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地质地球化学》 2001年02期
川滇地区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及成因探讨
王奖臻 李朝阳 李泽琴 刘家军
【摘要】:川滇地区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具有明显的层控性和岩控性 ,大多数矿床都赋存于灯影组白云岩中。矿床的形成温度比较低 ,主成矿阶段的温度为 140~ 2 0 0℃ ,而且各矿床的形成温度十分接近。矿床发育大规模的白云石化。本区的地质演化经历了双层基底、连续盖层 ,以及前陆盆地 -造山带耦合几个主要演化阶段。这些阶段分别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流动通道以及流体驱动力 ,从而在燕山期 -喜山期由于成矿流体的大规模流动 ,形成了川滇地区大面积分布的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贵阳 550002;成都理工学院 成都 610059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贵阳 550002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矿床地球化学开放研究实验室!贵阳 550002;成都理工学院 成都 610059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
【关键词】: 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 成矿作用 成矿模式 川滇交界地区
【基金】:ZK95 1 B1 411项目和KZCX2 10 1项目
【分类号】:P618.4
【DOI】:CNKI:SUN:DZDQ.0.2001-02-006
【正文快照】:
密西西比河谷型 (以下简称MVT)铅锌矿床是我国铅锌矿床的重要类型之一 ,它们集中分布于川滇 (黔 )交界一带 ,在北起四川汉源 ,向南经会东 ,到云南禄劝 ;西起四川会理天宝山 ,向东经云南巧家 ,到贵州威宁。在这一狭长地带中 ,分布着大、中型矿床十余处 ,小型矿床百余处 (图
川滇地区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及成因探讨.PDF
(199.36 KB, 下载次数: 7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