在4~9月,7~9月为台风暴雨季节。
本文2007年6月收到。
2 边坡病害的分布及整治
深汕高速公路西段边坡病害(表1)主要发生于二合同段(淡水—白云)、三合同段的园
表1 深汕高速公路边坡病害工点整治概况
序号 里程 范围 病害类型 主要治理措施
1 K44+350~750(右侧) 长200 m,
坡高40 m 中小型崩塌,潜伏顺层滑坡 原采用锚喷和素喷混凝土,1997年7月发生崩塌后,采用重力式挡墙预应力锚索梁和拱型骨架护坡
2 K46+260~470(两侧) 左侧210 m,
右侧240 m 多处崩滑 下部重力式挡土墙,上部支撑渗沟及坡面植草护坡
3 K56+200~275(左侧) 长75 m,
坡高25 m 多处局部崩滑 下部挡土墙,上部挂网喷锚
4 K59+910~970(右侧) 长60 m,
坡高12 m 崩塌 放缓边坡(1:1.25),下部挡土墙,上部挂网喷砼
5 K60+120~250(右侧) 长130 m,
高28 m 滑坡 下部片石砼抗滑挡墙,上部锚杆挂网喷砼
6 K62+710~755(右侧) 长45 m 崩滑 挡土墙,浆砌护坡,草皮护坡
7 K63+320~420(右侧) 长100 m,
高16 m 崩滑 挡土墙,浆砌护坡
8 K64+750~810(右侧) 长60 m,
高30m 崩塌 锚杆挂钢筋网护坡
9 K64+835~K65+050(右侧) 长215 m 滑坡 挡土墙,抗滑桩,斜孔排水
10 K65+219~360(右侧) 长141 m 崩滑、滑坡 放缓边坡(1:1.25),锚杆挂钢筋网喷砼,素喷砼。该边坡1996年整治后上部又发生溜坍,重新采用放缓边坡(1:1.5~1:1.75),浆砌肋条式护坡和拱型骨架草皮护坡
11 K65+548~590(右侧) 长42 m,
高30 m 滑坡 挡土墙,锚杆挂网喷砼
12 K65+700~910(左侧) 210 m 崩滑 护墙,喷播植草
13 K66+000~125(左侧) 长125 m 崩塌 挡墙,挂网喷砼,喷播植草
14 K66+380~760(左侧) 长380 m 多处崩塌 挡墙,拱形骨架植草护坡
15 K70+095~380(两侧) 长285 m 崩塌群 挡墙,渗沟,锚杆挂网喷砼,局部放缓边坡(1:1.5)
16 K70+305~350(右侧) 长45 m 崩塌 挡墙,片石肋条护坡
17 K71+080~155(左侧) 长75 m,
高21 m 崩塌 挡墙,拱型骨架内植草皮
18 K71+225~410(左侧) 长185 m,
高40 m 滑坡 刷方减载,抗滑挡墙,抗滑桩
19 K74+500~840(左侧) 长340 m,
高30 m 浅层滑坡 挡土墙,排水,K74+670~760段设抗滑桩,浆砌片石护坡
20 K74+510~711(左侧) 长201 m 滑坡 上部卸载,下部桩板墙,支撑渗沟
21 K101+640~K102-500 长830 m 崩塌、老滑坡基础上产生新滑坡 已先后三次进行整治,第三次整治工程采用刷方减载,桩板墙,预应力锚索抗桩与明洞孔排水及排水盲沟。
墩河附近的路堑,发生时间主要是1996、1997年的6、7月份连续性暴雨后,对高速公路施工和营运构成很大威胁。这些路堑边坡病害产生的共性是因受该区域断裂构造的影响,岩体破碎,节理裂隙发育,有的堑坡上覆盖有厚层的第四系堆积体,加之该地区雨量充沛,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软化岩层中软弱夹层和结构面,使边坡岩土自稳性大大降低,修筑公路开挖堑坡形成临空面,导致边坡失稳,发生崩塌、滑坡等边坡病害。
深汕高速公路西段边坡病害的整治工程,针对边坡病害的特点,采用放缓边坡、重力式挡墙、挂网喷锚、素喷砼、浆砌片石护坡,拱型骨架内植草护坡、喷播植草护坡、预应力锚索、锚梁加固、支撑渗沟斜孔排水等“削、挡、排”的综合整治方法,详见表1。
3 结 语
深汕高速公路西段在修建和试营运的近4年间,边坡病害发生的密度和频度之高是少见的,积累一些丘陵山区修筑高等级公路防治边坡病害的素材和经验,对如何预防和避免激化大型复杂滑坡的发生具有深远的意义。对于边坡病害的定性、整治,铁路部门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例如:治早、治小,防患于未然,一次根治,不留后患的滑坡整治原则很值得借鉴。根据近年来深汕高速公路西段边坡病害整治工作的实践,笔者有如下认识:
(1)丘陵山区高速公路及高等级公路选线中,应该认真考虑边坡病害问题。在规划阶段应进行沿线地质灾害调查和危险性评估,在线路勘探过程中对易产生崩滑地区,应进行边坡病害的详勘和稳定性评价工作,以避免施工中造成被动局面,耗费大量投资。对性质复杂的地质灾害地段,可采用隧道或者绕避方案。
(2)对于易崩滑地层和断层破碎带区域路堑的高边坡开挖,在施工过程中应针对开挖后的地层情况,对已产生局部病害和发现潜伏病害的工点,对原边坡设计是否满足边坡病害整治的要求进行校验,及时变更设计,将病害整治于施工阶段,尽量避免运营阶段整治造成更大经济损失和造成不良社会影响。
(3)边坡病害尤其是滑坡病害的勘察和设计,应由专业的地质和设计单位承担,以避免整治决策走弯路。因为边坡病害整治的时效性很强,治早治小,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对于已建成的丘陵山区高等级公路,运营一、二年内,进行边坡病害普查是必要的。结合公路沿线的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岩体结构和地貌特征对边坡进行分类,并编制边坡病害的预测图及分布图,提出可行的预报措施,必要的工点可设监测点,对边坡病害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