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石墨 C (自然元素大类)
形态:单体呈六方片状或板状。集合体为鳞片状或块状或土状。
物性:铁黑至钢灰色.条痕亮黑色 。不透明,金属光泽。一组片状极完全解理 。 硬度1~2;比重2.21~2.26 ;电的良导体易污手,薄片具有挠性,具滑感。
成因:高温条件的还原作用和煤层中形成。(变质作用可形成)。
2 自然硫 S (自然元素大类) 形态:单体呈双锥状或厚板状。集合体呈块状、粒状、土状、球状、粉末状、钟乳状。物性:不同色调的黄色;透明;晶面呈金刚光泽,而断面显油脂光泽,贝壳状断口;硬度1~2;比重2.05~2.08性脆;解理不完全; 燃点低; 相对密度2.05。成因:生物化学沉积作用形成和火山作用形成。
3方铅矿 PbS (硫化物大类)
形态:单体呈立方体或立方体和八面体的聚形较少见。集合体呈粒状或致密块状。
物性:铅灰色,条痕灰色,金属光泽、不透明,三组立方体完全解理。硬度2~3;比重7.4~7.6 ;性脆 。
成因:中温热液矿床和矽卡岩矿床中形成。
4 闪锌矿 ZnS (硫化物大类)
形态:单体呈四面体,或四面体与四面体的聚形。集合体呈粒状、块状。
物性:浅黄褐色、棕褐色,条痕白色至棕褐色。半透明、金刚光泽至半金属光泽。六组菱形十二面体完全解理。硬度3.5~4; 比重3.9~4.1 。不导电。光学性质、力学性质随Fe的含量增加而变化。
成因:中低温热液矿床或接触交代矽卡岩矿床形成。.
5 黄铜矿 CuFeS(2) (硫化物大类)
形态:单体呈四方四面体、四方双锥晶体较少见。集合体呈致密块状或分散粒状。
物性:铜黄色,具褐黄或斑状锖色。条痕绿黑色,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解理,具导电性。硬度3~4;比重4.1~4.3 。
成因:成因类型较多,中温热液矿床中常见形成。
6 辰砂 HgS (硫化物大类)
形态:单体呈菱面体或厚板状(偶见)。 集合体呈分散粒状,致密块状或粉末状。
物性:鲜红色,表面有铅灰的锖色。条痕红色;半透明,金刚光泽。菱面体解理完全(较少见)。硬度2~2.5 ;比重8.05;性脆。
成因:在低温热液矿床中形成。
7 辉锑矿Sb(2)S(3) (硫化物大类)
形态:单体呈针状、柱状.集合体呈柱状、放射状或晶簇状。柱面上有明显纵纹。
物性:铅灰色,条痕灰黑色,不透明、金属光泽。二组柱状完全解理。硬度2~2.5;比重4.52~4.62;溶点低、性脆、解理面上有横的聚片双晶纹 。溶点低。
成因:产于低温热液矿床中。
8 雌黄 As(2)S(3) (硫化物大类)
形态:单体呈短柱状、板状或片状。集合体呈片状、梳状、土状。
物性:柠檬黄色,条痕鲜黄色,半透明,油脂光泽至金刚光泽,解理面上呈珍珠光泽。一组片状极完全解理。硬度1.5~2;比重3.5;熔点低, 薄片具挠性。
成因:低温热液矿床中
9 雄黄 AsS (硫化物大类)
形态:单体通常细小呈柱状。集合体呈致密块状、土块状。
物性:桔红色,条痕淡桔红色,透明至半透明,晶面为金刚光泽、断面树脂光泽。二组柱状解理少见。硬度1.5~2;比重3.6; 阳光久照发生破坏转变为淡桔红色粉末 。
成因:低温热液、火山热液矿床中形成。
10 辉钼矿 MoS(2) (硫化物大类)
形态:单体呈六方板状、片状。集合体呈片状、鳞片状。
物性:铅灰色,条痕亮灰色,不透明,金属光泽。一组片状极完全解理。硬度1 ;比重5 ;解理片具挠性、污手、有滑腻感。
成因:常见高温热液矿床中形成。
11 斑铜矿 Cu(5)FeS(4) (硫化物大类)
形态:晶形少见,一般为致密块状或不规则粒状集合体。
物性:新鲜面呈暗铜红色,风化面常呈暗紫色、蓝色等斑状锖色;条痕为灰黑色;不透明;金属光泽,无解理,硬度3,比重5。
成因:可见于各种地质作用中。如铜镍硫化物岩浆矿床、斑岩铜矿、接触交代矿床、各种热液(包括火山热液)成因铜矿床,以及沉积成因的层状铜矿床等。
12 黄铁矿 FeS(2) (复硫化物类)
形态:单体呈立方体或五角十二面体常见,八面体较少见。立方体晶面上可见三组互相垂直条纹。集合体呈分散粒状、致密块状及结核状。
物性:浅黄铜色,条痕黑色,不透明、金属光泽。
无解理,硬度6~6.5 ;比重5.02 ;参差状断口,性脆 。
成因:中温热液矿床及硫化物次生富集带中形成。
13 毒砂 Fe(AsS) (复硫化物类)
形态:单体呈短柱状较少见 。柱面上有晶面条纹。集合体呈致密块状、粒状。
物性:锡白色,条痕灰黑色,金属光泽, 不透明。 解理不完全。硬度5.5~6 ;比重5.9-6.2 ; 敲击时发出蒜臭味。
成因:高中温热液作用或矽卡岩中形成。
14赤铁矿 Fe(2)O(3) (氧化物大类)
形态:单体少见。隐晶质集合体有鲕状、肾状、状或块状。
物性:暗紫红色,条痕樱红色,不透明,半金属光泽,无解理,性脆。硬度5.5~6.5 ;比重5.~5.3 。
成因:形成各种地质作用。
(由胶体溶液沉积而成,沉积铁矿经区域变质作用形成)。
15 软锰矿 MnO(2) (氧化物大类)
形态:晶体少见,有时呈针状、放射状集合体,常呈粉末状、土状集合体。
物性:黑色,表面带浅蓝色的锖色,条痕黑色。不透明、半金属光泽或土状光泽。解理较少见。硬度从6降至2; 比重4.7-5;性脆、污手 。
成因:沉积或风化产物。
16 石英 SiO(2) (氧化物大类)
形态:单体呈六方柱与菱面体聚形。晶面上具有垂直柱体的横纹。集合体呈粒状或晶簇状、块状等。
物性:常为无色透明,玻璃光泽,无解理。断口具油脂光泽,贝壳状断口。硬度7 ;比重2.65 ;具压电性 。因含各种杂质,颜色各异。
成因:各种成因均有(三大 岩类均有)
17 蛋白石 SiO(2)*nH(2)O (氧化物大类)
形态:集合体呈皮壳状、钟乳状、同心环状。
物性:蛋白色、蛋清色或无色等,透明~半透明,玻璃光泽或蛋白光泽,贝壳状断口。硬度5~5.5 ;比重2.0~2.9 。
成因:火山岩或深成岩的次生矿物。
18磁铁矿 FeFe(2)O(4) (氧化物大类)
形态:单体呈八面体,集合体呈致密块状或粒状 。
物性:铁黑色,条痕黑色,不透明、半金属光泽。无解理,硬度6;比重5.2;具八面体裂开、具强磁性 。
成因:超基性岩中形成,或多种成因均能形成。
19 铬铁矿 FeCr(2)O(4) (氧化物大类)
形态:单体呈细小八面体但较少见。集合体呈圆粒状、块状。
物性:暗褐色至铁黑色,条痕褐色;不透明、半金属光泽。无解理,硬度5.5 ;比重4.6 ;具弱磁性。
成因:深成岩浆作用产物(产于超基性岩中)。
20 铝土矿 (氢氧化物大类) 不是单矿种
形态:为混合物,呈鲕状、豆状、块状及土状形态 。
物性:砖红色,灰褐色或灰白色。条痕黄褐色,土状光泽、不透明。硬度1~4;比重3-4;具粘土味。
成因:属表生作用产物(风化沉积为主)。
21褐铁矿 (氢氧化物大类)不是单矿种
形态:呈胶态状集合体(肾状、豆状、鲕状、葡萄状),或块状、土状、多孔状。
物性:土褐色至棕褐色等,条痕黄褐色。不透明土状光泽。硬度1~4 ;比重3~4 。
成因:风化和沉积作用形成(表生作用的产物)。
22 硬锰矿 (氢氧化物大类)不是单矿种
形态:集合体呈块状、肾状、肉冻状、钟乳状。
物性:黑色,条痕黑色。不透明,半金属光泽、土状光泽(暗淡无光泽)。无解理。
硬度4~6 ;比重4.4~4.7。
成因:次生矿物在表生条件下形成。
23 橄榄石 (Mg,Fe)[SiO(4)] (含氧盐大类岛状硅酸盐亚类)
形态:单体短柱状、厚板状较少见。集合体呈粒状。
物性:橄榄绿色,透明,玻璃光泽,无解理,贝壳状断口。硬度6~7 ;比重3.27~4.3 7。
成因:深成岩浆岩中形成(主要产于超基性中)。
24 石榴石 A(3)B(2)[SiO(4)](3) (含氧盐大类岛状硅酸盐亚类)
形态:单体菱形十二面体、四角三八面体。集合体呈致密粒状或块状。
物性:红褐色,暗红色。透明~半透明、玻璃光泽。无解理,断口油脂光泽。硬度6.5~7.5 ;比重3.5~4.2 。
成因:变质岩和岩浆岩中常见。
25 红柱石 Al(2)[SiO(4)]O (含氧盐大类岛状硅酸盐亚类)
形态:单体呈柱状,横切面为正边形,内含碳质包裹体,称为空晶石。集合体呈放射状称为菊花石。
物性:常为灰色、褐色玫瑰色。透明~半透明,玻璃光泽。硬6.5~7.5;
比重3.16~3.20。
成因:变质岩中形成(为特征变质矿物)。
26蓝晶石 Al(2)[SiO(4)]O (含氧盐大类岛状硅酸盐亚类)
形态:单体呈扁平柱状。集合体呈柱状、板柱状、放射状。
物性:蓝色、灰蓝色。玻璃光泽,透明。两组板柱状解理完全。硬度随方向不同而变化,平行柱体硬度方向4.5 ;垂直柱体方向硬度6;具二硬性。比重3.55~3.66。
成因:特征变质矿物。区域变质特征的产物。
27黄玉 Al(2)[SiO(4)]F(2) (含氧盐大类硅酸盐亚类)
形态:单体呈长柱状,柱面上有纵纹。集合体呈柱状、粒状或块状。
物性:黄色、酒黄色,透明,玻璃光泽。一组柱状完全解理 。硬度8 ;比重3.5~3.6;性脆 。
成因:高温气成热液矿脉中形成。
28绿帘石 Ca(2)FeAl(2)[SiO(4)][Si(2)O(7)]O(OH) (含氧盐大类岛状硅酸盐亚类)
形态:单体呈短柱状。集合体呈柱状、粒状。
物性:绿色、黄绿色。透明~半透明。玻璃光泽,一组柱状完全解理。硬度6;比重3.38~3.49。
成因:热液作用、矽卡岩中、基性火山岩中形成。
29绿柱石Be(3)Al(2)[Si(6)O(18)] (含氧盐大类环状硅酸盐亚类)
形态:单体呈六方柱 , 集合体柱状。
物性:纯者无色透明,绿色、黄绿色、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泽,无解理, 。硬度7.5~8 ;比重2.6~2.9。
成因:花岗伟晶岩中常见
30电气石Na(Mg,Fe,Mn,Li,Al)(3)Al(6)[Si(6)O(18)][BO(3)](3)(OH,F)(4) (含氧盐大类环状硅酸盐亚类)
形态:单体呈柱状,柱面上有纵纹,横截面呈球面三角形。集合体呈柱状、束针状、棒状。
物性:黑色、蔷薇色、粉红色。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泽。无解理。贝壳状断口。硬度7~7.5 ;比重3.0~3.25; 具压电性。
成因:花岗伟晶岩中形成。
31 普通辉石(Ca,Na)(Mg,AL, 二三价Fe)[(Si,Al)(2)O(6)] (含氧盐大类链状硅酸盐亚类)
形态:单体呈短柱状,横切面为假八边形。集合体呈粒状、柱状。
物性:绿黑色,透明~半透明。玻璃光泽,两组柱状完全解理 (夹角近90度)。硬度5.5~6 ;比重3.23~3.52。
成因:基性岩浆岩中形成(深成岩)。
32普通角闪石Ca(2)Na(Mg,Fe)(4)[(Al,三价Fe)(Si,Al)(4)O(11)](2)(OH:F)(2) (含氧盐大类链状硅酸盐亚类)
形态:单体呈长柱状。集合体呈柱状、纤维状。
物性:深绿色至黑绿色。透明—半透明。玻璃光泽,两组柱状完全解理,横切面为假六边形,解理夹角124度和56度。硬度5~6 ;比重3.02~3.45。
成因:岩浆岩、变质岩中形成。
33 透辉石 CaMg[Si(2)O(6)] (含氧盐大类链状硅酸盐亚类)
形态:晶体呈短柱状(岩浆岩中)。晶体呈长柱状(矽卡岩中)集合体呈柱状、粒状、放射状。
物性:灰白色、灰绿色,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泽,两组柱状解理中等。硬度5.5-6 ;比重3.2-3.3。
成因:变质岩、岩浆岩 形成。
34 阳起石 Ca(2)(Mg,Fe)(5)[Si(4)O(11)](2)(OH)(2)(含氧盐大类链状硅酸盐亚类)
形态:单体呈细柱状。集合体呈柱状、纤维状或放射状。
物性:深浅不同的绿色,玻璃光泽,纤维状、放射状为丝绢光泽。透明至半透明,两组柱状解理完全。解理夹角56°。有时可见裂开。
硬度5-6 ;比重3.02-3.44。
成因:接触变质矿物。
35 蛇纹石Mg(6)[Si(4)O(10)](OH)(8) (含氧盐大层状类硅酸盐亚类)
形态:单体呈片状、较少见。集合体呈致密块状、纤维状。
物性:斑绿色,透明、玻璃光泽或蜡状光泽。解理少见。硬度2.5~3.5 ;比重2.2~3.6 。
纤维状者除外。
成因:岩浆岩和变质岩中形成。
36 蛇纹石石棉 (含氧盐大类层状硅酸盐亚类)
形态:单体呈片状、较少见。集合体呈致密块状、纤维状。
物性:斑绿色,透明、油脂光泽或蜡状光泽。纤维状者丝绢光泽。解理少见。硬度2.5-3.5; G:2.2~3.6 。
成因:岩浆岩和变质岩中形成。
37高岭石 Al(4)[Si(4)O(13)](OH)(8) (含氧盐大类层状硅酸盐亚类)
形态:单体少见。集合体呈疏松土状、块状。
物性:白色,不透明、土状光泽,解理 少见
硬度1~3 ;比重2.6 ; 土状、块状具粗糙感,干燥者粘舌,具吸水性。
成因:风化沉积作用形成粘土矿物。
34 蒙脱石(Al,Mg,Fe)(2)[(Si,Al)(4)O(10)(OH)](2)*nH(2)O (含氧盐大类层状硅酸盐亚类)
形态:集合体呈土块状、隐晶质呈块状。
物性:浅粉红色。不透明,土状光泽(暗淡光泽)。无解理,硬度2~2.5;比重2.5~2.6 ;具吸水性,吸水后体积膨胀。
成因:沉积岩中常见矿物。
38 滑石 Mg(3)[Si(4)O(10)](OH)(2) (含氧盐大类层状硅酸盐亚类)
形态:单体六方板状、片状,较少见。集合体致密块状。
物性:白色、浅粉色、浅绿色。半透明,玻璃光泽,解理少见。致密块状者具贝壳状断口。
硬度1 ;比重2.58~2.83。
粉末具滑感。
成因:典型的热液型矿物。
39 叶蜡石 Al(2)[Si(4)O(10)](OH)(2) (含氧盐大类层状硅酸盐亚类)
形态:晶体较少见。集合体呈叶片状、鳞片状、放射叶片状。
物性:白色、浅黄色、浅绿色。半透明,玻璃光泽,解理少见。致密块状者油脂光泽,具贝壳状段口。硬度1 -1.5 ;比重2.65~2.9。
有滑感。
成因:典型的热液型矿
40白云母KAl(2)[AlSi(3)O(10)](OH,F)(2) (含氧盐大类层状硅酸盐亚类)
形态:单体呈板状、片状。集合体呈片状、鳞片状。
物性:无色透明、玻璃光泽,解理面上呈珍珠光泽。具一组片状极完全解理。硬度2.5 ;比重2.76~3.00。 薄片具弹性、绝缘性。
成因:三大岩类均有形成。
41黑云母K(Mg,Fe)(3)[AlSi(3)O(10)](OH)(2)(含氧盐大类层状硅酸盐亚类)
形态:单体呈片状、六方板状。集合体呈片状、鳞片状。
物性:黑色、暗褐色、褐色,玻璃光泽、解理面上呈珍珠光泽,透明至半透明。一组片状极完全解理,硬度2.5~3;比重3.02~3.12。薄片具弹性,绝缘隔热。
成因:三大岩类均有形成。
42 绿泥石 (含氧盐大类层状硅酸盐亚类)
形态:单体呈片状、板状。集合体呈鳞片状、土状。
物性:深绿色、蓝绿色 。透明~半透明,玻璃光泽。解理面呈珍珠光泽,一组片状极完全解理 ,硬度2~2.5;比重2.68~3.40;薄片具挠性。
成因:低级变质岩中常见
43 正长石 K[AlSi(3)O(8)] (含氧盐大类架状硅酸盐类)
形态: 单体板柱状,集合体呈板块状、粒状或块状。特殊形态者称为冰长石。
物性:肉红色(白色、灰色少见), 透明,玻璃光泽。二组板状完全解理,解理夹角90度。卡氏双晶常见。
硬度6 -6.5;比重2.57。
成因:岩浆岩中常见。
44斜长石 (Ca,Na)[(Al,si)AlSi(2)O(8)] (含氧盐大类架状硅酸盐亚类) 形态:单体呈板状。集合体呈板状 、块状或粒状。物性:灰白色,(肉红色较少见)。透明、玻璃光泽。二组板块状完全解理,解理夹角89度30分。硬度6-6.5 ;比重2.61~2.76;聚片双晶常见 。成因:岩浆岩中常见。
45 磷灰石 Ca[PO(4)](3)(F,OH) (含氧盐大类磷酸盐类)
形态:单体呈六方柱状。集合体呈粒状、致密块状、结核状。
物性:灰绿色、浅绿色。(无色透明者不含杂质)。透明~半透明,玻璃光泽,油脂光泽,无解理,参差状断口。硬度5 ;比重3.18~3.21;具磷光。
成因:沉积岩中见,岩浆岩、变质岩也可形成。
46 重晶石 BaSO(4) (含氧盐大类硫酸盐类)
形态:单体呈板,(柱状少见)。集合体呈粒状、晶簇状、块状等。
物性:白色、灰白色、无色,透明,玻璃光泽。解理面上呈珍珠光泽。一组板状完全解理 、另一组解理中等。硬度3~3.5 ;比重4.3~4.5 ; 性脆,比重大。
成因:中低温热液矿脉中可形成。沉积风化作用也可形成。
47 石膏CaSO(4)*2H(2)O(含氧岩大类硫酸盐类)
形态:晶体板状,集合体呈致密块状、纤维状。
物性:白色、无色,透明、玻璃光泽。解理面呈珍珠光泽。纤维状集合体丝绢光泽,无解理。硬度1.5~2;比重2.~3; 性脆。
成因:化学沉积形成。
48硬石膏CaSO(4)(含氧岩大类硫酸盐类)
形态:晶体少见,集合体呈致密块状、粒状、纤维状。
物性:浅灰色、灰白色,半透明、玻璃光泽。解理面呈珍珠光泽。 解理少见。硬度3~3.5;比重2.8~3.0 ,性脆。
成因:化学沉积形成。
49 黑钨矿(MnFe)WO(4) (含氧岩大类硫钨酸盐类)形态: 单体呈板状或短柱状。集合体呈板状、块状或粗粒状。物性:黑色,条痕黄褐黑色。不透明,半金属。两组板柱状完全解理。硬度4~4.5 ;比重7.12~7.51;钨铁矿具弱磁性。成因:高温热液矿床中形成。
50方解石CaCO(3) (含氧盐大类碳酸盐类)
形态:形态多样。单体呈菱面体较常见。集合体呈粒状、块状、晶簇状。
物性:白色、无色,晶面上有时可见晕色。透明,玻璃光泽。三组菱面体完全解理。
硬度3;比重2.6~2.9。 加盐酸起泡剧烈。
成因:沉积岩中常见。
51白云石CaCO(3)(含氧盐大类碳酸盐类)
形态:单体呈菱面体(晶面常呈马鞍状弯曲)。集合体呈粒状致密块状。
物性:白色、浅肉红色。风化后褐色。透明,玻璃光泽,三组菱面体解理完全。硬度3.5~4 ;比重2.85 。性脆 。
成因:沉积岩中常见。
52 菱镁矿MgCO(3) (含氧盐大类碳酸盐类)
形态:单体呈菱面体较常见。集合体呈粒状、块状。
物性:白色,淡褐色、淡粉色。透明、玻璃光泽。三组菱面体完全解理。硬度3.5~4.5 ; 比重2.4~3.1 。加盐酸起泡缓慢。
成因:岩浆岩(超基性岩)、沉积岩可形成。
53菱铁矿FeCO(3) (含氧盐大类碳酸盐类)
形态:单体呈菱面体。集合体呈粒状、块状。
物性:褐色,淡褐色。半透明、玻璃光泽。三组菱面体完全解理。
硬度3.5~4.5 ;比重2.4~3.1 。加盐酸起泡缓慢。
成因:岩浆岩(超基性岩)、沉积岩可形成。
54孔雀石Cu(3)[CO(3)](OH)(2) (含氧盐大类碳酸盐类)
形态:单体较少见。集合体呈皮壳状、钟乳状、肾状、多孔状、土状。
物性:孔雀绿色,条痕为浅绿色。半透明、玻璃光泽,土状光泽常见。解理较少见。硬度3.5~4 比重3.9~4.0
滴HCl起泡。
成因:含铜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中形成。
55蓝铜矿Cu(3)[CO(3)](2)(OH)(2) (含氧盐大类碳酸盐类)
形态:单体呈柱状或厚板状。集合体呈放射状。皮壳状、钟乳状、肾状、土状。
物性:铜蓝色,条痕为蓝色。半透明、玻璃光泽,土状光泽常见。解理较少见。硬度3.5~4; 比重3.7~3.9。滴HCl起泡。
成因:含铜硫化物矿床氧化带中。
56萤石CaF(2)(卤化物大类)
形态:单体呈立方体,或八面体,少数菱形十二面体。集合体呈粒状,块状,常见晶簇。
物性:绿色、无色、白色、黄色、紫色。透明,玻璃光泽。四组八面体完全解理。硬度4 ;比重3.18 。性脆,具荧光性。
成因:热液脉中以主要矿物出现。
57 磁黄铁矿 Fe(1-x)S (硫化物大类)
形态:单体板状集合体粒状致密块状
物性:暗青铜黄色条痕亮黑色 金属光泽 不透明 无解理 裂开发育 硬度3.5-4.5比重4.6-4.7具弱磁性
成因:沉积岩和热液矿床中形成
58 玛瑙
形态:条纹状或苔纹状,
物性:无色无条痕,贝壳状断口,同心层构造,比重2.65,硬度7,
成因:各种成因均有
59钛铁矿FeTiO(3)(氧化物大类)
形态:单体为厚板状 集合体为不规则粒状
物性:黑色条痕为黑色金属半金属光泽,不透明,无解离 参差断口硬度5—6,比重4—5,具有弱磁性。
成因:岩浆型
60 锡石 SnO(2) (氧化物大类)
形态:单体四方双锥,四方柱或双锥柱体,聚形集合体为不规则粒状,
物性:黑色无条痕,金刚光泽,断口油脂光泽,透明至半透明,无结粒参差断口,有四方双锥裂开,硬度6—7,比重6.8—7,性脆,具有很强的抗风化性。
成因:与花岗岩的形成有关,
61 蛋白石SiO(2)*2H(2)O (氧化物大类)
形态:集合体呈皮壳状、钟乳状、同心环状。
物性:蛋白色、蛋清色或无色等,透明~半透明,玻璃光泽或蛋白光泽,贝壳状断口。硬度5~5.5 ;比重2.0~2.9 。
成因:火山岩或深成岩的次生矿物
*62蓝晶石Al(2)[SiO(4)]O(硅酸盐类)
形态:扁平柱状,集合体放射状、板柱状、柱状。
物性:蓝色灰蓝色,透明玻璃光泽,解理面有珍珠光泽,两组板柱状解理完全,比重3.53—3.65,硬度随方向不同而变化,平行柱状方向硬度为4.5,垂直柱体方向硬度为6
具二硬性
成因:特征变质矿物,区域变质矿物
*63 蔷薇辉石(Mn,Ca)[SiO(3)](硅酸盐类)
形态:单体为板状、长柱状,集合体为柱状。
物性:粉红色和玫瑰红色,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两组柱状完全解离,硬度5—5.5,比重3.4—3.75,
成因:趋于变质作用
*64透闪石Ca(2)Mg(5)[Si(4)O(11)](2)(OH)(2)(硅酸盐类)
形态:单体长柱状 针状 集合体放射状或纤维状
物性:白色 浅灰白色 玻璃光泽 透明至半透明 两组柱状完全解离,比重2。9-3.0,硬度5.5-6,解离夹角为60度,有时可见裂开,
成因:接触变质矿物
*65 硅灰石Ca(3)[Si(3)O(9)] (硅酸盐类)
形态:单体为板状、针状,集合体纤维状。
物性:一般为白色,玻璃光泽或纤维状的丝绢光泽,透明至半透明,一组柱状完全解离,硬度4.5—5.0,比重2.8—2.9,
成因:高温接触变质矿物
*66 蛭石 (Mg,二三价Fe)(3)[(Si,Al)(4)O(10)](OH)(2)*4H(2)O(硅酸盐类)
形态:单体呈假六方形的板状、片状 集合体常成黑云母或金云母的假象,
物性:褐黄色至褐色,油脂光泽,一组片状完全解离,比重2.4-2.9硬度1-1.5薄片无弹性、具挠性
成因:黑云母或金云母经热液蚀变的产物
*67 锂云母 (磷云母) KLi(1.5)Al(1.5)[AlSi(3)O(10)](OH,F)(2)
形态:单体为板状、短柱状,发育完好的少见,集合体片状或鳞片状,
物性:呈浅紫色,有时为白色桃红色(含Mn)博览;玻璃光泽解理面为珍珠光泽,一组板状完全解离,硬度2.5-4,比重2.8-2.9,
成因:含锂的伟晶岩中
*68钾微斜长石(硅酸盐类)
形态:厚板状短柱状集合体块状
物性:灰黑色、玻璃光泽、透明,两组板状完全解离,比重2.57,硬度6.65
成因“岩浆岩中常见
*69微斜长石 (Ca,Na)[(Al,Si)AlSi(2)O(8)] (硅酸盐类)
形态:单体短柱状、厚板状,集合体块状、粒状
物性:肉红色透明,玻璃光泽,两组板状完全解离,硬度6-6.5,比重2.57
成因:岩浆岩中常见
*70霞石 CaCO(3) (硅酸盐类)
形态:单体为六方短柱状或厚板状,少见集合体粒状和致密块状
物性:无色灰白色浅褐色,晶面为玻璃光泽,断口为油脂光泽,硬度5-6,比重2.6,无解理,参差状断口
成因:产于富含氧化钠、而二氧化硅不饱和的岩浆岩中
*71文石(又称霰石)CaCO(3)(碳酸盐类)
形态:晶体常成柱状、矛状,但较少见,集合体为纤维状、柱状晶簇状、钟乳状、皮壳状、珊瑚状、豆状或球状
物性:通常为白色黄白色,有时呈浅绿色、灰色等,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泽,无解理,贝壳状断口,硬度3.5-4.5,比重2.9-3.0
成因:低温热液和外生作用
72 辉铋矿 Bi(2)S(3) 硫化物大类
形态单体柱状(板状 针状 或毛发状少见 ) 晶面有纵纹
集合体柱状针状或毛发状放射状粒状致密块状
物性 锡白色(带铅灰色)表面黄色锖色 条痕铅灰色或灰黑色 金属光泽 不透明 一组柱状完全解理 硬度2——2.5比重6.4——6.8
成因 高温热液矿床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