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近年来,陕西锌业商洛炼锌厂投入3亿多元用于主产品冶炼后的工业废渣提取处理,循环提取出电铅、高纯氧化锌、硫酸铜等15种产品,产值由1亿元增加到20亿元。在商洛,过去堆积如山、既污染环境又经常制造灾难的尾矿废渣,如今已成为微晶玻璃、尾矿陶瓷、尾矿水泥等新型材料的主要原料,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破解了“变废为宝”的难题。 商洛有各种金属和非金属尾矿、矿山和冶炼渣场316座(处),其中尾矿库109座,占陕西省总量的37.7%,尾矿堆积量高达4300多万吨。如何从根本上消除尾矿堆积带来的资源浪费、安全隐患、环境污染等问题,实现废渣利用最大化、废物排放最小化、经济效益最优化?从2009年6月开始,商洛市着手与中国地质科学院尾矿利用技术中心共同研究编制《商洛市尾矿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规划》,提出了将商洛打造成全国重要的现代材料工业基地和国家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的目标。( I+ L6 D( B. V
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工作,商洛市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在政策保障、技术研发等体系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创造了多项全国和全省第一:商洛在全国地级市中第一个针对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编制了专项规划并获得批准实施;商洛市政府成立了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领导小组,设立了县级建制的市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中心和科级建制的县区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中心,并加入了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和国家尾矿技术战略创新联盟,是全国第一个设立专门从事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工作行政机构的市区;成立了陕西现代材料研究院商洛分院、中国尾矿技术商洛研发中心、陕西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是全国第一个形成较为完整的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研发体系的市区;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扶持发展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意见》,从专项资金、政策等方面扶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这在全国地市级政府中还是第一家,也是全省第一个开展循环经济和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认证的市区。3 y5 K. R; O( o0 f/ {! B g
到2011年底,商洛市已建成30多个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项目,年可利用尾矿、废渣近600万吨,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来源:陕西日报
9 H4 }9 a% I5 y" D0 S5 H# \, n%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