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目  次
前言. Ⅲ
引言. Ⅳ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与定义. 1
4 总则. 4
4.1 规划定位. 4
4.2 规划任务. 4
4.3 规划范围. 4
4.4 规划期限. 4
4.5 编制依据. 4
4.6 编制主体. 5
4.7 编制方式. 5
4.8 编制程序. 5
4.9 其他要求. 6
5 准备工作. 6
5.1 组织准备. 6
5.2 技术准备. 6
6 实施评价. 6
6.1 一般要求. 6
6.2 主要内容. 7
7 基础研究. 7
7.1 一般规定. 7
7.2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7
7.3 土地需求分析. 7
7.4 土地利用潜力调查与评价. 8
7.5 重大问题研究. 9
8 规划大纲. 9
8.1 一般规定. 9
8.2 编制要求. 10
9 规划编制. 10
9.1 一般规定. 10
9.2 土地利用战略和目标确定. 11
9.3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1
9.4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12
9.5 土地利用区域调控. 14
9.6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14
9.7 中心城区土地利用控制. 15
9.8 土地整治安排. 16
9.9 重大工程与重点项目安排. 16
9.10 近期规划安排. 17
9.11 规划实施措施制定. 17
9.12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17
10 成果要求. 18
10.1 规划成果. 18
10.2 规划文本. 18
10.3 规划图件. 18
10.4 规划说明. 19
10.5 其他材料. 19
10.6 成果检验. 19
11 成果应用. 20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土地规划用途分类及其含义. 21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市(地)级规划编制流程. 24
附录C(规范性附录) 数据单位要求. 25
附录D(规范性附录) 土地规划用途分类与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对应关系表. 26
附录E(资料性附录) 人口预测的内容和方法. 28
附录F(资料性附录) 有关建设用地规划采用的用地标准. 30
附录G(规范性附录) 规划文本附表. 36
附录H(规范性附录) 土地利用规划调控指标体系. 40
附录I(规范性附录) 最小上图面积要求. 41
附录J(规范性附录) 本规程用词说明. 42
目  次
前言. III
引言. IV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 3
4.1 规划定位. 3
4.2 规划任务. 4
4.3 规划范围. 4
4.4 规划期限. 4
4.5 编制依据. 4
4.6 编制主体. 4
4.7 编制原则. 4
4.8 编制程序. 5
4.9 其他要求. 5
5 准备工作. 5
5.1 组织准备. 5
5.2 技术准备. 5
6 实施评价. 6
6.1 一般要求. 6
6.2 主要内容. 6
7 基础研究. 6
7.1 一般规定. 6
7.2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6
7.3 土地适宜性与潜力评价. 7
7.4 土地供需分析. 7
8 规划大纲. 7
8.1 一般规定. 7
8.2 编制要求. 7
9 规划编制. 8
9.1 一般规定. 8
9.2 规划目标确定. 8
9.3 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8
9.4 土地用途区划定. 11
9.5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14
9.6 土地整治安排. 15
9.7 乡(镇)土地利用控制. 16
9.8 近期规划安排. 16
9.9 规划实施措施制定. 16
9.10 成果要求. 16
9.11 成果检验. 17
10 成果应用. 18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土地规划用途分类及含义. 19
附录B(规范性附录) 县级规划编制流程. 22
附录C(规范性附录) 数据单位要求. 23
附录D(资料性附录) 基础资料收集分类. 24
附录E(资料性附录) 土地需求预测与供给潜力分析. 25
附录F(规范性附录) 规划文本表格. 28
附录G(规范性附录) 土地用途区最小上图面积. 31
附录H(规范性附录) 本规程用词说明. 32
目  次
前言. III
引言. IV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总则. 4
4.1 规划定位. 4
4.2 规划任务. 4
4.3 规划范围. 5
4.4 规划期限. 5
4.5 编制依据. 5
4.6 编制主体. 5
4.7 编制原则. 5
4.8 编制程序. 6
4.9 其他要求. 6
5 准备工作. 6
5.1 组织准备. 6
5.2 技术准备. 6
6 调查研究. 7
6.1 一般规定. 7
6.2 基本农田调查. 8
6.3 农村居民点用地调查. 8
6.4 土地整治潜力调查. 8
6.5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8
7 规划目标确定. 8
7.1 规划目标的内容. 8
7.2 目标确定的依据与方法. 9
8 规划方案编制. 9
8.1 一般规定. 9
8.2 基本农田调整与布局. 9
8.3 建设用地安排. 10
8.4 生态用地保护. 10
8.5 土地用途区划定. 11
8.6 土地整治安排. 11
8.7 村土地利用控制. 13
8.8 近期用地安排. 13
8.9 规划措施制定. 13
9 规划公众参与. 13
10 成果要求. 13
10.1 一般规定. 13
10.2 规划文本. 13
10.3 规划图件. 14
10.4 规划说明. 14
10.5 其他材料. 14
10.6 成果检验. 14
11 规划公告. 15
附录A(规范性附录) 土地规划用途分类及含义. 17
附录B(规范性附录) 乡(镇)规划编制流程. 20
附录C(规范性附录) 数据单位要求. 21
附录D(资料性附录) 基础资料调查分类表. 22
附录E(规范性附录) 基本农田调整要求. 23
附录F(规范性附录) 土地用途区划定的步骤与方法. 24
附录G(规范性附录) 土地用途分区最小上图面积. 28
附录H(规范性附录) 建设用地管制区的划定方法及其管制规则. 29
附录I(规范性附录) 规划文本表格. 31
附录J(资料性附录) 工作参考表. 35
附录K(资料性附录) 规划成果数据质量检查记录表. 38
附录L(规范性附录) 本规程用词说明. 39
市、县、乡规程(2010.4.13).rar
(504 KB, 下载次数: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