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论文标题:哈达门沟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研究
论文作者:冷昌恩
论文导师:叶荣
论文学位: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论文专业:地球化学
论文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论文页数:41
格式:KDH,需在中国知网下载CAJViewer阅读器
附件:1
摘要:
哈达门沟金矿13号矿脉位于乌拉山中部,距离内蒙古包头市区大约20公里。呼和浩特—包头大断裂从矿区南侧通过,矿区断裂构造发育,且断裂构造均为次级构造。 本次论文在13号金矿和巷道实地考察和系统的地球化学样品采集测试基础上,对内蒙包头哈达门沟金矿床展开详细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研究表明:哈达门沟13号金矿体主要为含金石英—钾长石脉型,其次是含金钾长石化蚀变岩及石英脉型,矿脉总体呈脉状,产状简单,产于乌拉山群黑云角闪斜长片麻岩中;含金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其次是方铅矿、黄铜矿、闪锌矿。矿石中未发现肉眼可见自然金,金以显微形式存在,经光片观察,自然金粒径在0.13mm左右。 哈达门沟金矿矿床元素组合特征复杂,相关性分析表明,Au元素与Cu、Co、Pb、Bi、Ag、Mo元素为正相关关系,与Ni、Zn、W、As、Sb、Hg元素为负相关;由R型聚类表明,Ag、Bi关系最为紧密,作为一组出现;其次是Ag、Bi和Pb作为一组;然后这组与Au归为一类。随着进一步聚类,Au、Ag、Bi、Pb这一组元素首先与Zn、Cu这一组元素归为一类,说明Au的矿化除直接与Ag、Bi、Pb有关外,与Zn、Cu也有着较为紧密的关系;且Au与Ag、Cu、Pb等值线形状非常相似,吻合性良好,Ag、Pb、Bi可作为Au的主要指示元素。 通过对哈达门沟金矿原生晕的研究,得出了原生晕轴向垂直分带序列自上而下为 Sb、Hg、Ni)—(As、Cu、Au)—Zn-Ag—Bi—(Co、Mo、W)—Pb(前缘→尾部),矿床原生晕分带序列特征中部元素Pb和尾晕元素Ni出现在矿体下、上部。这是由于原生晕多期叠加的结果,呈现出来的“反分带”序列,指示矿床下部仍可能有金矿体的存在。
关键词:哈达门沟金矿 矿床地球化学 原生晕 深部矿化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选题依据和研究现状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内容
•研究主要研究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特征
•地层
•构造
•岩浆岩
•区域地球化学特征:
第3章 矿床地质特征
•矿区地质特征
•矿区地层
•矿区构造
•围岩蚀变特征
•矿床地质特征
•矿床规模及13 号脉群总体特征
•号矿体的形态及其变化规律
•矿石特征
•矿石的矿物成分及化学成分
•矿石的结构、构造
•号金矿矿化成矿阶段
第4章 矿床地球化学特征
•矿区样品采集与测试
•成矿元素组合特征
•相关性分析
•聚类分析
•因子分析
•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稀土元素组成特征
•稀土元素配分模型
第5章 原生晕分带特征与深部找矿预测
•原生晕轴向分带序列
•矿床原生晕特征
•金及其成矿元素空间分布特点
•矿床原生晕模式及深部矿化
第6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