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把脉我国中深层地热资源勘查开发●优先开发藏南和滇西地区●勘探开发海南、福建等东南沿海盆地●综合调查长白山天池和黑龙江五大连池
作者:滕艳 孙敬 雷鸣来源:国土资源报发布时间:2013-03-21
3月14日~16日,第二届中深层地热资源高效开发与利用研讨会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召开。与会专家提出,我国中深层地热资源高效开发,应优先开发藏南和滇西地区,勘探开发海南、福建等东南沿海及各油田沉积盆地,综合调查长白山天池和黑龙江五大连池。 中科院院士汪集旸、贾承造,中国工程院院士卢耀如、多吉、马永生,以及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等单位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 资源、能源、灾害和环境是当今人类面临的几大问题,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使得包括地热在内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成为世界各国能源发展的重要战略。与会专家围绕我国陆区干热岩资源潜力评估、石油能源企业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前景、岩溶地热水的规模化可持续利用、西藏羊八井地区高温岩体地热开发、热能直接发电技术及其在油田的应用等内容进行了研讨,并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我国地热资源潜力巨大,在油气田中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如松辽、渤海湾、苏北盆地是我国的高温热盆,也是我国主要的含油气盆地,油气区可供开发利用的地热资源巨大,利用优势显著,应加快油区地热资源评价,进一步摸清资源家底。 二是我国地热利用取得可喜进展,未知区勘探近年来也有突破,但是,已经探明的大型高温地热田少,已经查清的中低温大型优质热储不够。中低温、干热岩地热发电配套技术尚需攻关,国家相关扶持政策尚需进一步落实。 三是油田生产过程中地热直接利用尚处于初级阶段,配套技术体系尚未形成,不足以支撑地热发电等规模化开发利用。建议以油田企业自身需要为主导,加快油区地热直接利用步伐;积极拓展地热发电,建设油区中低温地热发电、油—热—电联产示范项目;加大与地方合作,形成地热资源规模化开发;开展高温钻完井等配套技术攻关,积极探索干热岩发电技术。 四是建议围绕大型地热田的预测与规模化开发,加强地热基础研究,重点针对壳内熔融体热源、新生代火山热源、大陆裂谷深部热源、高放射性热源以及地壳浅部地热聚集机制、进行靶区选择等内容,开展热、储、通、盖等关键要素匹配组合形成大型地热田的机理,以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研究。 五是我国进行地热勘查选址应考察地温、热源、岩体性质、裂隙发育、地应力、沉积盖层以及是否接近负荷中心等七方面,其中地温及热源尤为重要。选址地区应区分优先开发利用区、勘探开发区及综合调查区。其中,优先开发利用区——藏南和滇西,是我国大陆高温地热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从地热资源潜力来看,足以建立高温地热电站,羊八井和腾冲热海尤为突出;勘探开发区——海南、福建等东南沿海及各油田沉积盆地,尽管多为中低温地热资源,但已建中低温地热电站或经过几十年的石油勘探开发,至少可在已有大量钻孔基础上进行与地热资源调查和工程技术现场试验;综合调查区——长白山天池和黑龙江五大连池,这些地区可能存在岩浆热源,具备开发潜力,但目前均缺乏钻孔资料,对地热资源量不能进行估计,开发条件不成熟,应继续进行综合调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