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附期刊论文目录:
1、赤峰南部金地球化学块体评价(雷万杉,王淼,张振庭等,《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9.2)
2、区域矿产评价模型——以赤峰红花沟金矿为例(娄德波,肖克炎,孙艳,雷万杉等,《吉林大学学报(地科版)》2008.4)
博士论文标题:内蒙古赤峰南部地区金矿综合信息矿产预测
The Prediction of Gold Resource Based on Synthetic Information in South of Chifeng, Inner Mongolia
论文作者:雷万杉
论文导师:范继璋
论文学位: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论文专业:矿产普查与勘探
论文单位:吉林大学
论文页数:166
格式:博士论文NH、期刊论文pdf,NH需在中国知网下载CAJViewer阅读器
附件:6
摘要:
研究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的南部,在地质上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中东段,北邻天山-兴蒙地槽系。研究区内地质情况复杂,成矿条件极为优越,是贵金属、多金属矿产的成矿有利地段。 本文在充分搜集了区域以往地质、物探、化探、矿产勘查等资料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内的金矿成矿地质背景、地球物理条件、地球化学条件进行了全面、系统、完整的分析,获取了大量的有用信息。通过典型矿床研究,建立起与研究区地质环境相应的金矿成矿模式,以典型矿床为目标研究了各种信息的关联关系,进而建立起该区的综合信息找矿模型。以成矿规律、成矿控制和找矿模型为指导,在区内过行了统计地质单元的划分,划分出44个统计单元;在找矿模型定量转换的基础上,选用了多种预测方法构建了金矿资源的定位、定量评价模型,并进行了科学预测。通过预测结果的解释,在研究内确定了一级找矿远景区3个,二级找矿远景区5个,分布在3个成矿带中,预测全区金矿资源潜力153吨。编制赤南地区的金矿资源分布图,并对一、二级找矿远景区提出工作布署建议。研究成果对赤峰南部地区今后找矿勘探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金矿; 综合信息矿产预测; 多元统计分析; 成矿模式; 赤峰南部
目录:
内容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
1.2 矿产预测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简史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技术路线及主要成果
1.3.1 论文技术路线
1.3.2 取得主要成果
1.4 研究区工作概况
1.4.1 研究区地理概述
1.4.2 研究区以往工作
第2章 金矿成矿地质背景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1
2.1.2 大地构造演化历史
2.2 地层
2.2.1 太古代地层
2.2.2 元古代地层
2.2.3 古生代地层
2.2.4 中生代地层
2.2.5 新生代地层
2.3 侵入岩体3
2.3.1 吕梁期侵入岩体
2.3.2 中元古侵入岩体
2.3.3 加里东期侵入岩体
2.3.4 海西期侵入岩体
2.3.5 印支期侵入岩体
2.3.6 燕山期侵入岩体
2.4 区域构造
2.4.1 超壳断裂
2.4.2 岩石圈断裂及局部断裂6
2.4.3 区域构造演化特征
第3章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3.1 区域地球化学概述
3.2 元素地球化学参数特征
3.2.1 变异系数
3.2.2 浓集系数和富集系数
3.2.3 地层与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3.3 地球化学元素统计特征
3.3.1 R 型聚类分析
3.3.2 相关分析
3.3.3 因子分析
3.4 各元素的地球化学场及异常特征
3.4.1 I 型Au、Ag、As、Sb 元素
3.4.2 II 型Pb、Bi、Sn、Hg 元素
3.4.3 III 型Cu、Mn、Mo、Ni、Zn、W 元素
3.5 元素组合异常特征
3.5.1 组合异常分类
3.5.2 组合异常分布特点
第4章 地球物理特征及地球物理解译
4.1 岩(矿)石物性特征
4.1.1 岩(矿)石密度参数特征
4.1.2 岩(矿)石磁性参数特征
4.2 区域重力场特征
4.2.1 简单场
4.2.2 复杂场
4.3 区域航磁场特征
4.4 重磁场综合特征分析
4.5 重磁联合解译
4.5.1 重磁联合解译概述
4.5.2 重磁数据推断构造解译原理
4.5.3 重磁构造解译
4.5.4 磁性体解译
第5章 赤南金矿典型矿床研究
5.1 中生代岩浆热液矿床-金厂沟梁金矿
5.1.1 区域地质环境
5.1.2 矿区地质
5.1.3 矿床地质
5.1.4 蚀变类型及分带特征
5.1.5 成矿阶段
5.1.6 矿床成因
5.1.7 找矿标志
5.2 中生代次火山岩型-陈家杖子金矿
5.2.1 区域地质背景
5.2.2 矿区地质
5.2.3 矿床地质
5.2.4 蚀变类型及分带特征
5.2.5 成矿阶段
5.2.6 矿床成因
5.2.7 找矿标志
5.3 赤峰南部地区金矿成矿模式研究
5.3.1 成矿作用演化历史
5.3.2 金矿成矿模式
5.4 赤峰南部地区金矿矿区找矿标志
第6章 综合信息找矿模型研究
6.1 地质找矿模型
6.1.1 主要地层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及矿源层确定
6.1.2 岩浆岩控矿特征
6.1.3 构造控矿特征
6.2 地球物理找矿模型
6.2.1 金矿位于隆断带内变质岩区
6.2.2 金矿位于隆断带内侵入岩区
6.2.3 金矿位于隆断带与坳陷带结合部位
6.3 地球化学场找矿模型
6.3.1 Au 元素地球化学场与矿化关系
6.3.2 地球化学组合异常与矿化关系
6.4 综合信息找矿模型总结
第7章 找矿模型数字化
7.1 统计单元划分方法概述
7.1.1 网格单元法
7.1.2 地质体单元法
7.2 统计单元划分原则
7.3 研究区统计单元划分
7.3.1 统计单元圈定原则
7.3.2 统计单元的边界划分原则
7.3.3 地质体单元划分
7.4 统计变量数字化
7.4.1 变量的选择
7.4.2 变量的提取
7.4.3 变量的转换
7.4.4 变量的赋值
第8章 研究区金矿资源定位预测
8.1 统计变量优化
8.2 矿产资源定位预测
8.2.1 特征分析定位预测
8.2.2 Q 型聚类分析定位预测
8.2.3 数量化理论IV 定位预测
8.2.4 对应分析定位预测
8.3 定位预测小结
8.4 预测成果表达
第9章 矿产资源定量预测
9.1 逻辑信息法定量预测
9.1.1 逻辑信息法原理
9.1.2 预测模型建立
9.1.3 预测模型验证
9.1.4 资源量预测
9.2 回归分析法定量预测
9.2.1 回归分析原理
9.2.2 建立模型数据矩阵
9.2.3 回归方程建立及显著性检验
9.2.4 资源量预测
9.3 蒙特卡洛法定量预测
9.3.1 蒙特卡洛法原理
9.3.2 概率模型建立及模拟参数分布
9.3.3 随机抽样模拟资源量
9.4 定量预测小结
第10章 预测结果解释及工作建议
10.1 成矿带划分
10.1.1 划分原则
10.1.2 成矿带划分
10.1.3 成矿带特征
10.2 远景区分述
10.2.1 A 级成矿定位单元
10.2.2 B 级成矿定位单元
10.3 工作建议及结论
10.3.1 重点远景区工作部署建议
10.3.2 预测工作探讨及结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摘要
Abstract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