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碳酸岩流体及其稀土成矿作用
范宏瑞[1] 杨学明[2] 等
[1]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100029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安徽合肥230026
《地学前缘》
2001年第8卷第4期
摘 要:火成碳酸岩熔浆可侵入到大陆和洋壳构造环境,多数大陆构造环境下的碳酸岩在时间和空间上与地壳减薄事件有关,高温下它具有极强的搬运碱金属、大离子亲石元素和高场强元素的能力。碳酸岩中可能出现的原生包裹体有两相水溶液(气+液)包裹体、含子矿物多相水溶液包裹体、含CO2包裹体和CO2+盐水溶液混合多相包裹体以及硅酸盐玻璃质熔融包裹体等。碳酸岩型稀土矿床中赋存的流体包裹体类型也可分为气液相、含碳水溶液相和气-液-固多相包裹体,包裹体中稀土子矿物的出现是该类矿床最显著的特征。富碱碳酸岩流体中REE,Sr,Th和Fe等都具有极高的溶解度,水-岩反应和流体不混溶是造成成矿热液中REE和Fe等沉淀成矿的关键因素,REE的迁移沉淀可延续到低温、低盐度的成矿晚阶段。
页 数:共7页
页码范围:289-295页
关 键 词:碳酸岩 岩浆熔体 成矿流体 稀土矿床 成矿作用 原生包裹体
碳酸岩流体及其稀土成矿作用.pdf
(208.8 KB, 下载次数: 9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