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是湖南瑶岗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原为瑶岗仙钨矿)百年华诞。
A" T" e" @: i4 A* ], k 瑶岗仙位于世界“有色金属之乡”——湖南省郴州市,面积只有23.325平方公里,却是中国钨业的起源地。从1914年开采至今,已走过整整100年。
. g+ P; a1 ]: [' ? 百年风雨,饱经沧桑。一代代瑶岗仙人不懈奋斗,让中国钨业乃至世界钨业的发展深深打上瑶岗仙的烙印!, o) P3 b' C; C( z( e7 S! E
它是中国钨业发展的缩影,它是记录中国钨业跨世纪发展的里程碑,它见证了共和国有色事业发展的光辉历程……
* T9 x' J) ?# J4 }+ | 历史回眸 岁月流金! h2 z; D$ i- g6 Y' v
瑶岗仙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矿产资源丰富,尤以黑、白钨资源得天独厚,被誉为东江湖畔一颗璀璨的有色明珠。+ ^: U% r% G0 w. x
1911年,美籍华裔青年李国钦在瑶岗仙发现黑钨矿石。1914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际,李国钦回国成立“裕厚公司”开采瑶岗仙的钨矿。1915年以后,中国被公认为世界最大的产钨国。
; A3 U1 k- A7 i2 x2 Q& A3 Z2 s 在解放前的30多年里,矿山千疮百孔,民不聊生。钨的生产一直采用手工开采和淘洗。矿工受尽了资本家和封建把头的残酷剥削、压迫,矿山在艰难困苦中度过了黑暗的岁月。
# {! j' O6 V3 Y3 N$ I* h8 z* Z 1949年5月24日,中共湘南地委书记兼中国人民解放军湘南支队司令员、政委刘亚球带领湘南支队250余人和平解放瑶岗仙,这是矿山走向新生的起点。& i1 x" x( f5 t) P, g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矿山进入了全新的建设和发展时期。1953年12月,瑶岗仙钨矿被重工业部列为国家“一五”时期全国156个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之一,来自全国各地五湖四海的建设者们在这里拉开了大战瑶岗仙、建设新矿山的序幕。老一辈的开拓者们浴血拼搏、日夜奋战,使一穷二白的矿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z2 J6 B% Y7 ?, r* d# N, U6 x9 K0 P. c 随着瑶岗仙至白石渡公路的建成,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矿山先后建立和完善了供电供风、井巷施工、机械修理等生产生活设施的建设,结束了手工作业的历史,矿山采掘运选逐步实现了机械化大生产,并提前13个月完成了“一五”计划,创造了共和国钨业建设史上的奇迹。
4 i s* `3 i) }3 ]* u$ o 改革历程 跌宕起伏! h; h& C P p3 m
上世纪80年代,上级主管部门确定瑶岗仙钨矿为挖潜、革新、改造项目,矿山进入第二个建设高峰期。勤劳勇敢的瑶岗仙人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自力更生、不畏困难,胜利完成了高差387米的2号竖井、井下三大溜矿系统、全长2000余米的19中段主平窿等生产系统的建设,使矿山具备了年采掘能力40万吨、日处理原矿2000吨的生产能力,机械化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 t/ ?+ N# F5 v3 U# n* R) v! w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由于钨市场影响,矿山陷入困境,被迫三次调整生产部署。面对困难,瑶矿人高举改革发展的大旗,逐步实行了劳动、人事、工资三项制度改革和作业结构调整,使矿山摆脱了困境,生产经营得到恢复和发展。
- r' g+ [: x0 w3 h 为确保资源接替,矿山自力更生,先后投入2000余万元建设深部开拓延伸工程。2000年建成了575.6米长的1号斜井;2006年又建成750余米长的2号斜井。为矿山增添了资源储备和发展后劲。7 f; L y) E y
前进的道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2006年7月瑶岗仙钨矿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灾的侵袭;2008年1月又经受了百年不遇的冰灾考验。在疯狂肆虐的洪灾、冰灾面前,英勇顽强的瑶岗仙人不屈不挠,从废墟中爬起来,克服重重困难,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2 u" ?5 t, S$ \! _( a" t
2007年3月,瑶岗仙钨矿借力国企改革的东风,实行政策性破产重组,正式成立湖南瑶岗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公司实行全新的生产经营机制,甩掉包袱,轻装上阵,像凤凰涅磐,重获新生,瑶岗仙掀开了矿山改革发展建设的新篇章!3 W9 G- C5 [" a0 o$ n8 T; o; i" R
科学发展 焕发青春; T$ R# z- R8 H5 ~
为实现企业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企业制定了健全完善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规章制度,用制度来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行。
8 h3 s8 k: ?* U& W' ? 安全生产是企业常抓不懈的工作。公司加大安全投入,强化隐患排查整改,全力推进HSE安全管理体系、安全标准化建设。同时以“6+1”安全系统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数字化矿山建设。近年来,公司生产安全平稳发展,成效显著。
, w6 L0 j# h: ^/ }- m 挖掘生产潜力,开发矿产资源,是百年老矿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早在1947年7月,中科院院士、时任中央大学地质系主任的徐克勤教授在瑶岗仙就发现了矽卡岩型白钨矿。他的发现和理论研究成果成为我国寻找同类矿床的典范,许多大型和特大型矽卡岩型白钨矿床在华南相继被发现,使得我国钨资源储量居世界首位。
# n$ g# S$ r) a0 { 2009年9月,投资6.7亿元的裕新多金属矿床技改项目建设正式启动。裕新多金属矿床所蕴藏的白钨资源量位列世界已探明的白钨资源量的第四位,共探获白钨金属量20多万吨。资源价值达500亿元以上,项目预计2014年底建成投产。届时瑶岗仙矿业钨精矿产量将突破6000吨,工业总产值突破9亿元,利税突破3亿元。 C# Y: R; A! b% _2 p3 J( e
将天赋的资源优势转化为自身的发展优势,得益于企业重视科技、发展循环经济的理念。公司积极推进院、企科技合作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产学研为纽带,开展了裕新白钨多金属矿床技术改造示范、钨细泥选矿工艺技术等项目研究,不断改进和优化工艺流程,每年用于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占企业总产值的1%以上,生产技术居国内同类矿山先进水平。2012年,高矽钨砂选矿过程粉尘污染立体化综合治理技术研究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 @) w M/ Y( _1 C7 r- i 在企业“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现代化企业”理念下,公司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近年来,公司实施了垅下废石堆治理、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外排废水“零排放”等一系列环境保护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矿区环境得到改善,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区域面积的80%以上。' J0 U! s% l: K7 `
公司近几年来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从2011年至2013年,公司共生产黑钨精矿6976吨,实现销售收入5.32亿元,实现利润总额1.32亿元,上交税费1.61亿元,公司连续三年成为宜章县最大纳税户。
1 S ?4 i% ^ W" H0 }5 Y7 I 繁荣文化 共建和谐7 S, J8 \+ i- c+ |; k
创一流企业、争一流业绩,造福员工、服务社会,是企业奉行的使命。公司积极申报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廉租房项目,解决矿区员工群众住房困难;公司投资1000余万元修建花果山矿山公园,为矿区员工群众提供休闲、健身活动场所;公司投资3000余万元修建东江湖引水工程,让矿区居民喝上晶莹剔透的东江湖水;公司投入100余万元资金开展帮扶和献爱心活动,不断提高员工的幸福指数;公司近几年每年投入200余万元积极支持矿山周边农村经济建设。
2 T3 V# x8 ?; h( s0 R$ }/ x 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打造品牌和促进和谐矿山建设的坚实力量。公司以活动为载体,不断推动企业文化的建设。常年举办春节游艺、乒乓球、羽毛球赛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组织员工开展“红心永向党、爱我瑶岗仙”主题晚会,在员工中倡导“专业、敬业、勤实、奉献”的职业风尚,有力促进了和谐矿山的建设。% Y4 [; R/ w! u5 I. S# m
肩负起历史的责任和担当,瑶岗仙人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和谐乐章。6 X: f0 N; r; J' u# B; ?( j$ x8 ?
畅想未来 再铸辉煌( G, Z2 |1 S" U$ I$ @0 k3 B$ j5 s/ o" y
未来,瑶岗仙矿业将在党的“十八大”精神的指引下,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实施“东进—下延—西扩”可持续发展战略:东进,以裕新多金属矿床技改项目为平台,加大资源的综合利用;下延,以黑钨的深部开拓为重点,确保黑钨的稳产、高产;西扩,即加大矿山西部钨钼资源的勘探工作,扩大资源储备。
4 v$ n5 L& x5 Q8 q0 d' {0 r 在中国五矿旗下,瑶岗仙矿业坚持“珍惜有限,创造无限”的核心理念,通过积极推进体制创新、技术进步、结构优化,不断挖掘企业自身潜力,加快推进裕新重点项目建设,努力打造一个生机勃勃、富于创造、环境优美的矿山,走一条绿色矿业的发展之路。0 Q+ ^/ a8 y: A& q2 f. r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百年风雨兼程,留下了瑶岗仙人锲而不舍、敢为人先、迎难而上,全力助推中国钨业发展的足迹。如今,在这片荣辱不惊、默默奉献的神奇的土地上,肩负着责任与梦想的瑶岗仙人,正迎着新世纪的曙光,向着新的百年,奋勇前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