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8-12-18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3.研究方法
3.1 评价指标的选择
SRP 模型是基于生态环境脆弱性定义的模型,该模型包括 3 个因子:生态敏感性、生态恢复力和生态压力度。生态敏感性因子包含地表因子、土壤侵蚀强度和气象因子,其中,地表因子又包含高程、坡度、坡向、土壤类型;土壤侵蚀强度由土壤侵蚀各因子经 RUSLE 模型计算后转化而来;气象因子包括年均降水量和年均气温、年均相对湿度。生态恢复力指生态系统受到扰动时的自身恢复能力,与其内部结构的稳定性有关,研究中用 NPP 和植被覆盖度表征。生态压力度指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及其产生的生理效应,一般为人口活动压力和经济活动压力,分别用人口密度和 GDP 密度表示。
为减少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避免指标重复而影响评价的精确性,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初选的评价指标进行筛选。首先用 ArcGIS 栅格计算器对初选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再使用 GRID 模块下的Makestack 命令和Princomp 函数完成空间主成分分析。在主成分分析法中,一般选取累积贡献率大于85%的几个主成分作为计算指标。
主成分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Fi为第i主成分;α1i、…、α13i 分别为第i主成分各因子对应的特征向量。
3.2 指标量化分级
在 ArcGIS 中,利用Reclassify 函数,采用 Natural Breaks(Jenks)法把主成分分析后的综合指标再各分为 5 级。
3.3 指标权重的确定
采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综合评价指标的权重。首先,根据各主成分的贡献率,确定各主成分之间的重要性。依据层次分析法 1-9 的重要性标度方法,对各主成分的评比给出数量标度。然后,利用统计软件通过 AHP 计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检验权重的合理性。
3.4 脆弱性评价
根据各评价指标及其权重,参照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方法,建立研究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的数学模型,计算研究区每个像元的脆弱性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EVI为生态环境脆弱性指数;wi为评价指标的权重;fi为评价指标的等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