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海介绍
南中国海 # @; X( X8 j! L* n7 }
因位于中国南边而得名。北接中国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和台湾等省区,以广东省南澳岛到台湾省本岛南端(一作经澎湖到台湾东石港)一线同东海分界。东南至菲律宾,南至加里曼丹岛,西南至越南和马来半岛等地。面积35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属于我国管辖范围的也就是九段线之内的有210万平方公里左右。北部有珠江、红河、湄公河、湄南河等注入。平均水深1,212米。位居热带,海底高台上多珊瑚礁,大陆架富石油。盛产鱼、虾和名贵海产。 j" i0 p& J* Y+ G$ T9 N, q
从东海往南穿过狭长的台湾海峡,就进入汹涌澎湃的南海了。南海是我国最深、最大的海,也是仅次于珊瑚海和阿拉伯海的世界第三大陆缘海。南海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冲,在经济上、国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 a+ v- |6 l7 S* B# J. k1 p5 J 南海四周大部分是半岛和岛屿,陆地面积与海洋相比,显得很小。注入南海的河流主要分布于北部,主要有珠江、红河、湄公河、湄南河等。由于这些河的含沙量很小,所以海阔水深的南海总是呈现碧绿或深蓝色。南海地处低纬度地域,是我国海区中气候最暖和的热带深海。南海海水表层水温高(25℃~28℃),年温差小(3℃-4℃),终年高温高湿,长夏无冬。南海盐度最大(35‰),潮差2米。
1 T' z2 k; `8 M0 F8 L8 J “国土包括大陆、岛屿和干出礁这些陆地及其沿岸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水域,这些水域有人叫作“蓝色的国土”。国土范围和面积均应以国家权威机关公布为准。南海诸岛的岛屿和干出礁的陆地面积,国家或海南省国土部门似未公布。南海诸岛的领海基线,国家只公布了一部分,大部分未公布,领海和毗连区的范围和面积自然也未宣布。根据掌握的图件(可能不是最新的、比例尺不是最大的),初步量算出南海诸岛陆地面积(表1),仅供政府公布前作参考。南海诸岛陆地面积小,为5286.5平方公里,但散布范围广,拥有大量“蓝色的国土”。据《海洋法公约》而测算,1个远离大陆的珊瑚礁干出礁或小岛,至少可以拥有1543km2的领海和431015km2的专属经济区海域。”(参考中科院赵焕庭的论文“南海诸岛的主权、资源与开发”)
/ H$ b& P' Q b* O6 y 表1 南海诸岛陆地面积
r1 L3 D0 Z0 D* U: d* @ 群岛 | 干出礁 | 天然岛屿 | ​ | 数量 | 礁体面积 2 V; |2 v8 V2 f
(km2) | 礁坪面积
7 r- L! K; I" H% _5 c: Q(km2) | 礁湖面积 2 L: W2 Q1 f4 s! C$ g. X( t6 {/ w
(km2) | 数量 | 面积 # W( U& G, X$ T5 {. B" X8 T/ ~ r
(km2) | 东沙群岛
8 i) I- A) n$ g* Y( Q. Z) [中沙群岛
& p1 Q8 m1 B( N. h0 {西沙群岛 ) f2 A. Y. z2 _3 P+ K2 O+ W
南沙群岛 | 1 * s+ F9 V9 A% ?" U
1 5 I: y# I% G& Y# y5 h& j8 L- F5 f
10 ! z- ~0 G6 u/ e( Y+ x$ l
51 | 417
2 N5 f" }: q0 _$ i" e130
! K- H$ Y; M+ Z1836.4 ; ?0 b# ^5 V" I* G
2903.1 | 125 , i1 n: z( q. Y( D$ b; Z9 n* \
53
$ c% ?5 l# C# v$ Q, \7 _221.6
7 ?8 S% U- N3 O% s9 F507.6 | 292 4 f# T) `: i% w% \) t8 p
77
$ }8 o* M2 C) H+ _9 [1614.8 + Q# d R& u% v
2396.8 | 1
2 T3 o, f) Z1 I3 j+ Z6 Z0 U! K0
5 b5 C* v; d+ Q29 2 ~2 x3 p$ M. b& J5 K9 n0 z/ I
23 | 1.74 ' K9 o5 n! \9 d1 ?9 D7 d2 V! {; X% y7 u
1.81 9 c- {( ]0 o# q8 G9 z$ y" x
7.86 | 合计 | 63 | 5286.5 | 907.1 | 4380.6 | 53 | 11.41 | 南海水产丰富,盛产海龟、海参、牡蛎、马蹄螺、金枪鱼、红鱼、鲨鱼、大龙虾、梭子鱼、墨鱼、鱿鱼等热带名贵水产。
( c7 p0 ^" Y$ P" q! [( C 中国最大的外海——南海 5 ]8 f. F# e+ M) t5 i6 ?2 o& Q8 g( V$ z
中国南海
6 K! u9 e! X& A( n% J6 {0 C 南海是中国最大的外海。
$ z* c2 ~" h$ t. D% E 南海的面积约为350万平方千米,约等于我国的渤海、黄海和东海总面积的3倍,仅次于南太平洋的珊瑚海和印度洋的阿拉伯海,居世界第三位。南海的平均深度是1212米,但最深处却有5567米。如果把2座南岳衡山叠起来放到南海里,最上面的山头离水面还有近700米的距离。 % e" O3 }0 f6 l( Z- o, i3 f
南海是我国南部的近海,它的南部是加里曼丹岛和苏门答腊岛,西面是中南半岛,东面是菲律宾群岛。整个南海几乎被大陆、半岛和岛屿所包围。南海东北部经台湾海峡和东海与太平洋相通,南部经马六甲海峡与爪哇海、安达曼海、印度洋相通,东部经巴士海峡通苏禄海。
0 y4 x+ p/ e) b 南海地处热带,海中分布着许许多多的珊瑚碓和珊瑚岛,它们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湛蓝的海面上。这些岛碓总称南海诸岛,分为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曾母暗沙、南沙群岛和黄岩岛。 : m/ Y: `1 Y0 K
东沙群岛有着丰富的水产,如海龟、墨鱼和海参等。西沙群岛是一个鸟儿的世界,岛上堆积着厚厚的一层鸟粪,可以作肥料。中沙群岛和其他群岛不同,还是一群没有露出水面的珊瑚碓。南沙群岛是南海中面积最大、岛碓最多的群岛,属海南省管辖;它最南端的曾母暗沙,是我国领土的最南端。 y& c! R+ G$ T# f5 H `9 o+ H
南海是一个丰饶的渔场,海中有大黄鱼、小黄鱼、带鱼、鲐鱼、墨鱼、海龟、红鱼等。其中的大黄鱼是一种重要的海产资源。这里的鱼类从不游往外国的海域,似乎恋着自己的家乡,因而有"中国家鱼"的美称。南海的金丝燕用海藻和唾液做巢,这种巢就是珍贵的滋补品燕窝。
, F% N& R1 J8 ]3 D M. p 海南岛是南海上镶嵌的最大的一颗明珠,海南有人口800多万,于1988年正式成立经济特区,也是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
: d: I0 D* ^, V/ B& U+ ~历史定义 南海(South China Sea)是中国以南的边缘海。南海是中国古代人的一个地理海域概念,不同历史年代南海这个地理海域概念和范围是不同的,远在古代,中国古代人就知道了西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地中海等海域。但是,在中国古代对各海区的名称使用混乱。在先秦时代,中国古代人的地理知识有限,但是,已经认识到中国是天下的一部分,天下虽大,不如海洋大,海洋环抱着陆地。那时的中国古代人已有了“南海”概念,即指中国南方海洋及附近洋面。随着航海活动增加,对中国周围的海洋有了进一步认识。“南海”这一地理概念覆盖的地理范围更为广阔,除了指中国南方海洋外,也指东南亚和印度洋东部海域。 9 Z) C5 [# J- x2 s
1973年12月出土于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古地图,被历史学家谭其骧命名
长沙国南部地形图 [1]3 p7 U) w, e9 d( h `3 N- O: i
为《西汉初期长沙国深平防区地形图》,又称《长沙国南部地形图》,简称《地形图》,这地图画在长宽各96厘米的正方形绢上,根据与该图同时出土的一件木牍上 “十二年二月乙已朔戊辰”的字样,可知该墓的下葬年代为汉文帝十二年(公元前168年),所以成图时间当在2100年之前。《地形图》是现存最早标绘南海的地图。《地形图》的方位是上南下北,从全图看,主要区域绘制精确细致,其他部分则精度下降。从主区向上往南直到南海,这是西汉诸侯南越(南粤)王的辖区。这部分图的比例尺变小,绘图精度显著下降,图上画有河流,海岸线象征性地画为半月形曲线。不管怎样,2100多年前中国的地图上就已经出现了南海[1-2]。到了唐代,中国古代航海家在“南海”这一地理概念外,又增加一个新的地理概念:“西南海”,它泛指今日印、巴大陆南部海域,还包括了今日阿拉伯海。应该指出的是“南海”、“西南海”均是以中国本土为基准,以中国本土为观察中心点,其地理坐标中心是中国,它们都是中国古代航海家——舟师命名的。 0 D( i9 D% v) m% _8 F
汉代、南北朝时称为涨海、沸海。唐代以后逐渐改称南海。南海是
南海 3 R2 M3 y3 P$ Q: {9 C# q3 c% i( }% q
亚洲三大边缘海之一。北接中国广东、广西,东面和南面分别隔菲律宾群岛和大巽他群岛与太平洋、印度洋为邻,西临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面积为3,500,000平方公里的深海盆。四周较浅,中间深陷;平均深度1,212公尺,最深处达5,559公尺。西部有北部湾和泰国湾两个大型海湾。汇入南海的主要河流有珠江、韩江以及中南半岛上的红河、湄公河和湄南河等。中国在南海中的重要岛屿有海南岛和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岛以及黄岩岛等。
* N: E& ?; o6 u# [. |" s$ h6 c地理位置 从东海往南穿过狭长的台湾海峡,就进入汹涌澎湃的南海了。南海是中国最
南海 ( t! E& M. |. ~$ }- V* P
深、最大的海,也是仅次于珊瑚海和阿拉伯海的世界第三大陆缘海。南海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航运要冲,在经济上、国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南海位于中国大陆的南方。南海北边是中国广东、广西、福建和台湾四省,东南边至菲律宾群岛,西南边至越南和马来半岛,最南边的曾母暗沙靠近加里曼丹岛。浩溯的南海,通过巴士海峡、苏禄海
4 O+ W3 ~) A9 V6 I; O9 E# { 和马六甲海峡等,与太平洋和印度洋相连。它的面积最广,约有35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16个广东省那么大。我国最南边的曾母暗沙距大陆达2000公里以上,这要比广洲到北京的路程还远。南海也是邻接我国最深的海区,平均水深约1212米,中部深海平原中最深处达5567米,比大陆上西藏高原的高度还要大。
: \+ Z& n2 K4 A/ C 南海四周大部分是半岛和岛屿,陆地面积与海洋相比,显得很小。注入南海的河流主要分布于北部,主要有珠江、红河、湄公河、湄南河等。南海风光集萃(20张). C9 D- J% ]4 Y+ u6 D
由于这些河的含沙量很小,所以海阔水深的南海总是呈现碧绿或深蓝色。南海地处低纬度地域,是我国海区中气候最暖和的热带深海。南海海水表层水温高(25℃~28℃),年温差小(3℃-4℃),终年高温高湿,长夏无冬。南海盐度最大(35‰),潮差2米。南海的自然地理位置,适于珊瑚繁殖。在海底高台上,形成很多风光绮丽的珊瑚岛,如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南海诸岛很早就为我国劳动人民发现与开发,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南海水产丰富,盛产海龟、海参、牡蛎、马蹄螺、金枪鱼、红鱼、鲨鱼、大龙虾、梭子鱼、墨鱼、鱿鱼等热带名贵水产。地形介绍:来自李龙
4 x9 e) X8 |9 P v3 r7 r" ~ 主要以大陆架、大陆坡和中央海盆三个部分呈环状分布。中央海盆位于南海中部偏东,大体呈扁的菱形,海底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大陆架沿大陆边缘和岛弧分别以不同的坡度倾向海盆中,其中北部和南部面积最广。在中央海盆和周围大陆架之间是陡峭的大陆坡,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南海海盆在长期的地壳变化过程中,造成深海海盆,南海诸岛就是在海盆隆起的台阶上形成的。其东沙群岛位于北部陆坡区的东沙台阶上;西沙群岛和中沙群岛则扎根于西陆坡区的西沙台阶和中沙台阶上;南沙群岛形成于南陆坡区的南沙台阶上。西南中沙群岛共有大小岛礁200多个,一般按照它们在海面上下的位置分为五类:岛是露出海面、地势较高、四面环水的陆地。岛的形成时间较长
南海
3 _9 D7 `, U1 b/ {* l,陆地形状不易受台风吹袭而变形,面积相对较大,一般有植物生长。我国西南中沙群岛的岛屿属于海洋岛,有珊瑚岛(沙岛、岩岛)、火山岛之分。沙岛是由珊瑚碎屑、贝壳碎屑和其他沙粒堆积在珊瑚礁礁盘上,日积月累而形成的珊瑚沙岛,西南中沙群岛绝大部分是这一类岛屿,岩岛是由珊瑚沙岩和珊瑚石灰岩结成的坚固的珊瑚岩岛,西沙群岛中的石岛就是一个典型的岩岛。火山岛是由海底火山喷发物质堆积而成的岛屿西沙群岛中的高尖石是南海诸岛中唯一的火山岛,上述的岛屿在我国渔民中称之为“峙”、“峙仔”。沙洲是已经露出海面的陆地,一般不被海潮淹没,只是台风和大潮时才被淹没。沙洲的外形不稳定,面积较小,由于受潮水冲刷,植物很少生长。沙洲和沙岛一样,是由大量松散的珊瑚碎屑、贝壳碎屑和其他泥沙堆积在礁盘上而形成的。沙洲和沙岛的区别在于:形状稳定与否,离海面高低,面积大小,植物多寡等。我国渔民一般把两
" d5 [: B0 s/ p5 u 者都称为“峙”“峙仔”或“沙帽”,亦称沙洲为“沙仔”。暗礁也称礁,是接近海面的珊瑚礁体。涨潮时多数被淹没,退潮时多数可露出水面。有巨大礁盘的暗礁,经过地 : H6 {" Y1 @- _* A0 S/ z4 p
南海台风
' l; } v6 i, P0 ?$ v 壳上升的作用,或者经过海浪的冲积,是形成沙洲的良好地点。我国渔民称之为“线”、“沙”、“铲”等等。暗沙是淹没在水下的较浅的珊瑚沙层或珊瑚礁滩,海水最低潮时也露出水面,也可以说它是水下的珊瑚沙洲。我国最南的领土曾母暗沙就是这一类的沙洲,它的面积有2.12平方公里,最浅处仅有17.5米。我国渔民把暗沙称为“线排”、“沙排”。暗滩也称滩,是隐伏在水面以下较深处的珊瑚礁滩地。暗滩由海底突起,滩面呈广阔平坦的台状,偶有礁墩向上隆起,甚至上升到海面附近。我国渔民称之为“廓”。
% B# w2 d5 a. U7 u气候条件 南海和南海诸岛全部在北回归线以南,接近赤道,属赤道带、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其气候特征是: 0 _ |% x9 {' d5 y( K8 t! W
终年高温
9 U8 V8 V; a/ p' b
南海海鸟 $ F1 c" Q9 _) ~. T# d
由于接近赤道,接受太阳辐射的热量较多,所以气温较高。年平均气温在25—28℃。最冷的月份平均温度在20℃以上,最热时极端达33℃左右。气温虽高,但有广阔的海洋及强劲的海风调节,并无酷热。一年中气温变化不大,温差较小。冬季来自蒙古高原的冷空气进入南海时,势力已大大减弱,对南海诸岛的气候的影响不大,冬季仍似初夏,正所谓“四时皆夏”,同时,南海表层海水温度也较高。北部23—25℃,中部26—27℃,南部27—28℃;且季节的变化也不大。
# h7 @. Q# ~% w# ~9 Z4 v 雨量充沛
2 E j! O2 G6 ` ?6 ` 广阔的南海和西太平洋有丰富的水汽来源,大量水汽受各种各样条件的作用形成丰沛的降水。其中台风雨约占三分之一。南海诸岛年平均降雨量在1300毫米以上。但是雨量的季节分配不均匀,具有集中于夏半年的特点。如西沙群岛的永兴岛年降雨量1392毫米,而在6—10月的降雨量却达1040毫米,占全年降雨量的七成多。 $ E" i; s0 h; \0 T6 M8 }- {& t9 v
季风明显 / h# e* H3 v# b! c/ t2 P
南海
: I8 f; C% F8 S) d1 M2 R- k2 j# j南海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非常明显,每年10月以后,从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吹来的冬季气流不断奔向我国南方海洋。所以南海与南海诸岛每年11月至次年3月盛行东北季风;每年4月开始,南海与南海诸岛转而受热带与赤道海洋气团的影响,5月至9月盛行西南季风;4月和10月是季风转换时期。受其影响,南海的海流也有明显的季风特点,夏天流向东北,冬天流向西南。
( p) P0 L+ v; P 台风影响 ! _; \7 c& a# A; Y6 A1 O/ }$ ~
南海诸岛在夏秋两季还常受台风影响。这些台风七成来自菲律宾以东的西太平洋面和加罗林群岛附近洋面,三成源自南海的西沙群岛和中沙群岛附近海面。进入南海的台风对南海诸岛的影响非常巨大。台风风力狂虐,裹挟暴雨,掀起巨浪,往往对海上航运、海上生产和海岛建设造成一定的灾害。但是,台风也有其有利的一面,它使南海诸岛、海南岛以及我国东南大部分地区上空形成丰沛的降水过程,对解除干旱或缓解旱象起很大作用。) F4 j& I# l% ]) V! y
海鸟种类 在西南中沙群岛大部分岛屿上,林木茂盛,花草遍地,四时如夏,岛屿周围广阔的海面上有丰富的海洋食料,吸引着大批的岛类在这里繁衍生长。分布在各个岛屿上的鸟类共计有六十多种。比较常见的有白鲣鸟、军舰鸟、海鸥、蓝翡翠鸟、锈眼鸟等等。白鲣鸟,体形以鸭,成鸟重约二、三斤,周身洁白,当地人称为“鸟白”;两翼较长,颇善飞行,在海上觅食早出晚归,飞行很有规律,渔民们根据其飞行方向可确定航行路线和岛 ; ~; ^' }; ~ ~
南海 + {1 ?# `* g9 ~/ S6 {
屿位置,故把这种鸟称为“导航鸟”。它们大部分聚集在西沙群岛的东岛(也称“鸟岛”),与麻枫桐树相互依存。1981年东岛被划为白鲣鸟自然保护区,使鸟类及其生长环境得到很好的保护。据估计,现在东岛有白鲣鸟约三万只。每逢鸟类早出晚归之时,东岛上空成千上万只白鲣鸟穿梭飞行,白茫茫一片,遮天蔽日,煞是壮观。海鸟可供食用、药用,还可以制成标本工艺品供观赏,是一种可观的资源。大量的海鸟在各岛屿上留下丰富的鸟粪,千百年来堆积成厚厚的鸟粪层,有的岛屿竟厚达一米以上,储量十分丰富。鸟粪土富含有机质、氮、磷、钙质等,是一种很好的天然肥料。6 l( q: G; w( v' Y- E! F
自然资源生物 鱼类鱼类是海洋的重要生物资源。中国南海海洋鱼类有1500多种,大多数种类在西南中沙群岛海域都有分布,其中很多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主要有马鲅鱼、石斑鱼、红鱼、鲣鱼、带鱼、宝刀鱼、海鳗、沙丁鱼、大黄鱼、燕鳐鱼、乌鲳鱼、银鲳鱼、金枪鱼、鲨鱼等。特别是马鲅鱼、石斑鱼、金枪鱼、乌鲳鱼和银鲳鱼等,产量很高,是远海捕捞的主要品种。西南中沙群岛的鱼类资源十分丰富,品质十分优良,而且盛产我国其他海区罕见的大洋性鱼类。如:金枪鱼、鲨鱼等。 9 D( V3 N6 |/ `# p- t/ q! ]
南海 0 j' w% I! K- R) ], N- v- G
鱼类是人类食用的动物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现在世界人口消费的动物蛋白质,15%来自海洋。鱼类还是医药、化工及特殊工艺品的重要原料。海龟海龟是海洋中少有的几种爬行动物之一。海龟有不同种类,一般指的是“绿蠵龟”。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海域,我国西南中沙群岛是海龟的“故乡”。每当4—8月,大量的海龟随着暖流从领近海域进入南海,在西南中沙群岛的岛屿礁滩交配,爬上沙滩产卵。龟卵靠沙滩的温度自然孵化出小海龟。成年海龟体长一米左右,重约100—200公斤。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肉和蛋都可食用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龟板可制成龟板胶,是较高级的营养补品。龟掌、龟血、龟油及龟脏都可入药,对肾亏、肺药、胃出血、肝硬化等多种疾病均有一定疗效。长期以来,海龟是西南中沙群岛的主要特产之一,年产量可达2000多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把海龟列为重点保护的海洋动物,禁止捕捉。使海龟得到很好的保护,繁殖和回游的数量急剧增多。有许多海龟还滞留在岛屿礁盘的越冬。海龟中还有一种很珍贵的品种,即玳瑁。外形与“绿蠵龟”相似,因其背甲鳞共有十三块,俗称“十三鳞”。鳞片质地优良,花纹美丽。光泽透亮,最是适宜制作珍贵的装饰品。 / v# x0 u' [5 h" R5 K
海参海参属热带海洋中的刺皮动物。其营养价值与鱼翅、燕窝齐名。是一种名贵的海产品。海参种类很多,全世界约40种海参可供食用,而西沙群岛出产20种,西南中沙群岛素以其种类多、分布广、参体大、品质优良著名于世。其中以白乳参,乌乳参和梅花参最为珍贵。梅花 ' u. q3 \$ n5 \4 O" x
南海 ; J; W' J6 W8 B, \" o/ {
参被称为“参中之王”,为著名的大形食用海参。大者体长一米有余,重二、三十斤。加工成干品后肉厚脆嫩,炖食不仅美味可口,而且营养丰富,滋补性非常显著。海贝海贝属软体动物,种类繁多。西南中沙群岛分布约有250多种。按照用途可分为食用贝和观赏贝两大类。食用贝产量较大的有大马蹄螺、篱凤螺、历来磲等。大马蹄螺也称“公螺”,分布广阔,较易捕捞,产量很高,肉肥鲜美,是重要的经济贝类。篱凤螺产量也很可观,分布在浅水礁滩上,人们垂手可得,制成干品,肉味与营养均属上乘。“海贝之最”要数砗磲,也作“车磲”,俗称“蚵”、“大蚵”,大者如盆,重达数百斤。以大者为佳,肉质鲜美,已属佳品,其闭壳肌(俗称“蚵筋”)更是海产天然食品中的极品,食吃时撕成细条丝状,一丝入口,久嚼不烂其味的尤鲜。每公斤售价至近千元。由于南海属于热带海洋,适于珊瑚繁殖,海底高台处形成珊瑚岛,南海诸岛的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群岛均为珊瑚岛屿;水产主要为海龟、海参、金枪鱼、红鱼、鲨鱼、大龙虾、梭子鱼、墨鱼和鱿鱼等各种热带海产。南海的金丝燕用海藻和唾液做巢,这种巢就是珍贵的滋补品燕窝。南海海底石油与天然气蕴藏丰富,据初步估算海底石油蕴藏量达二百亿吨。植物 西南中沙群岛岛礁陆地总面积不过10多平方公里,但是由于气候适宜、雨量充沛,生长着200多种高等植物。其中人工栽培的植物近50种。岛上植物具有耐盐、耐高温、耐旱、喜钙、嗜肥的特征。在形成时间较长和面积较大的几个主要岛屿上,都生长有茂密的树林。一般以麻枫桐树组成的纯林为主,称为“热带海岛型常绿林”。麻枫桐树,树高10米左右,胸径30—50厘米;树枝横生,粗大短壮,从根部到树顶都可生长叶子,叶色淡绿带白,故又名“白避霜花”,麻枫桐树往往丛生在一起,长成森林。对海鸟来说,枝权较多,易于筑巢,且树要茂密可抵御风雨。是白鲣鸟和其它海鸟的主要栖息场所。在岛屿上,到处可见一种长成一簇簇、密不透风、葱绿欲滴的灌林丛林,这就是草海桐。也称“羊角树”。属热带常绿灌木。草海桐多生长的珊瑚石沙地或瘦脊的沙滩上。有些岛屿上,拆枝插地就能生长,密密麻麻,几乎覆盖整个岛屿。草海桐的生长对保护岛屿的沙滩、改善岛屿生态环境起到很好的作用。人工栽培的植物也不少,树木类都与海南岛的树种有关。典型的有椰子树和木麻黄。椰子树,树高20—30米,挺拔秀丽,不怕烈日,喜沐海风,非常适合在各岛屿种植。海南岛的渔民在很早以前就将椰子树移植到过往的岛屿上。高耸的树冠可作为海上航行的标志,长成的椰子果又可作为果实收获。现在,在有植被的每个岛屿上都有椰子树生长,有人群居住和渔民们经常过往的岛屿上更是蔚然成林,郁郁葱葱,硕果累累。木麻黄,树高10多米,由于易于栽培,生长迅速,是各岛屿主要的海岸防风林,栽培较多的树木还有苦楝、土批把、南洋杉、桉树等等。另外,各岛屿还种植有各种热带水果、部分粮食作物和多种蔬菜。海底 西南中沙群岛海域的海底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海底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巨大。数据显示,南海风光欣赏(20张)
+ ?; b* g: y6 H6 a" u: H$ i8 k南海海域有含油气构造200多个,油气田大约有180个,大概在230亿至300亿吨之间,相当于全球储量的12%,约占中国石油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我们称之为“第二个大庆”。仅仅在南海的曾母盆地、沙巴盆地和万安盆地的石油总储量,就将近200亿吨。这个区域里边一半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分布在中国所主张管辖的海域之内。同样,西沙群岛、中沙群岛的水下阶地也有上千米的新生代沉积物披复,这些沉积物与我国北部湾、海南岛的新生代沉积物有密切的联系。因此也是大有希望的海底石油和天然气产地。
3 f1 P* Z9 u( N2 U8 ^& h' K N) ? 海底资源还包括有各种金属矿产资源,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海洋开发的深入,西南中沙群岛海底资源有着非常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巨大的利用价值。西南中沙群岛岛礁上绩丽的热带海岛环境和海域中波澜壮阔的自然景色开发海洋旅游的潜在资源。现代科学还发现海洋蕴藏巨大的潮汐能、波能、温差能、密度差能、压力差能等海洋动力资源,若能科学地加以利用,其社会和经济效益将不可估量。/ l# p, g4 C P) u
资源保护 西南中沙群岛开发的历史极其漫长。很早以前,中国人民就懂得在经营、开发岛屿和利用海洋资源时,加以相应保护。例如,在诸多岛屿礁滩上种植的林木、放养繁殖的各种陆生动物,给海岛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们的祖先留给后代的宝贵遗产。新中国成立后,西南中沙群岛的海洋环境、自然资源的保护工作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和鼎力支持。就目前来说,西南中沙群岛的岛屿礁滩及其海域的环境就得到很好的保护。但不容忽视的是,海洋捕捞和海岛开发出现的一些不端行为,给海洋资源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海洋污染从滨海向深海蔓延的趋势;同时,远海航运、深海开发产生的废弃物质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海洋的自然环境。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我国政府及广大海洋工作者不断加强海洋的研究与保护,不断强化海洋保护措施。在西南中沙群岛,现划定的自然保护区和设立的保护项目主要有: 5 f# `( e; Q% ?( j5 ]
东岛白鲣岛自然保护区。白鲣鸟,全身洁白,渔民们称为“鸟白”。是西南中沙群岛的主要鸟类。主要集中在西沙群岛的东岛。白鲣鸟颇善飞行,早出晚归,飞行方向随季风变化很有规律,被渔民亲切地称为“导航鸟”。即可根据鲣鸟的飞行规律确定航行方向和岛屿位置。自古以来,在渔民中是禁止捕杀鲣鸟的。1981年我国政府划定东岛为白鲤鸟自然保护区。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派出专人上岛管理。驻岛人员大量植树造林,为鸟类提供栖场所,适风季或雨天,救助幼雏小鸟;并教育过往人员,保护鸟上生态环境和保护鸟类资源。
; u% T( X5 Q8 D" d( E; B& [ 现在,东岛白鲣鸟自然保护区环境优良,鸟类生长繁衍如常。全岛已有鸟类50多种,白鲣鸟达约3万只,成为名符其实的海鸟的天堂。 9 t I) W% B9 `. K; Z" K# l: L
保护造礁珊瑚。人们通常所说的珊瑚,是海洋生物中一种低等动物——珊瑚虫,属于腔肠动物,它生长在盐度正常、透明度好、水温18℃以上、离水面较浅的热带海洋中。西南中沙群岛海域有非常适宜珊瑚生长的环境,共有造礁珊瑚40属,134种和亚种。珊瑚从海中猎取浮游动物、吸收营养、不断地生长繁殖,并从身上分泌出一种石灰质,死亡留下它的石灰质外骨骼。珊瑚礁就是由这些细小的珊瑚经过几百年、几千年的沉积而形成岛礁的。保护珊瑚,就是为珊瑚生长提供有利的繁殖环境和条件,促进各岛礁环礁地形的发育。在西南中沙群岛居民和流动渔民当中,保护造礁珊瑚已经形成长期的自觉行动。不向珊瑚礁盘上排放生产和生活废水,保护海水清净;不在珊瑚环礁的礁盘上践踏或采集珊瑚。一直以来,西南中沙群岛各岛屿礁滩的造礁珊瑚得到良好的保护。
4 [0 \8 A& H% T. ^; Q 保护渔场鱼类资源。捕捞业是西南中沙群岛经济发展主要产业,广阔的海场和丰富的鱼类,每年吸引大批各在渔民来岛作业,由于我国远海捕捞技术还比较落后,在西南中沙群岛的渔场的浦捞量远未超过鱼类资源的再生能力。但是,大量的捕捞特别是某些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的集中捕捞,已经使鱼类资源有了减少的趋势,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重视。西南中沙群岛水产渔政部门不断加强对来岛作业渔民的教育,不断加强对渔场的行政管理,严禁滥捕滥杀,严禁在渔场炸杀、毒鱼、电鱼。
& S# C9 x/ d/ E/ ?! o4 z t+ { 保护海龟。海龟是少数几种海洋爬行动物之一,是世界性保护的海洋动物。多年以来,南海海洋生物(23张)
" O1 E+ ~7 l9 o R' G- U我国政府就把海龟列为国家二类保护动物加以保护。严禁捕捉海龟,严禁买卖海龟,严禁拾取龟蛋,严禁破坏海龟长生海域和海岛的生态环境。现在每当夏季西南季风盛行时,随西南暖流从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附近海区进入西南中沙群岛的海龟愈来愈多,它们在各岛屿礁盘上交配,爬上沙滩产卵,许多还滞留在岛屿礁盘上越冬。 : R, F: s% O& r
保护几种国家珍稀的海洋动物。在西南中沙群岛,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以上几种: # H) z7 i# Y& s( h% P% C$ \7 n
红珊瑚,属腔肠动物类。同其他珊瑚一样,终生水媳型,红珊瑚由中胶层形成骨骼,骨质坚硬,颜色艳美,状如繁枝之树,出产极其稀少。可作高级装饰品。 z, [: ^8 F/ ^$ D! p
库氏砗磲,属软体动物类。壳大而厚,略呈三角形;壳面有高垄,垄上有重叠的鳞片。壳内光泽平滑。砗硬壳是古称七宝之一,与金银、琉璃、玛瑙、珊瑚、琥珀、珍珠齐名。其肉可共食用,是为稀品。 ! b5 M) P, j( @, c& Y. O
鹦鹉螺,属软体动物类。其壳甚大,平旋而无顶。表面灰白,内面具极美丽的珍珠光泽。栖息海底,夜间群游海中。现为珍稀动物之一,己很难捕获。
6 n; I1 a: K: B7 {/ ?编制地图 2012年,国家13部门将联合开展国家版图意识教育。全国国家版图意识宣传教育和地图市场监管协调指导小组(以下简称协调指导小组)2012年3月26日发布通知表示,2012年,外交及测绘地信部门将视情开展钓鱼岛、赤尾屿等重要区域地图地名有关工作。
8 `$ w( v& q* _5 @1 |/ J+ \! N$ p 据介绍,目前,问题版图仍然存在,表现为错绘国界线,漏绘钓鱼岛、赤尾屿等重要岛屿,随意使用变形地图等。这些问题版图甚至出现在电视、报刊、互联网和中小学的教辅书中。问题版图不仅损害了国家利益,也造成了极为恶劣的政治影响。[3]
: ]6 f7 g* T& i6 X+ \$ V( q8 J+ Q维权巡航 中国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于2012年3月20日正式发布通报称,中国海监南海总队派出中国海监83、75船组成海上编队近日顺利完成2012年度南海定期维权巡航执法第3航次任务,共发现各类投产外国油气平台共30余座。
$ s* w% | G- t 据悉,第3航次编队重点开展对在中国南海管辖海域内进行非法油气开采的外国平台进行搜索及监视取证,共发现各类投产外国油气平台共30余座。 , K( P* C4 Z6 ^4 R3 H4 X- P
在巡航过程中,海上编队对外国平台进行喊话,要求对方报告平台信息和油气开采情况。同时,海上巡航编队还对黄岩岛、火艾礁、西月岛、安达礁等岛礁进行了抵近观察和监视。本航次巡航过程中未发现外国军事舰船和其它政府公务船舶,也未发现其它国家的勘探船和科学考察船。[4]
) M- ~$ S# B& e' \" \交通运输 散布在浩翰南海上的西南中沙群岛,因其岛屿面积狭小,岛屿数量多,岛上缺乏淡水等条件限制,各岛屿所需的生产物资、驻岛军民的生活用品以致于食用淡水都必须从遥远的海南岛或祖国大陆供应;同时,西南中沙群岛出产的大量水产品也必须及时运往各地。所以,海上运输任务十分艰巨。运输量最大的是食用淡水和建设物资。西南中沙群岛各岛屿虽然都可掘井汲取淡水,但是所含矿物质过高,大多只能用于洗涤而不能供人饮用。随着驻岛居民和来岛人员不断增多,使得淡水需求量越来越大。“(淡)水比油贵”在西南中沙群岛是完全的事实。海岛上经济建设的发展,各种建设物资的运输量也急剧增加。就拿一幢大楼的建设来说,包括水泥、钢材、石砖、木材等等,甚至连建筑用的河沙和淡水(两者岛虽有但盐分高)也要从岛外运进来。可以毫不夸张他说,西沙群岛的楼房是从海南岛用轮船“散装”驳运过来的。西南中沙群岛的人们把海上运输线视为“生命线”。当地政府采取有力措施发展海上运输。目前担负主要运输任务的是两艘大型客货轮,即“琼沙轮”和“琼沙2号轮”。两艘轮船穿梭往返,把大批物资源源不绝地运往各岛屿。当地政府还鼓励来岛作业的大小渔船担负一些零散物资,特别是岛屿与岛屿之间运输任务。港口码头的建设速度很快。在海南岛的清澜和榆林港建有西南中沙群岛的专用码头;位居各岛屿交通枢纽的永兴岛,其码头建有多个可停泊5000吨级以人轮船的舶位。主要岛屿都辟有渔港和建有中小码头,以适应生产和开发建设的需要。八十年代未,为了发展西南中沙群岛经济,国家投资在永兴岛建设了大型机场。可起降737型等大型客机。飞往西沙的航班采取不定期或包机的形式,经常有班往返于西沙,解决了部分来岛人员和邮政信件的运输任务。, y |1 w8 [ K
发展意义 南海是联系中国与世界各地非常重要的海上通道,同时也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海上走廊。从军事战略上而言,控制了南海岛礁,就意味着直接或间接的控制了从马六甲海峡到日本、从新加坡到香港、从我国广东到菲律宾马尼拉,甚至从东亚到西亚、非洲和欧洲的多数海上通道。
, ~! i% n) C) n1 c8 { 南海岛礁附近海域拥有丰富的资源,渔业资源、航道资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资源。从航道上来讲,每年大约有4万多艘船只经过南海海域。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省,90%以上的石油输入要依赖南海这个航道;经过南海航道运输的液化天然气,占世界总贸易额的三分之二。就中国来讲,通往国外的近40条航线中,超过一半以上的航线经过南海海域。
3 ^- Q! X+ S0 c' y5 F( j& ?共同开发 2012年4月10日下午,外交部边海司司长邓中华表示,中国提出南海共同开发是过渡性务实安排。
9 M1 j3 {( r7 o, F 谈判解决问题不是示弱 " S1 W5 A0 f3 I! Y
网友:最近有些国家在南海问题上摆出咄咄逼人的态势,我们为什么还要坚持谈判解决?
; ?2 K# S- X; n1 b, G 邓中华:在涉及主权和海洋权益的问题上,我国政府的立场一直以来都是旗帜鲜明、坚定不移的。对外谈判和交涉是外交工作的主要方式,坚持谈判解决问题不是要放弃立场,更不是示弱。
/ |; U* _, j" w' W& l/ m 网友:中国很早就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但现在的实际情况是“中国搁置争议、别人单独开发”,请问共同开发在南海是否行得通? - A# B5 w2 S: e$ n$ ]
邓中华:现在在黄海、东海、南海,我们与有关国家都存在管辖海洋主张的重叠,在这种情况下,怎么样充分和妥善地利用有关海域的资源,根据国际法和国际上的实践,共同开发是在有关争议解决之前的一种过渡性的务实安排,其基本前提是不影响各方在主权和权益问题上的立场。 _; G! x. A! f$ A$ q& }2 c
网友:目前,我国的南沙群岛大部分岛礁被其他国家非法占领,我国政府打算如何收复这些岛礁? & \ p! Q5 j" \, t
邓中华:对于这些非法侵占行为,我国政府表明了坚决反对的立场,有力地维护了我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我们不会放弃自己的哪怕是一寸的土地。同时,从南海地区和平稳定的大局出发,我们坚持通过谈判协商找到解决途径,包括实现“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具体办法。[5]" ?% e4 B u6 ^% j/ f% B! O* D
开发价值 周边国家和国外石油公司,一共合作开采大约有1200多口油井(当中没有中国一口油井)。 ?% \4 N% w8 M- c2 u# N
越南最早在1978年就和日本达成协议,就开发南海海底石油进行合作。自此之后,越南与50多个外国石油公司,签订石油勘探和开发合同大约有30多个,越南还在西沙和南沙海域非法石油招标120多个。 0 q5 F) i5 T" }1 e/ K9 k( g) u2 [
1986年冠名为“白虎”的油田在南海正式投产,由此开始越南的原油产量逐年速度增长,到目前为止,仅仅“白虎”油田,已经累计生产原油2000多万吨,创汇250亿美元。2009年前后,越南冠名为“大熊”、“龙”和“青龙”三个油田也相继投产,这几个油田都是在我国南海断续线之内。
8 r: {, R) a+ _* S 越南曾经是贫油国,现在的石油年产量高达将近2000多万吨,一跃成为了石油出口国。石油已经成为越南出口最多的产品之一,在GDP中所占的比重已经超过了30%。9 u: d. ?( V; L& T- ?: A7 N( m
南海诸岛 东沙群岛
; @8 M7 e! R' S+ c' n8 h 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中位置最北和最小的群岛。位于汕头市以南约260公里,珠江口东南方约315公里。由东沙岛、东沙礁和南、北卫滩等组成。东沙岛的礁盘呈新月形,潮汕渔民又称为月牙岛,面积1.8平方公里,海拔仅6米,由珊瑚为主生物碎屑堆积而成。东沙礁为环礁,两侧有两缺口,形成南北水道,南水道深广,北水道浅窄。东沙群岛地处南海北部大陆坡上段,发育在300米深台阶面上。水下暗礁星罗棋布,水情险恶,不利航行。东沙岛上植物繁茂,多椰子树。东沙群岛属热带海洋气候,湿热多风,又为西太平洋和南海台风路径所经,对气象预报有重要意义。岛上气象台和灯塔、台风观测站等建于20世纪20年代。60年代曾在岛上填土筑机场。 " G+ q7 P/ v- }. A4 g5 i3 U& i
东沙岛位于北纬20度42分20秒,东经116度43分,居东沙环礁的西侧礁盘上,北距汕头市140海里。东沙岛为自西北向东南向的碟形沙岛,长约2.8公里,宽约0.7公里,面积1.8平方公里(包括1965年填平的浅湖面积),是南海诸岛中面积第二的岛屿,仅次于西沙永兴岛。它平均高出海面约6米,东北面稍高,达12米,西南面次高,约8米。整个岛屿呈四周高中间低形态。中部低地积水呈湖,湖深1-1.5米,湖口向西开口。1965年7月扩建东沙岛时,浅湖被填平,北面沙堤上修建了机场,使岛屿面积扩大。机场跑道长1500米,宽30米。岛上的地下水来自下雨时储积沙层中的淡水,由于海水的渗入,沙层中淡水被咸化,不能饮用。东沙岛目前由中国台湾驻守。南卫滩北卫滩东沙岛西北面45海里处,在珠江口大陆架前缘的大陆坡上(水深200米-500米)有两个水底上升的珊瑚暗滩,在南的为南卫滩,在北的为北卫滩。南卫滩面积较小,水深58米,北卫滩面积较大,水深64米。最浅处为60米,滩面有沙。两者都是沉水环礁,相距约2海里,中间有334米深的海谷。北卫滩200米等深线呈椭圆形,长21公里,中央深达185米,最浅处水深60米。在北卫滩北面还有浅滩5处,最浅为9米深。南卫滩200米等深线亦呈椭圆形,长约10公里。
: w7 V5 [! z* z; h7 P3 r7 u" } 东沙环礁是一个圆形环礁,直径约为11-13海里。东北角在北纬20度47分,东经116度53分,南端在北纬20度36.5分,东经116度52分,西南为东经116度41分。东沙环礁是典型的环礁,即珊瑚礁体呈一环形地貌,中间为一浅湖,浅湖水深多在7.3-18米之间。但是,环礁并非连续不断,而是有“门”和外海想通,礁盘上也有小沙洲和沙岛形成,正是岛,洲,礁,门都具备的典型环礁形态。东侧礁体呈弧形,礁宽1-2海里,长35海里,礁体已长到海面附近,东北部礁盘出露海面。环礁西侧为两“门”(即南北水道)夹一岛礁,礁体外缘急倾入海底,而向浅湖一侧则较缓。南水道宽而深,水道中深水线可达5.5米,水道上珊瑚礁头较少,有利航行。北水道较窄而浅,宽约2-2.6海里,深3-3.6米,水道上有不少珊瑚礁头生长,有些已距海面0.6米,不利航行。 ' n0 T5 @# J4 z8 b
西沙群岛 + r8 G& T2 Q8 }
西沙群岛是中国南海诸岛四大群岛之一,现属海南省。位于海南岛东南方。以永兴岛为中心,距三亚市榆林港约330多公里,距文昌县清澜港也是约330多公里。西沙群岛分布在5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上,共有岛礁40多个,主要集中在两群:较东的是宣德群岛,较西是永乐群岛。在南海四大群岛中,西沙群岛露出海面的陆地多,计有22个岛屿,7个沙洲,陆地总面积约10平方公里,这些岛屿和沙洲如下:岛屿名称渔民俗称陆地面积(平方公里)
& w6 k! J# N; y2 a5 T5 w 1.金银岛尾岛、尾峙0.362、甘泉岛圆岛、圆峙0.303、珊瑚岛老粗岛、老粗峙0.314、全富岛全富峙、全富、曲手0.025、鸭公岛鸭公峙0.016、银屿龙坑0.017、银屿仔银峙仔2000(平方米)8、咸舍峙咸舍、咸且岛3000(平方米)9、石屿石屿2000(平方米)10、晋卿岛四江门、四江岛、世江峙0.2111、琛航岛三脚、大三脚岛、三脚岛0.2812、广金岛三脚峙、小三脚岛0.0613、盘石屿白树仔、白峙仔、白礁0.4014、中建岛半路、半路峙、螺岛1.2015、永兴岛猫注、吧注、猫岛2.1016、石岛小巴岛0.0817、南岛三峙0.1718、中岛二岛0.1319、北岛长峙、长岛0.0420、赵述岛树岛、暗岛、船暗岛0.2221、东岛猫兴岛、巴兴、吧兴岛0.6022、高尖石尖石、双帆0.0423、筐仔沙洲筐仔峙0.0124、东新沙洲4000(平方米)25、西新水洲2000(平方米)26、南水洲0.0627、中沙洲0.0528、北沙洲0.0229、西沙洲0.04。 % m' j; b5 z0 n- d$ O" i1 r
西沙群岛除了这些露出海面的岛屿沙洲以外,还有10多个暗礁暗滩。在这些岛礁中,面积最大的永兴岛为2.10平方公里,仅次的东岛为1.60平方公里,中建岛为1.20平方公里,其余的都有0.4平方公里以下;海拔最高的石岛为13米,其余在9米以下,一般为1—5米。高尖石是唯一露出海面的火山岛。西沙群岛地处热带中部,属热带季风气候,炎热湿润,但无酷暑。以永兴岛为例,极端高温34.9℃,极端低温15.3℃,年平均气温26.5℃。年降雨量1505毫米。西沙群岛是最易受台风侵袭的地区。西沙群岛是中国著名渔场之一。海域宽阔,岛礁星罗棋布,海产十分丰富,珍贵品种较多,每年吸引大批各地渔民来岛捕捞作业。 }1 z5 R3 N F- w* Y
永兴岛是西南中沙群岛行政、交通、经济的中心。面积2.10平方公里,是南海诸岛中面积最大的岛屿。岛上绿树成荫,花草遍地,海上水碧波平,鸟翔鱼跃,一派生机盎然。永兴岛的建设日新月异。岛上海洋渔业生产、建筑业、工业、交通运输业、邮政电讯业、商业零售业、物资供销业、金融保险业、居民生活服务业等等国民经济诸多产业都得到迅速发展;岛上卫生事业、广播电影电视事业、海洋研究事业、气象测报事业等等社会文化事业日益发达;岛上先后完成了电厂、港口码头、机场、医院、海水净化、冷冻库、商业服务大楼、办公大楼、居民住宅等等工程建设,形成较为完善的生产和生活配套设施,今日的永兴岛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生产发展、居民生活幸福,是名符其实的海岛新都市。 * {7 `; O* P3 K
南沙群岛
7 Y2 l5 q x5 z2 q 南沙群岛是中国南海诸岛中位置最南的一个群岛。西北与越南遥摇相对,东北与菲律宾隔海相望,南部水域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等国沿海相接。其中心岛屿太平岛,北距西沙群岛的永兴岛750公里。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是中国领土的最南点,位于太平岛以南,北距海南岛榆林港约1500公里。南沙群岛拥有广阔的海域,是我国南海诸岛中岛屿礁滩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群岛。已发现和命名的岛屿礁滩有230多个,有大概50多个岛礁可以入住。其中露出海面的岛屿11个,沙洲6个,岛屿的陆地总面积约2平公里。这些岛屿和沙洲如下:陆地面积(平方公里)
, O. H4 t/ p9 o. q 名称 | 北子岛 | 中业岛 | 南子岛奈 | 南钥岛 | 太平岛 | 鸿庥岛 | 西月岛 | 景宏岛 | 马欢岛 | 面积 | 0.142 | 0.334 | 0.133 | 0.075 | 0.436 | 0.087 | 0.169 | 0.088 | 名称 | 安波沙洲 | 费信岛 | 南威岛 | 北外沙洲 | 双黄水洲 | 杨信沙洲 | 敦谦沙洲 | 染青沙洲 | 0.0610 | 面积 | 0.02 | 0.0411 | 0.1512 | NAN | NAN | 0.008 | 0.0916 | 0.1217 | 在南沙群岛这些岛礁中,面积最大的太平岛也只有0.43平方公里,海拔最高的鸿庥岛仅有海拔6米。 + j( f9 ?5 g3 x- c* _
南沙群岛地处低纬度,南部距离赤道更近,气候终年高温,四时皆夏。以太平岛为例,年平均气温27.9℃。一年中气温变化很小,最热的四、五月为29.0℃,最冷的一月为26.8℃。年降雨量为1842毫米,雨季达7个月。与其他几个群岛相比,南沙群岛受台风影响稍小。因为来自菲律宾以东的西太平洋台风和在西沙群岛、中沙群岛附近海面形成的台风,受热带海洋气流的牵引和受地球、自转的影响,一般是向西、西北方向移动,台风中心较少直接侵袭南沙群岛。太平岛位于北纬10°23ˊ,东经114°22ˊ。略处南海海洋的中央。面积0.43平方公里,是南沙群岛中最大的岛屿。抗日战争胜利时,中国政府派出“太平号”军舰前往收复南沙群岛,为了纪念此艘军舰,遂将古称的“南沙马峙”重新命名为“太平岛”,我国渔民历来称此岛为“黄山马”、“黄山马峙”。太平岛自抗日战争胜利收复以来一直由中国台湾省派员驻守,沿袭至今,中国大陆和海南岛的渔民经常来往于岛上,备受礼遇,海峡两岸军民如同一家。太平岛自然环境非常奇特。岛上有很厚的鸟粪层堆积,使得土质疏松,土壤肥沃,加上阳光充足,雨量丰富,植物极易生长。林木四季常青,各类蔬菜和多种热带经济作物以至于粮食作物都能在岛上种植。
4 R5 j: W! e. K# q/ f 中沙群岛 1 P6 |$ Z4 u4 E% L; I* c- O6 C
中沙群岛位于我国南海诸岛的中部、故名。与西沙群岛的永兴岛相距约220公里;西北距海南岛榆林港570多公里。共有30多个岛礁,除黄岩岛外,是一个几乎全部隐伏在水中未露出海面的群岛。中沙群岛古称为“长沙”、“石塘”。中沙群岛大部分海区位于热带中部。是中国南海台风的发源地。 ! ]+ W- c, U) n# L5 v" j
中沙群岛的岛礁虽然很少露出海面,但是,隐在水下的暗沙、暗礁、暗滩众多,浅水处的面积巨大,据不完全统计,小于20米水深的礁滩面积有350平方公里。海水清净,海温25—28℃之间,最是适合各类海产繁殖生长。因此,中沙群岛渔场素以出产海参、龙虾、砗磲等珍贵海产品而著名,且产量极高,每逢1—4月,海面风浪不兴,海温趋暖,海水清澈之时,渔民们几艘、几十艘渔船成群结队前往中沙群岛生产,主要是垂钩名贵鱼类和捕捞海参、龙虾等。往返一趟十天半个月,就可满载而归。! \1 _# n5 Q( Y
汇入河流 西部有北部湾和泰国湾两个大型海湾。汇入南海的主要河流有珠江、韩江以及中南半岛上的红河、湄公河和湄南河等。中国在南海中的重要岛屿有海南岛和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岛以及黄岩岛等。南海海区主要属热带、赤道带气候,温度高,年变化小,生物种类丰富。沿海河口一带为良好渔场,稚鱼成长後又向近海洄游。在深海区有随海流前来的金枪鱼、旗鱼、鰹鱼、鲨鱼等远洋性鱼类。近年来在珠江口、莺歌海、西沙群岛等海域海底均已发现石油。南海为太平洋与印度洋间的交通要冲,但岛礁众多,水深变化大,有些海域是航行上的危险地带。
6 X+ P+ s7 E! V, c& |* l主权现状 南海主要构成为西沙,东沙,中沙和南沙四个部分。其中西沙以及中沙由大陆实际控制;东沙由台湾实际控制;南沙由230个大小岛礁组成,目前由多国控制。
! I" c r# P! A- _ 下面是南沙截至2012年的国外势力分布:越南 在南沙总共230多个岛礁中,可以入住的岛屿不足60个,常年可见岛屿则只有17个。目前为止,有大约24个岛礁被越南占据,由此越南也成为南沙国外势力中侵占最多的国家,其主要岛礁是:
# ]+ H, ?7 Q1 x( x5 |0 Y2 {% v, i [南威岛]、[景宏岛] 、[鸿庥岛]、毕生岛、[敦谦沙洲]、[安波沙洲]、[染青沙洲]、舶兰礁、琼礁、鬼喊礁、南子礁、大现礁、中礁、西礁、东礁、南华礁、日积礁、蓬勃堡、奥南暗沙、金盾暗沙、万安滩。附:[XXX]表示岛屿常年可见。菲律宾 菲律宾是南海第二大外部势力,其目前为止实际控制的岛礁如下:
6 @+ A5 h: ~) W* X( G% u9 [ y [中业岛]、[南钥岛]、[费信岛]、[马欢岛]、[西月岛]、[杨信沙洲]、双黄沙洲、司令礁、北子礁。附:[XXX]表示岛屿常年可见。马来西亚 弹丸礁 皇路礁 南海礁 榆亚暗沙。 ) _8 I1 |2 a; D! o$ c; P: S, x
除此之外,印度尼西亚、文莱等国在南沙少量岛屿的归属问题上也存在争议。南沙最大岛[太平岛]由台湾控制。) l. O6 \. n4 \8 y( Q8 N
主权争端 20世纪中期以前,中国(清朝、中华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等政权)一直声称拥有南海的主权,而且没有引起过其他国家的争议。自从大量勘探海底石油天然气资源以后,围绕南海海域及岛屿的主权争议,一直被视为亚洲最具潜在危险性的冲突点之一,环绕南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莱、马来西亚、菲律宾和越南等政治实体宣称对南海诸岛或其中一部分拥有主权。下列为各政治实体之主权声明:
6 x' k0 R! t$ h, }, h 中国台湾
& l! ~ r7 D8 b' g. i: C 1952年的《对日和约》中明文规定,归还中国。
. s% X3 ]( b+ {4 C$ ?8 W 1956年,台湾当局海军先后派出立威部队、威远部队和宁远部队三次巡察南沙群岛。在巡弋过程中,曾在太平岛、南威岛、西月岛重树石碑、举行升旗礼,并改编为“南沙守备区”,改派海军陆战队守备太平岛。1967年10月,中国青年反共救国团“暑期育乐活动南疆远航队”设立“南疆屏障”石碑乙座。
! D$ H) M2 O. Q3 b 1975年,台湾当局针对菲律宾、越南、马来西亚相继侵占南沙群岛,发表对南沙群岛唯一合法主权之严正声明。 4 f7 z: @6 D+ I( b
1980年1月12日,由内政部地政司司长王杏泉代表部长许水德,登岛设立“南疆锁钥”石碑乙座,并重申中国对南海之主权;同年2月16日行政院核定高雄市成立管理委员会,接管太平岛,隶属高雄市旗津区。设立“渔业工作站”,迄1987年设立“台澎地区渔民服务站”,推展各项渔民服务工作。 2 ~) @8 T. m$ g
1992年6月12日,由内政部负责筹组“南沙小组”。 5 ]" n/ x5 w$ s' n) L
2000年1月28日,成立“海岸巡防署”,接管太平岛。 4 i3 s" a. S; c
2003年8月16日,中国台湾内政部长余政宪率领行政院经建会副主委张景森、研考会副主委蔡丁贵、海巡署副署长游干赐、高雄市副市长林永坚等一行人前往视察,并举行一等卫星控制点设置动土典礼。 * l+ c# {. C& W$ @& _
中国大陆
- U4 T* u8 f& }4 u+ @ 1974年,与越南(南越)爆发西沙海战,夺回了西沙群岛,划归海南省管辖。 1 W3 ~3 n: a; ?4 B
1988年,与越南在赤瓜礁海战,控制了赤瓜礁等七个南沙岛礁。
$ A, q9 `! ~; p( U- C2 {2 D, ^ 1992年,公布领海法。 2 F& @$ O& w" g4 c; B
1997年,重申南海U形领海线及其内之所有岛礁之主权。 4 B7 {- k% ~3 E* t
2007年,国务院批准设立海南省三沙市(意为西沙、中沙、南沙),管辖南海各岛屿。
" L: b) K! |* w+ E 文莱:虽没有声称岛屿主权,但声明拥有大陆棚附近之经济海域,1984年声明中包括了南通礁(LouisaReef)(海域与中。马重叠)。 + c) V/ q9 e0 l1 ]& \
印尼:没有岛屿之争执,但其大陆棚经济海域伸入南海U形线内,包括其天然气油田。 ; F* V! ?, B7 l! F3 f
马来西亚:自其大陆棚划出领海线,并控制其所谓之领海内的弹丸礁上建机场、发展观光、挖油井,行动积极而获利。菲律宾:1950年,民间人士进占南沙太平岛及其他诸岛,大肆盗采磷矿。 W7 ?" z" j' M, f! f* i
1956年,自称所谓的探险者,登上了南沙。 3 W p, Z3 \# j' X
1971年,声称8岛为卡拉扬(Kalayaan)非属南沙,也非为任何人之主权,据以划定领海线。 $ |$ B2 n- q0 O0 c' R) U. L
1972年,指定属巴拉望省。
/ s' c9 |9 s: j' G' D" t% S4 u 越南:声称以历史的及大陆棚的理论而拥有南海全部及其内之岛屿,其历史的理由是法国1930年声称南、西沙的主权,越南控制了大部分岛礁并声称1974年中越海战中失去的西沙的主权。
[/ \7 P: F( v+ x) F 2012年4月10日中午,在我国黄岩岛海域作业的数艘渔船被菲律宾最大军舰“德尔皮拉尔”号(排水量3390吨)非法堵在黄岩岛泻湖内,菲方欲抓扣我被困渔船渔民。国家海洋局迅速派出正在附近执行南海定期维权巡航执法任务的中国海监84(排水量1740吨)、75船(排水量1290吨)编队赶赴该海域,对我渔船和渔民实施现场保护。菲律宾方面11日派出一艘舰艇前往黄岩岛增援。在对峙事件发生后,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积极展开行动,中菲达成依靠外交手段解决问题意向。4月16日,在黄岩岛被菲律宾军舰非法袭扰的12艘我国渔船,已有一艘安全回到海南琼海潭门港,并卸载了鱼货[6]。
" l8 g& p5 d* w3 V% i历史证据 汉代就对南海诸岛有过记载。元代史料更是将“千里长沙”(即今天的南沙群岛)划入海南岛的管辖范围。明代郑和下西洋曾途经西沙和南沙,并留下了南海海域航海图。
2 e u) ?4 \: I% s 到了现代,我国在南海主权的最主要依据是传统疆域线,即“九段线”。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政府接收了南海诸岛。1946年,国民党当局有感于南海海域地图混乱,展开了南海划界工作。当时负责划界的一艘军舰名为“永兴”——西沙群岛最大的岛屿永兴岛就因此得名。 . w$ k% g" A3 k8 x% t! z* K9 H4 ~
1947年,当时的“内政部”完成了南海划界,即“九段线”。这条线最南到北纬4°的曾母暗沙,奠定了今天中国南海疆界的基本走向。黄岩岛也在“九段线”中国领海范围内。 , I$ E. q4 d1 t$ h0 k
另据有关专家介绍,黄岩岛是中国固有领土的另一个佐证是,1898年美西战争结束时,以东经118°划界,以东为菲律宾领海;但是黄岩岛的位置约为117°48’,在法理上也在菲律宾国土以外。 ; s! P9 H1 \" O n) q
现在的菲律宾相关法律将一些远离海岸超过200海里的地方都划到了其领土范围内,这不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基本原则。
$ N3 G" U1 a! D! Z! J. U( k+ \ “在1947年划界之后的四分之一个世纪,周边国家一直没有提出异议。这就在国际法意义上产生了历史性主权。”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张植荣介绍,“南海争端,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中国近海油气资源的发现。” 0 w! v! a4 o2 \2 R9 i
同时南海争端的起源与当时的历史因素也有关。当时,联合国正在制定海洋法,而海洋法长期对划界原则定义模糊不清。模糊的划界原则给了一些国家可乘之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