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文标题:金厂峪金矿难采矿体采矿过程中的顶板稳定性研究
论文作者:宋继勋
论文导师:李富平
论文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论文专业:采矿工程
论文单位:河北理工大学
论文页数:66
格式:pdf
附件:1
摘要:
顶板不稳定的缓倾斜薄、中厚矿体为典型的难采矿体。这类矿体在金属矿中占有一定比例,采矿方法结构参数的确定和顶板稳定性控制比较困难。本文以金厂峪金矿为例,对难采矿体采矿过程中的顶板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 本文根据金厂峪金矿顶板不稳定的缓倾斜薄、中厚难采矿体的具体赋存条件,综合运用采矿工程、岩体力学、计算机模拟、现场测试等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按房柱采矿法进行,分两层逆向、顺向推进留间柱的新型采矿方法;第一层以切割上山为自由面,将矿房底部逆向全部拉开,第二层以挑顶爆破方式顺向采完。采用块体理论分析顶板的稳定性,设计矿房跨度、矿柱的位置及尺寸等,用超声波测试仪探测岩石顶板松动圈以及断层的位置及产状。运用FLAC(拉格朗日元)法对实验采场顶板的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根据模拟结果对原方案进行修正、调整。在开采过程中,采用声发射仪监测顶板稳定性状态,监测生产爆破前后采场围岩的声发射规律,及时预报顶板的稳定性情况,为采场安全回采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实践证明,本论文提出的方案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最终安全、高效地回采了试验矿块,取得了很好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试验矿块回采率为92.83%,贫化率9.26%,采准系数25.36%。这些指标大大优于金厂峪金矿以前用其它方法回采类似条件矿体的指标,也优于全国类似条件矿体开采的平均指标。 本成果对类似条件的难采矿体有较好的参考价值,经济效益较好。
关键词:难采矿体; 采矿方法; 顶板稳定性; 数值模拟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 言
1文献综述
1.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难采矿体采矿方法研究现状
1.1.2顶板稳定性研究现状
2矿山开采现状
2.1历史开采情况
2.2试验矿块地质状况
3采场回采过程中的稳定性研究
3.1采矿方法试验方案设计及实施
3.1.1试验方案的设计
3.1.2工程量计算
3.1.3实验采场施工和回采
3.2采场回采过程中的稳定性分析及监测
3.2.1采场围岩的力学性质
3.2.2采场围岩结构面调查
3.2.3采场顶板松动圈的测定
3.2.4采场回采过程中的声发射监测
4试验采场稳定性数值模拟
4.1数值模拟原理
4.1.1FLAC的基本原理
4.1.2FLAC的求解过程
4.2数值模拟内容及特点
4.2.1模拟内容
4.2.2计算基本假设
4.2.3数值模拟的地质及力学模型
4.3数值模拟计算方案及模型
4.4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4.4.1沿矿体走向开采引起的应力状态及其变化
4.4.2沿矿体倾向模型
结 论
参考文献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