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学前缘》 2005年04期
加入收藏 获取最新
湘、黔地区前寒武——寒武纪过渡时期硅质岩生成环境研究
江永宏 李胜荣
【摘要】:湘、黔地区张家界、遵义一带分布有黑色岩系型Ni-Mo-PGE矿床,硅质岩作为矿化体标志之一。对黑色岩系中硅岩的地质产状、标型特征、成因意义的研究均反映了热水成因,其生成时的热水环境温度变化为80 ~98 ℃。硅的稳定同位素δ30Si值( -0·5‰~-0·3‰)清楚地反映湖南张家界三岔硅质岩形成环境属于特殊的较深水海槽类型,并总体与武陵期基性、超基性岩类在黑色岩系物质供应方面所可能起的积极作用有关。而湖南三岔硅质岩的氧同位素不仅与美国阿拉斯加De Long山海底喷流沉积的氧同位素组成比较接近,与湘西北慈利层状硅岩的变化区间(18·12‰~22·55‰)以及中国秦岭凤太硅岩的变化区间(18·74
【作者单位】: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湘、黔地区 前寒武-寒武纪 硅质岩 生成环境
【基金】: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20001020223023 ,200313000068-02) 国家自然科学资金资助项目(40073012)
【分类号】:P588.24
【正文快照】: 湘、黔地区张家界、遵义一带的下寒武统底部的矿化黑色岩系被认为是一重要的界线事件层,同时又被称为“多元素富集层”[1 ~8]。经过对硅质岩的研究初步认为(1)硫化物富集层上、下均有热水成因硅质岩发育,并呈现下硅质岩层-硫化物层-上硅质岩(碳酸盐)层的空间结构特征[5]。
|
|