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浙赣断裂带(安徽段)的控岩控矿作用
朱德来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32地质队, 安徽 黄山 245000)
摘 要:前人所指的“皖浙赣断裂带”是由数条不同时代形成的、不同方向的断层组成的规模巨大的区域性断裂
带。最早的断裂带形成于新元古代,北延方向为北东东向;加里东期为近东西向;最晚的形成于晚中生代,安徽
段以歙县-绩溪-宁国断裂带为代表,属于通常意义上所指的具有区域控岩控矿作用的皖浙赣断裂带的组成部
分,断裂白云母40Ar-39Ar测年值为230~254 Ma,既对早期构造进行了不同程度地改造,又控制了其后侏罗—白垩纪
红色盆地、燕山期岩浆岩及一系列不同规模矿床的形成和分布,燕山晚期沿北北东向进一步活动,是一条具有控
矿作用的重要的构造岩浆岩带。
关键词:皖浙赣断裂带(安徽段);基本特征;控岩控矿作用;晚中生代
中图分类号:P613 文献标志码:A
该贴已经同步到 后勤部长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